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近期,国内各大在线教育公司行情一路看涨。
与此同时,一起作业网、猿题库等多家在线教育公司也几乎都以“抢头条”的节奏,纷纷集中公布融资利好。一起作业网还以D轮融资1亿美元创下了国内K12(国际上对基础教育统称)在线教育领域单笔数额最大一次融资。
资本看好大量涌入
在移动互联网分析师王新一看来,用徐志摩的那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来形容当下的创投圈可能再合适不过了,之前一度火爆异常的在线旅游如今少有人问津,而当下最得宠的无疑已经成了在线教育行业。
据易观智库分析师王琼介绍,2014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334亿元,预计到2017年时市场规模将达到2864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27.7%。从数据上看在线教育市场是比较大的。
此外,发展前景的看好也引来了资本的青睐与大量涌入。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线教育领域投融资合计就已经超过了44亿元。
近日,更是有多家国内在线教育公司纷纷宣布获得大额融资。3月27日,在线教育公司铂略财务培训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近千万元;同日,一起作业网宣布完成D轮融资1亿美元;3月30日,猿题库宣布获得D轮融资6000万美元,而由新东方前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宣布获得A轮融资5000万美元;3月31日下午,小站教育宣布已获得由知名美元基金GGV纪源资本和雷军旗下顺为资本领投的2900万美元……
爱乐奇CEO潘鹏凯近日也曾公开表示,2015年在线教育用户有望破亿。
在近日互联网老兵会组织的一次在线教育讨论活动中,硅谷网联合创始人蔡小飞就认为:“目前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三个领域还可能再出现百亿级美元的大公司,它们分别是教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而在线教育是对教育领域的深入挖掘,显然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互联网跟教育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学生是互联网三十年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用户群体,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因此无论从技术还是用户角度去分析,在线教育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AAOE国际教育联盟副理事长段建新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
外行跑马圈地盲目进入
除了资本大鳄们的资金注入,业内大佬也都在纷纷跑马圈地。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在线教育行业还处于市场启动期,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开始互联网化,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整合。”王琼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毛豆网创始人李明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多在线教育公司仍是在借鉴国外慕课的发展模式,即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发布到互联网上,总体上讲仍缺乏比较创新的模式。
在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看来,如果仍是简单地把线下教育资源搬到线上,这种模式已经基本被视为没有太大发展空间,很难成为在线教育的主导模式,未来在线教育应该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来不断增强课堂互动体验。
而更让李明感到担忧的是,在美好市场前景的吸引下,开始有越来越多本来不懂教育的人进入到在线教育市场中来,并且因此倒闭的公司已经不在少数。
据悉,其中一个较为业内所熟知的失败案例,即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在线教育创业遇挫,其创立的梯子网、那好网、91网先后花光融资宣布解散。
“很多不懂行的都在进入这个行业,但往往只要一进来就会失败。”林华表示。
“原来不是做教育的人闯进来做教育,无疑会面临更多风险,因为教育是需要一定资源基础的,而原来做传统教育行业的人转做在线教育往往才会具有较大优势。”李明表示。
缺乏清晰有效盈利模式
相比于涌入该行业的大量资金,在线教育公司的盈利情况难免显得有些单薄。
据王琼介绍,就盈利模式而言,在线教育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进度并不一致:如学前教育处于探索期,大量厂商及投资方涌入,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严重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商业模式不清晰;K12教育处于启动期,市场规模巨大并且还在逐步增加,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大多以网校为平台,盈利模式基本都是付费购买的模式。
李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如果单是靠付费教育视频来盈利,以当前在线教育公司所积累的客户资源来看,恐怕很难支撑起成本投入,但目前除此以外也没有发现更好的盈利模式出现。
李明也建议,在线教育公司可以考虑和公司对接做职业类培训,向合作公司收取人才培训费用,还可以考虑做职业技能认证等。
行业竞争激烈将面临整合
李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对于在线教育行业而言,很多公司在目前这一阶段都没有太大盈利,其重点其实在于积累用户、增强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上,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来讲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一些本身没有造血功能的小公司来说,如果后续缺乏融资,估计一两年内连生存都很难维系。
北京立思辰董事长池燕明此前表示,随着行业泡沫的消失,众多在线教育公司将因过度烧钱、但找不到盈利模式而以失败告终。
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也曾公开表示,按照规律,在线教育机构的投资期大概在12至18个月,如果拿不到后续投资或产品服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今年或将有20%至30%的机构被淘汰出局。
“洗牌是很多行业都必须经历的事情,经过初期的用户快速增长和公司的纷纷进入,如果盈利模式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公司又会纷纷退出,这时市场整合洗牌就开始了,2014年的在线教育公司倒闭潮已经预示了这种发展趋势,接下来的两三年就会经历市场整合。”王琼分析认为。
王琼进一步表示,待整合完成后,找到成熟商业模式的公司会活下来,甚至开始IPO,增加收入实现盈利,整个行业质量也都会有所提升。
“由于在线教育的涉及范围较广,包括K12教育、语言教育、职场培训、专业技能教育等,而公司的盈利模式也较为繁多,如O2O、B2C、C2C等,因此未来行业格局将会出现多元化发展局面。”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王琼也表示,届时市场格局基本上将呈现平台+垂直的结合,即少数几家大型公司做平台,小公司或者创业公司则专注垂直细分。
在线教育行业仍待规范保障
法治周末记者蔡长春
在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看来,当前在线教育的付费视频盈利模式之所以发展不是很顺利,很大程度上就与频繁出现的盗版侵权现象有着较大关系。
“这种问题并不是在线教育领域内的特例,而是整个互联网内容生产商所共同面临的境况。”林华表示。
据了解,面对市场上不断涌现出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在线教育公司,很多消费者不仅在选择上犯了难,更加有人开始怀疑,“这些突然间就出现在眼前的在线教育公司,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会有保证吗”?
大连百家教育集团董事长张晓旭此前曾公开表示,教育培训不是有钱就可以办,而是要有技术,但是现在国内出现了有钱就可以办教育的势头,这打破了教学的自然规律,很容易造成混乱。
张晓旭由此建议,资本如果想要进入教育市场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门槛,需要对其进行行业认证。
“不仅如此,在收费标准和服务维权等方面,消费者都有可能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在服务维权方面,消费者因传统线下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不过关进行维权时难免会遭遇各种困难,考虑到在线教育公司的‘线上’身份状况,这个问题很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董毅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