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多种不同的设备开发应用时,有如下设计原则:
差异性
充分了解所要支持的设备,包括屏幕尺寸、交互方式、使用场景、用户人群等,对设备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一致性
除了要考虑每个设备的特性外,还需要考虑不同设备的共性,并使用通用性设计方法提供既符合设备差异性,又具有跨设备一致性的设计,从而减少用户学习的难度,降低应用开发的成本。
灵活性
兼容性
在硬件能力、交互方式、使用场景差异较大的设备上,除了考虑布局位置、内容宽度、横向组件数量,还需支持不同的输入方式、考虑功能架构的调整,避免出现输入不识别、功能不可以用、使用困难的问题。
在进行OpenHarmony的多设备应用设计时,需考虑应用以下内容:
例如:默认设备上的底Tab的结构,在Pad上一般使用侧边Tab来代替,在大屏上则是顶部Tab。
应用中的导航用于引导用户在应用的各个页面进行浏览。好的导航让用户知道身处何处,去往何方,以及来自哪里。
导航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导航要避免以下设计:
常用的应用导航有:平级导航、层级导航和混合导航。
平级导航
平级导航结构中,页面均处在同一层级。
使用场景:用于展示同等地位或同等层级的界面。
多设备设计:可转化导航类控件到符合设备体验的位置上。默认设备上使用Tab导航,PAD和PC使用侧边Tab导航,智慧屏使用顶部Tab导航。
层级导航
层级导航结构由父页面和子页面组成。父页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子页面。每个子页面都有一个父页面。
使用场景:页面存在上下级关系的应用。
例如:通过从内容进入后经返回键返回之前的页面。
多设备设计:可以考虑将上下层级的界面在同一界面展示。默认设备和智慧屏上使用上下层级关系。平板和PC使用上分栏的方式展示内容。
混合导航
在实际应用设计中,仅使用平级或层级导航可能无法应对更复杂的业务结构。此时需区分不同页面的导航关系,对同等地位或同等层级的页面使用平级导航结构,对具有复杂关系的页面使用层级导航结构。
使用场景:应用由几个同等级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有上下层级关系页面。
多设备设计:可以根据平级导航、层级导航自身的设计规则综合运用,一般平级导航优先级比层级高。
应用会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常见的有横竖屏切换、分屏。这些场景会导致界面的尺寸和长宽比例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考虑内容的响应式布局,确保在各种场景下都有最佳的显示效果。
OpenHarmony提供了多种布局能力,开发者通过组合运用使内容布局更符合业务需要与用户预期。
例如:默认设备上的滚动banner,在其他设备上可进行延伸,平板上露出更多banner,大屏上完全显示两张。
在不同类型的设备上,界面的尺寸和比例更为多样,再加上使用上的差异,导致设计上更为复杂。为此,可以考虑使用分栏布局、重复布局、挪移布局、缩进布局,进一步解决内容的显示问题。
例如:默认设备上上下排布的大图与列表,在长宽比例更大的设备上可挪移到左右展示。
布局不是静态固定的,当显示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横竖屏切换、调节字体大小、应用分屏,要及时调整内容的布局方式以适应变化。本章提供了布局基础的概念和介绍。
栅格系统是一个多设备下通用的辅助定位系统,适用于应用窗口的整体布局,也支持界面局部内容使用。栅格系统由Margin,Gutter,Column三个属性构成。Margin是相对屏幕、窗口等父容器左右边缘的距离,决定了内容可展示的整体宽度;Gutter是每个Column的间距,决定内容间的紧密程度;Column是内容的占位元素,其数量决定了内容的布局复杂度。Margin大小、Gutter大小、Column数量综合决定Column的具体宽度。
通过栅格系统进行布局,可以更好达到多设备下布局的一致性。
交互归一描述了在多种交互任务或场景下,应用在触屏上和其它常用的输入方式(例如鼠标、触摸板、键盘)上分别对应的正确的交互规则。设计师和开发者应保证在当前输入方式下应用能够以正确的、符合用户习惯的交互规则进行响应。通常情况下,系统已经做好了这些事情,开发者只需正确调用。如果您的操作比较特别,您需要考虑多端上的交互归一,以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
典型的输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触屏上手指/手写笔等直接交互、鼠标/触摸板/键盘/表冠/遥控器/车机摇杆/旋钮/手柄/隔空手势等间接交互、以及语音交互。
设计和开发应用时,设计师和开发者应考虑到应用具有使用多种输入方式的可能性,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保证在当前输入方式下应用能够以正确的、符合用户习惯的方式进行响应。
典型的设备交互距离包括但不限于15cm(智能穿戴设备)、30cm(默认设备)、60cm(桌面设备)、260cm(大屏),具体距离会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化。
设计和开发应用时,设计师和开发者应考虑到多种距离下使用的可能性,保证界面元素的大小、展示信息的密度符合用户的预期。
通过参数,方便的调整各端的视觉,使得各端具备该设备特有的风格。在OpenHarmony中,边距、圆角、阴影、字体大小等,都可以通过参数来进行调整。
虚拟像素单位:vp
相同的vp,在不同像素密度的屏幕上,对应不同px,一般称px/vp为像素密度比。像素密度比为当前设备屏幕的dpi/160。
在dpi为160的OpenHarmony设备上,像素密度比为1,则1vp等于1px。
以vp为尺寸标注单位,可使相同元素在不同密度的设备上具有一致的视觉体量,使用px则容易导致体量不一致的问题。
8vp网格系统
基于8vp为网格的基本单位可以对界面上元素的大小、位置、对齐方式进行更好的规划,构建更有层次感、秩序感,以及多设备上一致的布局效果。一些更小的控件(例如图标)大小也可以对齐4vp的网格大小。
字体像素单位:fp
字体像素(fontpixel)大小默认情况下与vp相同,即默认情况下1fp=1vp。如果用户在设置中选择了更大的字体,字体的实际显示大小就会在vp的基础上乘以scale系数,即1fp=1vp*scale。
视觉属性:分层参数
分层参数是根据使用场景定义的视觉属性ID,通过在不同色彩主题、多种设备上配置不同的数值,实现多设备适配的效果。OpenHarmony的分层参数包含色彩、字体、圆角、间距、阴影、模糊、缩放,并提供了默认实现。设备、应用、服务均可在此基础上管理并自定义不同场景的视觉属性。
例如,对于不同场景的主色调定义了对应的ID与默认实现
应用在多设备上运行,设备也可在不同交互方式下使用。控件作为应用的基础组成部分,需要支持不同的设备,且在视觉、交互、动效等表现形式上针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最佳体验。因此,同一控件在不同的设备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称为多态控件。
OpenHarmony默认提供支持多设备的控件,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并对不同状态进行自定义。例如平板可以连接蓝牙键盘和鼠标来做文字编辑工作,此时控件需要同时满足键盘和鼠标交互,需要支持获焦态和悬停态。
在上述设计内容以外,在具体设备上,推荐针对性地进行特殊的操作和布局优化,使之符合当前设备的使用习惯。
例如:在以键鼠操作的界面上,为确保用户的使用习惯,需要提供额外的设计。
审核编辑黄宇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