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服饰设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玩偶尺寸一般为真人的1/3、1/4、1/6大小,因此服饰的款式和结构不宜层次太多,应该做到相对简洁,否则容易造成服饰的堆叠、臃肿。由于服饰的面积和体积比较有限,许多在真人服饰中容易遮掩和被忽视的缝合线与工艺细节在玩偶身上会变得特别明显,所以服饰在设计时应当适当减少服装省道和分割线,尽量把多省变为单省,减少过于复杂的设计,以免分割线过多、过于明显,从而影响整体效果,而且也能减少在制作时带来的难度。总之,玩偶服饰的结构应以适当简洁为上,不妨把设计亮点放在图案、刺绣、珠绣等二次设计上。
玩偶由于其尺寸特点,服饰设计时所需的材料就不能完全照搬真人服饰,应该多考虑棉、丝绸、雪纺等轻薄面料,而一些较厚的毛呢布料则不适用于玩偶服饰,否则会造成服装拼接处太厚臃肿而影响最终效果。在服装面料上,应尽量选用纯色或图案较小较集中的面料,纹理粗大、花纹大的面料则不适用。玩偶服饰主要用于观赏把玩,并不需要真人服饰那样具有保护身体、抵御寒冷以及皮肤亲和性和透气性等作用和要求,所以在设计时不需要完全局限于真人所用的布料、辅料,一些更为个性和创意的材料都可以用于玩偶的服饰(图3)。比如报纸、纸巾、垃圾袋这类很难被利用的材料,在玩偶身上都能发挥出独特的魅力。非常规服饰材料具有其各自的艺术语言,相比传统衣料更为生动和玩味,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新奇感,表现出玩偶作为时尚展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玩偶收藏者是一批内心细腻,对美和艺术有着深切爱好的人群。他们往往对美与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非同一般地热爱,尤其是以艺术个性为卖点的现代玩偶,仿佛通过服饰造型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受到了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喜爱。而且每一个系列的玩偶都会带动相应的文化流行,玩偶收藏者被玩偶独特的造型与服饰设计吸引后,往往会去追溯其设计者和背后的文化,这就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益处,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极创新勇敢追求的作用,玩偶成为了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成为了人们娱乐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玩偶收藏者购买收藏玩偶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是为了给玩偶更换服饰穿衣打扮,在不断地变换造型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着一场场时装秀,看着一个个小模特们演绎着各种或古典或时尚的造型,给视觉上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服饰的多变和丰富把玩的乐趣带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二、创作构思与创作分析
1.创作构思
2.苗族原创作品分析
(1)苗族原创设计系列一《悦目苗风》设计分析
(2)苗族原创设计系列二《彩衣炫影》设计分析
(3)苗族原创设计系列三《涅磐》设计分析
三、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的设计原则
从对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特色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的设计要依托特定的文化历史、自然条件、人情风俗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人文设计需要遵循几个重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设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从整体考虑。苗族传统服饰装饰设计需要将造型、理念、实施与服饰风格、整体造型、环境设计等方面协调、统一,塑造出天人合一的人文设计作品,这也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2唐朝服饰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1)少数民族文化的利用。
唐朝频繁的民族交流使得各民族服饰之间也展现了强烈的影响,唐朝服饰的理念上,对其他民族服饰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尤其胡服,对当时的唐朝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胡服等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被唐人所接受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少有的无政治地位区分属性;另一方面是其简单、方便的实用性,这两方面都非常易于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少数民族服饰从款式设计上看,偏向贴身,一方面有利于突出女性突出的身体线条;另一方面有利于男性活动与劳动,这些特色都逐渐被唐朝服饰所吸收和融合。唐朝服饰的这些设计艺术风格在受现代服饰设计理念影响较小的西部地区,仍然保留着当初极为丰富的服饰特色。
服饰的起源目的是防寒,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对服饰要求的提升,服饰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反映,逐渐与人们生活和文化形成了相互关系。唐朝开放的思想和观念,使服饰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与生活、文化紧密结合。此时的服饰设计被赋予更多的思想和文化,冲破了陈旧观念,这种思路给当代服饰设计带来了宝贵的财富。
(3)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每个时期的服饰都离不开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思想文化意识。在唐朝来说,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直接决定了唐朝服饰的特色和文化,其兼容并包的思想造就了服饰款式、工艺等方面丰富多彩。在当时社会,唐人的衣着相对较为自由,他们乐于接受其他民族的服饰,乐于创新服饰,乐于展现自己文化的服饰。这也正体现了真正的精神文化理念,使得唐朝服饰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服饰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唐朝服饰设计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1)面料和款式的设计。
唐朝流行的服饰面料为丝绸,丝织品以其柔软、飘逸、细腻、华丽的特色用于现代女性服饰的设计中,将能够极大的展现当代女性魅力,是丝绸的魅力与女性魅力完美的融为一体。款式方面,展现唐朝服饰款式设计元素运用最为显著的就是现代旗袍,完美地运用了唐朝服饰紧身、窄小、高腰、束胸、贴臀、下摆齐地的样式特点,成功的展示出女性身体曲线,凸显女性美。因此,可以一定程度的认为,唐装尤其是旗袍在世界方位内的流行突出了唐朝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色彩的设计。
唐朝服饰色彩讲究浓艳、大胆、奔放,色彩单一突出,尤其是红色,在世界服饰色彩设计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色彩。运用唐朝服饰各种色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灵活的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一方面能够体现色彩与气势的搭配;另一方面还能够展现民族特色,给服装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
(3)图案的设计。
二、畲族几何纹饰的设计特征
几何纹样是组成畲族服饰图案的基本类型,从其表现手法来看,主要通过会意、借代、谐音、象征等方式,以本民族自身文化为基础对自然物象进行演绎,其纹饰造型古朴自然,取材广泛,体现了极强的象征文化符号的特色。
(一)几何纹饰的结构与色彩特点
畲族几何纹样的构图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纹样。它具有独立的单元纹样,主次分明,结构紧凑,布局对称,多用于刺绣的纹饰中。另一类是带状纹样。该类纹样主要的单元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彩带、衣领、衣襟、裤腿和袖口处,并且大部分呈现45°角倾斜的排列特征。同一带状纹样的连续单元纹样在内容上可以有所不同,单元纹样之间的空间距离也可以灵活取舍,这给带状纹样的形式带来了丰富的造型语言。从色彩角度观察畲族几何纹样,可以发现其套色一般会控制在3种颜色以内,在衣领、衣襟、裤腿和袖口处的色彩应用以鲜亮的暖色调为主,起装饰点缀的作用,常见的颜色有橙色、红色、褐色等。而彩带的色彩应用则以对比色为主,常见的有黑底白纹和蓝底白纹,背景多为暗色,纹样为亮色,强调视觉对比。
(二)几何纹饰的分类方式与内容分析畲族几何纹样从其表现内容来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类:
1.自然形纹
自然形纹饰主要有浮龙纹、山头、云勾、马牙纹、蜈蚣脚纹、水纹等,这些纹样是从大自然中具象的动物、自然景观形象抽象变化出来,再经过高度概括简化后,通过连续纹样和单独纹样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富有变化的形式美,表达了畲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与热爱。
2.线形纹
该类纹饰以三角纹、菱形纹、直线纹样等线形纹样为主,线条朴拙,纹样大方,多用于畲族服饰,并以花边的形式对其进行装饰。
3.字符纹
字符纹是一种根据甲骨文、汉字笔画以及抽象的图形演变而形成的类似字符的纹样。这类纹饰常应用于彩带,除了装饰兼具叙事和祈福的作用。字符纹根据其造型特征又可以分为:会意类字符纹、假借汉字字符纹、几何形组合字符纹。会意类字符纹:畲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一些会意图形,在传承下来的彩带纹样里就能看到:以两线交叉(即“×”)表示阳光照耀,以鱼的简笔画表示鱼和渔,以菱形中有一点表示怀孕等。假借汉字字符纹:该类字符的排列呈45°角倾斜的排列特征,字符的间架结构也完全遵循汉字字符的笔画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假借汉字的含义与汉字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不相同。例如:“田”字纹在汉语里解释为田地,而民赋予的是“继承家业”的意思。几何形组合字符纹:通过不同形态或者相同形态的几何形体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加以组合来表达丰富的含义。例如:三个大小相同正方形呈向右的箭头组合方式代表祭祀的含义。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畲族几何纹饰以“师法自然”为创造哲学,以象征意象的构成手法来表达畲民古朴自然地审美情趣。其中,几何形图案有意味的形式感不但典雅而且具有现代感,它所表现出的形式美感应用在现代品牌与包装设计中突显出雅致而生动的视觉效果。
三、畲族几何纹饰在品牌与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笔者及其设计团队实地调研了景宁县当地的文化博物馆,系统的收集了畲族服饰图案的资料和图片,并从畲族服饰尤其是彩带中分析提炼出该民族具有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几何纹饰”。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形式、风格、色彩等方面赋予其时代特征,进行二次抽象,应用在浙江景宁当地的“山哈制品”品牌及其包装设计中。
(一)形式与风格的创新
2塔山瑶族服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塔山瑶族服饰穿戴比较复杂,服饰分首饰、头饰、衣服、束带、裙类及鞋袜类六大类。各个部分的纹样也不同,这种纹样的区别有的是由于类别的客观形状不同而不同,有的则是由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1塔山瑶族服饰纹样的类别
塔山瑶族传统服饰男女有别,在各个年龄段中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男性、年幼、老年阶段的服饰纹样相对简单。从服饰的使用性质方面来说,大概分为:衣服、首饰、裙类、头饰、束带及鞋袜类六大类。头饰包括:铜铃帽、角帽、顶板架、包头帕、头帕、顶板帕、小帕(又称帕端)。衣服有:长大褂和褂子。裙包括:围裙和胸裙。束带包括:须帕(特指无须帕)、大带子、绑腿。鞋袜包括:布袜、布鞋——有翘龙鞋和镶边鞋。各个部分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纹样和色彩。
2.2塔山瑶族头饰纹样
2.3塔山瑶族上衣纹样
塔山瑶族上衣以素色衣裳为底,边缘刺绣为辅,纹样和花色不多,构成十分美观。长大褂:棉质青布,单层,衣摆过膝至小腿上方,为对襟,不定纽扣,下摆开叉至大腿,衣领、衣袖为丝线绣2~3寸的宽花边,或者用红、蓝小布条加花边镶边。纹样以蝙蝠纹、盘王像风车纹、八宝花纹、梅花纹等为主纹,以锯齿纹、水波纹、平行纹、抽象人形纹等为辅纹,作为间隔或者锁边。褂子:即马甲为里蓝、面青、双层,下摆到臀部。缝制后在双肩部锁缝红色丝线,黄色丝线加花,襟钉5~7颗银质纽扣,男女同用。塔山瑶族上衣的纹样以大面积的蓝色、青色为主,以红色和多色纹样勾勒边缘,其颜色搭配符合现代的色彩审美,蓝色和红色、黄色进行撞色。由于其传统的染织技术,其色彩饱和度不高,颜色都有灰度。所以,颜色虽是对比色,但是其灰度的加入使得撞色的颜色达到了一定的和谐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颜色的和谐和对比可以运用到塔山瑶族上衣的颜色搭配法则。
舞台服装色彩与布景的和谐关系
营造舞台情境氛围,调和舞台布景与服装的和谐关系,对于把握人物心理诠释人物形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舞台布景与舞台服装的色彩搭配。舞台服装的色彩是舞台画面上流动着的乐章,它与灯光、布景协调搭配,描绘出一幅幅灵动的画面,它直接影响到舞台的整体效果,对改善观众视觉效能有积极的意义。把握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处理好服装色彩与背景色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完美地利用服装色彩诠释舞台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将舞台布景比喻为画布的底色,而舞台服装就是会活动的色块,局部色块必须服从于画面整体的风格和色调。因此在一套舞台服装中,色彩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布景色彩的影响和限制,尤其是在场面宏大、布景不断更换的舞台表演中,通常会将服装色彩控制在五种以内,当然印花面料的色彩除外。如舞台背景是红色调时,为了使演员显得更加突出,舞台服装的色彩就不能大面积使用红色调,选用冷色调的设计时人物在舞台上的直观形象会由于暖色调的对比显得尤为鲜明突出。
刷新了舞台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长隆国际大马戏《森林密码》就采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森林实景式舞台,宽100多米,纵深50多米的舞台创造了舞美史上的奇迹。布景层次多达11层,以热带雨林为背景,将山水树木和动物融为一体搬上舞台,真实情景的舞台布景增加了表演的神秘感。由于《森林密码》的主题是展现发生在神秘丛林中的离奇故事,所以舞台服装的设计都是以森林为母题,紧紧围绕着马戏节目及故事情节进行构思的。其服装造型怪异大胆,色彩艳丽丰富,与舞台布景呼应成趣,大大提升了马戏的视觉效果,瞬间就将观众推进了原始的大自然情景中。充气小丑的斑马纹连体衣、有曼妙舞姿的金发女郎的金缕衣等绚烂华丽的舞台服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满足了现代观众挑剔的眼光。
舞台布景、服装、灯光的协调统一共同打造了这场视觉盛宴,再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堪称是一首美丽生灵世代不息的生命礼赞。因此,将服装色彩与舞台布景的色调维持在一定程度对比又和谐统一上,既能丰富整个舞台的色彩感受,又主次分明,更利于每种色彩充分的表现其特征。又如大型儿童舞台剧《雪孩子》中,演员的服装统一为白色。舞台布景采用蓝白相间的冷色调幕布,加上白色雪花的辅助,与“小雪花们”身穿的白色雪花裙、头戴的白色雪花帽相呼应,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
面料与舞台服装色彩的关系
首先是面料的质感,纤维组织形成的各种面料对于光的反射、吸收、透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也会因此产生变化。表面粗糙的织物,对光的反射能力弱,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就会比用同样染料染制的表面光滑的面料低,如同样情况下丝织物比麻织物对于光线的反射能力更强,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也相对较高。另外面料的表面肌理也是重要因素。
即使面料的组成纤维相同,但因纤维的组织不同形成不同的表面肌理,也会影响服装的色彩。锦缎面料等表面光滑的织物对于光线的反射能力最强,其次是平纹、斜纹的面料,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面料最弱,色彩的饱和度、明度也呈现从高到低的表现。例如话剧《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服装都是蓝色调,但周朴园的长袍选用锦缎面料,纤维组织细腻表面光滑的面料对于光的反射能力强,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较高,呈现出的色相较为明确。特别是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光鲜华丽的服装质感彰显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冰冷的蓝灰色诠释出周朴园的自私与冷漠。
而鲁侍萍的服装选用粗布面料,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材质对于光线的反射能力较弱,色彩的明度较低饱和度不足,服装色彩显得暗哑陈旧,完全符合角色的境遇,反映出鲁侍萍无奈的处境与坚韧的性格特征。
色彩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更强调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舞台服装的色彩应用当然也离不开这一规律。色彩体系已经远远超越了审美和实用的功能,体现出深远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服装色彩由于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和等因素的影响,反映出强烈又鲜明的文化特征。对于色彩的偏爱和情感蕴涵了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人们的性格与思维方式。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尤为偏爱红色,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对于黄色也相当推崇,甚至被认定为是只有皇族才能使用的色彩。
然而在墨西哥,黄色的花朵象征着死亡和绝望,而红色则代表着诅咒与怨恨。同样在巴西黄色也意味着会让人感觉陷入绝境,是患病的征兆。在巴勒斯坦由于所罗门教的僧侣穿着黄色的长袍,因此黄色便被贴上了宗教或政治的标签,是谨慎使用的色彩。所以,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中的色彩的观念和认识及审美趣味,能使我们深入探析其色彩视觉心理,以便更好地为舞台服装的色彩运用服务。恰当地把握和运用色彩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有助于观众和演员的内心情感沟通,对于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氛围情境的营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涵盖了中国各藏区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歌曲、乐器和舞蹈的大型藏族歌舞乐《藏谜》,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应藏文化的音乐诗篇。为了完整真实地再现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文化传承,剧中的近三千套舞台服装都是根据本族服饰的特征而设计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入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入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入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入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入,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入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入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3.色彩的植入形式
2美术设计与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美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充当了重要而且基础的角色。美术设计过程最重要的是感觉,也就是灵感。一个好的设计的作品必须有内涵和深度,也就是所谓的“悟”,悟到再创作,悟到再设计比不着边际的设计好很多,同样悟的过程也是多看的过程。如图2这款错觉艺术在服装中的应用,就有效地把错觉艺术应用的到服装中来,这一应用,不仅提升是服装的艺术价值,同时又沟通了上装与下装的统一性,使服装的整体性更完备,时尚、典雅和艺术气息浓郁。美术设计在服装中应用,会产生另一种全新的感觉,首先会对服装的审美观会有很大的提高,超强的审美观是服装设计取胜的最大优势,审美观是检验服装妙在何处或者败在何处的着眼点;其次就是服装效果同时也检验着美术设计的功底,彰显设计者美术审美和手法功底,成功的服装设计,是美术与服装的双重成功。服装设计与美术设计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好的美术创意,推动服装设计的艺术性与审美性,服装设计有增加了美术设计的内涵与表现的张力,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3美术设计对于服装市场的影响
美术设计加入到服装这个多方融合的大家庭之中,带来许多新气象,让设计师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想象力,从原来的服装设计之中走出来,有许多现在流行的、受欢迎的服装都是由美术设计得到的灵感。人们从哥特式建筑中得到灵感,靠美术设计,将哥特式风格中的夸张,多装饰元素带到了服装之中,设计出了受欢迎的紧身裤,尖头鞋。美术设计对于服装市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助力,可以促进更多美丽时尚的衣服诞生。
4美术设计在服装市场中的前景分析
从我国的服饰制造业总体增长态势上来看,它的商机是巨大的,因为人人需要穿着,服饰制造业永远不会饱和,服饰的更新换代,季度变化,都是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服饰的需求永远不会降低。美术设计在服装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术设计在未来服装市场中不可忽视时代的进步。时尚潮流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服饰制造业在不断地引领消费方向,从遮衣蔽体到高端时尚,服饰对于各个阶层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美术设计不但不会被忽视,反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术设计在服装市场中的前景是良好的。如今,服饰产业跟随时代的脚步更新人们生活的态度,加强了服饰制造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影响了时装设计师的工作,因为涉及到美术设计这一流程。每一位时装设计师的绝佳创意,都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轰动。所以有更多更好的设计理念和想法的出现是极为重要的。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服饰不断涌入时展的潮流中,促进服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服装样式越来越多样化,还有相对应的穿着场合,现今人们更崇尚休闲生活方式,更热爱体育运动,这都将会对服装样式的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就是对美术设计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
(2)线。线通常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曲线、斜线、不规则线等几大类。不同类型的线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例如,细线通常给人感觉懦弱缺少勇气;直线给人一种稳定、强壮的感觉;折线多用来表达情绪上的波动。不同排列粗细的线能组成不同联结和韵律的图案。若把线理解为一种力,水平线与垂直线两者相结合能够诠释出一种张力平衡的矛盾原理。斜线,可以带给人一种方向感,有种悬而未决非常的不稳定的感觉。曲线,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自然态,对于一条的曲线来说,它能更为简明地表现出方向和比例关系,更有趋向与直线的“欲望”。
(3)面。通常人们把各种面按一定规则。例如,大小,形状,色彩,明度进行排列,形成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受视觉环境、光效应等影响。
2案例分析
现代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仍信奉中庸之道。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庸之道体现在“适度”二字上,也可以称作平衡,使现代生活中不失传统的高贵典雅和丰厚的文化意蕴。室内空间是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场所,将符号的造型方法、特点、规律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运用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是十分重要。俏江南餐厅的室内设计就突出了这些特点,这里列举几个不同分店的室内设计效果图,浅析一下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1)“圆形”符号。俏江南餐厅的设计师在为每一个分店做设计时都非常系统的运用符号,这种系统的运用手法使得室内视觉效果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例如,俏江南北京国贸店随处可见的椭圆形符号,椅背,灯具,包厢,甚至是灯具的支架无不存在着圆形。而且元素搭配的很有意境。例如,吊顶处的水墨仙鹤与包厢的墙纸相呼应,在这种装饰效果下甚至会觉得餐巾的折法也像是仙鹤的翅膀,符号元素运用的非常巧妙。
(2)“矩形”符号。俏江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店墙体上的蝴蝶标本与吧台侧面的蝴蝶射灯,以及沙发上黑色类似蝴蝶翅膀纹路的花纹都是一种装饰符号,整体有一种规整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而且蝴蝶标本与大厅的树木形象使人不自觉地把二者联系起来,这种表面上看似不同的符号其实质也是存在着一些有逻辑的内在联系的。这些元素掺杂在一起使得柱体上的方形木条,吊顶处类似树叶的形象及蝴蝶这些符号组合在一起结合整个餐厅的纯白色系给人一种纯净的自然之美。
(3)“线”形符号。俏江南北京欧陆广场店运用了曲线这一装饰符号,看似杂乱其实整体上却是非常有秩序的,镂空屏风上的曲线与餐厅地面的曲线相呼应,避免杂乱又穿插了规整的垂直线来中和这种视觉感受,屏风上曲线组成的圆形与圆形的桌,圆形的盘,带有弧线的椅背,甚至带有圆弧造型的灯饰组合在一起一切看上去既合理又整体。
(4)具象元素抽象化符号。俏江南苏州李公堤店把“花瓶”“折扇”这两个形象作为一种符号进行装饰,沙发上陈列了一系列红色的花瓶,红色这一元素首先被运用到室内的各个地方,墙体,部分厅的地毯,沙发,部分灯体等等。其次部分灯的形象由灯笼改造成带有花瓶形态的造型的形象“;折扇”这一元素则被运用到吊顶的设计和小型包间的隔挡上。不仅于此设计师还提取部分曲线的元素运用在如沙发,座椅,包间的圆形顶,带有弧度的包间墙体。这些被肢解的符号在一起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经过变化后再次组合,画面既丰富又互相联系,而且元素的解构和拼合的装饰效果又十分有意境,中国风里带有一些现代感,有一种“中西合并”的感觉。这种装饰方法使传统符号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并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就应该像俏江南的设计师一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