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枪神3的设计中加入了全新的元素,但同时也保留了Strix系列之前的特质,当我们打开屏幕就会发现它的刷新率提高到了顶级的240Hz级别,并且延续了上一代的三面超窄边框设计,所以屏占比达到了约80%,屏幕下方的不对称切割设计也能让我们找到前几代产品的影子。
当我们把视线转到转轴,就能找到枪神3上的最大不同:首先,屏幕下方切割的缺口以及立式的鸥翼转轴能保证屏幕在打开的情况下也不会阻挡散热口,所以即便我们没有打开笔记本的屏幕,也能发现机身后部和之前不一样的散热结构。
因此很明显,枪神3的散热设计也就是后侧出风为主,而当我们凑近查看机身后部散热器的细节,则会发现除了常规的底部进风之外,枪神3在机身后部的散热结构上布满了小孔,这些小孔并不是装饰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进风孔。
如果要问具体数字,那么枪神3尾部一共拥有181个独立的通孔来增加进风量,保证热交换时足够的冷空气流入。
全新的转轴设计除了更利于散热之外,也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当我们打开屏幕,来自BMWDesignworksGroup灵感的散热结构分为四层,每一层都比上一层更低,结合打开的转轴和机身,让人感觉像是跑车后翘的大腿肌肉,时刻绷紧准备爆发。同时,一颗拥有LED指示灯的独立六边形电源按键,也让它能直观的显示当前状态并且更加醒目。
在接口上,枪神3机身左侧拥有三个USB-A3.1Gen1接口和一个3.5mm耳机接口。
机身后部则是大量的主流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RJ45网线接口,HDMI2.0接口,USB-C3.1接口(支持输出DP1.4a),以及电源接口。
而机身右侧则没有任何接口,取而代之的是右侧出风口。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在右侧出风口和右侧放USB接口之间二选一,大家究竟会怎么选呢?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先看看右侧出风口的风,究竟会有多烫再决定,这部分的答案,我们在后文中的散热测试部分揭晓。
回到笔记本C面的整体部分,这一次由于内部设计的改变所以枪神3不再提供实体的小键盘区域,而是用触摸板切换模式来代替,当我们长按触摸板右上角1秒,就可以切换触摸板为虚拟小键盘。
为了弥补取消物理小键盘的空余,枪神3也就把DELETE,Home,PgUp,PgDn,End和PrtSc按键独立出来到了最右侧。同时在左上角广受好评的快捷键区域新增了一个电源模式调节快捷键,这样就不需要按Fn+F5来切换了,不过既然有了独立按键,那么为什么不把Fn+F5换一个功能呢?这也是我暂时没有搞懂的地方。
和前几代的枪神一样,机身上布满了防弹纤维的纹路,如果在特定的光照角度下,反射的效果就很很明显。
细心的朋友应该也已经看出灯光的变化了,上一代枪神首次在机身正面加入了海岸灯,而全新的第三代枪神则将海岸灯扩展到了机身左右两侧,实现了U形的三面环绕,灯效可以在ArmouryCrate里自定义,除了常见的呼吸,光谱循环和彩虹之外,还可以设置根据机内温度自动变色,以及星光效果。
最后,则是一个带来极大仪式感的新设计:钥石Keystone,它本身带有磁性,所以当我们将钥石和机身插槽接近的时候,还会有一种自动吸附的感觉。
在插入钥石之后键盘背光会立刻出现相应的背光闪动,系统将会自动打开控制中心,并且启动设置画面,当完成配对之后,所有设置将会与这一颗钥石绑定,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拔出钥石,那么控制中心也就会恢复原始设定。同时,插入钥石还会解锁原本被隐藏的ShadowDrive隐藏存储区,可以在这个分区内存放一些相对隐私的信息,以后只需要带上钥石出门,就不怕被其他人看到了。
枪神3的底部最大化的减少了直白的开孔,而是以类似机身尾部线状的开孔,来构建底部进风通道,这样的好处就是看起来整机更加整洁,也不会有异物进入的烦恼。
底盖一共有11颗螺丝,拧下所有螺丝之后就可以打开底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两根排线连接了主板与机身底部的U形氛围灯,所以需要注意别直接暴力拆开底盖。
打开之后内部设计就已经一目了然,一个带外壳的电池在机身右下角,而左边空出了一块2.5英寸硬盘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池容量为66Wh而不是更大。电池上方是两个内存插槽,目前16GB内存的版本已经将两个插槽插满组成双通道,所以之后若果想要扩容的话,就只能替换了。左边风扇下方则是m.2接口的固态硬盘,相信这一个1TB容量的NVMe固态硬盘也没有多少人回去换掉吧。
风扇腔体厚度很可观,风扇的扇叶密度也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这样的好处不用多说,在轻度负载之下只需要较低的转速就能提供不错的风量,在极限负载时也能保证足够的通风。
需要提到的是,我们会发现枪神3上的铜质散热片非常薄,厚度约在0.1mm,相当于普通散热片的一半,所以密度会比普通散热器更高,可用于热交换的表面积也就更多,并且阻力也更小,所以理论上也就有更好的散热表现。
来到左侧的散热口(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是右侧),当我们放大仔细查看这一侧的散热片,那么就会发现最外层的散热片不是与机身平行,而是拥有一定倾角向机身后部倾斜的。也就是说尽管拥有一个右侧的出风口,但ROG考虑到了右侧使用鼠标的情况,所以特意设计让右出风口的风尽量向机身后部吹,而不是直接面向右侧鼠标,也是能看出对细节考究。
光谱方面,我们发现枪神3上的这一块屏幕在红色播波长范围内明显有广色域显示器的光谱特征,红色部分的几个小波峰都证明了它拥有这种为P3广色域设计的氟化物荧光粉背光,与之前普通sRGB色域屏幕光谱特征有明显区别。
在白点方面,我们能发现枪神3的默认的色温为6804K,相对于sRGB的标准6500K稍稍偏冷,在冷暖色温上的偏差不大。
相对于普通屏幕测试只测色温,MDT将Du’v‘偏离加入屏幕白点准确性测试环节,因为传统的色温测试只能反映一块屏幕的冷暖而不包括发绿或者发紫,一块明显偏绿的屏幕也可以是6500K标准色温,而通过Du’v‘偏离就能反应屏幕还有没有单纯通过色温无法衡量的偏色。
枪神3的Du’v‘偏离达到了0.0043,表现就没有那么好了,超过了-/+0.003的标准,所以我们能在u对比之下发现它有一些偏绿,不过还没超过0.005,所以在不对比的情况下也不会感受到偏绿。
亮度变化方面,枪神3的屏幕一共有11级亮度变化可调,从15.6cd/m2~281.99cd/m2,亮度变化均匀,没有出现陡升陡降,最大亮度并不高,推荐在室内使用,对比度为1202:1属于较为优秀水平。
色准方面,在未校色时:
表现不错,已经达到了一般的出场校色水平,除非是和校正过的屏幕放在一起认真对比,否则基本几乎看不出偏色,在校色之后:
校色能让它稍有提升,但是意义已经不大,总的来说:枪神3拥有一个颜色比较精准的屏幕,并且足够鲜艳,对于一般的日常娱乐比如看电影,看视频,查看照片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游戏时也能精准的表现出设计师想要呈现出的画面,是一块很理想的屏幕。
在很早之前,当我还没有实际见过240Hz刷新率屏幕的时候,我觉得120/144Hz和240Hz可能是看不出什么区别的,直到我第一次站在一块240Hz屏幕面前看着CS:GO的比赛,我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在非常激烈的FPS或者TPS游戏里,我们经常会做的就是大幅度的转动鼠标来调整视角,因此如果用像素/秒来衡量显示器显示画面的移动速度,射击类的竞技游戏也会是最快的,上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转过集装箱看到对手之后,需要非常快的定位然后移动鼠标,确认移动到位之后点击鼠标射击,一些都发生在一瞬间。
所以如果我们使用的是240Hz显示器,在8倍慢放下也能看出来几乎没有任何的迟滞,这样就能保证画面速移动时也能清楚地定位目标。
为了排除干扰因素,我们采用更加稳定的刷新率测试来帮助判断240Hz和120Hz的差距,可以想象这个从左到右移动的飞碟是我们想要跟踪的目标,镜头一直追随着飞碟拍摄就是模拟我们眼睛盯着目标在移动。在慢放下能明显的看出来,60Hz因为刷新率不够有着明显的左右摇摆,120Hz尽管相对于60Hz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依然能看到刷新率不足带来的抖动,只有最上边的240Hz能保持连续的影像。
我们也采用专业的设备对它进行了测试
经过实测,背光键盘频闪为286.6Hz,机身底部的氛围灯为1810Hz,机身背面的Logo为500Hz,频闪。这也算是炫酷RGB等效带来的附加效应吧。
枪神3更新到了目前最新的9代酷睿处理器以及20系列显卡,我们测试的这一台为i7-9750H和RTX2070版本,首先是CPU测试:
在最新的CinebenchR20测试中,i7-9750H可以分别达到多核2574cb以及单核430cb的成绩,相对于之前的i7-8750H提升约在10%左右。
在以往的CINEBENCHR15测试中,i7-9750H能够得到超过1230cb的多核成绩和180cb的单核成绩,同时我们也继续进行了CINEBENCHR15多核心的连续测试,结果如下图:
一开始的峰值为1265cb左右,随后由于功耗和温度控制慢慢下降,直到第8次时开始稳定在1070cb的分数,相对于前代也有接近7%的提升。
我们将整个CINEBENCHR15测试的过程记录并制图如上,可以发现枪神3能在最开始短暂地以最高80W运行,温度也迅速攀升至95°C,随后触发温度限制慢慢降低功率,最终CPU可以稳定在45W和83°C,一个单独CPU负载对于枪神3来说并不算什么。
ROG枪神3搭载的是标准版本的RTX2070独立显卡,在我们3DMark标准显卡性能测试中分别达到了:
结果如上图,97.4%的稳定水平,CPU&GPU平均温度都在80°C以内,没有出现降频,枪神3表现不错。进一步的,我们首先让CPU满载,然后同时打开3DMark运行压力测试,也是为了检测枪神3在这种不切实际的CPU&GPU同时极限负载的情况下,散热表现如何:
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整机能承受来自CPU和GPU分别45W+113W一共约等160W的功耗,而温度分别在95°C和75°C水平上,来看新的散热设计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成功的搞定了i7-9750H和RTX2070显卡。
MDT通过四款主流游戏来测试枪神3的实际游戏表现。首先是PUBG:
守望先锋在暴雪的优化下,画质没什么好说的,特效极高1080P,在100%渲染的前提下,我们打开守望先锋观战三场锦标赛,除去角色死亡重生和回合结束的fps下降,能保证平均130fps的水平。
在特效为超高的设置下,枪神3能够达到100fps的平均水平,已经很接近RTX2080Max-Q的表现,这样的提升给人带来的实际感受也是很明显的。
在默认的最高特效预设下(如截图所示),枪神3可以达到平均83fps的水平,对于古墓丽影这样的游戏来说超过60fps就已经非常流畅了。
首先是CPU单独负载之下的温度,由于之前的性能测试所以我们也直到在CPU单独负载时内部温度不会超过85°C,因此表面温度也没有太大压力,实测键盘区域平均温度仅有32.4°C,最高温区域在数字键中部上方也只有36.6°C,两个风扇所在的区域温度都很低,甚至只有30°C左右。
所以我们直接跳到极限环境,在CPU&GPU满载的情况下,内部的温度分别为95°C和75°C,这对于表面温度控制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不过我们会发现人经常接触的键盘区域平均温度也只有37°C,两个风扇周围的温度依然很低,AWSD区域(点3)和回车键区域(点4)都只有34°C左右,右侧风扇正对着的“=”按键甚至只有31.6°C。
整个笔记本C面温度最高的地方在右侧出风口正上方(点6),温度为48.7°C,所以我们会发现枪神3的散热设计很好的把高温区域隔离在了键盘以及人经常接触的位置之外,即便是连续打很久的游戏也不不会感觉到机身发烫。
当然,既然有机身右侧出风口,那么我们肯定也不会放过测试的机会,在满载30分钟之后我们在机身右侧拍摄了一张热成像照片,能够发现紧贴机身的桌面(点1)温度已经达到了53.1°C,距离10厘米的鼠标左键温度为33.7°C,这是我手指给它留下的温度,而紧贴鼠标的点4距离出风口约为7cm,温度为38.2°C,所以我们可以说在极限情况下如果离机身右侧太近使用鼠标,那么肯定是会感受到热风的,不过如果在一般距离(10cm左右)也就没什么大影响。
枪神3与之前一样,一共拥有3档预置的散热模式,分别为Turbo,平衡与静音,所以我们也分别测试了三种模式下的最大噪音:
首先是静音模式,风扇转速不高,整机功耗也被限制在了60W左右,风扇转速只有3800rpm,毕竟体积优势在这所以可以保证很低的噪音,在这个模式下完全可以把枪神3带到图书馆,也不会担心吵到人。
平衡模式噪音比较小,整机功耗比极限情况下少了10W,因为优先GPU的缘故,所以GPU依然是115W,而CPU功耗被限制在了35W,不过这10W的功耗带来了很大的噪音改变,风扇在5300rpm运转整体噪音只有44dB-A,并且频率分布平缓没有异音出现,适合休闲时或者夜间不想吵到其他人时用来玩游戏。
最后则是极限Turbo模式下的噪音,此时风扇以最大6000rpm运转,噪音也增加到了50db-A级别,好处是噪音的频率分布依然很平滑,你听到的都会是缓和的风声,而不会参杂着啸叫,对于一个能承受160W发热的机器来说,这样的噪音表现可以说是不错的。
枪神3拥有一块66Wh的电池,通过附赠的230W电源,枪神3能在60%电量之前一直以53W的功率充电,随后一直到85%之前充电速度维持在32W,所以它可以在30分钟内从5%充电至45%,最终需要约1小时30分钟从5%充至95%电量。
在第三代枪神上,我们看到了全新的设计,通过将屏幕转轴前移,枪神3可以从机身后部得到更多的散热空间,并且成功的将发热区域隔离开,最终实现了i7-9750H+GTX2070这样高性能配置组合的散热。
优势:
遗憾:
适用人群以及购买建议:
枪神3目前有2个配置可选:
二者的差距只有显卡,差价为2000元人民币,我们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来进行选择,如果只是追求CS:GO这样的游戏能有尽可能高的刷新率,那么2060版本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想要在任何游戏上都有更好的体验,那么2070版本将会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