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乎“面子”和“结果”期中备考要重“过程”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乔惬
初三学子即将迎来本学期第一次大型考试——初三期中考。考生可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心理建设:提升应试心理素质,稳定考前情绪状态,加强身心一体训练,以适应初三考试的节奏。
明确考试意义提升应试心理素质
1.明确考试目的,树立正确考试动机。
本次考试的目的是对考生初三开学以来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帮助考生通过考试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协助考生调整心态和计划,继续推进初三下一阶段的学习。
考生要明确,期中考只是个阶段性考试,是一件既重要又不重要的事。本次考试要求我们专注于考试过程而不是结果。考生应在考试结束后,多花精力去研究自己的知识盲点和弱点,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
2.进行积极自我暗示,识别不合理观念。
考生还要注意识别不合理的观念,告诉自己消极想法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事实。消极想法会严重干扰或阻碍我们的行动,使我们无法发挥正常考试水平。这样的观念包括:自我怀疑的心态(考试可能过不了关);害怕失败的担心(如果考不好我就完了);无中生有的猜想(如果我考不上重点,别人会嘲笑我,我怎么向父母交待);与事实不符的自我对话(学考对我来说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运用心理学技术培养考前稳定情绪
1.运用“情绪ABC理论”稳定情绪。
“情绪ABC理论”指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进而改善和管理情绪。面对考试,考生可选择不同的观念和态度(A+B+C)。举例如下。
观念一:A事件:假如期中成绩不好;B想法:我肯定不行了;C情绪和行为结果: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不想继续努力了。
“情绪ABC理论”指出,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想法B。考前情绪起伏波动厉害时,可以主动选择改变一些不合理信念B,帮助考生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中。
2.接纳并管理考试焦虑。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适度的焦虑水平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考生要认识到,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仅自己会有,其他同学也会有,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要过分担心或自责。
如果焦虑情绪持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你要主动寻求学校心理老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如果情况严重超过三个月以上,建议你考虑去专科医院看病就医。
注重身心一体训练快速适应初三大型考试节奏
如果你在考前能吃饭香、睡觉好、排便顺,精神稳定,思路清晰,心情起伏不大,身体有力量,那么即使你小有不适,也不用惊慌,因为机体是有能力自我恢复的。
考生也可以从身体、情绪和思想三个角度来觉察自己的状态:观察自己的身体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或心情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如果觉得紧了,就松开一点;观察自己的意识状态,是否有很强的念头出现,觉察这个念头对自己心情和行为的影响。古人曰:自知者明。作为一名初三学生,如果知道自己处在什么状态,自然会也有所作为,有所不为,知道适时调整。
■中招问答
学考报名
问:哪些考生符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条件?
答:本市初三年级在校学生;具有本市户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2007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简称“往届生”);本市户籍在外省就读拟回京参加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学生(简称“外省回京考生”)。
问:哪些考生具有高级中等学校报考资格?
答:(一)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二)具有本市户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2007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
(三)积分落户人员随迁子女。
(四)无本市户籍,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市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可以报考相应学校:
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1)由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属“原北京下乡知青子女”的考生;
(2)由区台办认定的属“台胞子女”的考生;
(3)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出具的介绍信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的博士后子女考生;
(5)有市人才工作局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人员随往子女的考生;
(6)父(或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
(7)由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认定的属“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子女”中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2.由首钢矿业公司认定的属“职工子女”中河北省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从石景山区招生的普通高中、黄庄职高和首钢技师学院。
3.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认定的属“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子女”中的非本市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通州区的普通高中以及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五)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精神,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问:往届生如何报名、报考?
往届生参加中招录取时,录取总分减5分后进行录取,且不能参加指标分配批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