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全球在线教育;MOOC(“慕课”);市场效率
整体来看发展良好,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选择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在线教育网站——学堂在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抓取发现,该网站上提供的所有课程总量480个,联盟高校提供课程259个,即将开课有155个,已结课的课程有33个,正在开课的24个,可自助学习的7个,签字认证课程是2个。按照课程所属科目来分,在该网站上共分为67个科目,涵盖人文社科、教育心理、经营管理等学科。从现有报名人数看,最受欢迎的课程共收到180262位学员订阅。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先来弄清楚MOOC(慕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在此基础上,继而分析“学堂在线”数据背后的教育资源、运营现状、知识价值这三方面的问题。
一、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MOOC的发展及特点
(二)MOOC的基本组成要素
根据《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NMCHorizonReport,2013),尽管在MOOC的具体实施中包含了不同的哲学取向,但是早期和当代的MOOC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运用了大量新兴教学法和工具,包含混合式学习、开放教育资源和众包交互(crowd-sourcedinteraction)等。这些都使得MOOC与传统E-learning(在线教育)相比,更倾向于重视学习者的参与性,在其中发挥教室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不仅提高内容针对性还能调动学习体验。
二、基于市场效率理论对“学堂在线”的分析
(一)“学堂在线”平台上的效率解析
从市场效率这个角度看,主要考察“学堂在线”的卖方想尽可能多的获得课程订阅,买方(广大网民)想尽可能看到更多优秀资源,同时尽可能地去听懂课程。二者通过该网站达成交易,从其中各取所需。从经济学市场角度来看,效率就是用来衡量商品能否成交和成交难易程度的问题。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的媒介运营效率便是指其采用怎样的手段来促进在线课堂的“交换”。借用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当市场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时,每个“理性的经济人”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完全的市场竞争,可以是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在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时,市场是最有效率的。
立足整个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来看,虽然有众多互联网教育平台与“学堂在线”竞争,但其所有的高校资源,本身造成一种天然垄断,也就决定了其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另外,不存在盈利压力问题,直接影响了良性的市场化运作。以“学堂在线”为例,其本身背靠的清华大学平台决定了资源垄断的特点,这本身就产生了市场壁垒,直接决定了其竞争领导者的地位。
(二)“学堂在线”上的“无效率”问题
其次,从各科目课程数量看,排名前十名的科目有:计算机学科(80门)、工程学科(47门)、环境·地球学科(27门)、数学学科(25门)、经济·管理学科(22门)、生命科学学科(22门)、物理学科(18门)、社科·法律学科(16门)、文学学科(15门)、医学·健康学科(14门)。
在这个排名中更直观看出,实用型课程受到媒介平台经营者的重视,一方面,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学员技能有直接的效果,对于技能课程的普及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文学学科和医学学科教育资源较少。以上的数据看出,其市场无效率体现在,“学堂在线”本身开源特性面向是全球学员,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对目标国家或地区人们的需求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没法及时进行教学资源调配。“学堂在线”的媒介平台上没法实现市场需求的评估,也就导致最后上线的内容无法满足最大数量知识消费者所构成的市场。所以在生产导向上没有畅通渠道掌握最优的信息,而且最佳的知识提供需要高昂的成本,由此影响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学堂在线”上的高校机构来说,最后只能舍弃小部分市场,而采用最大众化的知识。
从“学堂在线”的运营模式看其处于市场无效率状态,即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研究分类科目在总课程量的比重发现,20%的科目占据所有课程的80%的比重,呈现出“二八定律”的特点,这个在1897年由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发现的模式在该媒介平台上得以验证。下图3所示,总共67个科目中,前21个科目共384门课程占480门课的80%。
足,更是造成稀缺性资源的关键。从“学堂在线”的传播内容看,提供的产品是教学视频,传授的是知识,而知识分为显性及隐性的,很多课程没有办法承诺学员在完成学习后,能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尽管有“助教”和“考试”,但由于处于网络自主学习状态,没有办法像学校用一些限制性措施监督学员学习,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还好掌握,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更多思考的课程,没有办法能实现有效转让,这也最终产生了无效率。
三、全球环境下的在线教育市场
(一)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模式
由“学堂在线”来看整个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它已经突破传统教育资源照搬到网络平台的模式,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把基础课程、技能培训等作为传播介质,国内高校或培训机构为传播内容的生产方,每一个网民作为所面向的受众。除了在传播模式上,完全呈现出双向反馈,在整个行业中还表现为一种削弱“知识鸿沟”的传播责任感。根据iMediaresearch数据,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同时具备精品化、垂直化、互动化等特点的在线教育市场,竞争以日趋激烈,在定位精品教学水准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定位自己的经营战略。
(二)国外在线教育对比分析
以美国为例,其本身有着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及灵活、多元的教学形式,通过推进数字资源,用电子教材取代传统纸质资源,把固定的面对面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设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目前,美国在线教育品牌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老师为核心要素的传统讲授课程为主,另一类是没有老师讲授,以动画演示加互动为主的在线教育软件。更多的还是第一大类。2012年4月,Coursera与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80多所名校合作,采取共同招生形式,创新推出结业证书和就业服务项目,部分教授为学生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就业项目是向参与的雇主提供一个学生名单,该名单显示某个特定地区、特定学科的优秀学生。如果有满足要求的学生,Coursera会先询问学生是否有意被介绍给公司,合作高校也可以参加这个项目。
英国在2003年便出现在线学习平台SchoolJotte,为英国上千学校提供在线平台和软件建设。高校在自身发展中也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为师生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如英国约克大学,为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网上教学系统,同时还有为在职人员提供执照类培训的课程。在英国,2013年1月创立的垂直在线教育服务网站MyTutorWeb,其提供定制的在线课程,一对一为学员提供教学服务。MyTutorWeb上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对比荷兰发现,由于其移民局规定,通过任何形式要在荷兰定居的人,都必须参加荷兰语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居留资格。因此针对荷兰语学习的在线网站抢占这一市场资源。移民局的网络荷兰语学习平台“NaarNederland”,学员需购买在线课程及材料,便可以获得学习资格。相较于其他国家,荷兰的在线教育语言类平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