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诉求反馈新渠道画好服务民企同心圆

全媒体记者胡采棣通讯员戴勇军方雪娇

“感谢你们主动介入、全力斡旋,让我们双方成功达成一致意见,省下20多万元诉讼费!”近日,在襄阳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某民营运输企业负责人捧着已签字确认的调解协议,向在场的市工商联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数日前,襄阳铁路运输法院在处理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时发现,该案涉及金额较大、诉讼费用较高,将会对本就经营困难的两家涉案企业带来沉重压力,遂按照诉调对接机制联系到市工商联,邀请民企“娘家人”介入,促成双方和解。经过连续多日的走访沟通和一个多小时的现场说法释理,在各方见证之下,两家企业负责人在调解协议上郑重签字,一场诉讼纠纷顺利化解。

与公检法司携手联动,捕捉民企困难诉求,发挥基层商调组织作用,全力促成诉前和解,是市工商联完善服务机制、畅通反馈渠道、用心用情解决民营企业纠纷难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工商联持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全省一张网、三级全覆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及时反映、有效解决民企困难、诉求。

探索完善“工商联+”服务机制,凝聚“为企解忧”强大合力。聚焦打造“襄商之声”特色品牌,持续完善“工商联+公检法司”机制,通过建立民企诉求处理“绿色通道”,开展“千警进千企”“襄商之声—检‘悦’民企”“襄商之声—法官在线”“襄商之声—法宣客厅”等特色活动,形成“诉求实时受理、政企在线沟通”工作闭环;与市营商办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定期会商、联合督办机制,印发《关于建立联动处理机制推进企业投诉问题有效解决的若干措施》,联合召开12次对接协调会,不断提升民企诉求解决效率;与市场监管部门构建沟通协作、执法监督、问题反馈、普法宣传等常态化机制,让执法更公平、服务更贴心,持续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实现法律宣传和纠纷调解有机结合,夯实民企权益维护的法律保障。常态化开展法治大讲堂,通过以案释法,增强企业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并在开展送法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宣教活动的同时,现场收集解决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困惑和诉求;引导126家商(协)会与64家律师事务所签订免费法律服务协议,邀请364名律师入驻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推动成立襄阳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把商会调解组织建在企业、建在产业链上,努力为企业解决矛盾纠纷,减轻诉讼成本。

据统计,市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引导17万户民营企业登记入驻线上服务平台,受理各类诉求917件,为企业解决法律问题456件,调解各类纠纷249件,促成29家金融机构帮助1089家企业投放贷款59.8亿元,为208家企业达成产销对接项目金额24.3亿元。

“今年上半年,襄阳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76.9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逾50%,民营经济实现了从‘草根经济’到‘半壁江山’的华丽蝶变,成为襄阳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全市工商联系统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建设提质增效,持续讲清投诉平台“明白话”、讲亮襄阳品牌“地方话”、讲暖纾困解难“贴心话”,畅通诉求反馈新渠道,画好服务民企同心圆,以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让全会精神在襄阳落地生根。

…记者手记…

当好民企“娘家人”

胡采棣

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是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一直以来,市工商联坚持在畅通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当好“娘家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既为我们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进一步做优服务、为民企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工商联应当继续树立“用户思维”和“需求导向”,站在“娘家人”的视角,找问题、谋对策。要进一步畅通联系沟通渠道,更好地发现困难了解诉求、凝聚共识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党政部门的联动配合,推出更多含金量高的惠企政策和服务举措,助力企业发展;要进一步下沉服务力量,结合实际打通政策落实、涉税服务、诉求响应的“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及时得到帮助、感受到温暖。

《襄阳日报》(2024年9月9日1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终审:李云飞

新闻推荐

热点搜索

主办: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襄阳日报传媒集团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THE END
1.昭通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投诉事项登记平台5.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政务服务诉求; 6.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有关且属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其他诉求; 7.确有证据证明未依法行使司法权的投诉事项; 8.需要提请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监督的案件和事项。 二、投诉不受理范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jIxNzU5NA==&mid=2247509445&idx=1&sn=d7df579b947b387b392e05d7b97dd8f4&chksm=9714b4ee33f6dd817c5dde60cdce7e3957ec3ae7a66fb5fef7b7ae351645877f9cd70a50688c&scene=27
2.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登录 点击进入点击进入https://sme-service.miit.gov.cn/qysq/main
3.民营经济一键解难题!成都市民营企业诉求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更好倾听民营企业呼声,实实在在帮助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5月22日,由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搭建的“成都市民营企业诉求服务平台”在天府蓉易办官网、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以及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平台正式上线。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76590
4.政企面面观聚焦全省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搭建政企“连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困扰着企业。为解决这些难题,河南省工商联牵头搭建全省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推动民营企业诉求及时得到响应解决。《政企面面观》本周聚焦全省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程国平、新郑市薛店镇党委书记安广涛 、河南白象食品集团生产厂长https://www.hntv.tv/daxiangkuplpd/article/1/1359454730711076864
5.启用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新华区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进一步做好民企诉求响应平台,助力辖区营商环境优化工作,3月17日下午,新华区工商联针对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使用进行培训,24家涉企部门联络员参加。 据了解,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是全省统一战线服务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政商https://www.pdsxww.com/2022/03/18/wap_99517121.html
6.白云区扎实推进民营企业诉求办理本报讯 12月5日,记者从白云区获悉,该区通过建立“并联式”办理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搭建诉求响应平台等多举措推进民营企业诉求办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白云区共开展各类座谈培训、政企交流会等19场次,参与企业代表500余人次;“企业之家”受理企业诉求855件次,办结841https://rb.gywb.cn/epaper/gyrb/html/2024-12/09/content_16851.htm
7.市工信局搭建诉求响应平台助企惠企市工信局成立商洛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合力。搭建市、县区两级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的“一站式”民营企业服务和政策信息发布及推送服务平台;组织协调全市涉企部门在“陕企通”中上传涉企政策,响应企业诉求。按照全省统一安排,进行“陕企通”涉企政策发布机制和“陕企通”诉求响应机制的http://eslrb.slrbs.com/slrb/20231009/html/content_20231009001004.htm
8.深圳法院以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聚焦企业所需,健全诉求响应机制 健全企业司法需求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 依托12368“一号通办”平台,及时妥善处理企业反映的诉讼程序事项,诉求回应率100%,办理满意率99.95%。南山等法院设立司法助企工作站、涉企诉求专线、司法助企二维码,全口径汇聚企业共性需求,明确专责部门统筹对接,针对性优化工作措施。 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71697.html
9.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微博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023-05-11 17:35 发表于陕西 5月10日,“陕企通”全省诉求响应平台工作会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2023-5-16 11:20 来自小米10S 关于陕西省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2022年度补助资金发放的通知O网页链接 ?收藏 转发https://weibo.com/n/%E9%99%95%E8%A5%BF%E7%9C%81%E4%B8%AD%E5%B0%8F%E4%BC%81%E4%B8%9A%E6%9C%8D%E5%8A%A1%E5%B9%B3%E5%8F%B0
10.《中国税务报》头版头条五个关键词透视便民办税这一年依托“便民办税春风行动”,2023年税务总局先后推出“走流程听建议”、健全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季活动等涉及诉求响应的新举措。 举措成效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 中小企业服务季期间,各地税务部门将2857个民营企业纳入省级直联快响机制,收集并解决省级直联快响诉求642个;建立常态化中小企业走访座谈https://swufeinstitution.swufe.edu.cn/info/1018/5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