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观察,能根据动物的有序和重复排列规律判断,并能大胆地的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2.能主动探索并设计出一定的排列规律。
3.体验帮助动物设计衣服带来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红、黄、蓝圆形标记,标记牌,思维游戏幼儿《找规律》有关材料,彩色卡纸做的小动物的衣服每人一件。香糊、棉签若干
各种动物图片PPT、动物玩具工艺品图片若干;活动前帮助幼儿把标记贴好在胸前。
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带幼儿到动物园去参观引出活动。
要求:出发前,我们要按规律上车。教师出示规律牌:红、黄、蓝……,要求
孩子按照这样的规律3人一组上车。
二、参观动物园,发现规律。
看PPT,引导幼儿说说动物园里会有什么动物。
(一)大型的动物。发现规律(从左到右)
(二)猛兽区,看动物,发现规律(从右到左)
(三)庞大的动物,看动物,发现规律。(两边对称)
(四)美丽温顺的动物。发现规律(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教师小结:我们到动物园里观看了这么多动物,动物园的门口还开了一家动物精品店,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可是粗心的老板把这些动物精品放乱了,他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忙:把动物精品玩具按刚才我们学到的规律排放好。
三、看动物精品店,分组给动物图片按规律排序。
(一)分组(每组5人),选出组长,商量用什么规律排序。
(二)幼儿操作按规律排序。
(三)幼儿回到座位,集体检查每组的排序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发现了许多的规律。我们还运用了这些规律给精品店的老板把商品摆放好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许许多多这样的规律,只要我们平时用心去观察和发现,那么我们会懂得更多的知识,发现更多的美。
五、幼儿给动物们设计衣服
(一)教师:现在冬天来了,小动物们可想有自己的一件衣服了,请小朋友帮它们用刚才学到的排列规律给他们设计一件衣服。在设计衣服的时候,既要美观、又要讲究一定的规律。
(二)幼儿动手设计衣服。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游记。写了游览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各种有趣见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得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4、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的动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2、议一议,班上交流一下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借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
2、自读课文,完成第一个要求,同桌互读
3、检测自学
(1)指名读课文,正音
出示词语:亭亭玉立、挑逗、有恃无恐、络绎不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交流
有恃无恐:恃,依赖,倚仗;恐,害怕,畏惧。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络绎不绝:前后连续,连续不断。
兴许:也许;或许。兴这里读第一声。
庞然大物:庞,大的意思。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葵扇:用蒲扇叶制成的扇子,俗称芭蕉扇。
4、小组讨论,理清思路。
(1)老师指导分段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分)
“晨光熹微”“约四个小时”“中午”“下午两点多钟”以及几个动词“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
第一段(1、2)写“我们”乘车到了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第二段(3、4)写上午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第三段(5、6)写中午和下午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第四段(7)写这次野游活动的愉快感受。
三、自由读顺课文
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交流感兴趣的东西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2、网上查找动物的资料。
第二课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流利的复述课文;
2、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详略得当的好处。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去看一看那里的动物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动物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自由发表看法,方法自选。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长颈鹿”
(1)指名交流读长颈鹿的句子。
(2)说说喜欢的理由
“因为他有细长的脖子”“亭亭玉立”“一动不动,恍若一幅巨大而米人的风景画”
看学生搜集的图片,图文结合体会茶馆宁静路在树林里所构成的静态美。。
(3)指导读好句子,喜欢长颈鹿的同学一起读。
△“基马猴”
(1)交流读句子
(2)交流喜欢的理由
“蹦来蹦去”“跳到……背上”“一边啃……一边挤眉弄眼”“挑逗”“围着……奔前跑后”等词语,感受到基马猴调皮好动的特点。
(3)学生模仿基马猴的动作,理解它的特点。
(4)指导读好句子。
指名朗读“长颈鹿”与“基马猴”的句子,体会一静一动,东经配合,妙趣横生的情境。
△“河马”
“庞然大物”——“从水中钻出来”“可怕的吼声”“庞然大物”“身长丈余,最大的足有三吨重”
(1)学生交流句子
(2)学生模仿河马的吼叫。
(3)朗读想象河马因是庞然大物而有恃无恐的样子。
△“大象”
交流体会大象的力大无比
(1)指导读好“横过道路”“脾气……可怕”“慢腾腾地踱步”“扇动着那葵扇般的大耳朵”“用鼻子……齐根打断”
(2)比赛朗读、齐读。
△“狮群”
母:打哈欠伸懒腰
公:漂亮威武
幼:打滚玩闹兴高采烈
想象这幅和谐温馨的画面,好好体会朗读。
4、体会详略
(1)课文除了写这些动物外,还介绍了哪些动物和趣闻?
(2)学生交流
(3)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三、学习第四段
朗读第四段,体会作者快乐无穷的感受。
四、复述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朗读
3、自己练习,上讲台介绍,学生评价。
五、作业
作业设计:
1、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可以侧重实地观察,也可以侧重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写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这种动物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写具体。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编辑一期动物小报,主题自定,可以是:动物趣闻、动物与人、珍稀动物等。布置本班墙报
板书:
长颈鹿幽雅娴静
基马猴调皮好动
河马庞大笨重
游天然动物园
(乐趣无穷)大象力大无穷
狮子(母)雍懒
(雄)威武
(幼)活泼
教学后记:
以前在苏州听过一个语文带头人的上过这一课,那位老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材进行教学。去年又到沙二小也听了这堂课,所不同的是,这位老师用的是传统的教法,教学工具也只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后交流时,大家也围绕了要不要多媒体课件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实,多媒体教学我个人认为,它存在了,肯定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它的存在并不代表在任何时候,任何课文它都实用。因此,针对某一篇课文来讨论还有点价值,但如果说,讨论语文课要不要用多媒体课件,那就有点多于了。
象这篇课文,从文字上,学生应该能感受到“乐趣无穷”。也能通过朗读体会到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从“蹦来蹦去”“跳到……背上”“一边啃……一边挤眉弄眼”“挑逗”“围着……奔前跑后”等词语,感受到基马猴调皮好动的特点。从“庞然大物”——“从水中钻出来”“可怕的吼声”“庞然大物”“身长丈余,最大的足有三吨重”体会河马那庞然大物而有恃无恐的样子。因此,可以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但,由于学生对一些动物都是陌生的,单靠文字与图片,学生无法在脑海里形成一些具体而又正确的形象。因此,适当放映动物的录象,对学生来说是及时而又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动物的特点及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
歌曲《在动物园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歌曲《在动物园里》是一首波兰民歌,结构为方整性平行四句体。描述了孩子们在动物园里见到各种动物时愉快而惊奇的心情。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可以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并通过模仿活动,感知并理解音的长短。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带有幼儿的特点,他们往往好奇好动,更喜欢模仿。因此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很重要。孩子们很喜爱小动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让他们感受并理解音的长短。爱动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这个时期也是让儿童认识什么是友善,认识动物、认识大自然的最好时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熟悉“X―”和“X”,感受音的长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3.知识目标:感受、理解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一、感受音的长短
阶段目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听辨和比较,感受音的长短,熟悉“X―”和“X”节奏。初步感受多声部节奏。
教师活动:
1.导言:今天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到森林动物园去玩,你们听,是谁在门口迎接我们呢?
2.播放课件:小猫、小狗的叫声。
3.提问:
(1)是谁在迎接我们?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将动物的叫声写到黑板上。
(2)小猫和小狗的叫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把合适的节奏贴到动物叫声上面。
4.谁来扮演小猫?谁来扮演小狗?
5.边分组读小猫和小狗的叫声,边听听老师扮演的是谁?它的声音什么样?是长的还是短的?学生读的时候,老师用XXXX节奏模仿小鸟的叫声。
6.想一想,谁的叫声和小猫一样长?谁的叫声和小狗的叫声一样长?谁的叫声像小鸟?
学生活动:
1.听动物叫声。
2.模仿,并把合适的节奏贴到黑板上。
3.边拍节奏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4.分小组,扮演小猫和小狗,边拍节奏边读,练习多声部节奏。
5.边读边听,说出小鸟的叫声,和老师一起读节奏,感受三声部节奏。
6.学生创编一组节奏,并分组读一读。做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学习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和接唱,学会歌曲。
(1)导入:
动物园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一起参观。老师看到了小动物们,心里真高兴,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动物吗?听老师唱一首歌。范唱。
(2)提问:老师看到了什么动物?
(3)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播放课件。
(4)再听一次范唱,说说你是从哪句歌词中感受到老师的高兴心情的。你能试试吗?
(5)和老师一起唱。与学生接唱歌曲。
(1)边看课件边听范唱,说说歌曲中唱了哪几种动物。
(2)从“真好玩”这句歌词中体会快乐的心情。
(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中的几句“真好玩”。
(5)接唱“真好玩”的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随琴练唱。
2.处理歌曲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通过创编简单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1)提问: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受吗?请你用歌声表达出来好吗?
(2)你们唱得真好听,小猫听见了,高兴得用叫声给你们伴奏呢。谁来扮演小猫为我们伴奏?小猫的叫声是长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3)你们看,小狗也来伴奏了,谁来扮演小狗和小猫一起给我们伴奏?选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4)你们还看到什么动物了?能唱给老师听吗?
(1)回答。做高兴而惊奇的表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高兴又惊奇的感情。
(2)一部分学生唱歌,找几个学生边敲三角铁边伴奏。
(3)部分学生唱歌,部分学生用三角铁,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
(4)学生创编简单的歌词演唱。
3.思想渗透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1)播放课件:伤害动物的情景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感受?
(2)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想对这些伤害动物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自由表达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并学会了歌曲《在动物园里》。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跟它们成为好朋友。
人文素养:
1、让学生在多种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敢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培养与同学一起学习的兴趣。
2、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创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萌发创造意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艺术素养:
1、学生喜欢聆听《在动物园里》歌曲的音乐旋律,能够用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能随歌声开展想象,并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2、通过唱歌、表演、美术等多门类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出来。
2、引导学生能抓住各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设置思路:
通过观察动物→抓住特征→模仿表演→编词创作→创设情景的过程进行学习。这种“生活──创作──表演──生活”的实践过程,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对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兴趣和成功意识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的动物玩具都带来了吗?
现在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中与她互相交个朋友吧!
(师生一起活动)
2、瞧,我的好朋友是谁?(师模仿小兔)生答。
谁能像老师一样抓住动物的特点,不说它的名字就能让大家知道你的好朋友是谁呢?
(生自由模仿,全班模仿)
3、谁会唱唱跟这些动物有关的歌曲?(生自由唱)
4、小朋友刚才模仿了各种动物的动作,唱了有关各种动物的歌曲,下面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个短片,看看片里的动物你认识吗?(放CAI)
二、学习歌曲
1、你们知道在城市里要想看到这些动物要到哪里去吗?(动物园里)
2、你们到动物园去,好玩吗?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生自由说)
3、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来学习一首波兰的歌曲《在动物园里)。(放CAI,板书课题)
4、先听老师唱一遍这首歌,看小朋友喜不喜欢。
(师范唱)
5、喜欢这首歌吗?
6、我们先来看看歌词是怎样写的?
(师按节奏读歌词一遍)
7、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读歌词。
(1)生随师读。
(2)打节拍读。
8、让我们跟琴来fig歌词。
(1)用听唱学唱歌词。
(2)听歌曲旋律默唱。
(3)全班有感情地演唱。
(4)全班边表演边唱。
三、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唱的是波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有趣的事,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到动物园里去,好吗?(放CAI)
2、我们已经去动物园逛了一圈了,我想我们小朋友也一定想用歌声来表现我们觉得有趣的事,是吗?大家可以先讨论讨论怎样编写我们的歌词呢?
(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
3、谁先来说说你编好的歌词。(生自由说)
谁来画一画小朋友编的这些动物?(生自由上台来画)
4、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小朋友们编的歌词。
(1)全班唱。
(2)一边表演一边唱。
(3)请学生上台表演唱。
5、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把动物们表现得更有趣?(全班表演唱)
6、我们地球上生活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但由于人为的原因,每天都有许多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
(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7、小动物们知道我们的小朋友们这样爱护它们,它们说:“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到大森林里去玩玩吧!”(全班活动)
8、下课!
(此课获首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设计思路】
大部分幼儿有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的经验,平时孩子们对小动物们十分喜爱,经常会一起讨论,可见他们对动物的兴趣浓厚。但是在动物园游玩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多的,新闻中也会播报动物园里的意外事件,而家长们可能会忽视对孩子这一方面的教育,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此类安全教育,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园里存在的危险,萌发自我保护的意识。
结合年龄特点,活动借助于多媒体的方式,以幼儿的前期经验为导入,看视频,和边看边讲的方式来帮幼儿梳理在动物园里需注意的事项,并让幼儿了解亲近小动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通过看看说说,了解动物园里存在的危险,萌发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动物园里真开心——引发前期经验,激发兴趣
1.你们去过动物园里玩儿吗?
2.动物园里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看老虎、狮子......)
小结:在动物园里玩真开心,还可以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
二、动物园里的危险——了解动物园里也存在危险,注意安全
1.小朋友在看哪个小动物?他说小动物们怎么样?
2.他看到可爱的小猴子后是怎么做的?
3.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
4.老师提示:牌子上写着“动物也有调皮的时候”,你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咬人、会打人)
5.鸵鸟是怎么做的?
6.小朋友走到大老虎边上,会发生什么?他该怎么做?
7.奶奶是怎么说的?
小结:
1、读准多音字“扇”的字音以及“萨”、“踱”的字音;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漫游”、“泰然自若”等词的含义。
2、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天然动物园和一般动物园的区别。
4、学习运用读句子,寻找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感受漫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动物种类繁多,自由自在);感受漫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
一、导入新课,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位置。
(一)揭示课题。
2、读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在哪里(2)特别之处(3)有什么动物
(二)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位置。
1、非洲东部有个国家(出示:坦桑尼亚)它的首都在(出示:达累斯萨拉姆)
开火车读正确。
2、跨过鲁伏河,(出示:鲁伏河)车行四个小时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出示: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开火车再读。
3、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4、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出示第一小节)生齐读。
(引读第二小节)快让我们和导游阿里一起去园里瞧瞧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
(一)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二)交流。
1、为大家读一读你找到的内容。(指名读)
2、自己练习读读,说说天然动物园的特别之处。
预设:
◆我读了“这里既没有高大的围墙”,知道一般动物园有高大的围墙,而天然动物园没有高大的围墙。
◆我读了“也没有兽馆、禽舍”,知道一般动物园有兽馆、禽舍,而天然动物园没有兽馆、禽舍。
◆我读了“这里关在‘笼子’里的不是动物,而是游人”,知道一般动物园关在笼子里的是动物,而天然动物园关在“笼”子里的是游人。
3、(出示关联词)既又既也不是而是
师生配合说。
这天然动物园真是与众不同,让我们去瞧瞧那里生活着的动物吧。
三、再读感悟。
(一)斑马
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出示第五节)~斑马。(出示图片)读读课文第五小节,说说这群斑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书上或自己积累的词语概括。
2、交流重点语句:
●我找到了“泰然自若”。
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语。“泰然自若”的意思就是(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还有哪个词也表达了这个意思“毫不惊慌”
●“泰然自若”具体表现在哪里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作者如何具体体现了斑马的特点。
(1)我找到了“安详”。
看出斑马群“泰然自若、毫不惊慌”。
(2)我读到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所以作者在这里写了斑马不同的~姿态
(3)(师生配合读:车子慢慢逼近,到了只有二十来米远,它们还是那样泰然自若,毫不惊慌)有的(一生读)有的(一生读)有的(一生读)有的(一生读)一起接下去读(真是千姿百态,逗人喜爱。)(随机出示图片)
利用排比将这一幅幅优美的场景串联在了一起。
●为什么它们会表现出那么自然可爱的样子
因为它们在天然动物园里生活很安逸,不用时刻保持警惕,所以才会表现出这么自然可爱的样子。点红“逗人喜爱”。
3、个别体会
不仅是这样,而且(引读)
我找到了“膘肥体壮”。
“膘肥体壮”的意思是(身体强壮)读读句子(生读短句)为什么膘肥体壮(我读懂了斑马们的生活过得很舒适。)
对呀,它们食物充沛,生活安逸,所以才会“膘肥体壮”、“油光滑亮”。
4、
生齐读第五节。
(三)研读重点句段,升华情感。
1、过渡:现在我们离开斑马群,向前继续前行,沿途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动物。作者挑选了几个有趣的画面进行了描写。
学习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内容。
2、谁来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画面
▲(基马猴)(媒体出示)
(1)请你读一读这段话。(生读)
我看出基马猴很顽皮。
(2)在这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具体表现基马猴的顽皮
用了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说说句子里有哪些动词
(3)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动词,把基马猴调皮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基马猴的动作多轻快,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读好这些动词。(指名读)
这群可爱的基马猴和游人玩在了一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长颈鹿)(媒体出示)
我从“婷婷玉立或迷人、风景画”中感觉这个画面太美了!
是啊,美得让人陶醉。那就请我们的女同学一起读一读。
★(交流完长颈鹿和基马猴后)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第六小节中先写了宛如一幅画的长颈鹿,又写了活泼好动的基马猴,这一静一动的画面真是妙趣横生,给作者和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象)(媒体出示)
(1)你先来读一读。你从哪一个词语中读懂了什么(我从“慢腾腾”看出大象很悠闲,我从“齐根打断”看出大象力大无比。)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告诉我们大象力大无比。
(2)老师听到你有一个字的字音读得很准,请你带领大家读一读(出示:踱步)“踱步”的意思就是慢步行走。这句话里还有个多音字,(出示:扇动)你来读一读。(个别读)一起读(齐读)表示动词时,读第一声。
(3)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注意把这几个字的字音读正确。(生自读)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狮子)(媒体出示)
(1)生交流,活泼可爱的幼狮,悠闲自得的母狮,威风凛凛的雄狮。
(2)同学们用不同的词语概括了不同狮子的特点,作者通过描写不同狮子的特点表现了狮群一家子的(温馨和谐)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1、天然动物园里有很多动物,除了这些作者还看到了(犀牛、狗和数不清的黄牛)(板书:)这里的动物真是(~种类繁多)在欢笑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野游(出示第9节)生齐读。动物朋友们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2、一切看似那么随意,但其实,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内容串联起来的。
(1)晨光熹微,(引读)我们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达姆乘车出发,跨过波光粼粼的鲁伏河,穿越苍翠茂密的椰林,向西南奔驰。车行约四小时,到达了距首都最近的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指板书)我们看见了斑马、长颈鹿、基马猴。
(2)午饭后,(引读)车子通过一片小树林
(指板书)我们看到了大象,
(3)下午两点多钟,(引读)远处一辆旅游车上的游客朝我们挥动一块红布。
(指板书)我们发现了狮群。
3、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对象的特点,有详有略地进行介绍,你也可以写出一篇优美的游记来。
板书设计: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斑马泰然自若
晨光熹微长颈鹿亭亭玉立
基马猴顽皮可爱
狮群
种类繁多充满温馨乐趣无穷
1、聆听:《狮王进行曲》和《大象》
2、歌曲《在动物园里》
1、通过聆听使学生感受音乐对动物形象的表现作用并能模仿动物的叫声,随着音乐的节拍进行生动地表演。
2、通过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热爱和关心,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自由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动物王国里要开一年一度的音乐会,你们想去参加吗?(生:想去)那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出发喽!(课件播放音乐,师生一同随音乐表演)。
师:美丽的森林王国到了,你们瞧!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播放课件)
生:小狮子、熊猫、狐狸……
师:还有两个动物朋友出正在赶往这里,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和《大象》:
1、播放《狮王进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引导学生说出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2、播放《大象》,请学生细心听辨两段音乐不同的风格及所描绘不同形象的动物,并带领学生边听边表演。
四、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1、教师范唱: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学习歌词:
(1)教师加上动作有感情的范读
(2)师生按节奏接读歌词同。
3、教师范唱: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4、学唱歌曲:
(1)随音乐伴奏心里默唱歌曲。
(2)用“噜”“啦”哼唱歌曲旋律
(3)跟琴放慢速度演唱歌曲
(4)发现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
(5)师生接唱歌曲
(6)完整演唱歌曲
(7)有感情、有表情地完整跟伴奏演唱
5、采用独唱、小组唱、领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6、请表现好的学生当小交警指挥大家演唱。
五、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引导学生自由创编表演动作,表现歌曲。
2、请创编得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表演。
六、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复述课文。
4、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2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一定去过动物园,动物园里关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供游人们观赏。(板书课题:12游天然动物园)
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篇游记)
还想知道什么?(什么叫天然动物园?它跟一般的动物园有何不同?在天然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上面的问题。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亭亭玉立:形容身材细长。挑逗:逗引。
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3、指名回答上面两个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几段?
2、指名说。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们”乘车来到了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写上午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写中午和下午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这次野游活动的愉快感受。
3、分段朗读课文。
五、课堂练习
1、指名板演下列生字,师生评价。
尼萨啃邀欠颇绎
2、钢笔描红,临写。
一、复习检查
1、(小黑板出示)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玉立()眉()眼()然大物
有恃无()()不在乎兴高()烈
()()不绝走()无路()不易得
2、指名答: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二、精读指导
1、(出示投影)“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指名读。
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
下面,我们重点来读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段,在你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回读几遍,并想一想:哪几种动物写得比较详细,哪几种动物只是一笔带过?
3、指名读,把你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读给同学们听。
4、指名回答:写得比较详细的动物是哪几种?一笔带过的动物是哪几种?
5、默读描写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的有关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几种动物的,写出了它们怎样的特点?
6、(出示挂图)组织讨论。
7、指导朗读。
(1)自己练读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
(2)指名读,师生评价。
8、自由练读,注意结合老师、同学的评价指导。
9、小结:作者抓住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等动物为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览天然动物园,有紧张刺激的体验。游览天然动物园,有着与参观一般动物园迥然不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