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正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以来,作为“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边建设完善、边推进应用,已初具规模,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现雏形,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渐成常态。但是,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重硬件建设轻资源服务,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服务机制不健全、对教育教学支持不到位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现就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基本内涵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主要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的形式提供资源服务并支撑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国家体系)和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省级体系)。国家体系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和各省级体系经国家体系枢纽环境连接构成的逻辑统一的整体。省级体系是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级平台)和各市县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市县级平台,或分别称市级平台、县级平台)经省级枢纽环境连接构成的逻辑统一的整体,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建设与应用。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应用促教学”。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工作原则

服务导向、分级协作。要把服务用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校和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需要,规划、建设和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事权划分,明确体系架构、体系内各平台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协同服务等职责,在紧密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全体系逻辑统一的服务功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统一标准、开放共享。要统一用户标准、资源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字教育资源“一点接入、全体系共享”。体系内各平台要遵循统一的网络学习空间服务等基本功能规范,在实现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各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枢纽环境存储的用户、资源和资源使用等信息要实现开放共享。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开放搞建设,开放推应用,鼓励数字教育资源企业按照标准规范提供多样化资源服务,同时享受体系相应服务。

创新机制、彰显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在综合考虑我国当前国情、教情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方案,没有经验与前例可循,必须坚持机制创新,形成中国特色。要创新国家平台与省级体系的新型协作伙伴关系,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实现共建共治;要探索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机制,实现协同服务;要探索数字教育资源用户自主选用、使用后付费等机制,实现资源服务的优胜劣汰。

二、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主要任务

(一)共建共治国家体系、建设运行国家体系枢纽环境

国家体系枢纽环境是实现国家体系各构成部分互联互通、逻辑统一,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的关键。国家体系枢纽环境实时存储体系用户、资源和资源使用、交易等信息,并按统一标准规范和管理权限,保证联盟成员对各信息的使用和共享,支持体系外资源平台对体系用户信息的合规使用,并为联盟成员及体系外资源平台提供相应支持服务。

(二)统筹做好省级体系的规划、建设、运维与服务

省级体系是国家体系的基础与要件,构成省级体系的各级平台是资源的接入者,也是资源与网络学习空间服务的提供者,是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做好省级体系的规划、建设、运维与服务。省级体系要按照“数据中心上移、服务下沉”的原则,由省级统一建设数据中心和物理平台,并按需为市县两级提供虚拟平台服务。市县两级原则上不再建设数据中心和物理平台。要将资源、空间服务与物理平台建设、运维适当分离,使各级平台根据学校隶属关系,将主要任务转变到为各自直接管理的学校师生提供资源和网络学习空间服务与服务支持上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省级平台与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维与服务,逐步实现两平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硬件设施统筹建设、统一运维。省级平台应根据本地教育需求与实际能力,结合省级政府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整体要求与部署,采取多种方式建设。

(三)提升完善体系内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

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和市县级平台要按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与原则,进一步规范、提升、完善平台的数字教育资源接入与服务、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等功能。

各级平台可自主选择接入(汇聚)数字教育资源,并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对接入资源的质量(包括政治性、科学性和安全性等)进行审核,按规范实现资源在国家体系内共享,并对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各级平台还应根据用户需求,适时增加、完善用户生成性资源的共享和交易功能。各级平台应主要采取学校、师生根据需求自主选用的服务方式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避免一刀切式的统一资源推送。

(四)切实落实网络学习空间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

网络学习空间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核心支撑,是实现资源体系服务功能的主要渠道。各级平台要进一步强化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功能,根据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需要,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各环节的有力支撑,促进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开展个性化培养。在支撑新型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网络教研、家校互动、校企合作、教育管理等功能。各级平台应通过组织开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方式,加大对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支持服务,及时获取师生需求信息,及时改进空间服务。

在整合、协同的基础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充分应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已有的学籍、教师等数据,实现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无需注册即开通”和“一人一空间”。

(五)扎实开展市县两级对国家体系用户的支持服务

省市县三级平台分别负责为本级直接管理的学校师生提供资源和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服务,但从用户数量上看,县级平台承担着大部分的服务任务,是实现资源公共服务的关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平台体系中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用户服务,当前必须迅速把工作重心从资源平台和数据中心的建设、运维转向组织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空间应用和支持服务。要深入学校、贴近师生,及时了解服务需求、解决师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探索和推广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组织试点示范,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切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让网络学习空间切实成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作用。

(六)积极推动学校开展资源应用,探索形成新型教学、管理、服务模式

学校是日常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要从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主动研究,切实推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学校要鼓励师生根据教学需要自主选择资源,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学、开展学习,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深入、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学校要鼓励教师通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究思考、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和信息素养,探索个性化培养。

学校要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改善评价方式,逐步实现精细化服务、过程性评价。要加强家校、校企沟通和协作,形成适应新时代的协同育人环境。

三、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一)明确各方权责

(二)建立协同机制

国家体系的建设、运行和服务是建立在构成国家体系的国家平台、各省级体系的紧密合作基础上的。国家平台和省级体系间、不同的省级体系间要通过联盟等形式构成一种新型的协作伙伴关系,在明确体系各方权责的基础上,通过共建共治、协作配合实现并共享国家体系的服务功能。

(三)强化绩效评价

要坚持应用导向,强化绩效评价。要聚焦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从资源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对支撑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评价国家体系建设与应用的绩效,以绩效评价促进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联盟要建立相应评价指标,充分利用国家体系枢纽环境所储存的信息,对联盟各成员资源接入与服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服务的绩效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并公布评价报告。教育部将适时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对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评价。

THE END
1.登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一站式应用服务大厅,快速开发简单、便捷,满足多种场景应用 用户登录 用户名 手机号 身份证 邮箱 短信 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即代表您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其他登录方式https://fwpt.xj.edu.cn/
2.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平台https://www.smartedu.cn/
3.清研智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有效支撑社区服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自上线以来,各类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不断扩大,浏览量持续增加。截至9月初,总浏览量近40亿次,总访客量约6亿人次。这一集成了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就业服务资源的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成为人们个性化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养、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L6OCRFB0518TPIG.html
4.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3页)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docx 3页VIP内容提供方:添香小铺 大小:16.27 KB 字数:约2.24千字 发布时间:2023-08-31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3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docx 关闭预览 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29/6112122153005221.shtm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第一条 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统一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智慧教育门户)的各级平台的管理,形成以国家智慧教育门户为核心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制定本规范。 第二https://www.jiaoyuzazhishe.cn/a/jiao-yu-bu-ban-gong-ting-guan-yu-yin-fa-guo-jia-zhi-hui-jiao-yu-gong-gong-fu-wu-ping-tai-jie-ru-guan-li-gui-fan-shi-xing-de-tong-zhi.html
6.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docx资源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参照.pdf 浏览:171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参照.pdf 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docx 浏览:84 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主要是用于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建设的基本规范,相关项目、相关系统的建设需参照。 研发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2241611/88270083
7.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www.ncss.cn/
8.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目前我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各类信息资源均免费使用。有特殊教育、课程进行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家庭生活环境教育、教改实践学习活动经验等六个板块。资源数量翻倍,为有效提高企业服务学生自己对于一个家庭学习、教师在线教学、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工作提供支撑。 2、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教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lwt1306.html
9.鲁东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4.通过培训进修类、自学类和折算类等其他方式取得学时,符合《烟台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试行)》(烟人社规〔2022〕3号)规定的,可登记相应专业科目学时。 三、继续教育学时登记 自2022年起,我市继续教育学时通过“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平台”)实行统一登记管理。按http://sdld.yxlearning.com/info/23431
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推动与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同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教师空间数、学生空间数、家长空间数均逐年递增,其中教师空间数量最多、上升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1.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2024年贵州省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学生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2024-11-01 电化教育馆关于贵州省2024年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学生部分)获奖结果的公示2024-09-09 聚焦2024交流周|教育创新重要成果!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亮相交流周2024-08-27 https://gzseduyun.cn/
12.雷朝滋: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实践探索与实施路径浅析—中国教育在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教育新形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教育部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本文尝试阐释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阶段性进展,进一步明晰了战略行动的https://www.eol.cn/news/xueshu/hui/202303/t20230308_2315703.shtml
13.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本次修订力求适应新形势、落实新政策、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原《建设规范》共计7章内容扩展为11章,其中将原“应用服务”分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