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一、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做法

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大力促进信息化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

1.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分工合作

2.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督导落实

3.重视专业引领,组建专家团队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各地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初步形成。多数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弥补经费缺口。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

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各地积极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基础上,各地加强省级统筹,弥补经费缺口。部分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以省级财政投入带动市、县财政加大投入。上海市从2011年起、湖南省从2013年起年均投入专项经费超过1亿元。二是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陕西省在2015年项目申报中明确将“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湖北省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18.7亿元,占改薄资金总额的7.8%。三是多数省份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方面的开支需求。安徽省规定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

2.探索多元投入格局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各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与移动、联通及电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宽带接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贵州省采取向社会融资、企业垫资、租赁+财政补贴等方式探索“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三种模式,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四川省与电信、移动等四大网络运营商沟通协商,制定“校校通”网络接入实施方案,并以目标考核方式下达各市县年度完成目标。河南省内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近三年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升。甘肃省与企业合作为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为5297、6033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河北省与省通信管理局合作实施“校通宽带”工程,免费为500所农村中小学校铺设网络。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1.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各地各校不断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满足发展需求。围绕“国培”计划有关内容,部分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浙江省结合自身需求,设计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三大主题的教师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充分整合培训项目资源,扩大覆盖面。河北、山西、广东、贵州等省充分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资源,加强各级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2.纳入考评体系,促进教学应用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福建省在进行岗位细分等级聘任工作中,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聘任的必备条件。江西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列入了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

二是开展试点引领。各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教学应用、区域整体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安徽省开展以县为单位,以中心校辐射教学点的在线课堂常态教学实验,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课堂技术标准和常态化教学组织模式。浙江省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形成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机制创新典型,如杭州市拱墅区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训模式和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了范式。

二、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

各省积极配套经费,整合资源,推进教师培训,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1.教学资源同步配送

在加强设备配备的同时,各省通过卫星和网络接收项目配套小学1-3年级教材版本数字教育资源,并有效整合市、县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对教学点的辐射服务支持机制。河南省搭建省级“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同步课堂、名师课程等辅学资源和教研备课资源,同步课堂视频资源覆盖7个学科、9个版本教材,共3000余节。

2.课程开齐率大幅提升

随着项目逐步实施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不断提高,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一师一校型教学点,效果尤其明显。陕西省所有教学点均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河南省90%以上教学点能利用设备和资源开出音乐、美术等课程。福建省教学点教师利用设备和资源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74%,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达到88%。

(二)“三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各省通过“三通”建设,积极创设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不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广泛利用学习空间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

1.“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

截至2014年11月,全国中小学(不含教学点,下同)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82%,其中,接入带宽在4M-10M之间的中小学比例为32%,接入带宽在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为41%。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全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78%,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39%,普通教室半数以上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46%。

2.“优质资源班班通”初见成效

各省采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稳步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山西省实施“‘班班通’教育教学资源进教室计划”,建设交互式数字资源、“同步课堂”资源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数字资源,探索多途径实现“班班通”。海南省成立省级骨干教师工作组,分学科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形成本省特色资源,在名师相对集中的学校开通“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乡镇中心校以上教师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备课、上课已成为常态。

3.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各省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初步积累教育教学应用经验。海南省建立实名制教师学习空间8万个,占教师总数的71%。浙江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达68%,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的教师比例达43%。吉林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44%,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占任课教师的44%(其中城市教师达到77%)。黑龙江省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占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分别达86%、21%。

(三)“两平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通过“两平台”建设,各省初步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各省依托已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共享机制。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初步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进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浙江省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用户择优选择的方式,构建“资源超市”。甘肃省通过与企业合作、购买、组织竞赛等方式获取和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助手、虚拟实验室、备课工具等教学应用软件,初步形成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天津市通过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已有各级门户网站,实现多站点统一管理、权限统一分配、信息统一检索,并对多方优质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集成,实现与第三方数字资源和数据库的跨平台统一搜索。

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

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各省积极规划并出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建成省级数据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省完成部署,从教育部到学校的五级应用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稳定运行。甘肃省建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了国家级应用系统5项、省级应用系统5项,同时开发了教育综合数据监测系统。陕西省在省政府信息化中心设教育专区,搭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并建设了包括学籍、教育科研、教育行政决策、教育基础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在内的多个特色业务管理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推进力度不够

督导中发现,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具体部署了解不全面,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一是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有部分省份尚未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导致各项政策措施未能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缺乏有效组织保障。二是缺乏对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仍有一些省份未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平台与已建成的市县平台、企业平台间缺乏互联互通,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和运行维护等还无法完全实现共建共享。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

督导中发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一是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多;二是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

四、督导意见

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理顺机制,加大统筹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本地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力度:一是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建立并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人社、工信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进度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加强对省级资源服务平台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实行对两大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建好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互联互通。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各地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THE END
1.听课网2024年第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第十届全国初中语文“整合教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东北展示区) 普通高中音乐学科四川教研基地教研成果汇报展示暨模块课教学研讨活动 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东北展示区) 2024年“七彩语文杯”江苏省中学语文论坛暨依标教学名师课堂展示活动 http://tingkew.com/index.php/action/list/video/video/video-214099.html
2.教师听课网教师听课网(yanxiuwang.cn)是国内领先的优质课教学视频网站,免费提供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及配套教案课件,视频包括高中各学科教学视频、初中各学科教学视频、小学各学科教学视频、幼儿教学视频。视频种类涵概优质课教学视频、观摩课教学https://www.yanxiuwang.cn/index.php
3.小学同步课堂app哪个好?小学同步课堂软件下载小学同步课堂软件真正是让孩子省心让孩子放心的同步课堂,而且拥有小学毕业所有的课程,帮助孩子家长们树立一个不错的同步课堂学习氛围,还能让孩子没有老师教就能学会小学生跳的舞蹈,真是方便的多了,而且还提供在线随时进行教学,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工具,感兴趣的用户不要错过了,快来绿色资源网下载吧!http://m.downcc.com/k/a3mantianjutuan
4.91淘课网手机app:完全免费的网络学习平台,打造最好在线教育服务91淘客网手机APP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主要分为教师核心和学生中心。关键是为众多在线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在线指导服务平台,包括教育和科学。研究、培训学习、教学考试咨询、教辅产品开发、数字出版等诸多方面,我们努力打造最好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 软件介绍 http://www.bjhwtx.com/h-nd-278537.html
5.帮助中心中国统一教育网名校课程,涉及广泛的学科,名校老师认真讲解深度剖析,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更多名校课程不断更新中……https://www.tongyi.com/index.php/help/search
6.智慧教育典型案例:依托“之江”平台“汇”享同步课程.docx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新型教学辅助工具---之江汇教育广场,逐渐走进了校园,走入了课堂,融入到了师生的日常学习中,为教师的灵活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了一条新路。阮佳珍老师以此为契机,依托之江汇教育平台,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建设并完善了《行程问题系列专题精讲》的网络同步课程,开展了线上网络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7276583.html
7.最全!各类教学资源免费开放,确保“停课不停学”—中国教育在线全国小、初、高学生可关注“CETV同步课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公众号左下方的“同上一课”,免费领取“优惠券”,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免费使用学习。 链接:http://www.centv.cn/z/346774/ 3、国家开放大学免费开放多平台,全力支持教育机构教学工作 国家开放大学免费开放多平台,全力支持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联合多所高校,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02/t20200204_1708221.shtml
8.家长和教师看过来,一波免费中小学在线教育和教育资源网站分享湖北省教育厅打造的线上教学平台,采用老师为学生直播教学的模式,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分空中课堂(需要登陆)、同步学堂(2020春季每天课程)、优课学堂(系统课程)、一师一优课(优质课课件与视频)、AI授课(系统课程,动画录制),体系完整,很有特色。尤其是AI授课最适合在家自学。 https://www.meipian.cn/3fr5aafc
9.名校同步空中课堂汇总各省在线课堂操作指南流媒体网【流媒体网】消息:疫情当下,孩子的功课怎么办?别担心,在电视上就可以看同步课程名师解析。流媒体网为您整理好了各省在线课堂具体内容,赶紧去get吧! 东北 吉林在线课堂 1、吉林电信IPTV上线新东方免费线上同步课堂+家长讲堂! 观看路径:吉林IPTV--推荐页--新东方开课啦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82192/keyword_id/-1
10.家长和教师看过来,一波免费中小学在线教育和教育资源网站2、湖北师生云课堂:http://www.hbeducloud.com/study/湖北省教育厅打造的线上教学平台,采用老师为学生直播教学的模式,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分空中课堂(需要登陆)、同步学堂(2020春季每天课程)、优课学堂(系统课程)、一师一优课(优质课课件与视频)、AI授课(系统课程,动画录制),体系完整,很有特色。尤其是AI授课最适合https://www.lukou.com/userfeed/32096589
11.第二教育网第二教育网成立于2002年,是以服务学校为宗旨的资源门户网站。为学校及教师提供教案、课件、试题、学案、素材、安全教育、清北学霸公开课、教师成长培训、学生学习方法等资源和课程,是学校和教师值得信赖的教育资源平台。http://www.dearedu.com/
12.学科网学科网是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内容涵盖K12领域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全部学科学段,服务教师教学教研,服务家校协同育人。https://www.zxxk.com/
13.新东方ai智能教育加盟新东方ai智能教育品牌介绍加盟电话1、与世界同步的机器人教育 通过整合美国、德国的STEM教育资源,基于进口的教具体系,构建国际化的赛事平台,带来与世界同步的机器人教育。 2、超级强大的教学力量 满意的教学效果是校区生存的关键,新东方ai智能教育通过专业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师资培养体系助力校区可持续发展。 3、全方位的加盟服务 筹备期、开业期、https://www.8158.com/jiaoyu/xdfznjy.html
14.教学雨平台软件下载教学雨平台v1.0官方版教学雨平台app是一款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线上学习软件,这里提供了超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免费在线学习课堂知识,还能提前预习和复习知识,有需要的欢迎前来下载! 软件简介: “教学雨平台APP”以互联网资源应用为线索,教学雨平台软件支持师生开展全学科、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的教学活动。在教学雨平台app中https://m.qqtn.com/q/594332
15.金太阳同步课程下载新版本金太阳同步课程下载官方正版v2.0适用平台:Android安卓版下载 软件介绍 软件截图 网友评论金太阳同步课程是一款专为用户打造的功能强大的学习教育软件,用户可以学习多种课程帮助您的同学或孩子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重点科目。金太阳同步课程为用户提供词典、词汇、英语口语等基础英语内容,让游戏与学习相结合,避免枯燥的学习过程。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https://www.dianlut.com/soft/690510.html
16.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7.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 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树人课堂 心理健康 平台介绍 严正声明 温馨提示:控制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锻炼身体! 德育更多 课程教学 小学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至二年级 三至四年级 五至六年级 https://basic.smartedu.cn/
18.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视频教学推荐大家在国家级免费同步视频教学资源平台学习: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s://www.eduyun.cn。②、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https://ykt.eduyun.cn。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教学视频 2、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教育资源质量怎么样? 昨天晚上带孩子观看了平台上小学一年级数学和语文的同步教学视频,视频中的老师https://www.lpou.online/xinxi/568.html
19.线上教学质量监测方案2、课程教学方案二:教师使用班级微信群、QQ群等开展互动教学,疑难解答。各任课教师按照班级课表,及时发布学习计划和资源,微课、作业、课件等,指导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在微信群、QQ群等在线平台通过“语音+图片+文字+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直播,开展实时讨论、作品点评、小视频分享等活动。 https://www.oh100.com/a/202301/5942245.html
20.“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以区域重点学校作为主讲学校、建设主讲教室,随时随地向一般学校和乡镇学校以“一带一、一带多(建议不超过3个听课教室)”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网络互动教学、优课录制、网络教研等,实现“强校带弱校”的网络帮扶教学应用。 在开展同步课堂的过程中由主讲教师提前在中心平台发布课表、课前通过互动平台可与听课端教师进行https://www.douban.com/note/861125885/
21.嵊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都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来推进课堂的教学进度。实施混合式教学,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教师在授课前,提前把课程的学习资料和视频讲解资源发布到平台的同步课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进行预习。由于多媒体教材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以开展有效学习。教师通过平台的大数据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https://sz.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274543&id=39105888
22.计算机程序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本课程组在调研了周边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了一个本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教学平台》,在本教学平台上,提供了基础部课程的相关介绍,教学信息的,教学资料的下载等等功能,可以提供给任课教师所任课程重点难点详细介绍。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方便了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https://www.sfabiao.com/haowen/26372.html
23.@全年级同学,网络课程开课啦!同步网络教学操作指南,请查收!同步网络教学操作指南,请查收! 今天! 2月10日! 网络课程正式开课咯! 对课程还有任何疑问的亲们, 再次跟上小编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咯~! 特别强调 网络教学既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有益探索。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895087
24.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同步课程资源使用指南(1)首页点击“专题专栏”里“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同步课程资源”。 (2)进入平台,根据需要可选择需要查阅内容,包括统编三科课程的同步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微视频等资源。 (二)鄂尔多斯蒙古文教学资源网 1.教育城域网内访问“鄂尔多斯教育”蒙古文教学资源网http://10.127.99.17。 https://www.ordosedu.cn/info/1007/19828.htm
25.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怎么注册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将疫情造成的高校延期开学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努力保障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时解决疫情期间师生教学问题,现就我省高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