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的开学,比往年更特别一些。
2月10日,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始在线上课。阿里钉钉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300多个城市60万教师使用钉钉直播上课。
这也就意味着,有数十万教师变身“主播”。有条件的,在空荡荡的教室开课;没条件的,自制各种直播设备充当手机支架,比如电线衣架、挂历、自拍杆、电扇底座……
技术条件有,平台也有,各类教育公司也乐于在这次“全民线上教育实践”中刷一回存在感。不过,学校组织上网课,真的准备好了吗
无法面对面教学,各平台大显身手
国家网络云课堂于2月17日开通,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得部级奖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供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
而不少学校也已经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
湖北省重点中学黄石二中教务室副主任袁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面对延期开学,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筛选课程资源,找到合适平台。
问题仍有许多,教师要找准自己定位
“我要求班主任告诉家长,尽量做到人盯人。”袁迁说。老师们也知道,学生在屏幕背后学习,未必能够全心投入。他们希望学生尽量在家长视线范围内学习。
理科课程和文科课程也不一样。文科课程适合做PPT,但数学、物理这种,常需要一步一步演算,算到重点地方又没有黑板可敲,让老师挺头疼。
若要直播上课,还需要合作平台来解决技术问题,比如为学校开拓专网,否则难免遇上卡顿。但当全国几乎所有学校都选择网络上课时,教育公司也只能优先给名校提供服务。有重点中学老师对记者感慨,在只能上网课的情况下,重点学校有更大优势。“往往越好的学校,老师越愿意做直播,各类平台也更愿意配合。相对弱一些的学校,现在正常的课都开不起来。”
“当在线教育成为主角之后,它的问题和弊端也得到充分展现。”教育学者熊丙奇直言,在线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在家上网学习,可能精力不集中,这就需要增加在线教学的互动性,也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