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是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红包”。新年“派利是”是中华传统习俗,在粤港澳地区尤为盛行,“利是”又称“利事”或者“利市”,取其利于市场、利于事业、大吉大利之意。一般老人则称为红纸,也是压岁钱,而利是封就是装压岁钱的袋子。拜年讨红包在粤语中称为“逗利是”,因此有“恭喜发财,利是逗来”、“猪笼入水(形容财富像水浸入猪笼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利是逗来”等俗语。
一、有关利是封
利是封是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东西,跟对联、窗花、灯笼等物品一样是过年不可或缺的年货,它与新年、喜庆、祝福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具有华人特色的物品。在粤港澳地区,利是封除了用于派发以外,也是农历新年期间一种很好的装饰品,很多住家或是写字楼、商铺等都会把红色的利是封挂在金橘树上,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记忆中的孩提时代,每到过年奶奶都会拿出一大张红纸进行对折裁剪,爷爷就在裁剪好的红纸上用毛笔写上“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等字样,还把家里每个小孩的名字对应着写在红纸上,年夜饭过后,每个小孩都可以收到写有自己名字的红包,收到红包以后,里面的钱可以用,但“红纸”不能丢,要好好保存起来,因为这个“红纸”有辟邪、吉祥的作用,家里有一个袋子是专门放“红纸”的,袋子满了就要去菩萨面前把“红纸”化掉。这是小时候关于利是封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了,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现在的利是封很少需要自己裁切和写字了,市面上到处都是印刷精美的利是封,人们随用随弃,利是封所带来便利的同时好像又少了原来该有的味道,让人不禁深思:现代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利是封?我们要怎样去做利是封?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利是封?
利是封设计虽然如“针头线脑”一般,但它所代表的是华人的传统,也是我们表达心意的载体,它可以印证这个时代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再生和理解,在当代不断传递我们的中式之美。一个优秀的利是封它首先是具有中国味道的,比如有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寓意的象征,还有可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元素,可以融入到新时代中;它最好是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具有环保意义的,比如纸袋利是封能依靠自身纸张的夹扣结构解决封口问题;它既是制作精美,节庆贺礼上体面大方,让人可以收藏的,同时又是有人情味的,能让人心生感念的。
三、怎样做好一个利是封?
四、优秀利是封设计案例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手机上的数字红包满天飞,但送祝福这件事,还是需要仪式感的,好设计可以升华真挚情谊,让祝福充满质感与乐趣!利是封的设计越来越多元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个优秀的利是封设计必须满足创意、字体、图形、色彩、编排、造型、印刷和工艺等各方面的要求。每个人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利是封的记忆,作为一个当代的包装设计师,有责任将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其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加上新时代的崭新气息,成为老百姓乐于使用的产品,并给使用者和接受者都留下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战艳.香港红包知多少(看香港)[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4):04-05.
[2]吴兴明.包装设计[M].北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71-85.
[4]王章旺.包装分类设计-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31.
[关键词]农产品包装设计
我国农产品包装的现状
1.材料选择局限,包装技术落后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较差,主要农产品中经过加工成为食品成品的仅占总产量的2%~30%(发达国家占15%~70%)。我国消费食品仍以未加工的资源性原料为主,约占60%(发达国家占10%左右)。在我国的出口食品中,原料性食品占70%。我国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的传统包装材料,要么采用不透明的包装材料,要么采用塑料真空包装,前者无法使顾客直观挑选,后者则较为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新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是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中的大宗产品,尤其对东南亚地区出口数量很大。但是包装和产品的保鲜技术不好,包装很粗糙。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水果蔬菜总产量的20%在运输储存过程中被损耗,损失达到700亿美元。这些出口产品基本是没有经过初级加工,其出口运输包装多用传统的纸箱,没有鲜明的品牌标志。目前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仍仅重视生产种植技术,对成品后包装设计技术投入过少;农产品企业大多为私营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限制和管理思想保守,不能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包装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我们重视商品包装,其商品附加值可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也会大大提高,其利润将更加可观。
2.包装不精良,缺乏设计感和品牌构建
现在我国农产品生产大多还处于小作坊式的运作模式,一般农产品的包装只停留在简单实用的低水平上,大部分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像大企业一样有系统的规划和模式,所以谈不上包装设计。材料的选用上,或者用传统的纸箱,或者随便用塑料包装,没有品牌,没有产品标识,也没有使用说明和产品介绍。这些从事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小型企业无力花大钱请专业的包装设计师来进行农产品包装设计,而且现有设计人员的水平没有质的提高。对于农产品市场经济化的需要也没有办法适应。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在外观上还没有达到现在消费者的欣赏水平,也很少考虑到甚至忽略了包装设计在销售中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导致消费者对大多数农产品包装的印象是落后、单调,包装上的图案和印刷粗糙、简单。
我国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对策
1.改善农产品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发展的趋势是多功能化、高机能化。所谓高机能化,是指包装高阻隔性、耐热性、选择透过性、保鲜性、保香、保风味、可吸湿性、抗菌性以及具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包装材料。对于农产品,使用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的材料,使其具备了使用功能后能够达到焚烧利用热能,肥化改善土壤等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充分利用资源的功能。另外,使用可自行降解而且降解周期短的新型材料,避免了形成垃圾不可回收利用。对于有地域特征的农产品,地域自然材料的应用更能凸现产品的自身特点,自然材料是最常见、最普遍、无污染且能方便处理的材料。农产品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把木、竹、棉麻、草等自然材料根据地方特色合理加工运用于包装,既能很好体现产品特色,又能减少成本。如编织的小竹篓、玉米叶等等,都能够用来包装农产品。
2.改善农产品包装设计
3.树立和完善品牌构建
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核心,是质量的依托和载体。品牌构建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地域性明显、易腐易烂等特点,使它的包装品牌策略不同于其他产品而变得更加复杂。树立品牌观念,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是保证,品牌是依托。在提高科技含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树立品牌,形成产业链,是农产品发展的长远趋势。比如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经销商之一的中粮集团,就是以生产、经营农产品为主,树立品牌,形成以农产品贸易、生物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为主,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多项目的产业链。而中粮旗下的品牌如福临门等也被大众所熟知。
对我国农产品包装设计的思考
一、综合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对于这种联系的认识,应该应用于新技术、新领域的开发过程中。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使目标的研究领域变得更加广泛,而创新就有可能出现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化产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综合意识的形成和应用。如今的包装运用了很多不同的技术。包装的发展过程就是技术与技术之间相互衍生、相互渗透的过程。人类使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是纸,但纸在作为包装材料的使用初期,其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不同的被包装物要求很难一一满足。为了让纸质包装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应该提高生产的工艺水平,调整其材料结构,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处理,使纸质包装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制作纸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而要将其制成包装,又需要用到美学、人体工程学、动力学和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包装设计需要具备综合意识
思维方式的出现,让科学领域中不同学科之间不再那么界限分明。因此,某一学科或某一综合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并不能完全表现包装技术。包装不是单一性的学科,对于其中的科学性来说,包装的制造需要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对于其中的艺术性来说,需要以美学等为基础进行设计;对于其经济价值来说,要受到市场营销学的影响。因此,成功的包装设计离不开艺术的创造性和科学的客观性。认清这一点,设计师在开发和设计包装的过程中,就能拥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突破束缚,运用综合意识为包装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具备更活跃的思维观念。
三、审美效应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四、结语
(一)包装设计的概述及包装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二)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要素
二、包装设计的系列化
关键词:包装;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包装可谓是琳琅满目,从不同方面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在悄无声息中增加商品的销售量。不同的包装有着不同的影响力,成功的包装将会提高商品的整体品质,引起消费者的内心冲动,进而购买商品。从“五感”方面对商品进行包装设计,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官体验,消费者将会产生购买冲击,从而促使消费者大批量的采购。
一、“五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二、“五感”应用的相辅相成
“五感”作为人体最基本的感知,各种感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现在大多数人通过视觉和触觉来了解商品的包装,其他方面的感官应用甚少。其实很多商品是运用了很多方面的包装来展示商品的[4]。例如:对酒的包装就很考究,一些名酒都是用仿麻袋的材质进行包装,此种方式设计包装是考虑到了消费者的视觉及触觉感官,麻袋的包装会带给人一种纯酿之感。大多数人只能感受到包装纸的视觉效果,观察其是否美观,是否能引发消费者的视觉冲击,但却忽略了纸张的触觉、听觉及嗅觉效果,纸墨的气味,纸张的沙沙声响和纸张的质感都会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