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公众号《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
《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OnlineMediaandGlobalCommunication)》是一本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
《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2023年第3期
OnlineMediaandGlobalCommunication,
2023,2(3)
翻译:索格飞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卷首语陈沛芹、哈筱盈
Z世代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全球传播
Z世代(GenZ)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他们是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大规模普及后诞生的第一代人。借助各种国际性数字平台,Z世代比前几代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大量的多样化信息。
通过在全球性媒介平台上相互联系,Z世代自幼时起就成为基于互联网进行交流的一代。Z世代能够接触全球性交流平台,尤其是全球性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值得研究的是:他们的观念和态度是如何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在线内容所塑造的。
目前,无论是关于Z世代的网络媒体使用,还是他们对其他国家的看法,亦或是此类话题在各国的比较研究,都非常缺乏。而研究Z世代在全球背景下的媒体使用,尤其是新闻消费情况,对于理解世界至关重要。
今年,我们的期刊《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为填补这一空白做出了努力。我们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国际传播学会(ICA)2023年年会上组织了一次前会。在这次前会上,HomeroGildeZuniga发表了题为“Z世代、千禧一代、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新闻发现我’的认知作为效果均衡器及其对全球传播的影响”的主题演讲,并提出了一种年轻一代的媒介使用模式。他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Z世代不再搜索新闻,而是依靠“新闻找到我"。此外,前会上还举办了“媒体使用与Z世代的世界观”和“儿童与新闻:经验教训与未来方向”两个专题讨论会,发表了14篇论文,论文主题包括社交媒体使用和国际新闻对Z世代世界观的影响、政治与Z世代的媒体使用、人工智能与Z世代、数字激进主义与Z世代以及跨代比较。
通讯作者:哈筱盈,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
本期中文摘要一览
1
身份、移民和社交媒体:美墨加协定中的Z世代
DianaAlvarez-Macias,AlfredoVillafrancaandCarmenVillafranca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深度访谈的定性方法,目的是重构社会意义和社会表征系统。在NVivo程序的支持下,采用了恒定比较法进行信息分析。
研究结果
实践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年轻人如何解读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信息,以及构建了怎样的国家身份表征。我们相信这项研究可以推广至其他国家。
社会意义
我们可以思考,Z世代对这三个国家的民族特性以及移民的意义的表述可能会对每个国家的民主生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美墨加协定》三个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原创性/价值
作为为数不多的关于《美墨加协定》带来的国家认同的研究之一,本研究通过定性地探索Z世代对国家认同的表征,有助于增进该地区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
Z世代,国家认同,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社交媒体,深度访谈
2
在线新闻平台依然重要: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的代际新闻消费模式
RikRay,UniversityofIlinois-UrbanaChampagne,U.S.A.
Z世代或更年轻的新闻受众被认为是导致新闻消费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对新闻的兴趣和信任度下降,尤其是对政治新闻的兴趣下降。这将对民主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我们见证了美国历史上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事件,本研究通过对选举前后网络政治新闻消费模式的背景、代际差异和相似性进行定性,为探究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细致入微的视角。
研究设计/方法
尽管Z世代的新闻消费量确实大大减少,与假设相反,他们在大选后对新闻网站的参与度却显著提高。此外,各代媒体受众在此类事件中可能会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
研究意义
通过在准实验设计中使用观察数据,本研究为重大政治事件背景下在线政治新闻消费的代际模式提供了更精确和完善的视角,这既证实了我们现有的一些媒体使用观念,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挑战。
3
影响者真实性的认知差异: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去影响力运动”期间对影响者真实性定义的比较
MaraF.Singer,ChazL.Callendar,马骁,谭炳祯
Z世代和千禧一代都认为,真实性是社交媒体影响者说服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采用主题分析法来解构Z世代和千禧一代是如何形成他们对社交媒体影响者真实性的看法的。
研究结果表明,Z世代认为社交媒体影响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他们可以向他们寻求建议和意见,而千禧一代则认为社交媒体影响者是一种需要以道德和公开的方式从事的职业。
现实意义
这些发现有助于了解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心理,从而使用适当的制作人信息来接触他们。
由于多个实体对“真实性”的概念有不同的定义,本研究试图填补目前文献中的研究空白,分析各代人对感知真实性的定义,特别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这两个最大的网络消费者群体之间的定义。
真实性、社交网络影响者、Z世代、千禧一代、网络口碑
4
为什么Z世代在Twitch上观看带有头像的虚拟流媒体VTube动漫视频?
李奕锦
直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媒体形式,它允许个人在互联网上同时录制和广播。作为从事直播视频的个体,主播在直播视频平台上创建多样化的媒体内容。大多数主播以真人形象出现在直播中。然而,虚拟YouTuber(称为VTuber)则使用化身进行直播。近年来,Twitch已成为虚拟主持人最知名的视频直播服务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准社交互动,探讨观众和虚拟主持人之间的吸引力,并研究吸引力对观众和虚拟主持人之间实际中介互动的影响。
为了研究虚拟主持人直播的吸引力和观众与虚拟主持人的互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该研究为虚拟主持人和直播平台提供如何设计和改进直播流的建议,并帮助虚拟主持人进行宣传以吸引观众。
该研究介绍了虚拟主持这种亚文化,并展示了观众如何消费虚拟主持人的直播流媒体。
这是第一项探讨了吸引力对观众选择和参与虚拟主持人直播的作用的研究。该研究说明了虚拟主持人的陪伴、头像和个性在影响观众观看直播意愿方面的重要性。
虚拟YouTuber,虚拟主持人,Twitch,直播,Z世代
5
张真予
中国、Z世代、偶像玩偶、妈粉、准亲属关系、参与式文化
6
从传统派到Z世代:美国代际传播与媒体偏好的概念化
高红梅
本文以每代人15年为一个矩阵,对生活在美国的七代人进行了分类。本文介绍了作为雇员和消费者活跃在当今美国的五代人的沟通风格:传统派、婴儿潮一代、X代、千禧一代(Y代)和Z代,并提出更有效的代际沟通策略。
本文作为一项多方法定性研究的成果,主要基于对十位全球商界企业家的深入访谈和大学教授对“Y世代”和“Z世代”学生的参与式观察。
企业需要考虑采用针对特定世代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进行双向交流。本文揭示了目前活跃在美国劳动力和市场中的五代人的沟通偏好:传统派、婴儿潮一代、X世代、千禧一代(Y代)和Z世代。
理论意义
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对美国的组织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研究运用“言语代码理论”和“新闻找我”视角,提出将代际传播视为跨文化传播。五代员工和客户成长于不同的经济时代,受到不同技术和媒体的影响,公司和组织面临着管理、融入和接触五代员工和客户的挑战。
这是第一项综合了活跃在美国职场和市场上的五代人沟通偏好的学术研究。这项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对来自传统派、婴儿潮一代和X世代的十位全球商界领袖进行深入访谈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以及在美国担任教授期间对Y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学生的参与式观察。
代际沟通,传统派,婴儿潮,千禧一代,Z世代,社交媒体
7
在TikTok上共同撰写新闻:媒体合法性与寓教于乐的社区
LisaBolz
通过将传统做法与TikTok代码相结合,TikTok上的媒体特别针对所谓的“Z世代”提供了新闻报道。短小精悍的视频代表了一种新的新闻话语,将新闻信息与TikTok文化联系在一起。随着TikTok上新闻业的兴起,媒体必须在这个数字社交网络上进行谈判并证明其权威性,还必须解释新闻业是如何运作的。因此,TikTok上的记者通过展示新闻业的环境或证明报纸值得获得认证来提供媒体教育。媒体根据TikTok调整其视频的内容和性质,例如,通过参与病毒式传播趋势,或发布影响年轻网民生活的视频,或以幽默的角度讲述信息。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媒体设法让网民参与到新闻制作中,并向媒体群体展示。
德古意特是一家拥有27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独立学术出版社,出版图书、期刊、数据库等丰富的学术资源,并致力于推动开放科学,促进学术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