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用的是华硕飞行保垒。具体是几代忘记了。。I74代的标压CUP。8G内存
换成了联想yoga14s。
换电脑的原因
网卡问题,老旧的网卡争网络实在争不过别人。每次看别人网络很好,我却连不上网络。。
蓝屏问题,我很少关电脑,一般都是蓝屏才会重启。蓝屏的频率最近越来越高了。。基本上一周一次,少则丢失半个小时的工作。多则丢失半天。
键盘问题,总感觉键盘有问题,我敲代码的速度很快,但却发现敲错的概率也挺高的,切换到微软allinone键盘却好太多了。估计键盘也老化了吧。。
内存少,越来越吃力了。
新电脑要求
1:性能,本机跑几个微服务,挂虚拟机。必须能扛。
2:轻薄,工作难免要跑来跑去,经常带电脑回家加班,还有出差都需要轻一点的。
3:续航久,可以不带电源回家,最好就是可以跟手机同用一个电源适配器。
4:稳定,蓝屏丢失工作进度。。我怕了。。
5:网络要好,wify不能差。。
6:最好不要独立显卡,写代码真的用不上,可以省钱,省重量,加续航。。
7:高扩展,最好能接两个显示器。
购机过程
CPU选择
目录
点击更改,将文件安装在刚刚创建的jdk文件夹内(不是JDK文件夹)后一直下一步
随后会弹出另一个安装窗口,点击更改,将文件安装在刚刚创建的jre文件夹内(若没有则忽略以下JRE的操作内容)
按住键盘左下角的ALT键,同时鼠标双击此电脑。找到高级系统设置,点击环境变量
找到系统变量,点击新建
变量名输入JAVA_HOME,变量值输入刚刚创建的djk文件夹地址,点击确定
重复上述新建步骤,即:
变量名输入JRE_HOME,变量值输入刚刚创建的jre文件夹地址,点击确定
如下图所示:
最终得到
随后,在系统变量中找到Path变量,双击打开,点击新建,输入%JAVA_HOME%\bin
再次点击新建输入%JRE_HOME%\bin,点击上移将其移动到最上面
按住键盘左下角的Win键再按R键打开运行,输入cmd。
随后,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java后敲击回车
若如下图所示则配置成功,否则失败。
下拉找到下载链接,下载完成后解压到任意盘符(不推荐C盘)
变量名输入CATALINA_HOME,变量值输入刚刚解压的Tomecat文件夹地址,点击确定
随后,在系统变量中找到Path变量,双击打开,点击新建,输入%CATALINA_HOME%\lib,%CATALINA_HOME%\bin,%CATALINA_HOME%\lib\servlet-api.jar
点击上移将其移动到上面
打开Tomcat文件夹中bin目录中的startup.bat文件
打开后会弹出这样的一个窗口(此窗口不要关闭)
下载完成后将IDEA安装在任意盘符(不推荐C盘)
打开IDEA后创建任意一个项目,依次点击右上角的File→Settings→Plugins
选择文件→新建→项目
点击项目名(此处的JAVAWeb文件夹),右键选择添加框架支持(IDEA版本不同位置可能不同)
创建完成后项目结构如图所示:
单击右上角的编辑运行对话框
点击部署,选择加号,点击工件,点击右下角应用后返回服务器页面
点击配置Tomcat服务器
注意:若此处报错可能是因为IDEA版本不兼容,若您使用的是2020版本的IDEA请下载Tomeat8
注意:若提示该内容,请把以下窗口关闭或运行Tomcat文件夹bin目录中的shutdown.bat文件
一、将程序打包为jar
打开idea中File——>ProjectStructure——>Artifacts进入到如下这个界面,点击加号
弹出界面选择带有main方法的类,如下操作
点击ok
点击ok。然后点击菜单中Build—BuildArtifacts点击Build就将之前设置的目录下生成jar包
二、将jar包转成EXE运行文件(经测试生成的exe如需安装在没有java环境的电脑中必须与jre、ico均存在才可以,也就是新建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中必须存在exe、jre、ico缺一不可)
选择ChangeLicense输入注册码不然每次打开都会提醒。公司和名称随便写,注册码下面
A-XVK258563F-1p4lv7mg7sav
A-XVK209982F-1y0i3h4ywx2h1
A-XVK267351F-dpurrhnyarva
A-XVK204432F-1kkoilo1jy2h3r
A-XVK246130F-1l7msieqiwqnq
A-XVK249554F-pllh351kcke50
A-XVK238729F-25yn13iea25i
A-XVK222711F-134h5ta8yxbm0
A-XVK275016F-15wjjcbn4tpj
2、点击open,选择“JARinEXE”mode,点击next
3、输入简短的描述和生成的EXE地址。点击next
4、输入EXE的名称;EXE的图标,ico后缀的图片,不要自行修改后缀名;选择Serviceoptions里面有一项配置操作位数的,可根据自行的情况配置选择,然后一路next
5、直接next
6、配置VM,根据图上照抄。空白框里如果有内容直接清空然后点击绿色加号,然后把第一部分生成jar放进去。
7、操作6完成后,选择mainclass,继续next
8、配置jre。Next
9、在Searchsequence弹出的页面中点击绿色加号,配置jre运行环境。我直接选择的jdk自带的
如下安装在没有java环境的电脑需添加
结果为
10、看图继续next
11、继续next
12、继续next
22、方框内的按钮点击即可执行启动生成的EXE文件
注:如需安装在没有java环境的电脑则第3歩的生成路径、第4歩中exe图标路径、第9歩中jre路径均为同一个路径,如图生成路径为
安装时该文件夹必须也放在D盘
这里有两点可以简单提一下:
因为是双系统,win10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常用,所以我只能将60G分配给Ubuntu,我的分区如下所示(这里文件系统我都选择使用ext4,也可根据需要选择ext3、xfs等):
其中:
一般来说只需要手动分配这四个空间即可,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分区(例如自行分配/root等),具体操作自行百度。
说到软件的安装就不得不介绍一下linux的软件包管理工具(使用Ubuntu系统请务必了解一下apt):
由于Ubuntu默认的软件源是境外的,下载软件时速度堪忧,因此需要更换成国内镜像。
修改软件源有两种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两种思路,一是对windows进行修改(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二是对Ubuntu进行修改,即禁用其UTC:
timedatectlset-local-rtc1--adjust-system-clockok,现在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信常用数据库的朋友已经发现了,8小时的问题就出在时区上。
安装win10与ubuntu20.04双系统之后,一般默认通过ubuntu引导windows(通过grub界面),此时Ubuntu为默认启动项,而WindowsBootManager在第三位。也就是说开机不进行选择就会自动进入ubuntu系统(图片来自网络)。
但对我来说,linux并不能完全取代windows,所以希望能够默认进入win10,有两种方法:
一是使用EasyBCD等工具修复Windows的引导,使用Windows引导ubuntu(通过WindowsBootManager)。这种方法可行但暂时没必要,这里就不讨论了。
二是修改grub引导的默认启动项,默认win10启动。这个方法更简单直接,具体做法如下:
打开终端,编辑grub引导文件
sudonano/etc/defaut/grub找到GRUB_DEFAULT=0这一项,如果win10启动项在第三位,则将他改成
GRUB_DEFAULT=2
保存修改之后,更新grub文件,重启即可。
2.终端中进入下载目录,执行dpkg命令安装
sudodpkg-i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deb配置代理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科学的上网,特别是android开发还需要访问google配置环境,因此需要代理。至于如何科学优雅上网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这里说一下ubuntu以及chrome配置代理的方式。
chrome不像firefox那样可以直接配置浏览器代理,在chrome中配置浏览器代理需要安装一些扩展插件。这里推荐使用proxySwitchyOmega,可以在chrome的扩展商店下载。当然,如果打不开扩展商店,那就找一些国内的网站下载crx文件安装到chrome中。
SwitchyOmega中可以直接配置proxy,使用autoswitch自动切换,也可以配置PAC情景模式。
在autoswitch自动切换模式中可以通过规则列表来指定哪些域名通过proxy代理,哪些域名通过直接连接访问。关于规则列表,可以使用github上的项目提供的list:
第二种是安装开源版本Openjdk,因为openjdk与oraclejdk不存在太大差别,而且据说从java13开始二者的源码已经完全相同了,再加上linux上安装openjdk非常简单,所以这也是笔者最推荐的方式。
这里以openjdk8为例,其安装过程如下: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aptupdate安装openjdk-8-jdk
sudoaptinstallopenjdk-8-jdk查看java版本,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2)移动到下载位置解压
sudotar-xvfapache-maven-3.6.3-bin.tar.gz我这里解压后得到的文件夹名目录在:/home/bear/apache-maven-3.6.3
(3)编辑用户配置文件,配置环境变量(适用于当前用户)
sudovim~/.bashrc如果需要添加全局环境变量可以自行百度(例如修改/etc/bash.bashrc或者/etc/profile),这里有一张关于各种系统环境变量文件家在顺序的图。
添加如下配置信息:
exportMAVEN_HOME=/home/bear/apache-maven-3.6.3exportPATH=${MAVEN_HOME}/bin:$PATH保存后,执行如下命令使配置生效:
source~/.bashrc检验是否安装成功
Anaconda是一个免费开源的Python发行版,常用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等,它简化了Python包管理和部署,非常方便。
尽管Ubuntu20.04中已经内置安装了python3.8,但因为使用anaconda不需要自行管理非常多的包及其依赖,可以管理虚拟环境,而且还附带了非常适用的Jupyter等工具,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使用anaconda的python环境。
安装程序是一个Anaconda3-2020.07-Linux-x86_64.sh文件
(2)打开终端,执行即可
bashAnaconda3-2020.07-Linux-x86_64.sh安装界面一路回车或者yes就行(除非你有特别需求)
其中,可以自行设置安装路径,也可以使用默认路径(图片来自网络):
(3)如果安装器没有让你选择是否配置PATH环境变量,那么就需要手动配置
编辑用户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sudovim~/.bashrc在其中加入如下内容,/opt/anaconda3是你的安装路径:
exportPATH=/opt/anaconda3/bin:$PATH保存并退出,注入环境变量,使配置生效:
source~/.bashrc在终端查看是否安装成功,显示Anaconda即成功:
(4)更换镜像源
各系统都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目录下的.condarc文件。Windows用户无法直接创建名为.condarc的文件,可先执行condaconfig--setshow_channel_urlsyes生成该文件之后再修改。
在Ubuntu中只能修改用户自己的镜像源,即修改~/.condarc文件,似乎无法配置全局镜像源。修改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运行condaclean-i清除索引缓存,保证用的是镜像站提供的索引。
运行condainfo测试是否替换成功。
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而NPM是则是随同Node.js一起的包管理工具,能解决Node.js代码部署上的很多问题。相信熟悉Javascript的朋友应该不陌生。
将文件移动到想解压的目录中并解压
tar-xvfnode-v12.18.3-linux-x64.tar.xz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中的bin目录下,会看到有一个可执行文件node,在当前目录下的命令行中,输入./node,即可启动node,也可以将node配置到path中。
vim~/.bashrc将如下内容添加到文件中,/opt是你的node.js的所在目录:
exportPATH=/opt/node-v12.18.0-linux-x64/bin:$PATH注入环境变量
source~/.bashrc测试是否生效在终端输入如下命令查看环境变量是否生效
ubuntu安装git比较容易,只需要在终端执行如下命令:
相比于腾讯的很多应用不提供linux版,百度在这方面做得还挺不错的。
下载好之后,直接安装即可:
dpkg-ibaidunetdisk_3.3.2_amd64.deb可以看到,跟Windows端的百度网盘差不多,界面之类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使用dpkg安装即可:
dpkg-inetease-cloud-music_1.2.1_amd64_ubuntu_20190428.deb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网易云之后可能会出现音乐无法播放,但网络正常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通过终端执行网易云sudonetease-cloud-music,可以监视其运行状态。
Failedtoloadmodule"canberra-gtk-module"显然,这是缺少依赖的问题:
sudoapt-getinstalllibcanberra-gtk-module如果安装之后还是有这个提示,则安装32位版本的依赖
sudoapt-getinstalllibcanberra-gtk-module:i3863.文本编辑器Vimubuntu自带文本编辑工具gedit,nano和Vi(在终端中可以输入命令即可打开空的编辑器)。gedit可以根据代码内容显示高亮,比较像windows上的编辑器神器notepad++(相信大家不陌生),使用起来还是不错的。而nano是直接显示在终端内的文本编辑器,可以使用相应的快捷键(ctrl+各种按键)来完成各种工作,不过我个人是不太喜欢使用它。
上图即为nano编辑器界面。
相比之下,我比较习惯使用Vim。Vim是Vi的升级版,很多人觉得Vim是“人类史上最好的文本编辑器”,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不好用。我个人是觉得,Vim的入门成本比较高,但使用习惯之后确实会觉得简洁高效,至少我很喜欢。
Ubuntu20.04安装Vim也很简单
上面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所以,就需要用到容器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不过wine的部署比较麻烦,因此,我个人不太愿意使用wine,除非是deepin-wine没有的软件,可以尝试用wine来运行。
我们先把deepin-wine-ubuntu的仓库clone下来,这里选择使用码云的仓库,比github快很多。
Typora中可以配置使用PicGo实现图片自动上传,这一点对于写图片很多的博客非常方便。
因为PicGo提供的GUI软件不能支持typora使用,所以只能使用picgo-core来进行配置。
需要注意的几点:
虽然目前百度提供了可以直接安装的百度输入法,不需要像搜狗输入法那样需要fcitx,但很多人还是反应百度输入法存在乱码等问题。
所以还是选择安装比较“老牌”的搜狗输入法。但是ubuntu20.04砍掉了qt4,导致官方的搜狗输入法缺少依赖包,无法安装。可以看到,官方并没有支持ubuntu20.04.
关于安装时依赖关系出错:
可能导致后来的软件无法安装,则需要卸载(修复)之前依赖关系错误的软件。
如果系统没有自带Gdebi,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sudoaptinstallgdebi之后就可以使用Gdebi安装包名称来分析并安装相应的deb软件了。对于某些依赖,它会帮助我们安装,如果依赖已经不支持当前版本,则会提示软件包不可安装,如下图:
sudoadd-apt-repositoryppa:fcitx-team/nightlysudoapt-getupdatesudoapt-getinstallfcitx-anthy然后重启系统即可。
gdebiwps-office_11.1.0.9615_amd64.deb安装字体安装完成后,运行wps会被提示缺少字体。这就需要从windows系统拷贝需要的字体了。
如果是双系统,则直接用mount命令挂载Windows的系统盘(C盘),然后从C盘的Fonts文件夹拷贝字体。
红色的字体为必须的字体,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复制:
sudomkdir/usr/share/fonts/truetype/windows-font拷贝字体到window-font下sudocp-r/home/bear/fonts/*/usr/share/fonts/truetype/windows-font修改权限,并更新字体缓存sudochmod-R777/usr/share/fonts/truetype/windows-fontcd/usr/share/fonts/truetype/windows-fontsudomkfontscalesudomkfontdirsudofc-cache-fv然后重启系统即可
当然,也可以单独下载,例如IntelliJIDEA,在官网下载需要的IDEA
将下载的idea解压之后,执行sh脚本根据引导进行安装即可:
在优化中可以看到,主题可以分为五个部分,除开声音,关于显示的实质上分为四个部分。
应用程序和shell即为放在/.themes目录下的内容控制,光标和图标为放在/.icons目录下的内容控制。
由于我们网站上很多主题和icons模板都只有一部分比较好看,我们就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模板构成主题的不同部分。
但不仅如此,根据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单独修改模板中的各种样式
以shell部分为例,打开下载好的主题或者icons,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index.theme,这个文件是tweak-tool读取主题和icons需要的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查看,其中包括在tweak-tool中显示的名称等),而gnome-shell很明显就是shell的部分。
再打开gnome-shell,assets中存放的是主题需要的各种图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替换(保证名称相同即可)。同时,还能看到两个css文件,看到这里,详细熟悉前端开发的朋友已经明白了,只要修改gnome-shell.css中的代码,就能实现自定义修改主题模板的样式了。
让我们打开gnome-shell.css看一看,熟悉的css选择器以及各种样式配置。举个例子,比如我要将dash-to-dock的border样式改成圆弧形,只需要找到dash-to-dock容器的选择器,然后修改border-radius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