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保定诗词楹联学会、曲阳县诗词楹联学会、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保定日报副刊部联合主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定瓷杯”诗词楹联大赛。
(一)大赛设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组委会:
主任:陈文增
副主任:蔺占献和焕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东标邢伟川张建成
杨丽静韩庆芳
评委会:
主任:韩成武
副主任:张祝丰陈文增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冯兵强任牧辛李庆恒
李朝东李清哲张吉明张志明赵昌治
赵品光董福东缪远熙
(二)奖项设立
诗词、楹联分别评奖。大赛设一等奖各一名,分别奖价值1500元精美定瓷一件;二等奖各2名,分别奖价值800元精美定瓷一件;三等奖各3名,分别奖价值360元精美定瓷一件;优秀奖各10名。以上各奖除奖品外,均颁发获奖证书。评委作品不参与评奖。
(三)征稿要求
1、内容:以歌颂抗日战争胜利、弘扬爱国主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为题材,凡缅怀历史、牢记国耻、歌颂英雄、描绘祖国、赞美生活等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宣传、教育和纪念意义的作品均可参赛。
2、体裁:凡符合规范之格律诗、词、古风、曲、联均可参赛。格律从严,用韵放宽(新声新韵请注明,用典标明出处),但同一作品不得混用。
4、截稿日期:2005年7月31日(以邮戳为凭)。
5、投稿地址:073100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院内保定诗词楹联学会秘书处和焕收
(四)八月份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
附定瓷公司网址:
"棉都夏津杯"全国大征联启事
一、征联形式:采取出句征联、自撰联和联墨"双征"三种形式,各设奖项,分别评选。(一)出句征联四种:A、"棉都"主题:鲁地夏津,秋灿银棉呈玉景(要求五行偏旁对,位次不限)B、计划生育主题:大政方针,小康社会,多彩人生,少生快富(含大、小、多、少、快系列形容词,其中"生"字重复)C、环保主题: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句,征上联)D、国土资源管理主题:万物所基,人类生存之本(二)自撰联:针对上述四个主题,以15言以下的中短联为主。(三)联墨双征:联语按上述主题自撰自书或合作,评奖在联文合律的基础上以书法水平定奖,优选60副获奖作品,举办征联书展。以上三种形式均要求紧扣主题,立意新颖、准确高雅,符合联律,新旧四声皆宜,同联不混,集句注明出处。
二、奖项、奖额、奖金:四类主题征联(含自撰联)设一等奖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76名,计100名。一、二、三等奖各奖现金2000元、1000元、200元。入选的60件书法作品各奖300元。均发获奖证书,并赠送《棉都夏津杯征联集粹》一书另优选1905副佳作计2005副入书。组织奖(1名):等级奖获积分最多的省份为优胜者,奖励省楹联学会负责人1000元,并特邀免费莅临颁奖大会(一、二、三等奖每个奖额分别折合30分、20分、10分,本省获奖名额折分相加为积分,最高者为冠)。
三、征期:从4月10日起至6月30日结束。9月初召开颁奖大会。特邀8名一等奖得主免费赴夏津领奖。评选结果分别在《对联》杂志、《中国楹联报》、《华夏诗联书画》、《对联文化》公布一等奖作品,二、三等奖获奖名单。
五、评委会:名誉主任:马萧萧(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主任:常江(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院长)副主任:常治国(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心玉(夏津县政协党组书记)评委:娄以忠(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刘太品(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秘书长、《对联文化》主编)(另有夏津县计划生育局、环保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各一名负责人)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太品(兼)副主任:马新民、陈顺利、赵根(《华夏诗联书画》副总编)
***************************************************************
“大观杯”海内外有奖征联启事
一、举办单位:主办: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济南市文化局承办:济南大观园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济南市楹联家协会(筹)支持: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
三、奖项设置:本次征联活动将特请国内著名联家担任评选工作,征联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一等奖2名,各发奖金2000元;二等奖4名,各发奖金1000元;三等奖10名,各发奖金500元;优秀奖若干。所有获奖作者均赠给精美纪念品、并颁发获奖证书。评奖活动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省内外著名书法家对获奖作品进行书写,并举办获奖楹联作品书法展,编辑获奖楹联作品集。
五、收稿地址:250000山东济南市经四纬二路49-2号大观园商场办公室(信封请注明“征联”字样)
**********************************************
征集活动组委会www.baihuayiyao.com
二00六年三月十三日2006-3-1313:40#1
蚌青办字[2006]02号
关于开展“金龙鱼·爱在你我心中”
系列活动的通知
为在全社会倡导关心弱势青少年群体、关爱失学儿童的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蚌埠贡献力量,团市委决定在全市团员青年中开展“金龙鱼·爱在你我心中”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爱在你我心中
二、活动内容:
参赛作品要求:
1、紧扣本次活动的主题;
2、内容健康、言简意赅、语言通俗、朗朗上口、能深入人心、便于受众接受记忆;
3、作品积极向上,无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4、作品必须为原创,严禁抄袭他人作品,字数不得超过20字。
参赛方式:
1、参赛者所在单位有团组织的请将参赛作品交所在团委,由所在团委统一交团市委权益部;
网址:www.bbyouth.gov.cn
评审及奖励办法:
1、所有作品由主办单位邀请有关专家成立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2、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2000元、一等奖2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4名奖金500元、三等奖6名奖金3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50元。
(二)“关爱——主题青年摄影作品大赛”
以“关爱”为主题,发动蚌埠市三县四区的摄影爱好者、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拍摄感人画面,制成展板后展出进行评选。
1、摄影参赛作品要紧扣主题,作品要重点反映身边留守儿童、流浪儿童、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等;
2、摄影参赛作品要健康向上,无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3、摄影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严禁剽窃他人作品,在全国性展览或比赛中入选或获奖的作品不得参赛;参赛作品必须是2002年1月1日以后的摄影作品。
4、摄影参赛作品规格为7寸彩色照片,每个参赛者呈交个人作品不超过5张,组照不超过3张,每组不超过5幅;
5、数码类摄影作品:作品使用至少300万像素以上规格相机拍摄,提交作品文件应压缩为小于200k的JPG文档,并提交原始文档;胶片类摄影作品,反转片需制作成正片,并提交原始底片。
1、摄影作品由主办单位邀请有关专家成立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2、奖项设置:一等奖2幅作品奖金1000元、二等奖4幅作品奖金500元、三等奖6幅作品奖金300元。
三、活动要求
开展“金龙鱼·爱在你我心中”系列公益活动是建设和谐蚌埠,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的重要内容,请各级团组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赛。
关于“中信校园卡全国征集活动”信息更正并发布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正式公告的函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二00六年三月六日
一身泥土一身墨阙东明痴心楹联创作获奖160多次(2006-02-0705:12:55)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通讯员李明清)“政暖心头,春暖枝头,栽梧引凤情尤盛;路延足下,画延笔下,踏雪寻梅梦也香。”新年伊始,广水市十里办事处清水桥村农民阙东明创作的这副对联,获第27届全省春联大奖赛二等奖。
37岁的阙东明“一身泥土一身墨,半藏农具半藏书”,劳作之余,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楹联,在全国各种征联活动中获奖160多次,其中一等奖30余次,并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1982年,阙东明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生活的磨砺没有让他放弃楹联。1991年,《今古传奇》杂志社为创刊10周年公开征集对联。上联为:今古传奇,奇传古今,古往今来,传不尽中华儿女奇闻奇事奇情奇志。阙东明根据农村生活实际,对出下联:夏春播种,种播春夏,春分夏至,播得完大地田园种粱种稻种豆种瓜。这是阙东明的处女作,没想到一炮打响,获得了三等奖和100元奖金。自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决意在楹联的道路上走下去。他从喜欢楹联转向研究、创作楹联。
1996年,西安市举行“民生杯”征联大赛,阙东明以“民心葵向日,生意草逢春”一联夺得一等奖。全国著名楹联家卢善求评价此联立意高远,对仗工稳,音律和谐,艺术手法精妙,是为上乘之作。该联后由著名书法家写成条幅,高悬于民生集团大门两侧。十几年来,阙东明创作了1000多件诗词、楹联、散文、故事、灯谜作品,在《中华诗词》、《中国楹联报》、《对联、民间对联故事》等4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600多篇,并入编《当代诗联》、《当代佳联品鉴》、《中华当代获奖对联大观》等60多种专集。
妓女楚楚动人,明码标价,越来越像明星。警察横行霸道,欺软怕硬,越来越像地痞;地痞各霸一方,敢做敢当,越来越像警察。这年头,军委领导说解放军的工资如果翻四倍可以打美国,翻三倍可以打日本,翻两倍可以打台湾,翻一倍可以回家打老婆,目前的工资回家只能被老婆打!!
1全国各地老婆一览表
全国老婆一览表(搞笑)!~~~
一个男人一夜未归.
(一)
老婆一夜未睡。
第二天来到一家私人侦探社,甩下2000元,委托私家侦探收集花心丈夫出轨的所有证据。
过了一周,老公收到一张法院的传票,老婆起诉要离婚。
最后丈夫被判过错方,房子、家产尽归老婆。
这是个北京老婆。
(二)
第二天,老婆上午到美发店做个离子烫,下午做了个面膜,顺便到情趣商店买套性感内衣。晚上在家准备一个烛光晚餐,一共花费四百元。老公晚上回到家后,看到美丽性感的老婆,惊讶得嘴里可以放下一个鸡蛋,深悔自己有眼无珠。并发誓一辈子不会让老婆离开自己。
这是个上海老婆。
(三)
老婆一夜没睡。
我很寂寞,我今天晚上有空......
于是老公在外面继续潇洒,老婆在家里私会情人,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这是个广东老婆。
(四)
第二天一起床,老婆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把丈夫的换洗衣服叠的整整齐齐,留了一张纸条,告诉丈夫按时吃药。于是回娘家了。
后来老公良心发现,到岳母家负荆请罪,请回了老婆,并发誓好好过日子。
这是个四川老婆。
(五)
第二天,老婆把家里的两把菜刀磨的雪亮,前.、后背各掖一把,决定和丈夫摊牌。心里说:哼哼,我跟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后来老公乖乖和老婆回到家里。
这是个湖南老婆。
(六)
第二天一起床,老婆摞起袖子下厨房。平时一顿可以吃二两汤面加一张烧饼,今天做一斤汤面外加十张烧饼,并且一顿就消灭掉。
吃完以后,老婆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倒在床上放声大哭:这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依尔呦......
老公并没有因为外遇离婚,可是半年后提出离婚,理由是老婆胖的像一头猪......
这是个山西老婆。
(七)
第二天,老婆哭着回到娘家,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自己的弟弟。弟弟喊上姑姑家的大哥、舅舅家的老弟。一人手里提着条木棍,在丈夫回家的路上等候......
后来鼻青脸肿的老公到法院提出离婚。经调解无效,法院判双方离婚,财产一认一半。并判老婆负担老公被打的医药费。
这是个东北老婆。
(八)
第二天一起床,跑到丈夫单位大哭小叫,当众把丈夫和他那位年轻漂亮的"狐狸精"同事的丑事揭露出来,单位答应一定给予处分。
后来老公和她离婚了,离婚后一周就又和那位年轻妹妹结了婚。
这是个山东老婆。
(九)
老婆一夜没睡
第二天,早早的起来赶回了娘家
并留字条,保重二字
等待老公的是
再掏20万
要不就离婚
......
这是个河北的老婆。
(十)
这是个......
……
…………
看贴不回的人的老婆!!
作者:月舞紫裳2006-7-216:48回复此发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究。就是通过调查来发现教学的得与失,明确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近来经常听到网友有关此诗的应用争议,特抄来一篇,大家讨论。)全诗的意思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引,
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
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传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挚诚的情感,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亡妻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
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
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不畏浮云遮望眼——许志宏
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饱含着深刻的哲理。
应试教育这种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教育方法,曾经淹埋了多少中国学子的创造性。教师一味地“贯”,学生不停的“记”“背”,所有的问题都有同一的答案,所有的人都有同一的目标,真可谓“万众一心”啊!而我们的个性,我们的思想正是在这种“同一”中被朽蚀,被埋没。有位记者做过这样的调查: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圆,然后把它拿去问大学生,“这是什么?”他们不屑一顾地回答:“这种问题也拿来问我们,它分明是一个圆。”接着,他又把它拿去问小学生,他们安静了,其中有位学生回答:“它是零。”另有位调皮的学生回答:“它是老师的嘴巴。”最后,他把它拿去问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饼,有的说是UFO,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记者感慨地说:“人们的想象力就是这样被泯灭的”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就是这样泯灭着人们的想象能力,重复着永远相同的“标准答案”。面对应试教育,这一“遮望眼”的浮云,我们呼唤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呼唤创造教育。
古人说:“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王安石不也说:“只缘身在最高层”吗?
让我们立足于“创造教育”的“高层”上,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摘自《古典文学三百题》李庆)
《劝学》赏析
(选自《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有删节李建强)
一、引子
我小时候,每逢过年,左邻右舍都会请我父亲写春联。我父亲是村里一个很有才的人,文化很高-----小学四年级,他写春联的时候,我就站在一边看。到我15岁那年,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因为从那年起,每逢春节,他就挑着货郎担去江西鸡毛换糖。当时给邻居写春联是没有报酬的,对我而言,却是贴钱的,因为我总是写错字,把别人的红纸写报废了,我只好向我妈要钱,把红纸买回来补上。后来我妈不乐意了,我也就没办法,写错了也不改。好在别人都看不出错,甚至我写对了也没用,我家隔壁的老太太不识字,每年都有几条春联是倒过来贴的。
我17岁那年,家里造房子,那时候没钱,一两年才能造一层,我给自己家写了一幅春联:
去年今年明年
一层两层三层
18岁那年,房子又加了一层,我又写了一副春联:
生活如火年年红
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至今还很清楚地急着这两幅春联,我当时不懂对联,但现在看这两幅春联,依然令我激动不已。他们除了声律上有些问题外,还是具备了对联的基本特征的。一是内容很符合我家的情况,也符合春联的要求;第二是我似乎天生就知道对联的上下比是字数对等的;第三,更令我至今惊诧不已的是,我竟然天才般地运用了高难度的对仗技巧。哈哈。
也就是在我17岁那年,村里过年唱大戏,请了戏班子,搭起了戏台,村里一帮人在商量戏台两边的柱子上写什么好,别误会,他们没有请我,因为那时候还没出名呢。。。。其实现在在我们当地也很少人知道我会写对联。我偶尔回村,村里人很客气。特别是村长,因为了解我一些情况,见我回来,就说文化人回来了。我一转身,就和别人吹上了,说:他现在是书法家了,专门给别人写对联。听的人说,写对联?不就是在街上摆个摊给人家写对联吗,有啥出息?我想,坏了,村长把我吹成摆地摊的了,赶紧回头去解释:不是写对联,是“写”对联,哈哈。。。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摆地摊就摆地摊吧,好歹我在外面也是个副总。。。一帮人在那里商量来商量去,最终想出两句话:
祖国江山无限好
欢欢喜喜过新年
觉这不像对联。
现在我们来看这三幅“对联”。
我的两幅春联,不符合对联的声律要求,但他们上下联之间是基本对仗的,应该说具备了对联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它确定为对联。而这幅戏台联,我不知道他们懂声律呢,还是凑巧,竟然符合律诗中平仄交错,上下相对的要求。但却不具备对联的关键特征:对仗,也就是说,就算他贴再台柱上,它依然不是对联。
可见:对仗在对联中处于最关键的地位。
一、对仗是对联的最显著特征
对联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特征:
1、字数与句式
2、对仗
3、平仄
《联律通则》有六条基本规则,其中关于对仗方面的规定占了四条: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其中字句对等和节律对拍属于在对仗前提下的字句和平仄节律要求,那么对仗基本规则主要表现在词性和词语句式结构上。
古人没有“词性”这个概念,古人作对联,讲究“同门类相对”。据《词林典腋》载,名词细分为三十个门类:
天文门、时令门、地理门、帝后门、职官门、政治门、礼仪门、音乐门、人伦门、人物门、闱阁门、形体门、文事门、武备门、技艺门、外教门、珍宝门、宫室门、器用门、服饰门、饮食门、菽粟门、布帛门、草木门、花卉门、果品门、飞鸟门、走兽门、鳞介门、昆虫门
按门类作对联非常严格,必须同门类相对才算工对。比如:“大海”可以对“长江”因为“海”、“江”属地理门。但“大海”不能对“高楼”,因为“楼”字属宫室门,不同门类不能为对。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分类,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
而事实上,真正的联家并没有完全按照这种“规定”去写联,因为其局限性很大,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室雅何须大室,属于宫室门
花香不在多花,属于花卉门
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属于器用门
梅花香从苦寒来梅花,属于花卉门
二、对仗及规则
既然我们在实际创作中不能完全按照照这种“规则”去写联,那么在对仗过程中运用“词类”的尺度是什么?楹联专家提出了“词性对品”这个概念。
什么叫“对品”?品,对词语来说,是指词语的固有词性、惯用词性。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按照诗的对仗,词可以分为九类,就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代词等。按词的属性,汉字又分为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等;虚词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词性对品”,就是上下联的相应部位的文字,其词性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词,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天长流水坐怀古春静幽兰时向人
大多数对联都是宽对,特别是长联,宽对现象更加普遍。
对仗的另外一个主要规则是词语句式结构。即:
1、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2、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这里把词语和句式结构作为对仗的一个主要规则,但也有人说,对联句式结构不是语法(词法和句法)结构,而是声律结构,即句内的平仄关系和联内的句脚安排。我一听也是有道理的,但这种声律结构,也是对仗前提下的声律结构。或者说,是符合“声律相应”规则下的词语和句式结构。
嘉兴山晓阁不设/藩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新都桂湖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
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大家可以发现:在对联规则中,对仗是节奏相应的对仗,节奏是对仗的节奏。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对联对仗的基本特点和规则,我们现在开始试着结合对仗规则给下面的句子“找对象”:
①几处笙歌留朗月①雁鸣秋月写长天
②占得清秋一半好②宛然人在广寒宫
③鱼戏平湖穿远岫③镜光如挂玉楼头
④轮影渐移花树下④算来明月十分圆
⑤喜得天开清旷域⑤万家箫管乐中秋
地名对仗人名对联成语对仗杂类对仗文水武乡孙行者祖冲之枪林弹雨
火海刀山
扳手
榔头
开县合州张帝董卿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电路
风车
鸟道蚕丛何无忌许散愁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臭气
香烟
岳庙俞楼牛得草马识途狗仗人势
狐假虎威
拍马
吹牛
武进文登穆铁柱陈金刚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斑马线
水龙头
对仗的手法和技巧比较多,也很灵活。这里不作详细介绍,刘太品老师和陈丽荣老师主编的《对联写作与鉴赏》里面有详细介绍。
四、对仗和“形对意联”
现在我们知道了对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词语并不是真正的对联。如《声律启蒙》中的对语:
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学对联从对仗开始,但目的并不是对仗。如果把对联看作纯粹的对仗手法的运用,就失去了的对联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对联创作既不是简单的属对,更不是文字游戏。它和其他文学甚至文艺形式一样,需要热爱它,钻研它,对联艺术家需要文学天赋,需要思想境界。
1、对仗与主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对联的另一条基本原则“形对意联”。
联律通则的解释是: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形对,即形式对举,对举,相当于对偶,相对并列,又互相作用。
意联,即内容关联,统一于主题。
我们先来看一个词:
如果只是找个词性对品的词语,很简单。
青山
碧水
绿树
白骨
红树
白鹭
但如果需要我们表现某一主题的时候,就需要根据主题和表现角度来选择相应的对仗词语。
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青山禅院
十里松杉藏古寺;
百重云水绕青山。
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趣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可见,对仗在实际应用中,对仗因主题而存在,对仗的词语因主题而生动起来。
到云南来之前,我在联都论坛里看到一个出句:
出句:在山不信泉能浊
对书面对联而言,出句,就是对联的上联,下联叫对句。但在实际应对练习和互动应对中,也有先出下联的,再对上联的。
如果只追求每个词的对仗,那么最终对出来的句子,可能是不伦不类,诘拗难懂的,也有可能与出句的主题无法融合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隔”
如其中有个对句:
对句:于野才知草更肥
更肥。但延伸意又是什么呢?一个当官的下野了捞更多?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去?不管怎么理解,都无法与出句的内容融合起来。
另外一个对句:
对句:隐市当如藕自清
对句:问柳曾闻酒作媒
就更不知所云了,是纯粹为了对仗的失败对句。这个出句,在我出来之前,还没有一个好的对句出现。
对句1:居竹方知气可清,
对句2:拔剑长吟夜未央
对句3:伏枥何妨年已高
对句6:立志须知路更遥
以上几个对句,都没有运用暗喻手法,而是直接言情言志,虽然有几句意思不错,但少了除句的含蓄和蕴藉(JIE)。
对句:经雪终教梅更香
这是我的一个对句,通过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相呼应的主题内容。
2、对仗与语境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在对联里,语境不统一,被称之为“隔”。现在很多写对联的老手,依然搞不清对联如何算“隔”,初学者更是一头雾水,以为上联写早上,下联晚上,上联写塞北、下联写江南、上联写骏马,下联写臭虫,就是“隔”。
我最近提出了对联的“四境”,即:物境、情境、意境、趣景。
物境、情境、意境、趣景。
①物境联:以写物为主,主题集中在某特定环境上,需要有画面感。一般是纯粹写景的风景联。如:
雨过芳草连天碧春到寒梅映日红
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圆峤水中央(注:方壶、员峤,均为神话中的仙山名)
园中梨花白
岭上枫叶红
季节不统一。
②情境联,跳出“物境”的,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感情的对联。融入个人思想感情的对联,这种联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类型的对联。如: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五六月间无暑气;百千年后有书声。
③意境联。以表现思想哲理为主,可以称之为哲理联,是完全跳出情景约束的。这种对联涵盖面也比较广,如春联、风景联、装饰联、交际联、谐趣联等。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有的对联既有情境,也有意境,如我的一幅对联:
惯为稻梁谋,犁开半亩荒芜,苦土无非乐土;不因名利累,守着一方清静,忙人也是闲人。-------楼立剑
④趣境联,也叫谐趣联、技巧联等,是重趣味和技巧手法的,如:
荷叶鱼儿伞;蛛丝燕子帘。
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
了解对联的“四境”,可以为对仗手法提供前提条件,有利于在对仗手法运用中准确选择合适的词语,达到工、稳、贴、切、新、奇的对联创作法则。
3、对仗与语感
语感有强弱豪婉之分。
对联要求上下联强弱相当,允许下联的语感比上联稍强。这当然取决于对联创作的构思,但在局部,词语的选用起到关键作用。
我有一个出句
出句:奇峰在腹参差立
对句:大道于胸错落开
对句:异卉于胸错落开
下面分别是两个网友的对句,只有两字之别,意境、气势则完全不同,上面的对句开阔大气,下面的对句局促小气,同样的“错落开”,因为前面两字的强弱区别,而产生了不同的意境。
再来看:
壮士腰间三尺剑
男儿腹内五车书
这幅对联描绘了一位文武兼备,内外兼修的大丈夫形象,上武下文,强弱匹配平稳,气势磅礴。假如把下联改成:
女儿头上一枝花。
那么此联不但上豪下婉,上强下弱。而且失去了对联应有的意义。
从前,有个小官吏写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诗中有一联曰:“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上司读后十分同情:“想不到你家竟遭如此大的灾祸!”那人忙说:“实无此是事,只是为了图诗句工整才这样写的。“上司挖苦道:”“何不写‘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这样,虽然名气臭点,好歹也能保全你两个兄弟的性命了吗!”
听了这个笑话,大家会明白,对联和诗词一样,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而非像有些人说的是雕虫小技,和文字游戏。
时古对类
作者王橙宇
二言
太乙,长庚。雨线,风梭。谷雨,花朝。夏五,春三。鸿案,鲤庭。艾虎,花骢。桂岭,道峰。孝水,廉泉。掌露,眉云。绩女,薪翁。舌战,心兵。意树,心花。易圣,经神。晋豕,鲁鱼。学海,书城。太守,中书。霜剑,星戈。橘皇,桐君。茶浪,酒花。菜甲,瓜丁。尧韭,舜梧。椽竹,瓦松。人柳,女兰。苦竹,甘棠。福草,祥桑。枫骨,桂心。荇带,苔衣。桐乳,柏脂。松友,芝孙。龙竹,虎蒲。葵足,藿心。杏雨,槐烟。火枣,冰桃。牛梨,鼠梨。银杏,玉瓜。菱角,藕丝。夏圃,秋庭。鹤子,凤雏。雁信,鸥盟。紫乙,苍庚。燕客,鸿宾。花鸭,竹鸡。反舌,画眉。内史,少卿。巧妇,勃姑。蜀犬,吴牛。竹马,木羊。白老,乌圆。狡兔,贪狼。谢豹,商羊。鸭绿,鹅黄。三畏,九思。泰运,乾符。舜田,禹山。圣域,贤关。飞白,破黄。采绿,题红。知己,识丁。玉甲,银丁。兰若,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