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两客一危”车辆事故率高居不下,“两客一危”车辆由于其存在车辆体积大、载重量大、运输风险高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人员生命安全、财产损失规模都将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江苏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安装具有主动安全智能防控功能的车载集成终端及后台支撑系统,主防系统可达到事故前干预、事故中控制、事故后追溯的目的,同时通过对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监督管理考核,督促企业和驾驶员重视运输风险防控,从源头提升安全管理。
针对一些企业对考核指标存在的疑问,本文将对重点指标进行解读,欢迎大家动动小手收藏转发.
1、入网率
入网:是指截至某一统计时点,至少向省监管平台传输一次合格动态数据,即叫做入网;
入网率:是指截至某一统计时点,至少向省监管平台传输一次合格动态数据的重点营运车辆数占本企业重点营运车辆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2、上线率
3、严重报警处理率
4、平均车辆超速次数
“两客一危”限行速度:
“两客”车辆白天时段(6:00-22:00)限行速度为100km/h,夜间时段(夜间22:00-6:00)限行速度为80km/h;危化品车辆全天限行速度为80km/h;不区分黄蓝牌;
5、平均疲劳驾驶时长
疲劳驾驶主要是指超时疲劳:
“两客”车辆白天时段(6:00-22:00)超过4小时,夜间时段(22:00-凌晨6:00)超过2小时,期间未停车一次性休息超过20分钟;
危化品车辆全天超过4小时,期间未停车一次性休息超过20分钟;
平均疲劳驾驶时长:是指平均每辆车每天的疲劳驾驶时长;
6、卫星定位漂移车辆率
漂移:连续三个点位间,其两段轨迹的速度均大于160km/h,则算作漂移;卫星定位漂移车辆率: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定位数据存在高频度远距离漂移车辆总数占本企业(含服务商)重点营运车辆上线总数的比率。特别注意:漂移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可能因为隧道、高楼等建筑物遮挡导致信号衰减,也可能因为设备传输、车辆原因等问题导致。
7、轨迹完整率
轨迹完整是指轨迹连续,轨迹连续有两种情况:情况一:任意两个轨迹点间距离<2km,则计为轨迹连续,计入总里程;情况二:当连续5段轨迹,每两点间里程都在2km-10km之间,则计为轨迹连续,计入总里程;自第6段起,计为不连续,计入总里程;5段轨迹中,凡是有某段轨迹里程不在2km-10km之间,则重新归0计数;计为【轨迹不连续】的情况有:情况一:2km<任意两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10km,则判断为疑似漂移;情况二:任意两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10km,计为轨迹不连续,计入总里程;计算公式:
8、数据合格率
数据合格率:统计期内,下级平台上传的合格数据条数,占上传数据总条数的比率;
9、数据传输率
一般来说,车载终端的上传路径为:
数据传输率:是指(企业监控平台→省监管平台)的数据总条数占(车载终端→省监管平台)的数据总条数的比率;
存在数据差的原因:有时车载设备上传数据时只上传了一个平台或平台服务商算法问题,会导致数据量存在差异。
10、平台查岗响应率
查岗:省监管平台不定期对企业监控平台进行查岗,企业监控人员收到查岗指令后15分钟内响应,记为1次;超过15分钟不计入。
平台查岗响应率:是指省平台查岗时,成功响应的次数占查岗总次数的比率。
11、附件上传完整率
附件上传完整,是指主动安全二级报警数据都需含有附件,附件包含视频或图片形式,有附件计为1,无附件计为0;计算公式:
12、平均驾驶员异常报警次数
该指标是指:统计期内,设备上传的驾驶员异常报警的次数占与行驶总里程数的比率;
13、平均抽烟报警次数
该指标是指:统计期内,设备上传的驾驶员抽烟报警的次数与行驶总里程数的比率;计算公式:
15、平均疲劳驾驶报警次数
该指标是指:统计期内,设备上传的驾驶员疲劳驾驶报警的次数与行驶总里程数的比率;
16、平均前向碰撞报警次数
该指标是指:统计期内,设备上传的驾驶员前向碰撞报警的次数与行驶总里程数的比率;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