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科技学院珠科

刘鸣,心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理事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第二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基础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校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科学》杂志编委、广东省社科联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及其应用研究。在汉字认知、表象和学习记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在错误记忆、前瞻记忆的机制和视觉表象本质属性,以及记忆在词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方面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发现。至今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心理学权威刊物上发表与表象及记忆直接有关的论文近60余篇,出版有《汉字学习心理学研究》《心理表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学术著作多部。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认知信息编码方式研究”及国家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项目“汉字认知听觉机制研究”等,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多项。曾获第五、第

梁艳春,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学校教学名师,获评“终身教授”、首届师德标兵。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计算机应用技术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点负责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生物信息学会(筹)理事。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8项,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EI收录200余篇。连续三年(2021-2023)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连续十年(2014-2023)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作为大会主席或会议组委会主席,连续组织11届《肿瘤系统生物学国际研讨会》(2011-2022)。2018年以来,作为会议主席在珠海科技学院主办《机器学习进展国际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

林文弢,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首批培养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首批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曾任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长、科研处长,体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运动生物化学广东省重点教学实验室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台湾残障体育运动总会运动营养顾问;中国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和运动生理生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体育运动与健康协会会长。主持和参与40多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2009年获科技部“奥运”攻关重点研究课题“奥运”科研服务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2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5项发明专利;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公开发表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论文200多篇,主编和参编30多部教材和专著,其中2部为国家规划的重点教材。

李俊江,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商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曾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中青年拔尖人才、长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兼任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教材《世界经济概论》编写组成员。现兼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杂志编委,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等。独立、主编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全文转载。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项,并有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人文社会科学一、二等奖。

吴卫光,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院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曾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第六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业设计类教学指导委会主任委员。一直从事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完成了50多项建筑室内外环境、公共艺术、乡村振兴等政府和社会的设计工程;出版发表论文、著作和作品40多篇(本、个)。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三等奖、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美协第五、第六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和特别荣誉奖,被评为“影响广州室内20年20人”之一。作品《鱼水之情——顺德黄龙村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壁画创作》入选2019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胡文忠,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广东省普通高校天然产物功效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食同源与健康研究分中心主任、广东省生物工程特色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创新团队带头人、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专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负责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负责人。曾任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生物催化与仿生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生物资源与生物医药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日本九州大学助理教授。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澳门)民族医药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中药学类教指委委员等多项学术兼职。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

张庆利,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文学院院长。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有多方面建树,曾经出版《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先秦文学史话》《读赋通识》等著作10余部,主编或参与撰写《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高等学校教材10余部,发表《易传的中和之美与文学精神》《班固以“德”论文》等学术论文70多篇,主持“《易传》文学研究”“楚辞考辨”“先秦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等国家及省级课题10余项。对国学的研究与传播情有独钟,许多论著论及国学问题,主讲的《先秦诸子散文导读》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曾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获得“全国师范院校曾宪梓教师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教学名师”等奖励或荣誉称号。1999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培玉,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健康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流行病学以及营养学、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2011.06-2021.12)、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主任(2003.09-2022.12)。现在担任的学术机构职务有: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EnvironmentalHealthandPreventiveMedicine》副主编,《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副主编,《ChineseJournalofMedicine》、《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健康教育》、《中国公共卫生》编委。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大学医学部“985”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1项、北京市科委重点专项1项、与大中型企业横向合作课题3项;2016年成功申请到中日韩三国政府的“亚洲校园”项目(2期10年),每年为十几

王立冬,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大数据学院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高等数学》精品课负责人;《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省级科教文卫职业道德标兵,市级优秀专家,市级劳动模范,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级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市级高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市级“三育人”标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研究基金项目10项。在中国科学、discreteandcontinuousdynamicalsystem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ESI、SCI、EI、CSSCI等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成果奖(论文类)7项;出版专著、译著各一部;主编教材十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首届省级优秀教材建设奖教材各一部;市级科技进步政府奖一项。

周长忍,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被遴选为广东省首届“千百十工程”跨世纪人才,1998年获国务院侨办高等学校“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受聘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被聘为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成员;兼任人工器官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兼海洋生物材料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材料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甲壳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文化协会生物医学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学会副会长等,全国医用输血器具标准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家医疗器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器械咨询专家组成员。2011-2014年被聘为国家人力资源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医用材料,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等。培养博、硕研究生八十多名,主编学术专著三

何维达,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珠海科技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师。曾任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贸系主任,挂职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商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专家顾问,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会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1998年获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江西省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人才,2004年获教育部首届新世界优秀人才,2014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产业安全、产业竞争力、经济安全、数字经济与安全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CurrentScience(SCI,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其中4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高校文摘等转载。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6部,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和商务部优秀论文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刘德智,二级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统计学硕士,硕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大数据学院教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统计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持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委员,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专家,河北省统计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经济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挪威奥斯福大学学院(OstfoldUniversityCollege)访问学者,英国厄尔斯特大学(UlsterUniversity)客座教授。在统计理论与方法、资源与环境核算、创新与创业管理领域,主讲统计学、抽样调查、资源与环境核算、创新与创业管理等课程,出版《统计学》《知识创新与创业管理》《经济理论与实务》等著作教材17部,完成科研项目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多项,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多项。应邀赴挪威、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菲律宾、新西兰等国相

刘海龙,吉林市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000年2月至202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期间多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考核优秀奖,2018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研究方向是金融工程。负责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5部,编写教材3本。曾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和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奖,作为《金融工程学》第2负责人,在2007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在2008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系统管理学报》编委,《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期刊评审专家。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金融工程研究会监事长。

倪丽娟,二级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珠海科技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档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市档案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讲的课程《文书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课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档案局科技攻关等项目;获得省社科二等奖、省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项;在专业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等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

赵忠山,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珠海科技学院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文艺美学、写作学。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文学创作美学》等著作8部,发表《中国古典诗歌的空白结构及心理效应》《杂文空白艺术及其意蕴》等学术论文110篇。

曹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博士后出站于武汉大学。珠海科技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学术兼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评委,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保温隔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房地产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建筑与材料行业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广州市花都区规委会委员,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评审专家。《中外建筑》编委。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其以上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建筑设计及城乡规划方案等横向课题20余项。曾获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小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总装备部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河北遥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高动态卫星导航、组合导航、无人机群协同编队控制、无人机模拟作战推演、故障预测与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军内科研等课题20余项,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指导博士生已毕业10名、硕士生已毕业21名,指导学生获总装优秀硕士论文1篇。

常波,博士(后),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社会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专家,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青少儿篮球项目特聘专家。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牡丹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鞍山师范院体育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客座教授。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支撑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级课题1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参编研究生和本科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142篇,中文核心31篇,C刊53篇,SCI论文17篇。

沈颂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师。曾任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学术兼职与社会任职有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吉林省科学与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管理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电信行业经济运行研究、行业规制及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垄断性公用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改革对策研究,企业行为及战略研究等。

孔造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教师。1982年4月毕业于河北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7月天津大学运筹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8月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运筹学课程,2006年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还主讲过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工业工程基础等课程,2006年被评为河北工业大学教学名师。1999年至2002年先后作为主任设计师承担了两项国家863项目,主持多项省级纵向科研和企业横向科研。在《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出版运筹学教材1部。

倪明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大数据学院教师。技术四级,文职二级(对应享受正军职待遇)。荣立三等功一次。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决策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理事。获得军队院校育才银奖,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军队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院校网络课程组二等奖,负责建设的《系统工程导论》网络课程被入选军队院校精品网络课程库,《系统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获第九届总参通信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至2017年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研究生队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发表的关于武器目标分配的英文论文被美国空军技术学院教授所引用。发表SCI、EI、国内重要期刊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军队科研项目十余项。

校园占地面积2421亩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30000余名

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6名

连续4年名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广东省第一名

现设17个二级学院

现设69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专业集群

聘请二级教授24名

聘请博士生导师55名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

省级特色专业12个

中国六星级专业16个

一级学科26个

省级重点学科3个

市级重点学科3个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2个

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

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

省级一流课程24门

省级精品课程18门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486个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9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

图书馆建筑面积为54000平方米

图书馆文献资源总数为335万+余册

校企人才合作单位4000+家

近六年学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励3325项

近五年科研经费投入总额达2.4亿元

拥有各类研究机构62个

近五年为企业提供9800余次检测服务

开展院士讲座148场

100多所国(境)外合作高校

3400多人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

外派240多批教师代表团赴国(境)外开展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

THE END
1.珠海科技学院教学综合服务平台https://jw.zcst.edu.cn/xtgl/login珠海科技学院教学综合服务平台https://jw.zcst.edu.cn/xtgl/login_slogin.html学生账号为学号,教职工账号为职工号,初始密码均为证件号码后六位2.请登陆先维护个人邮箱,方便个人密码找回3.如密码丢失且未设置找回邮箱,请联系所在学院教学秘书。 珠海科技学院教学综合服务平台https://jw.zcst.edu.cn/xtgl/login_https://www.tryoe.com/zh/news/10978.html
2.珠海科技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周巩固等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曾利娟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 更多新闻公告 1网络通识课使用情况调查 更多2020春季尔雅通识课 机器的征途:空天科技 胡士强 中国文明史(上) 姚中秋 中国文明史(下) 姚中秋 海上丝绸之路 余全介 等 更多使用帮助 学习通+平台教师使用帮助 http://zcst.fanya.chaoxing.com/
3.入学倒计时2天!珠海科技学院终极版保姆级新生攻略正式发布!珠海科技学院招生网 网址:http://zsb.jluzh.edu.cn/ 了解到本校最新的招生信息 珠海科技学院网络教学平台 网址:http://jluzh.fanya.chaoxing.com/portal 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和考试 创新创业、深度教育与孵化系统 网址:https://zcst.wanxue.cn 通过该系统在线学习《大学生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与实践》课程http://www.fjgkedu.com/Info/detail/id/211995.html
4.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择校一网通互联网金融珠海科技学院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以及成熟的实习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及管理并通过较全面的实训实操对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强化,http://www.skill001.com/school/1013
5.法治日报2021年07月26日综合19、电化教育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狱管理局 20、尚存区块链电子数据存储平台 24、珠海市司法局综合业务平台 广东省珠海市司法局 25、“承德智慧调解”小程序应用平台 1、白云湖基层治理创新平台 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视联网市域社会治理解决方案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10726/Articel02002GN.htm
6.珠海科技学院“百日冲刺”行动全员全过程全力拓岗位,提速增效促就业为抢抓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求职关键期,学校出台《珠海科技学院关于开展2024届毕业生“百日冲刺”系列行动工作方案》,学校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督促检查,推动逐级落实就业工作责任。招生与就业处联合二级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精准访企拓岗、学院专场招聘、优化指导服务、强化重点帮扶等育人重点工作,形成全员促就业联动https://www.eol.cn/guangdong/gdgd/202405/t20240527_2612481.shtml
7.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_珠海科技学院国际商学院_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留学_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硕士_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本科_珠海科技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留学_珠海科技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硕士_珠海科技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本科https://www.zcstedu.cn/
8.广东成考招生院校广东成人教育在线广东成考教育在线平台是深圳远途教育公司旗下,发布各地教育成考政策,提供成人高考报名入口、报名时间、招生院校、招生专业、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下载、成绩查询、录取查询、录取分数线等信息http://www.litos.cn/
9.珠海科技学院教师在线学习中心网培课程学习联系在线客服珠海科技学院 教师在线学习中心 网培课程 学习联系在线客服 珠海科技学院 教师在线学习中心 网培课程 学习联系在线客服http://www.ertong61.net/news/2452.html
10.填写报名表珠海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择校一网通珠海科技学院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以及成熟的实习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及管理并通过较全面的实训实操对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强化,http://sogou.54flyer.com/ypbm/1/1013
11.珠海科技学院打出“组合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入脑入心为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用好广东红色资源“活教材”,珠海科技学院近日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主题展览、线上线下打开红色地标等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让师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入脑入心。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1/20/c5957631.html
12.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网【广东大学生就业网】就业桥为广东大学生搭建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包括企事业单位招聘、文职、公务员、专升本等,同时为广东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以及测评工具,大学生就业就上就业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https://gzhlxy.jiuyeqiao.cn/
13.调查结果公布;好未来2020财年亏损超1亿培优国际教育王道科技运营三个教育平台,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职业教育平台以及虚拟实验培训平台。根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20财年的未经审计财务数据,预计本财年营收为287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16.2%。其中,在线教育服务业务所得营收占比为99.3%,去年同期为98.6%。 大山教育开始招股,将于7月15日港交所上市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FGS6JBFJ05119C3G.html
14.珠海新东方教育机构,科技重塑教育新纪元雨果笔记在珠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新东方教育机构以其卓越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引领着教育领域的科技革新,我们将聚焦于珠海新东方教育机构最新推出的高科技产品,为您揭示其独特的功能亮点和使用体验,展现科技如何改变生活,激发每一位科技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前沿科技,重塑学习体验 https://wx.yuguoxy.com/post/16638.html
15.珠海科技学院位居2024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第二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与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20年来,学校共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名本科生、186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已发展https://m.gaokao.cn/school/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