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凭什么不开放校门

1994年,在一片争论声中,北大南墙被推倒,原来的墙基上建起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那一年,北大学生创作出版了民谣唱片《没有围墙的校园》。

尽管在2001年,北大又将商业街推倒,重新建起围墙。但这并不妨碍,“围墙”早已成了人们对大学精神的隐喻。

人们在谈起理想中的高校时,总喜欢说“没有围墙”,高校也热衷于推广各种共享的概念。但自由地进入大学却变得越来越难。继2017年中山大学发布“限外令”之后,2018年9月,南京大学也设立门禁系统,师生需要刷卡才能进入。

每当有学校宣布限制外来人员进入时,都会引起一波争议,从号称开放包容的大学,为什么在开放校园这件事情上,始终不能达成共识?

大学本来就该开放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配不配一流不知道,但在中国,不管是政策倡导还是实际规划,大学确实本来就该开放共享。

在中国,建设大学城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就是将大学校园的扩张作为城市扩张的先导。在政府的规划中,大学城本身就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的特点。

不仅是在设计理念上,各种已经出台的政策也一直提倡大学的资源共享。

比如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就提到,公办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

那些说“大学不是你家后花园”的人也该意识到,大学体育馆本来就是鼓励开放的,更别说通往体育馆之路了。

还有图书馆。早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就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15年更新的版本则更明确了“为社会服务”的这一功能。

为什么要强调大学的开放共享,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这样本身就有利于大学的发展。哪怕是北大学生,也可能需要找其他图书馆借书。开放不是谁占了谁的便宜,是所有人受益。

但对于中国大学来讲,开放资源还是对前20年大学激进扩张的一项补充。

由于政府大规模的校园扩建和资金投入,大学拥有非常多硬性资源,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以体育场为例,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国人均占有场地面积是1.46平方米,而高校为3.32平方米。

图书馆资源也是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中国共有3153家公共图书馆,这背后是近14亿的人口。在拥有近2170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公共图书馆只有24家,平均90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相比之下,大学简直是宝库。

政府通过建大学城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学通过政府的投资得以实现迅速扩张和发展,这看似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下,最不被重视的其实还是普通民众的公共资源。拿了如此多资源的大学,很难说没有一点义务和责任。

不开放的大学是怎么回事

(今日)是北京大学准许平民进去的第一日。从前这个地方是不许旁人进去的,现在这个地方人人都可以进去。

——1920年1月18日

蔡元培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不过一定会有人反驳说,一流大学确实未必全部开放。比如牛津虽然整体上没有围墙,但每个学院都有围墙,而且大部分不对外开放或者是收费的。

确实,早期教会大学都以封闭为主,1860年至1911年间的中国大学,也是有围墙的。在当时,围墙为了让大学与“城市的诱惑”隔绝开,专注于追求自我完善。

但在二三十年代,这样的大学因为其封闭性和精英性,受到了很多推崇自由平等、兼容并包的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教育不是只属于上层精英,教育更应当服务民众并提高民众,于是在这一阶段不仅出现了很多工人夜校、自修大学,大学也纷纷打开校门。

此后,多年的抗日战争和内战,很多大学校园遭到摧毁性的洗劫和践踏,学校也被迫内迁,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更谈不上封闭校园。

但是为什么,到了1949年之后,大学又变得封闭起来了呢?这是出自计划经济时代的人口控制。

计划时代,城市规划通过在各单位建设完备的生活设施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中国事业单位一直都严格限制人口流动。无论外部世界多么混乱,大学总在自己院墙内建立一整套平静而有秩序的生活。

封闭而规整有序的大学校园,与其说是为了专注研究,倒不如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大学只需要生产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他们毕业后也直接由国家分配。

直到80年代,尽管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大学仍然作为“事业单位”处在围墙之下。真正推倒围墙,是在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强调“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先行”,这直接促使1992至1994年招生数分别增长22.1%和19.5%。招生人数增多,校园扩大,而运营、发展经费上部分“断奶”所产生的经济压力迫使它们要寻找能够转换为经济利益的机会,包括校园空间。

最先改变的就是校园与城市边界,原本树立围墙的大学,在其周边建立起了一个个的消费场所或者产业园区。比如北大拆掉南墙建起商业街,这一模式被纷纷效仿,90年代在武大校园边界就曾出现的录像一条街。

随着更多资本的流入,大学更进一步与城市融为一体。大学周边地区出现产业集群,同时催化了餐饮、娱乐、商店等服务空间,大学校园也开始修建更多公共空间。

开放不仅使大学受益,学生也因此有了更多选择。比如很多大学的学生公寓也放在城市社区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住什么条件的宿舍。

谁让今天的大学不开放了

什么时候未名湖的湖畔/来往着一个个的旅游团/什么时候南墙建了又拆/校园附近变成了商圈

——李晓《什么时候》

大学迅速市场化的过程,并非没有问题。大学成了圈地拿钱的项目,学生成了商品,这些历来被人们所诟病。于是,一旦大学出现了浮躁、娱乐化的倾向,很多人就认为市场化是“大学堕落”的根源,继而希望建起田园牧歌般宁静祥和的封闭校园。

但实际上,中国或世界校园开放封闭的历史都说明,大学的校园能维持封闭,通常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强烈的精英性,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进入大学,大学所教授的知识也与市场相隔甚远;另一个就是计划性,控制校园的开放,也控制师生的生活方式、与外界的联系。

真正脱离市场的大学(比如教会学校、文理学院)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大学也不再只属于少数人,2002年中国就完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15%毛入学率的指标。

说白了,真正让大学关上校门的,与其说是对“纯洁校园环境”的追求,不如说是计划思维下的管理思路。

比如,中山大学以“安全”为理由限制外来人口进入,南京大学则以“维持校园秩序”为理由设置门禁,是因为外来人口破坏了学校安全吗?当然有可能是,但解决方式是不是只有关上校门这一种方式?

事实上,封闭校园并不能解决如盗窃、骚扰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安保体系的问题。2010年3月,《黑龙江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保卫部门人员编制按照在校师生总数的千分之二至三配备。

而反观中大,保卫部在编工作人员仅有48人,全校的师生加起来有5.4万人。保卫干部人数与管理对象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即便中大将更多的人排除在校门外,也无法阻止在真正的校园安全问题上可能出现的疏忽。

实际上,在2011年左右,中大保卫部门就通过排查安全问题、分析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最终通过物防、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降低了校园内安全问题的发生。倒是要问,为什么原来的办法都看不见,只会封校?

而厦大、北大、清华等则是以游客众多为理由限制游客参观,虽然看样子也不是完全封闭,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要想进入学校内比他们声称的那一套预约参访的方式难多了。

如果要论游客众多,哈佛显然更有经验,但他们也没有因此拒绝游客参访,而是以公告的形式,明确要求访客尊重校园隐私,禁止拍摄学生老师的照片、不能使用扩音器、不能进入私人活动、保持步行等。

设置规则,在游览的过程中教会游客去遵守规则,本身也应该成为大学与城市接触过程中应当学会的一门课,而不是直接指责游客没素质。话又说话来,真有恶意破坏上课秩序的人,不是还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吗?

实际上中国大学校园不愿开放,本身还是因为不愿市场化。大学仍然倾向于通过整体规划,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空间,而不需要市场力量进入。比如餐厅有政府补贴,外面的餐馆也开不进来,外面的人当然也就进不来了。

当学生发现食堂的饭菜太难吃,而外卖员甚至不能进入校园时,不知道能不能意识到,封闭校园,真的对每个人都没好处。而它毁掉的,是1992年以来仅存的那点大学的自由。

参考文献:

[1]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2008.

[2]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3]中山大学选址研究报告,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6月

[4]王鑫,郑卫.与城市共生的大学社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可持续校园规划建设解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44(02):221-227.

[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1号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01-04

[8]北京半数高校图书馆未向社会开放,北京青年报,2014年04月24日

[9]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

[10]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

[11]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广州大学城规划咨询及发展规划综述[J].城市规划,2002(05):90-93.

[12]中山大学限制校外人员入校引争议被要求公开依据,新京报,2017年04月15日

[13]南京大学回应校园“门禁”之争:限外令并非一刀切,澎湃新闻,2018年10月10日

[14]常年大量游客进入大学校园对外开放遇"花季难题",中国青年报,2016年04月05日

[15]唐伽拉,吕斌.大学与社区互动机制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03):39-43.

[16]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09):18-22.

[17]VisitingHarvardYardDon’ttakephotosinthewindows,Bostonglobe,2015/09/10

[18]陈东.大学校园二级单位安全防范工作模式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12.

THE END
1.国家开放大学原名叫什么?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那么国家开放大学原名叫什么?如果各位也有这个疑惑,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eol.cn/kaoshi/gk-wenda/2023111014511.html
2.国家开放大学面向未来,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践行好“教育强国 国开何为”和回答好“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两个时代命题,全面落实《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国家开放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国家老年大学http://www.ouchn.edu.cn/xxgk/xxdx/
3.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国家开放大学标识整体造型由“OUC”组成。五星元素通过大小的渐进变化与正负形的转换巧妙地融入到OUC造型中,五颗星代表国家开放大学的五个办学理念“开放、责任、质量、多样性、国际化”。在颜色方面也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的中国红,从而突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地位与代表性。“e”是信息化时代最有http://www.ouchn.cn/ljgk/index.htm
4.中国开放大学之路中国开放大学之路 自1979年至2019年,中国开放大学即中国广播电视大学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激情到理性、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试点推进发展并逐步成型的风雨历程,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发展之路。 一、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2019-06/20/content_74903774.htm
5.邢台开放大学(原邢台广播电视大学)6、开放教育招生每年几次、什么时间、学制几年? 国家开放大学每年春秋两季招生,常年咨询报名,春季3月、秋季9月注册入学,获取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员注册信息。学生学籍自注册入学起八年内有效,专科起点本科专业、高中起点专科专业最低修业年限均为两年半。 http://www.xtdd.com/apps/list.php?tid=160
6.2024年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名单国内有多少所国家开放大学→买购网国家开放大学属于一所互联网+大学,它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所新型的院校,总部在北京五棵松,全国有45个,分布在全国各市县,有3735个教学中心。可以说国家开放大学是国内最大的一所成人学校,取得的学历是可以在学信网查得到的,国家认可。下面本文编辑整理了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名单,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https://www.maigoo.com/news/630285.html
7.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官网,开放大学世界排名申请条件开放大学全称为The Open University,开放大学是1969年经英国皇家特许令批准,1971年正式成立,是一个独立、自治的国家高等教育机构,有权授予学位。 学校开设133门本科生课程,开课系有:人文学系、数学系、科学系、社会学系、工艺技术系、教育学院、开放商业学校。研究生课程包括:数学、高级教育和社会研究方法、教育、文学https://www.myoffer.cn/university/9083.html
8.中国有多少所开放大学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有多少所开放大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有多少所开放大学1 1、北京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https://www.ruiwen.com/edu/3024457.html
9.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基于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的“组织行为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基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慕课的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模拟电路基础 光度学辐射度学色度学及测量 大数据导论—大数据如何改变世界 动物前沿生物技术 工程燃烧学 信息通信导论 经济责任审计 https://www.icourses.cn/home/
10.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教育部直属公立成人高校)国家开放大学 中国教育部直属公立成人高校 国家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国开[1]),总部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面向全国开展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2]。现任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3]。校训为“自强、求知、有为”[4]。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2982476
11.北京开放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常见问题北京开放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招生问答,北京开放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招生网提供入学条件,学费标准,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住宿条件,预约看校时间相关问题解答。http://www.yuloo.com/slschool/bjouicc/wenti/
12.广东开放大学(原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原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招标、采购、拟在建项目信息及网上招标采购等一系列商务服务。广东开放大学(原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是中国招标采购领域的资讯和交易网站,为各级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企业、供应商提供强大的专业招标采购信息查询https://www.bidchance.com/seo/spiderweb/5/6059.html
13.益阳开放大学(益阳教育学院)2024年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和公开2011年,益阳教育学院并入益阳广播电视大学,组成益阳广播电视大学(益阳教育学院)。2021年11月30日,益阳广播电视大学更名挂牌为益阳开放大学,学校全称为益阳开放大学(益阳教育学院)。 因学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和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6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名。https://www.yiyang.gov.cn/yiyang/2/79/90/content_1935474.html
14.河北开放大学学报杂志河北开放大学学报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RCCSE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 终身教育研究 经济·法律研究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开放大学与远程教育 教学探索 学人论坛 投稿咨询加急咨询杂志订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杂志简介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于1995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13-1438https://www.ifabiao.com/hbkfdxxb/
15.广东开放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南方plus广东开放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全省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评审结果,广东开放大学58个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位居榜首,体现了学校在服务全省全民终身学习领域的重要支撑地位。“学校充分发挥开放教育优势,致力于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构建高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5/22/c6516647.html
16.中国共产党四川开放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3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四川开放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开幕。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胡卫锋,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处长汪正兴,四川省教育厅党建与干部人才处处长王挚出席会议。学校党委书记杨俊辉代表学校党委作报告。大会由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玲主持。https://zztl.scou.cn/info/1061/5553.htm
17.北京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8北京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8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 A )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选择一项: a. 毛泽东 b. 孙中山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试题2 正确 得分1.00/1.00 分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35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