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目的:学生对7、8、9乘法口诀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解析:第1题是巩固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第3题要求明确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渗透乘加的运算顺序。同时63+17是进位加,引导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4题通过想口诀找出笑脸中的数,增加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在计算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7、8、9的乘法口诀。
第5题为巧算学习做铺垫。学生可能先计算8×3=24,再加上3等于27;也可能先计算8个3加1个3等于9个3,9×3=27。
二、选择
考查目的: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算法的运用以及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解析:第1题在认真审题基础上,根据加法和乘法的关系进行选择。
第2题学生通过计算后进行比较。
第3题可以直接将选项代入式子计算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计算45减9等于36,6×6=36求得结果。
第4题可以通过列举法得到结果,也可以认识到两个较大数相乘积大,两个较小数相乘积小从而正确选择。
第5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理解题目的意思,从头到尾共栽了7棵树,就有6个间隔,每个间隔9米,也就是求6个9米是多少。
三、解答
1.看图解决问题.
(1)一共开了多少朵花?
(2)钢笔每枝8元,铅笔每枝1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考查目的:学生利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解析:(1)一盆开了7朵花,9盆一共开了多少朵花,就有求9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
(2)钢笔每枝8元,4枝就是求4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再加上1枝铅笔的1元就是共用了多少钱。
2.妈妈这个月放了3个星期的假,一共放了多少天?
考查目的:结合生活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7×3=21(天)
解析:3个星期一共放了多少天?就是求3个7是多少,用7×3=21(天)。而学生往往忽略一个星期有7天的这个隐含条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日历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
3.学校举行运动会。
一共有60名运动员参加100米赛跑,8次可以比完吗?
考查目的:检测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真观察主题图,找出隐含的条件。图中有8条跑道,说明一次最多8人参加赛跑,8次就是8个8相加等于64,比60大。
4.幼儿园李老师给6个小朋友分糖,每个小朋友分8颗,还剩4颗,李老师一共有多少颗糖?
考查目的: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8×6+4=52(颗)
解析:先求出李老师分掉多少糖,已知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8颗糖,就是求6个8是多少,即8×6=48(颗);再加剩下的4颗,就知道李老师一共有56颗糖。
5.
买六本《意林》和一本《少儿百科全书》一共需要多少钱?
买五本《童话故事》和一本《少儿百科全书》,50元钱够吗?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目的:巩固加法、乘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6×6+9=45(元)(2)8×5+9=49(元)(3)鼓励学生提出用乘加、乘减解决的问题。
解析:让学生交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再列出算式计算。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只要合情合理,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