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本项目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靠语言授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缺乏,学生的服饰搭配技能难以提高。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我设计制作了这款助教助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二、内容结构介绍
1.色环基础知识
该版块介绍了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着重介绍了色环的基础知识,即各种颜色的名称与特征。让学生对各种色彩有了醒目的认识。为后面的服饰的搭配垫定了基础。色环基础中我利用分层的手法,将色环做成可以随意移动的,学生选中喜欢的颜色拖动鼠标,将几款相近的颜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邻近色或者同类色以及类似色的对比,可以很直接的看到几种颜色的搭配效果。
2.服装人体结构
在学生了解和熟悉了色彩的名称与一般规律后,接下来就是对人体结构的了解,了解在服装人体中最重要的比例结构是怎样的,了解人体中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在哪里,了解每个比例所对应的人体结构的位置,该版块主要针对学生的这几大问题,着重介绍了人体的物理特征。在本环节,我首先介绍了人体结构的知识,然后将图片中人体的结构部分和文字相连接,学生将鼠标随意地放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对应的人体结构的文字表述,这样学生会很直接地记忆人体的各个部位,让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了立体的认识。比如我将鼠标放在第二头身和第三头身之间时,这时在页面上就会出现对应的“乳点以上至腰部位置”红线所划文字,这个点也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和视觉重心点的位置。学生只有了解了服装人体的几个重要结构点的位置才能准确把握,自由练习,自由创作。
3.色彩搭配原则
4.搭配注意事项
5.视频欣赏
6.课后练习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组成的复杂系统。在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中,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道路交通事故中约90%的事故是交通人因素造成的,而80%交通信息的获取来自于视力,色彩是视觉最易感知的信息内容,而且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是因人而异的。由此可见,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要素,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从而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本文重点研究道路交通环境色彩配置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2道路交通环境色彩配置
道路交通环境色彩配置主要基于色彩心理,应满足以下设计原则:①利用色彩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②利用色彩提醒交通人集中注意力;③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④合理配色,避免色彩污染。
2.1路面系统色彩
2.2交通标志色彩
2.3车辆色彩
2.3.1车内色彩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设计具体车内的色彩配置立足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用色彩的属性对内饰及设备设施进行配置,改善车内环境,充分运用美学、人体工程学及艺术造型的方法,使其在实用功能、人机关系和色彩心理上达到充分协调。
2.3.2车身色彩
基于安全考虑,车辆宜选用具有前进性的色彩。但在白色背景前,属暖色的黄色其有后退感,而属冷色的蓝色反而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因此,在为车辆选择色彩时,还要考虑车辆的使用环境,合理的色彩搭配可改善汽车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正确选择汽车颜色,有益于视觉、生理、心理和驾驶安全。着色不协调的汽车容易引起其他车辆驾驶员视觉上的反感,从而增加其烦躁情绪。合理调配汽车颜色和增加明度,可以使标识明确,识别迅速,便于操纵;可使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减少差错、事故,提高安全性;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愉快,减少疲劳;使环境整洁,层次分明,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
2.4交通人服饰色彩
对交通人服饰色彩重要性的认识,是经过无数次惨祸之后才得到的。日本的一些交通安全专家在交通事故研究统计中,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发现,人们穿着的服装、佩戴的头饰的色彩与交通事故紧密相连。研究发现被撞的行人中着暗淡、青色的较多,而红、黄、白等鲜艳服饰者少。这是因为红、黄等鲜艳色彩能引起人感觉兴奋,驾驶员驾驶时,耀眼的服饰色彩将刺激驾驶员,使其全神贯注驾驶,从而能够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在复杂的交通条件下行车,尤其是在城市驾驶时,驾驶员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穿戴颜色醒目的物体和行人,而忽视了颜色平淡的物体和行人。研究发现,当行人穿黑色或灰色衣服时,车辆速度为64km/h,至少有50%的驾驶员不能发现行人,或者即使发现也来不及采取措施。为了避免这种情祝的发生,可采用日本的经验:建议行人在下雨时打发光雨伞,在夜间行走时特别是晚上散步时,佩带发光标志或者着有色衣服;建议儿童和学生戴红帽子或黄帽子,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下雨时穿彩色雨鞋、彩色雨衣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可预防车撞人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一场网友自发的狂欢行为是如何引发品牌的提升,让我们从头说起,了解网络话题操作的来龙去脉,看看如何借助创意的力量,整合多个Social平台,一点引爆,逐级开花。
所谓“我是出众派”,就是要让普通人获得话语权。“不要完美要出众”,看似偏执、片面,但恰恰符合了各路以网络达人自居的用户,渴望与众不同、个性桀骜的网络生存哲学。
“出众派”第二弹:亮出你的出众宣言(主战场: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
“出众派”第三弹:和明星大V比出众(主战场:新浪微博)
出众派“收官:特权海报引发长尾效应(效果生成:腾讯、新浪微博+豆瓣)
关键词:目标技能;课程设计;专业技能
众所周知,随着世纪之交的教育格局调整,中师教育从辉煌逐步走向彷徨,美术教育也日益边缘化。无论是生源、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及培养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五年制中职师范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都将走上特岗教师或各级小学、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所以,有必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能为人师表;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可胜任小学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学;能承担美术活动课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并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富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情感丰富,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计划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语文、英语、音乐、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书法、电脑美术设计、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国写意画、中国工笔画、儿童画创作、简笔画、小学美术教学法、艺术概论、中外美术简史等。
在上述课程中,应体现出专业特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元素。应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其中,专业基础课、儿童画创作、简笔画、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手工制作、小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能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应当着重研究、落实并见成效。
三、专业技能
1.能欣赏,会鉴别
著名画家潘天寿说:“学艺之道,首在鉴别。”学美术首先要眼高,懂得造型的规律和美学辩证法,将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的高度。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什么是和谐、优美、意境、神韵等。在绘画实践中明了比例、结构、色彩、调子的高下之别。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充满着神秘莫测和人文主义的光辉。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给人一种力量之美,大气磅礴,充满生机和活力。欣赏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可体会到画家笔底涌动的色彩,表现大自然光色奇妙的变化。面对齐白石透明的河虾、徐悲鸿奔腾的骏马,形神兼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能写美术字,会画简笔画
3.能出黑板报,会设计制作
4.能教学设计,会评价反思
学会教学设计,又称会写教案,是毕业生参加招聘考试的需要,也是教师未来从业的需要。首先必须告诉学生教案的结构。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时及教学过程等。教学目标应包括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节课应有一个重、难点,有时重难点是重合的。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可切分为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评价、小结、反思等几个部分。导入应新颖,可多样化。而活动部分又是重点,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学写教案者不易把握,要对所教的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才能抓住关键。如教小学生画树、花、鱼等动植物,可进行关爱自然及环保教育的渗透,又如教《我的妈妈》《今天我值日》等美术课,可进行亲情关爱和热爱劳动的教育。
评价即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评述和鉴别。以鼓励为主,但要真诚,实事求是。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盲目吹捧,应恰到好处。评价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师评、生评、学生互评等。
反思即教师或执教者对所授课的得与失进行的自我小结。一节课有成功的亮点,也有不足的败笔,可理解为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教学水平越高,其反思和小结的水平就越高。这正如高考生的自我估分,成绩越好的考生,估分越准确。
教学设计可先仿写,再由学生设计,循序渐进。尽量写他们熟悉的课题。如《美丽的大森林》《海底世界》《大公鸡》等。
教育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师美术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在路上,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
小班剪纸活动教案:老鼠
【活动目标】
1、回忆并生动描述动画片中老鼠的不同姿态和表情,体验生动的造型和色彩所带来的美感。
2、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动态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目测剪的方法表现生动的老鼠形象。
3、发展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和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l、动画片《老鼠娶亲》,幼儿剪纸作品若干。
2、剪刀,笔,油湎颜料,海绵球等。
【活动过程】
l、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老鼠的不同姿态和表情。
师:老鼠在娶亲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你能用动作表现吗
2、欣赏幼儿剪纸作品,集体讨论剪老鼠的方法。
(1)师:它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这些动作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