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的装饰性造型表现
点、线、面是平面设计最基本的元素和形式法则的经营对象,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离不开对点、线、面的细心经营,源自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特别是构成主义对于几何结构的分析和运用,针对点、线、面的构成多来自对具体图形、图像的运用和英文字母的重构编排,以达到视觉传达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2.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意象性装饰运用
中国人的思维具有明显的意象性思维特征,而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又都是通过意象来进行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尤以其中的象形、指事、会意三法,为汉字的意象性装饰传达奠定了演绎升华的基础。汉字的象形特征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后,用符号形象化的对物象进行生动再现,这种再现渗透了人们的情感和价值判断,为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想象赋予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3.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独特装饰表现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经历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的发展,加上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这一特殊文化载体,使得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表现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视觉传达价值和独特的审美意蕴。通过笔、墨、纸、砚这一特殊表现工具,中国书法呈现出独特的令人震撼的美感,那种美感不止于书法特有的流动质感与和谐形式,更是不同形式间的对比、笔触的变化以及飞白连断等。汉字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演变过程让人心醉神驰,书法在承载汉字深厚内涵的同时所兼具的独特审美元素,将其引入到平面设计中能达到与印刷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精神内涵,使得中国书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多半以局部或独特个性的方式而存在,或展现文字的古色古香、或挥洒笔墨的悠远意趣、或流露千年文明的文人情怀,展示出浓浓的书卷气和俊逸之气,营造出一方令人陶醉的美。如日本设计大师田中一光的《舞踏花传》,很好的运用了书法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墨色、笔触、飞白地展现,把书法在书写过程中纸墨接触的那一瞬间的感觉完美的呈现出来,灵动而传神,切合主题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情怀(见图六)。
在汉文化区域之外,各国的设计师在吸收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之余,对本民族文字的运用和发展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感染力和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形式语言。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文字形成特点、特殊的构成形式、深远的美学价值和独特的民族意蕴在平面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延展空间,分析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并研究汉字在平面设计中具体的表现形式和规律,使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承载成为平面设计中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视觉符号,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在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1文化信息意味重
1.2艺术风格多元化
1.3构成形态为“方形”
2.1增强可读性
2.3开发汉字字体设计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计算机平面设计;汉字;艺术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进步,汉字本身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表达语言,其背后逐渐带有了相应的视觉属性。作为记录和表达的符号,汉字本身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在不断的传播、演变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汉字本身蕴含了点线、律动和意境的美感,其所涵盖的艺术气息,是独特且丰富的。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挥。
二、计算机平面设计中汉字的使用艺术
2.1对汉字的可搭配性进行发挥
2.2汉字应用于包装和海报设计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包装和海报是较为常见的应用场景。很多商品的包装都可以找到汉字的文字,汉字已经成为了包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汉字可以对事物进行直接的体现,通过视觉的途径来对产品的特点进行传达。通过文字在包装上的应用,设计师将汉字融入设计主题,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形,其既可以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同时也能让设计的理念和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在海报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可以让整个海报作品更加动人,内容更加丰富。在进行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图形与文字的表达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衡量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指标。汉字本身呈现出独特的样式,将汉字加入汇入到海报中给人一种总体的视觉上面的享受,能满足设计者的设计初衷也是一个重要,其内在的属性已经决定了视觉语言所能够具有的一些形式以及不同的内容,加上汉字外部的造型结构设计,这样结合是视觉语言特有的表现方式。
2.3汉字应用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平面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发生着更多的变化,并且其也逐渐成为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视觉信息的传达方式,通过计算机屏幕设计的平台,汉字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信息的传递,达到视觉沟通的目的。汉字本身逐渐从图形符号转化为图形化的内容,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其艺术性的体现需要进行全面的保证。屏幕设计人员要对于汉字信息的艺术性进行科学的把握,认清文字应用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以更加科学的手段,将汉字应用的艺术性进行更好实现。
作者:许凯单位: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不一,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
(一)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二)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四)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五)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二、中国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平面设计;汉字;图形设计
一、汉字的渊源
汉字的原始雏形也是图画,从皇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直到我们现在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琥珀、圆体等,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的观念而产生的,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那就是人类并非宇宙创造的中心,而是自然中次要的部分,能否符合大自然的韵律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二、汉字的构成
三、平面图形设计与汉字的本质联系
(一)汉字本身即是一种平面图形设计
从平面设计来讲,汉字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用途广泛,影响深远。同时,这些“单元产品”又具有无穷的联络方式,具有开放而递增的同构能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外篇》中就已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
(二)平面图形设计与汉字构成学原理
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而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物象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无疑,这也是一个思维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图形。
汉字是经过设计的图形。汉字的目的是承载信息,而汉字本身即是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点画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产物。从符号学原理分析,汉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
四、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二维中,将文字与字体的设计,插图或图形的创意,文字与插图的编排这三种设计元素或手段综合运用,通过人的视觉感官来传达信息的设计活动,是现代人对平面设计这一名词作的基本定义。平面设计也就是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中国人的平面艺术对传承中国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汉字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平面设计师,把握住了中国人的“设计智慧与能力中的优势基因”,他们对中国文化理解的程度,是外国设计师所不具备的。不脱离世间万物的‘象’和‘形’,并对物象的简约化和概括化表现的汉字,为创意和创形提供了一个富有张力的施展空间,中国设计师正是把握了汉字的这种特征,将作为主题或语言介质的汉字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关键词:汉字艺术形成平面设计应用
汉字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其有铭文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而作为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绘画艺术,汉字最初萌发的年代则可以延伸至五千年之前。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种文字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并仍在使用的,集形象、声音、辞义于一体的文字,如今它更成为我国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艺术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说,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抽象且内涵丰富的图形,“它既源出于‘象形’,并且在其发展形成中没有完全抛弃这一原则,从而就是这种符号作用所寄居的自行本身……取得相对独立的性质和自己的发展道路,即是说,汉字形体获得了独立与符号意义的发展途径。……以后,它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境和气势力量”。①因此也有人提出,汉字是一种最古老且最伟大的平面艺术作品。然而无论如何,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汉字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审美观念及思维表述方式,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历史的高度融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整体结构、构成方式、装饰手法之中,更蕴含着中国古人独特的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概念。
基于汉字如此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谐优雅的形态及完美深邃的意境,它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事实上,考察当下我国诸多优秀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后可见,其创意和构成等均是借鉴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即通过文字、图形、颜色的和谐搭配,将作为主题或者构成元素的汉字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可见,汉字要素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艺术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为中国平面设计艺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汉字的构成之美
汉字的形体结构是复杂而蕴含深意的,它既包括音和义的因素,又包括创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汉字的构成之美进行分析。
(一)汉字的“形”之美
汉字的形由点、线构成,并与点、线之间传递着无限之美。首先,从汉字最基本的笔画——点来看,它创造出许多意蕴斐然的字。如古人以三个点创造出“小”字,表现其形态的微弱;三个点下放一横线,横线下再放三个点,由此出现了“米”;将女字斜放,中间加两点创造出“母”,这其中的两点代表着女性丰硕的乳房,更隐含着母性的伟大与责任。(图一)
图一
(二)汉字的“态”之美
汉字的“态”是千变万化的,是运动的,也是具有节奏美的。如汉字中的“晨”,“日”字当头劈开夜晚的云雾,昭示着一天的开始,也昭示着人类对光明的渴望和赞美。由此可见,汉字中不仅音和意同在,传递着信息并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而且具有运动之美、节奏之美。
再如在汉字的艺术化书写——书法中,人们经常以不同的线条搭配来传递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境,给予汉字极强的表现性和张力。那些流传于世的高超书法作品,其笔画粗细变化有致、姿态夸张舒展、章法布白乃至通篇气韵流动,无不具有动态之美、节奏之感,其中深藏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因此,汉字的“态”不是呆板、简单的“态”,而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富于变化而充满律动的“态”,而这正是汉字的审美特征之一。
(三)汉字的“情”之美
综上,汉字是一个主客体共同参与构造的、偏重于人的心理描述的意象化图形。简而言之,汉字之中带有“情”之美、“情”之韵。
同样以书法艺术为例,元人陈绎在《翰林要诀》中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进一步指出:“性情发形质之内”,“形质成而性情见”,“书,如也,如其学,如其人,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西汉文学家杨雄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③他们均明确了书法中感情与形式的连带关系。的确,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书法既是文字,又能够表现人的情感思想。而更为重要的是,书法艺术不受政治时局的限制,它可以令作者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审美追求和情感思绪。也正因此,古往今来的书法作品总是各具风格,如颜真卿的颜体字,横平竖直、顶天立地,这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气质有着莫大的联系;又如张旭、怀素的草书,厚重雄浑而不拘一格,体现着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自由追求与豁达不羁。由此可见,无论哪种字体都以其独特的点线规律展现着不同的情态与审美意识。
三、平面设计中多样汉字艺术形式的运用
汉字的构成中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历史,也浓缩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思想。那些传世下来的、图形化的书法和篆刻,无一不兼具文化与艺术的双重身份。而从这个角度上看,最早把汉字、图案排列在一个平面之中、传递一定信息的书法艺术,则完全可以视为一种另类而古老的平面设计。与此同时,在中国平面设计越发精进的时代中,它更被赋予时代精神、文化韵味、宗教民族、经济人文等诸多方面的意蕴。因此,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表现元素,其中所包含的多重意义恰好迎合着当下平面设计的需要,并具有愈加强大的生命力。
从古老陶器上晦涩的符号、青铜物品上镂刻的铭文、宣纸上行云流水般的行草楷书,到今天的现代字体、意象构成、书籍编排、电脑字体、字体转换图形,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汉字艺术创造出的独特审美意境与内涵,刹那间征服了整个世界。应该说,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及面貌,俨然成为这个时代中视觉设计的重要形式语言。需要注意的是,汉字的存在不仅是主题和形式的问题,而且自身具备一定的设计性和艺术感,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谈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字的艺术表现,它内敛的品格和极富张力的表现形式,为古今中外无数观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进一步说,书法的形式语言既重视每个字的形式形态,同时又重视若干字放在一起的整体形势效果,通过细节和整体的协调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或平静,或激昂,或悠闲无拘束,等等。而今天,我们的书法艺术更是由原来追求淡雅、宁静的审美取向转变得凝练明快、畅快淋漓,极具视觉冲击力。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被应用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
如香港设计家靳埭强的作品,其多以汉字书法为视觉元素,创造了许多属于时代和中国的优秀平面作品,并在国际上赢得了相当的赞誉。如图二,把典型的中国传统笔墨纸砚融为一体;施以传统绘画淡薄清远的颜色,营造出古典、民族韵味十足的气氛,给人清新悠远之感。
图二
此外,国际霸权主义带来的文化扩张,使得全球文化日渐趋同。也许这种趋同有着其他的解释,如文化艺术必须不断地沟通和借鉴才能取得全新的发展,文化艺术在广大受众日渐提高的文化审美中必然会走向一致,等等。但我认为,即便民族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概念,但其“统一”的过程必然是极其缓慢的,那么这样看来,只要民族还在,“民族艺术”及它的世界性意义就永远不会过时。因此,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民族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在努力为传统民族文化找到可发展的良性途径时,书法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创作,诉求于传统书法艺术,不仅取决于书法自身的艺术特征,而且取决于中国平面设计艺术发展和壮大的自身需要。
因此,无论是源于书法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还是源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自身需要,对书法元素的运用,都使得平面设计作品的内涵和品质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升华。如我们看到的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书法元素的恰当运用令其自身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那些固有书法字体之外,在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下,平面设计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新奇构造的“新书法”,它们或是更为夸张,或是更为简练,或是变型扭曲,但应该说万变不离其宗,都在诠释着同样的主题,演绎着同样的情感,传递着同样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
(二)图文混合构成
图文混合构成,顾名思义就是图和文相互穿插,互为渗透。在计算机技术极为发达的今天,图形图像的处理十分便捷,因而与其说这种构成方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不如说它是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