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市中考志愿填报问答

答:今年我市中考继续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即多梯度投档录取)。各批次及类别计划按下表从前到后顺序进行投档录取。即先对第一批次的特长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外语和艺术类计划、港澳子弟班计划、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依序进行投档录取;再对第二批次计划、第三批次计划、第四批次的普通高中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和综合高中招生计划依序进行投档录取;然后对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计划依序进行投档录取;最后对中职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进行投档录取。考生一旦被前面的志愿学校(不论公办高中、民办高中、综合高中、中职学校)录取,则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投档。

招生批次

类别

志愿

个数

填报说明

投档录取规定

第一批次

普通高中特长生计划

1个

可填报1所通过特长专业测试的对口项目招生学校志愿

考生成绩须符合招生学校在《报考指南》公布的特长生项目录取最低控制线要求,按志愿和特长生成绩(保留小数位)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

可填报1所获得自主招生综合能力考核资格学校志愿,并在录取计分科目笔试结束后参加该校组织的综合能力考核

考生成绩须符合招生学校在《报考指南》公布的自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和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等级要求,按志愿和自主招生成绩(保留小数位)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外语、艺术类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考生中考成绩和术科(或英语单科)成绩须分别符合招生学校在《报考指南》公布的要求,按志愿和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公办普通高中港澳子弟班招生计划

2个

港澳台居民考生方可填报

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录取控制线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

4校*4专业

应届考生方可填报中职三二分段计划;被录取后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和补录

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录取控制线为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

第二批次

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名额分配计划

3个

符合条件的户籍生可填报学籍所在学校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志愿,在广州招考网或《报考指南》查阅学籍学校分得的名额

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各校(校区)录取控制线为本校(校区)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

第三批次

示范性普通高中其他(剩余)招生计划;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的部分招生计划

6个

按考生报考范围限定

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第三批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原则上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上一年第三批次招生在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未完成本校(校区)招生计划的学校(校区),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第四梯度投档控制线。第三批次其余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第四批次

普通高中其他(剩余)招生计划和综合高中招生计划

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第四批次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录取控制线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

补录文件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

6校*6专业

所有考生均可填报

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

二、为何实行多梯度投档录取?

答:实行多梯度投档录取,与往年投档录取规定有效衔接,有利于形成统一规范、稳定清晰的投档录取规定,方便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增加非第一志愿录取机会,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难度;有利于考生填报外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志愿,促进区域间合理流动;面向全市招生学校的各区考生投档控制线相同,录取更加公平;避免“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三、如何理解多梯度投档录取?

答:遵照“梯度投档、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原则。先用梯度投档控制线将考生按成绩分成若干档,投档时先投第一档考生,第一档考生全部志愿投完后再投第二档考生……依此类推。同一档内的考生,则按照“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原则,先投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的考生中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志愿学校招生计划已完成的就不再投档;第一志愿全部投完后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举例:以2023年为例,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为715分;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为675分(以40分为间隔)。某学校在投档录取时,先对715分以上报考该校的考生按志愿先后顺序进行投档,先投第一志愿,若学校招生计划未录满,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如该校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以上未完成招生计划,则再对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以上(714分至675分)的考生按志愿先后顺序进行投档,先投第一志愿,若学校招生计划未录满,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

假设某考生总成绩为720分,所填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为725分,那他的第一志愿就落选了。所填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为715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表示该校在715分的第一志愿就已完成招生计划,那该生的第二志愿也落选。所填第三志愿的学校录取最低分数为685分,低于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表示该校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上未完成计划,该生虽然第三志愿填报该校,也是可以被录取的,优先于成绩在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的考生投档。

四、今年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划定比例有调整吗?

答:今年的投档录取规定总体保持稳定,综合考虑学位供给、报名人数等变化因素,今年对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划定比例进行了动态调整,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10%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

第二部分报考范围

五、各类考生的报考范围是什么?

答:各类考生的报考范围如下表:

考生类别

学籍情况

户籍情况

报考范围

具有广州市初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本市学籍

本市户籍

1.省、市属普通高中(注1);

2.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含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注2);

3.经批准可面向外区招生的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注2);

4.学籍或户籍所在区的其他公办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计划除外,下同);

5.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6.中职学校。

政策性照顾学生

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港澳台居民考生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本市三年完整学籍

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注3)

1.省、市属普通高中;

2.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

3.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4.中职学校;

5.港澳台居民考生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不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生

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职学校。港澳台居民考生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外地返穗生或往届生

外地学籍

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名额分配招生计划除外。

往届生

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普通高中特长生、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和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除外。

广州市初中学校毕业的非本市户籍往届毕业生

本市

与其本市毕业学校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普通高中特长生、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和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除外。港澳台居民考生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非政策性

照顾学生

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职学校,普通高中特长生、自主招生和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除外。港澳台居民考生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经批准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

---

港澳台或国外

注:1.省、市属普通高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协和学校、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艺术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具体学校名单以《报考指南》为准。

2.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经批准可面向外区招生的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本区招生,但每所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原则上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城区,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将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具体学校名单详见《报考指南》。

3.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省、市属和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其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

4.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按其学籍所在区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可填报名额分配到本校的普通高中学校志愿。

5.往届生不可报考特长生、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和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

六、跨区生的升学范围有何规定?

答: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的我市户籍应届生,可自主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升学,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称为“跨区生”,须在中考报名时申报跨区生资格。除名额分配计划外,跨区生的报考范围(含特长生和自主招生)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办理了跨区手续的跨区生,系统会自动设定升学范围为户籍所在区,其报名、考试、志愿填报仍在学籍学校进行,无需回户籍所在区参加。不申请跨区的,则默认按学籍所在区升学,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无论是否办理跨区,都只能报考学籍所在学校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

七、越秀、海珠、荔湾三区的考生升学范围要注意什么?

答:普通高中特长生、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招生时,荔湾、越秀、海珠三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即三个区的考生等同于一个区的考生,均可报考三区内的区属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投档时不视作外区考生。荔湾、越秀、海珠的考生,不能报考其他两区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计划。

第三部分填报志愿

(二)填报志愿流程:选择“志愿填报”功能→修改新密码(仅首次进入需要)→填报各批次学校志愿→修改、核对志愿→确认志愿信息。

九、填报志愿要注意什么?

(二)及时核对确认。为保证志愿信息准确无误和提高网上填报志愿效率,考生可先填写志愿模拟表,再在网上录入志愿信息,认真校对后再确认。若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与模拟表不一致,市招考办只以网上确认的志愿信息为准。

十、考生志愿以什么为准?

十一、网上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操作要求?

答:(一)考生须按规定的学校招生范围和招生批次填报个人志愿,根据个人学业水平和发展意愿自行在网上填报,不要求所有批次和志愿都报满。

(二)各批次的填报顺序没有规定,考生可根据招生学校所在的批次自行选择填报。同批次类别内须遵循从第一志愿到后续志愿的填报顺序,志愿学校不能重复,中职学校的专业志愿须从第一专业志愿依次填报,每校要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十二、可以在不同批次填报同一所学校吗?不同批次志愿互相影响吗?

答:可以在不同批次及类别填报同一所学校。只要在志愿填报系统里显示出各批次及类别的学校,都可以填报,每类计划按填报志愿文件中的招生录取批次顺序投档录取。例如,A校(普通高中)第一、二、三批次都有招生计划,考生可根据自己符合资格情况填报。投档是分批次、分类别计划进行的,按志愿顺序录取,不同批次及类别的志愿互不影响。

十三、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一)熟悉政策,掌握规则。考生和家长要认真阅读官方发布的填报志愿通知等文件,以及配套的指引解读等,了解清楚报考范围、录取批次安排、志愿设置、投档录取规定等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全面考虑,模拟斟酌。临场发挥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要兼顾考虑中考发挥正常、一般、失常三种情况拟定不同的填报方案,综合选定最优填报方案,要有“保底”学校,确保“即使发挥失常,也能被基本满意的学校录取”。

十四、家长如何指导子女填报志愿?

答:初中毕业生阅历尚浅,在升学问题上尚未形成成熟的看法,填报志愿时需要家长指导。建议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二)选择和自己子女学业水平相当的学校。选择录取分数要求和自己子女学业水平相当的学校是报考成败的关键。家长不要仅仅以一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应结合平时基础,全面客观评估自己子女的学业水平,避免估计过高或过低。各初中学校最了解本校学生情况,是中考填报志愿咨询的主阵地、主渠道,建议家长适当听取学校和班主任的参考意见。特别提醒,从2020年起,我市民办初中学校采用电脑派位招生,考生和家长对本校往年成绩参考要结合实际有所调整。

(三)充分考虑子女的爱好特长。对专业的兴趣和事业的热爱是今后学习工作的强大动力,家长要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四)不搞包办代替。家长指导子女填报志愿,不能划定条条框框,规定他们能报什么,不能报什么,而应该充分听取子女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有的家长不与子女商量,代填志愿,造成子女被学校录取而不愿报到,或报到后不努力学习的被动局面,不利于子女成长。

十五、怎样填报志愿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答:准确定位、合理预期、审慎选择、志愿有梯度、充分利用志愿容量。填报志愿和考试一样,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尽量充分利用间隔40分的多梯度投档录取规定和各批次最大志愿容量,以一定的分差拉开各志愿之间的梯度,要选定一个能够接受的“保底”学校,尽量增加被录取机会。要充分了解梯度投档规定,合理利用梯度控制线的“保护”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填报面向全市招生的外区区属普通高中。

十六、参考普通高中往年录取情况时要注意什么?

答:(一)不能只参考学校某一年的录取情况。学校每年录取情况有所变化属于正常现象,要综合近几年的招生政策、学校录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这样对学校的认识才更加真实客观。

(二)不能只看学校某一批次招生计划的录取情况。学校往往在多个批次安排招生计划,要把各批次的录取情况相互结合起来看,正确理解和把握学校的整体录取情况。

(三)不能生搬硬套往年的录取分数。要看分数所处的排位,普通高中录取受当年招生政策、各级各类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及其结构、报考人数、生源结构、成绩分布、志愿填报等因素综合影响,各普通高中统招批次录取最低分数及其所处梯度可能每年动态变化,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利于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

十七、“踩线进”的填报志愿策略是否可取?

答:不可取。不好高骛远、不人云亦云;不要只看到自己进步大,也要看到别人一样在进步。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通过就读初中学校了解自己所在位次,大概能上哪一类学校,确定选择填报的学校范围。在选择的时候,既要分析自己,又要分析学校,而不能仅看学校的名气和自己的一时喜好。每个批次类别的第一志愿特别重要,建议用学校录取考生平均水平的思路来选择每个批次及计划类别第一志愿学校,尽可能“一击必中”。

十八、填报外区区属普通高中的外区计划有何建议?

答: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经批准可面向外区招生的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建区属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15%(部分学校经批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招生,建议考生查阅《报考指南》中招生学校的外区招生计划和宿位,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招生学校往年录取情况,可将报考范围适当扩大至外区普通高中,以增加录取机会。

十九、随迁子女升学政策是怎样的?

公办普通高中各批次各类别计划招收随迁子女具体计划数见《报考指南》。第一批次各计划类别招收随迁子女计划在投档时未完成的,剩余计划均并入该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随迁子女计划。公办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补录时,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

外省户籍随迁子女考生若准备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或中职三二分段转段,应认真学习领会广东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有关工作的通知》(粤教考函〔2017〕41号)的有关规定,对照异地高考政策要求,主动创造条件,以免影响高考报考或高职转段。

二十、考生填报宿位不足的学校时要注意什么?

答:高中阶段学校投档录取不设宿位数控制。部分学校提供的宿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详见《报考指南》),不能满足所有考生住宿需求,由学校制定宿位分配方案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入学后由学校根据方案分配宿位。考生在填报宿位不足的学校时,如有住宿需求,可先咨询学校了解住宿分配方案,衡量自身实际情况后再慎重做出选择。

二十一、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填报民办高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志愿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十二、第一批次各类别计划如何报考?

报考港澳子弟班的考生,须为港澳台居民。

二十三、填报自主招生学校要注意什么?

答:考生要认真阅读学校发布的自主招生简章,全面了解学校自主招生特色项目、培养模式、录取要求等信息。自主招生只能填报1个志愿,如果考生获得2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综合能力考核资格,填报志愿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其一。未填报自主招生志愿的,将不能参加自主招生的综合能力考核和投档录取。

二十四、名额分配志愿如何填报?

答: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安排在第二批次,设3个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

建议考生充分利用志愿容量,按照合理梯度安排志愿顺序,最大限度把握名额分配录取机会。不应盲目冲高和放弃名额分配批次的录取机会;也不要盲目地“保底”,否则一旦被名额分配批次的学校录取,就不能参加后续批次志愿学校的投档录取。填报名额分配志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生搬硬套他人填报志愿策略。

二十五、综合高中志愿如何填报?要注意什么?

答:综合高中在第四批次招生,与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其他招生计划同时录取。区属综合高中面向本区招生,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视作同一招生区域。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考综合高中,不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不可报考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学校的每个招生方向设一条招生计划,按招生方向分别投档录取;招收学生的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综合高中补录办法与普通高中一致。

综合高中班统筹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和专业课程。第一学年统一开设“基础文化课程模块+职业认知课程模块”,第二、三学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课程进行整合。综合高中的基础文化课程模块管理纳入普通高中课程管理范畴同步管理,鼓励综合高中和优质普通高中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二十六、填报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要注意什么?

答:应届初中毕业生才可以填报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志愿。中职三二分段专业招生实行“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即使是中职学校三二分段专业计划未完成而组织注册入学的,招生办法也不变;除特殊专业外,中职学校不得再单独组织考试。随迁子女需要注意的是,转段时,须符合高职阶段招生所在年度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转段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高职院校其他类型考试和录取;被3+证书考试本科院校录取者,考生需提出放弃三二分段录取的书面申请,方能办理录取手续。考生如果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转段未被高职院校录取,并符合我省3+证书考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或夏季高考报考条件,可以参加相应考试的报名和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一旦被第一批次的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的中职学校录取,将不能参加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以及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的统一补录。

第四部分投档录取

二十七、如何划定录取最低控制线和梯度投档控制线?

答:(一)录取最低控制线。由市招考办根据当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情况以及考生成绩,拟划定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经市教育局研究同意后,与中考成绩同步公布。

二十八、特长生成绩怎么计算?

答:特长生成绩满分为100分,由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含加分)和专业测试成绩折算为百分制后,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专业测试成绩按照比例合成,其中体育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40%、专业测试成绩占60%,艺术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50%、专业测试成绩占50%。

举例:考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含加分)为648分,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成绩为90分(满分100分),特长生成绩=(648÷810)×100×40%+(90÷100)×100×60%=86分。

二十九、自主招生成绩怎么计算?

答:考生自主招生成绩满分为100分,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含加分)占70%和学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占30%的权重比例进行折算合成。

举例:考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含加分)为648分,学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为90分(满分100分),自主招生成绩=(648÷810)×100×70%+(90÷100)×100×30%=83分。

三十一、由于休学等特殊原因缺少部分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填报志愿时会有限制吗?

答:缺少地理和生物学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的考生在填报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志愿时不受成绩缺失限制,但投档录取时会先检查录取参考科目成绩是否符合要求。个别由于休学等特殊原因,已报名参加我市今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升学报考需要但缺少地理和生物学成绩的考生,由报名点负责安排跟随今年本校八年级学生一同考试。

三十二、成绩达到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不是一定能被普通高中录取?

三十三、达到学校录取最低分数就一定能被录取吗?

三十四、录取控制分数线和学校录取最低分数有何区别?

答:录取控制分数线(事前设定)是用于投档录取时做限制条件的分数线,在投档录取前就已规定或划定。如,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普通高中第N梯度投档控制线、学校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学校特长生项目和自主招生的录取控制线。

学校录取最低分数(事后产生)是在投档录取时,按照投档录取规定,对填报某所招生学校的全体考生根据志愿、中考成绩完成投档后产生的最低录取分数。学校录取最低分数是学校在某批次投档录取完成后自然产生的,是投档录取的结果,不是事先设定的。各学校往年录取最低分数详见“广州招考网—中考中招—历年分数”栏目。

三十五、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职学校的补录如何进行?

(二)中职学校补录。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与普通高中补录同步进行,同步填报补录志愿,补录时先进行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补录计划投档,再进行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学校补录计划投档。

三十六、考生被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后,能办理退档再参加高中补录吗?

答:不能。凡已被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或未按时注册报到的考生,均不能再参加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考生如被注销录取结果,则只能参加已填报的中职剩余招生计划志愿投档录取。特别要提醒的是,对于未经学校批准,不按学校规定期限到校办理注册者,不予以建立学籍。

三十七、被省的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单独招生录取了,还可以参加我市普通高中的录取吗?

三十八、投档分与学业考试成绩有何区别?

答:在投档录取时,对符合加分或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按加分或优先后的投档分投档录取。特长生和名额分配录取不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如同时符合多项加分的,享受加分值最高的事项;考生如同时符合加分和优先录取的,享受了加分事项的不再享受优先录取。考生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的投档分,仅用于投档录取,不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在考生的电子版中考成绩证明中予以说明。

三十九、同分序号是什么?对学业考试成绩总分相同的考生,怎样进行投档排序?

答:当考生的投档分相同时,按以下规则进行排序:首先是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考生若已享受加分,则不再享受优先录取);再比较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若情况又相同,则先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之和;若再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单科成绩。依照上述规则对全市投档总分相同的考生进行排序产生的序号,即为考生的同分序号,在考生的电子版中考成绩证明中予以说明。

四十、如何理性看待中考录取结果?

四十一、如何助力营造清朗教育考试招生网络环境?

答:从2023年3月起,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维护网上信息内容传播良好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遵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文明上网,理性发声,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保持冷静理性和独立判断,增强辨别网络不实信息和谣言能力。不参与炒作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对未经证实、猜测或杜撰的消息,不轻信不盲从。

THE END
1.5年前的高考成绩还能查到吗网上只可以查前一年的,学校和教育局这2个地方都有档案,可以查到。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除外最重要的入学考试。由中华https://m.yyk.iask.sina.com.cn/q/OijdZMmv4NT.html
2.查询历史高考成绩?报名信息?一、查询历史高考成绩? 往年高考成绩可以通过考试年份加高考准考证号码查询、学信网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查询等。在学信网首页高考成绩页面中,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或准考证号码等信息,即可查询,高考成绩3年内不会注销,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查看当年的高考成绩。 https://m.gaokao.cn/gk/35347
3.揭秘往届高考成绩查询渠道,多样方法任你选!3. 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信息后,可以在现场打印成绩单或获得其他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年份的高考成绩查询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无法通过以上方式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建议及时联系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或咨询相关工作人员。毕业很久怎么查高考成绩 1、学信网查询:访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134818171943684&wfr=spider&for=pc
4.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往年高考成绩在哪查?随着每年高考成绩的出炉,以前的高考成绩也往往会被提及,不少人希望找到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这样就能查到以前的高考成绩,下面就来说说高考成绩往届查询入口是什么?为大家提供以前高考成绩的查询方法,希望此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及方式 1、各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可以查询。比如:今年是2022年,大家想要http://www.e4221.com/news/4944.html
5.承德护理职业学院2021年招生宣传问答54、 问:是否被录取在哪能查到? 答:考生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可查询。 55、 问:学校各专业收费标准是多少? 答:学校所有专业收费标准均一样,学费每生5000元/年,住宿费500元/年。 56、 问: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有什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答:学校与菲律宾亚洲圣多米尼克学院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专业为护理专业https://apps.eol.cn/1025/article/266273.html
6.学校2024年招生热点问题解答目前所有专业无口语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要求。 23.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哪能查到快递号? 根据相应的录取批次发送通知书,学生可以通过我校官网招生就业栏内进行查询邮政EMS快递单号(http://zjc.wru.edu.cn) 24.我什么时候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 根据各个省、市、区的投档时间,学校会通过学校招生就业网、微信公众号https://zjc.wru.edu.cn/info/1016/4512.htm
7.往届高考成绩怎么查询随着高考的落幕,许多考生及家长们想要回溯几年前的佳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往届高考成绩怎么查询,欢迎阅读参考! 往届高考成绩怎么查询 方法一: 1、通过官方网站查询 登录中国教育在线平台:访问中国教育在线官方网站,在首页导航中找到“高考”栏目,点击“高考查分”。 https://www.oh100.com/kaoshi/gaokao/chaxun/656856.html
8.毕业很久了怎么查高考成绩(各省招生考试院)不同地区和年份的高考成绩查询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如果无法通过以上方式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建议及时联系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或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三、高考成绩保留多久 1、高考成绩隔了几年是可以查询的。 以前的高考成绩可以查询,考生高考成绩3年内不会被注销,在线上可以随时查看阅览。 http://m.ahleda.com/h-nd-54604.html
9.2023年云南如何查询往届高考成绩?高补吧方法一:在官方网站查询 方法二:在教育平台查询 方法三:使用手机APP查询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来查询高考成绩。作为一个智能化的省份,云南也已经开始了互联网查询成绩的操作。如果你是2023年高考的考生,想要查询往届高考成绩,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https://m.gaobuba.com/article/5446.html
10.往届高考成绩怎么查询高考,是众多学子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而往届高考成绩的查询更是课程培训班排名牵动着许多人的心,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如今查询往届高考成绩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便捷化。 一、教育部门官方网站 各地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通常是查询往届高考成绩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省级教育部门为例,其网站上会设有专门的高考成绩查询http://jy.jdzol.com/i9t976/t19dn9cc.html
11.往届高考生如何查询高考成绩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往届高考生如何查询高考成绩相关的问题,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往届高考生如何查询高考成绩 2、如何查询以前年高考分数? 3、怎么查询高考成绩 给个详细的步骤 往届高考生如何查询高考成绩 https://www.zhaosheng.com/111373.html
12.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身份证查往年高考成绩)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是什么 一往年高考分数查询,有3个渠道 1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2招生学校招生办官网 3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 二。 身份证查往年高考成绩 好了,关于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怎么查以前的高考成绩这个问题学好网陆林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还有更多疑问,可以点击右下角咨询哦!http://www.90532.com/m/view.php?aid=6364
13.自己高考成绩很多年还可以查到吗查询湖南省往届高考分数有以下3种方法: 1:登录湖南省考试院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2:登录考生招生学校招生办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3:进入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进行查询,如果网上再查询不到的话,也可以尝试到当地教委,看看有没有分数保存。 2006年湖南高考成绩怎么查 https://www.iukee.com/post/182825.html
14.分享几个往届高考成绩的查询入口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及方式 1、各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可以查询。比如:今年是2021年,大家想要查到2020年的高考成绩,可以到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者往年的高考准考证号就能快速的查到往届高考成绩了。 2、各地官方公布的成绩查询公众号或者APP。部分地区已经开通公众号或者APP查询方式,具体的查询方法和https://m.ais.cn/news/article/12902
15.2019年查询12年前的往届高考成绩(适用浙江省)我是2007年高考的,突然想回忆下自己的高考成绩,但是无奈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网上都说需要自己带身份证去办理. 经过一番研究,发现了教育考试院官网可查. 打开下面的主页: https://www.zjzs.net?www.zjzs.net 点击主页右侧的: image 然后选择下面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绩办理证明" https://blog.csdn.net/appleyuchi/article/details/107891999
16.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2024各省历年高考分数查询方式2024年高考已经开始啦,看着新一批高三学子踏入高考考场,很多已经毕业的打工人又回想起了高三的拼搏岁月。那么毕业很久的人该怎么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呢?快来看看下面这些方法吧。 往届高考成绩查询入口2024 第一步、首先我们需要点击进入中国教育在线官网。 第二步、然后点击进入高考。 https://www.crsky.com/zixun/628990.html
17.冀时办如何查往届高考成绩冀时办查询几年前的高考成绩方法冀时办如何查往届高考成绩 冀时办查询几年前的高考成绩方法 第一步,进入冀时办app首页,点击【电子证明】进入。 第二步,点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证书】。 第三步,选择年度后,点击【立即查询】即可。https://m.liqucn.com/article/324794.w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