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如
何有效设计作业,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有效作业设计的内涵
有效作业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下,师生之间有效地教与有效地学的交流和互动,为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完成既定任务而开展的实践活动。
有效作业的设计目的,一是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在自己的“最优发展区”内,每一次完成作业既实现学习目标,又体验到挑战的快
乐;二是依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一定梯度的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其语文学习能力;三是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既符合学情又能激发学生解答兴趣的作业,以期轻松有效地实现预定的课程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
二、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完成作业的现状
(一)教师作业设计中的问题。
1.作业设计既没有针对性,挑战性又不强。现成的多,精编的少。作业训练不符合学生学情,作业难度远远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2.作业设计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缺少弹性。不仅无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而且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3.作业设计与生活脱离,作业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
(二)学生完成作业的现状。
三、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依据挑战性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作业。
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认为:课程应该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且作业任务应该与这些目标相对应。为了高效学习,学生需要练习,而作业恰恰为这种练习提供了场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作业,以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使学习的知识融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内化到学生的观念中。
区,精心设计不同层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尝试摘到“成功的果实”。有针对性地设计带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在自己的“最优发展区”内,每一次完成作业都是对自己己有水平的挑战与跨越。如学生在初写议论文阶段,写作水平不同,出现的文病也不一样。我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八点需要改进的建议,涉及结构模式、议论三要素、如何列举事例及例后分析说理等方面。在具体批改学生习作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改进要求:优等生必须参照老师提出的八点需要改进的建议,一一修改;中等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基础,可适当要求其完成较重要的两三点建议的修改;学困生相对于写作能力而言,学习信心的树立更为重要,可以鼓励他们学会套写某一种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如并列式模式。只要他能明确什么是议论文,怎么来写,就算达到初写议论文的目的。所以教师在精心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拟定的挑战性学习目标,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给每个学生一个“最优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努力踞踞脚就能实现老师设定的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学得轻松快乐,又真正学有所得。
(二)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预设弹性作业。
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学生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作业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程度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其语文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作业结构和内容应依据学生的差异设定。为此,可设计有一定梯度的作业。具体做法是:教师依据挑战性学习目标,设置针对大多数
学生的有效作业,同时根据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再分别做适当的调整。一是中等学生,主要为基础练习、能力训练题目,让大多数学生做有所得,顺利实现学习目标;二是学困生,依据学困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要求,可以多设计些基础练习,放缓坡度,由简单到复杂,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三是优等生,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练习、能力训练题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这类学生的学习潜力,深化他们的知识技能,提升其学习语文品质。
如教学《长亭送别》一文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作业:摘抄课文中的经典曲词,并背诵四支曲子,进行分小组比赛;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把它改写成记叙文;收集古诗词中“悲秋”的作品,写一篇关于“悲秋”现象的研究性小论文;课后阅读戏剧《西厢记》全剧,写一篇读书笔记。上述几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
力的学生,给予学生一个自主选择范围,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三)依据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设计趣味性作业。
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语言发展层次,凭借自身独特的职业敏感与语文嗅觉,努力寻找社会生活中可供利用的
作业资源,为学生搭设语文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如果作业内容拘泥于课本,作业形式局限于抄抄写写。长此以往,既限制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又割裂语文学习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系。所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既符合学情又能激发学生解答兴趣的作业,以期轻松有效地实现预定课程之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
(四)少一点单打独斗的作业,多一些群体合作的作业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提高,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简单便捷,传统意义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神话经常被改写。全球华人进行成语接龙可以在瞬间完成。群体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合作伙伴之间的思维火花,在同伴之间不断被放大,常常能燃起理性之火,激起创造的灵感。
课堂上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次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品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
(五)作业的批改少一点优劣评价,多一些启发指导
总而言之,作业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有效设计语文作业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作业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
间,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火花,语文素养不知不觉地得以提高,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