之前写过一些显示器的小爆料小科普以及部分选择显示器的知识!
这次主要说点目前显示器的新老技术什么的,如有不对,望请指正啊!
1.miniledmicroLED等分区背光
这几个东西本质是一个技术类型,只是随着灯珠大小的差别名字不同
大概从2019年年初开始,华硕和宏碁在国内推出了2个型号其实是同一款面板的显示器,PG27UQ和X27,主要的功能呢就是支持了4K144ARGB色域以及MINILED384分区背光。
他的主要原理就是用类似OLED的方式排列传统LCD显示器的背光灯珠,是为直下式背光,而不是传统的侧入式
借用一下别的人图
这是侧入式
这是直下式
具体好处吗就是用在高档IPS面板上,会使得HDR1000及以上规格可以实现,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对比度,同时因为造价高昂,在灯珠荧光材料上,各厂家都非常舍得下本,色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ARGB成为常态,部分甚至接近了BT.2020.(通常100W左右的彩监才有)...
大概效果吗就是。。这样的了
对比度亮度都非常的漂亮,小米的相机还是不足以拍出来实际的效果,改天换单反试试!
2.FreeSyncG-sync
这两个分别是AMD以及NVIDIA家推出的HZ与FPS同频技术
具体原理就是强制显示器的刷新和显卡的输出FPS保持同步以减小撕裂,重点,减小,不是消除!
老黄先期他把G-S做成了收费功能,而且售价非常贵,而实际效果吗,打开了以后和AMD基本一致,而且对于传统FPS游戏来说或者高FPS下,会严重的拖慢鼠标的手感,导致风评很差也使得N家打开了对于FS的兼容模式,现在基本是个新款电竞显示器都支持了。
这时候一般会有人和我刚什么G-Sync二代三代,但是他不同代实际的改进,主要就是加入了对HDR1000的支持,Y1S1,HDR1000并不需要他的支持,聊胜于无!
对于这2个技术的使用方式,建议的是低FPS要求的情况下,比如3A大作什么的时候可以开,而在FPS游戏下,不建议打开!
3.OD加速响应以及最新的动态OD
OD加速是个比较简单的技术,原理就是加电压来加快液晶的偏转摆动,使得响应延迟得到改善!
但是这会出现一个问题,恒定的加压会因为电压过高导致OVERSHOOT鬼影
找个客户反馈给我的某大牌恰饭专业户的图!OD加速过分了以后鼠标也会出现类似拖影的鬼影
用UFOTEST也可以明显的测出来,用拍视频然后放慢看就可以很清楚的看的到会有色彩拖影。
这里找了某大牌的GTG和OVERSHOOT的测试截图
这是技嘉KD25F图表,最近很热的某M250HTN01.9面板显示器左边就是平均GTG延迟,可以明确的看到,在打开OD加速后,参数非常的好看,平均达到了1.53MS,最低压到了0.27,那么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请看右半边,标红的就是OVERSHOOT的过冲测试,这样的情况下实际拖影还是有的,并不能消除的很好,最好是在电压过冲在15%以内观感是比较完美的
而非OD下的图反而是更为合理的表现
图里可见平均3.11MS是AUO原厂标注的原生3MS很接近了,除了部分色块达到7,其他都在3左右,而OVERSHOOT就表现的超级棒了,基本完全的0鬼影。
所以OD加速是会有缺陷的,那么这时候怎么办呢?
因为FSGS自身的原因,即使加上OD动态实际对于FPS玩家来说也是没有用的,但是在其他时候,动态OD就会很好用了
他的原理就是根据FSGS反馈的强制刷新频率来调节OD加压范围,这样就会使得OVERSHOOT得到明显的改善,也算是个很不错的技术了!不过能做出来的厂家不多,属于比较新也比较难的新技术!
4.MPRTVBRMBRELMBULMBDYAC一系列技术
以下部分是百度来的,因为的确写的比较好,大概就是通过闪烁背光,类似插黑帧这样东西来欺骗眼睛,同时是有害的对于眼睛!
以下复制于作者:huangzijian,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最近这玩意被吹的很厉害,Y1S1,我个人不喜欢这个技术,因为这类技术比较适合IPS面板,但是因为利益驱动,绝大部分最后被某些VA商家拿来欺负小白客户不懂,标注1MS然后后面不显眼的位置写个类似的技术名称,来达到误导顾客的目的!
在MPRT类似的技术(DYAC之类)的带动下的VA随机测试
实际绝大部分144VA即使在MPRT类技术的加持下也只能达到5-9之间的延迟。
而且因为MPRT类技术自身特性50%背光占空比最佳效果的原因,无论TNIPSVA,都会导致亮度减半,或者偷偷修改占空比导致实际加速效果降低同时加压背光,同时增加最大亮度使得看起来打开了此类技术同时不损失正常观感,既没什么效果还变成了类PWM刷新的害眼技术,同时还缩短了面板寿命!得不偿失。
5.高刷新的问题
因为恰饭文的关系,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谬论,其中有一点就是高刷新要对应什么高FPS之类的话,这话实际是很没有道理的,即使某些人拿出示波器图表来说明,实际也只是偷换概念。
很多人会说硬件不够,高刷新率没有任何意义,其实不然。即使是游戏帧率低,高刷新率也能减小刷新间隔带来的延迟,减轻撕裂情况,因此高刷新率对于竞技游戏一定是有优势的。像240Hz显示器在任何游戏中都一定比144Hz和60Hz更好,至于如何发挥更大的优势,就需要电脑性能更强或者设置更低的画质让游戏帧率更高。
6再谈一下IPSTNVA的情况
因为VA的价格优势,导致很多厂家会选择VA做出来一系列电竞款VA显示器,我个人感觉这并不合适,每个面板都应该做他该做的事,而不应该因为成本低就广泛的把他用在不适合的地方。TFT网站定期会更新一些实测的GTG延迟。
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普遍TN>IPS>VA的,而且这还并不是致命的问题。
这张图才能看到VA的致命问题,这是华硕2W块的那个急速VA的延迟测试:
关于这个急速VA面板,整体延迟还是可以的,但是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0-265177108128这几个色块的延迟非常的高,这就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通俗说的的木桶效应,面板的观感是会由最烂的那个短板展现的,37以上的延迟会在屏幕上形成巨大的拖影,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到!这就是平均数值非常好看,实际效果却很差的原因。
而且这块VA已经是市面上的顶级VA了,普通的10002000价位的VAGTG数据。。就如上上图所示13MS平均,最大估计50去了。。。
7关于量子点
最近量子点火热,量子点技术大概分2个种类
我一般是是真假分,其实按照三星的定义来说都是真的,只是业内大部分不认可比较取消的那种模式,但是需要吹嘘的时候商家都会不遗余力的说自己是XXX量子点。再多就不爆料了,哈哈哈!
我们说的比较正宗的那一类,是QD量子点背光灯珠,从发光源头就采用量子点技术,这种成本高,效果好,可以使用在传统LCD显示器的背光上和三星自己传说要出的QLED上(在韩国还被LG告了,因为目前为止市场上还买不到真的这样的QLED,说他滥用量子点噱头),从发光的源头来解决!
还有一种就是市面上常见的量子点了,实际是一层膜贴在面板上,效果一般,噱头大于实际!
目前对于量子点的追求要么找那种LCD显示器带量子点背光的,或者就是硬等QLED真长产品,技术长远来看很有前途,只是目前有被滥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