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星期五)-13日(星期六)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
上海市教育学会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
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
协办单位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会议主题
高质量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能力提升
会议方式
在线直播
会议日程
具体安排
11月12日(周五)上午8:30-11:40
第一单元开幕式(8:30—9:40)
主持人
金卫东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兼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领导致辞、讲话
李永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方雷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尹后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张东燕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第二单元主旨报告(9:40-11:40)
主旨报告1:赋能教师: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能力提升
罗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主旨报告2: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未来学校”范式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旨报告3:如何设计学后反思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旨报告4: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路径探索
李文萱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11月12日(周五)下午13:30-17:00
第三单元现场课展示及研讨
分会场1:数学现场课展示及研讨(上海市徐汇区)
徐晓燕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
授课教师
姓名:张圆
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
课题:计算比赛场次(小学学段)
姓名:王传英
单位:上海市徐汇中学
课题:咖啡中的数学(初中学段)
姓名:刘芳
课题:探寻红色足迹——数学建模中的模型改进(高中学段)
点评专家
黄华
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数学学科专委会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徐斌艳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分会场2:数学现场课展示及研讨(北京市海淀区)
邵文武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姓名:于丹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课题:一路“象”北——确定位置(一)(小学学段)
姓名:周素裹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课题:角的平分线(初中学段)
姓名:杨锦
单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课题:数列探究(高中学段)
鲍建生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顿继安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教授
吴正宪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
分会场3:数学现场课展示及研讨(江苏省苏州市)
夏正华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姓名:章春玮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
课题:圆的初步认识(小学学段)
姓名:杨雪峰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课题:圆的确定(初中学段)
姓名:朱嘉隽
单位: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课题:圆的标准方程(高中学段)
祁建新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
吴锷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分会场4: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现场课展示及研讨(北京市海淀区)
任兴来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政治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组长
姓名:宋超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课题:走向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小学学段)
姓名:侯庆伟
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
课题:坚持人民至上,追求共同富裕(初中学段)
姓名:侯家锋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课题:坚守价值选择,促进共同富裕(高中学段)
李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副教授,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组长
王志安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思政学科教研员
分会场5: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现场课展示及研讨(江苏省)
张珩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
姓名:徐静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课题:中国有了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大事(小学学段)
姓名:樊丽红
单位: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
课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初中学段)
姓名:周晗蕾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课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高中学段)
戴慧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严宏亮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政治教研员、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分会场6: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现场课展示及研讨(天津市)
张要武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姓名:梅洁
单位: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
课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话题3自力更生扬眉吐气(小学学段)
姓名:林茂
单位:天津市河头学校
课题:服务社会(初中学段)
姓名:马晓光
单位:天津市海河中学
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中学段)
刘淑敏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天津市特级教师
孙静
分会场7:体育现场课展示及研讨(上海市徐汇区)
陈善军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修中心小学体育研训员
姓名:陆文君
单位: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
课题:武术:五步拳5-3(小学学段)
姓名:冀海翔
单位: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课题:武术:十步拳6-3(初中学段)
姓名:朱梦龙
单位:上海市中国中学
课题:武术:初级棍二9-3(高中学段)
王立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身学科教研员
李芳芳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高中体育教研员
分会场8:综合实践、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现场课展示及研讨(浙江省)
马中江
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高中教学研究处副处长,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
姓名:沈森晨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课题:立冬农事乐(小学学段)
姓名:姜鹏
单位: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
课题:精益求精保质量——制作小木器(初中学段)
姓名:鲍建国
单位: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
课题:模型制作(高中学段)
潘荣辉
浙江省新昌县城关中学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综合实践特级教师
郑巍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大教科附属河上镇中心小学书记、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
11月13日(周六)上午8:30-11:30
第四单元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论坛
分论坛1: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实践创新
张广利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兼北京市南苑一小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专题报告
何成刚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副处长,研究员
报告题目: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组织实施
胡惠闵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郑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发言人
发言题目:以高质量的研修,促进教师进步与成长
汤清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物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物理特级教师
发言题目:深度教研,助力“双新”推进
陈颖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员、高中教研室主任,北京市化学学科带头人
发言题目:“学科教研基地”赋能教师成长的海淀实践
郑云清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发言题目:智慧引领、教研赋能、评价突围——新时代福建省学科教研基地校的探索与实践
朱立祥
中国教研网总编、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
发言题目: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科教研基地建设
分论坛2:区域初中高质量发展行动
申军红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大兴分校党委书记、执行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刘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五育融合”下的区域初中教育战略选择
季春梅
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
赵群筠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原局长、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史怀远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发言题目:海淀区推进学校优质发展行动
祝郁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局长、上海市特级校长
发言题目:让变革智慧流通是初中强起来的快捷键——上海市嘉定区初中强校工程的思考与实践
明建平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发言题目: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奠基孩子美好未来——天津市和平区初中高质量发展行动
吴雪慧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
发言题目:增值性评价助推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项海刚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发言题目:打破“一把尺子”走向“三维评价”——杭州市上城区初中教育质量管理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王玉玺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区教育局局长
发言题目:区域初中高质量发展行动
分论坛3:“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与实践创新
沈军
北京市八一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宁本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
发言题目:“双新”背景下“五育融合”校本化实施的理论、实践与反思
吴甡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王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陈恒华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发言题目:“五彩课程”培育时代新人
何强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
发言题目: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五育融合”课程建设中的教师成长与转变
孙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发言题目:以排球运动视角行“五育”创新实践
刘志荣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
发言题目:“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新课程建构
张喜忠
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
发言题目:倡五育融合,育时代新人
尹虎
河北省安国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发言题目:传承中医中药文化,创新全面育人途径——探索与实践“五育融合”课程体系
分论坛4:指向课程育人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周颖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徐淀芳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原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报告题目: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谭轶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程元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发言题目:整合与关联——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
支瑶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中学化学教研员,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发言题目: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能力的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
李永红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发言题目:初中语文大单元设计的切入策略
何彪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发言题目:系统质量观下整体教学设计
张焱
内蒙古兴安盟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书记,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发言题目:学科育人视域下数学概念主题教学的思考
分论坛5:教育评价驱动的学校改进实践
杨斌
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辛涛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报告题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解读
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郭其俊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严江华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副主任
发言题目:籍教育评价改革,促育人方式转变
姚守梅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发言题目:发展导向的学业评价促教学改进
赵勇
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发言题目:教育评价驱动的学校改进实践
杨昆华
云南省昆明市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发言题目:以教育评价来撬动学校改进实践与探索
刘艳萍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书记、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发言题目:让成长看得见
11月13日(周六)下午13:30-15:40
第五单元专题报告(13:30—15:10)
马景林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报告专家
刘月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报告题目:深度学习为课堂教学改革赋能
王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任
报告题目:新时代教研的探索
第六单元闭幕式(15:10—15:40)
大会总结及闭幕式
在线参会报名
请于11月10日之前扫描下方二维码,跳转后按步骤操作进行会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