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现在课堂多出现低效或无效提问,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特设计本节课。
教学内容: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成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商场降价销售时,经常用打折的形式进行销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几道题。(课件出示)
1、一件体恤衫原价80元,如果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
(现价=原价×折扣)
2、一种型号的手机,原价1000元,现价900元,打几折出售?
(折扣=现价÷原价)
3、小明在某商场买了一件玩具,商场规定有优惠卡可以打六折,小明用优惠卡节约了8.4元,这件玩具原价多少钱?
(原价是单位“1”,求单位“1”用方程或除法。)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
二、情景导入
师:关于成数你想知道哪些知识(a、什么叫成数?b、怎么解决成数问题?c、成数表示什么?d、成数与我们之前学的百分数有什么不同?…….)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来研究。下面请大家翻开书的第9页自学上面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九成=====八五成=====
(3)填空:(先改成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一成=()=()%三成=()=()%四成五=()=()%八成五=()=()%
反之:90%改写成成数就是();85%改写成成数就是().
(4)填表:
今年我省粮食比去年增产二成。
(5)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今年进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减少二成。
今年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五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今年比去年节电的.量
梯度设问,化难为。有些问题,由于难点较集中,教师就应当为学生设置思维的“阶梯”,初问浅显,学生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逐渐达到预计的目的。
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在此环节设问:你还有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巧变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一个问题往往有多角透视度,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课件出示)
1、去年陈伯伯家收玉米1860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一成五,今年收玉米多少千克?2、某市20__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20__年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__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3、某汽车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
四、达标测评(学生做答题卡)
1.第9页做一做.
2.上学期王玲的数学成绩是75分,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这学期她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二成,她的成绩提高了多少分?现在能得多少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此环节设问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能力。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第4、5题写到作业本上。
2、预习第10页上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成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一、复习准备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
2、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
(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七成二成五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
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4.出示例2。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37.4×(1-15%)
=37.4×0.85=31.79(吨)
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听农民们说:“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二成”,“我家的桂皮晒干后只有五成”等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渗透环保教育
三、探究体验
(一)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1、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2、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四成五=()%;七成二=()%。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
万千瓦时?
2、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3、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四、巩固练习
1、三成=()%;五成六=()%;八成三=()%;
2、第9页做一做
3、解决问题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鼎湖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类)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2.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二)学习新课
(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板书:
37.4×(1-15%)
=37.4×0.85
=31.79(吨)
3.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知道了“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了有关“成数”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是()的30%。
(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