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在线版,含条文说明,黑体字标明的为强条

现批准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1.3A、5.4.4(1、2、3、4)、5.4.4B、5.5.8、5.5.13、5.5.15、5.5.17、6.2.2、6.7.4A、7.3.1、7.3.5(2、3、4)、8.2.1、8.3.4、8.4.1、10.1.5、10.3.2、11.0.4、11.0.7(2、3、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局部修订条文及具体内容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1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1总则

2.1术语2.2符号

2.1术语

A——泄压面积;C——泄压比;D——储罐的直径;DN——管道的公称直径;ΔH——建筑高差;L——隧道的封闭段长度;N——人数;n——座位数;K——爆炸特征指数;V——建筑物、堆场的体积,储罐、瓶组的容积或容量;W——可燃材料堆场或粮食筒仓、席穴囤、土圆仓的储量。

3.1火灾危险性分类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3.3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3.4厂房的防火间距3.5仓库的防火间距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3.7厂房的安全疏散3.8仓库的安全疏散

3.2.1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3.3.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3.4.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与甲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

3.4厂房的防火间距

化学易燃物品的室外设备与所属厂房的间距,主要按工艺要求确定,本规范不作要求。小型可燃液体中间罐常放在厂房外墙附近,为安全起见,要求可能受到火灾作用的部分外墙采用防火墙,并提倡将储罐直接埋地设置。条文“面向储罐一面4.0m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中“4.0m范围”的含义是指储罐两端和上下部各4m范围,见图2。

3.4.7对于图3所示的“山形”、“凵形”等类似形状的厂房,建筑的两翼相当于两座厂房。本条规定了建筑两翼之间的防火间距(L),主要为便于灭火救援和控制火势蔓延。但整个厂房的占地面积不大于本规范第3.3.1条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时,该间距L可以减小到6m。

3.4.8对于成组布置的厂房,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厂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的有关规定。而高层厂房扑救困难,甲类厂房火灾危险性大,不允许成组布置。(1)厂房建设过程中有时受场地限制或因建设用地紧张,当数座厂房占地面积之和不大于第3.3.1条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可以成组布置;面积不限者,按不大于10000m2考虑。如图4所示:假设有3座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丁、戊厂房,其中丙类火灾危险性最高,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类厂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8000m2,则3座厂房面积之和应控制在8000m2以内;若丁类厂房高度大于7m,则丁类厂房与丙、戊类厂房间距不应小于6m;若丙、戊类厂房高度均不大于7m,则丙、戊类厂房间距不应小于4m。

注: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第3、4项物品储量不大于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大于5t时,不应小于12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3.5.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2的规定。

注:1当粮食立筒仓、粮食浅圆仓与工作塔、接收塔、发放站为一个完整工艺单元的组群时,组内各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受本表限制。2粮食浅圆仓组内每个独立仓的储量不应大于10000t。3.5.5库区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的间距应满足相应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

3.5仓库的防火间距

3.6.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3.6.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3.6.3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60kg/m2。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3.6.4厂房的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建筑划分为长径比不大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式中:A——泄压面积(m2);V——厂房的容积(m3);

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3.7.5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3.7.6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3.7厂房的安全疏散

3.8仓库的安全疏散

4.1一般规定4.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4.1.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等,应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布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4.1.2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4.1.3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的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实体防护墙。4.1.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4.1.5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垛,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0.2.1条的规定。

4.1一般规定

4.2.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

注:1D为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2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规定的较大值。3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4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系统时,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5地上式储罐同时设置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冷却水系统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施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0.4D。6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当单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4.2.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1总容量不大于1000m3的甲、乙类液体储罐和总容量不大于5000m3的丙类液体储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2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3.1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湿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3.1的规定。

4.3.7液氢、液氨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等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4.4.1条相应容积液化石油气储罐防火间距的规定减少25%确定。4.3.8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区)与站外建筑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3.8的规定,与表4.3.8未规定的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注:居住区、村镇指1000人或300户及以上者;当少于1000人或300户时,相应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有关其他民用建筑的要求确定。

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4.1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压式和半冷冻式储罐(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基地外建筑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1的规定,与表4.4.1未规定的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4.4.6Ⅰ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四周宜设置不燃性实体围墙,但面向出入口一侧可设置不燃性非实体围墙。Ⅱ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四周宜设置不燃性实体围墙,或下部实体部分高度不低于0.6m的围墙。

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注:露天、半露天秸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别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不应小于25m,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相应规定增加25%。当一个木材堆场的总储量大于25000m3或一个秸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的总储量大于20000t时,宜分设堆场。各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同性质物品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储量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较大值。4.5.2露天、半露天可燃材料堆场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表4.2.1和表4.5.1中相应储量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较大值。4.5.3露天、半露天秸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5.3的规定,其他可燃材料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可根据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按类比原则确定。

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5.2总平面布局5.3防火分区和层数5.4平面布置5.5安全疏散和避难

5.1.1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5.1.2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

5.1.9建筑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节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

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1.1本条对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功能、火灾危险性和扑救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类。以该分类为基础,本规范分别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灭火设施等方面对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实现保障建筑消防安全与保证工程建设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统一。(1)对民用建筑进行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将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宿舍建筑等。在防火方面,除住宅建筑外,其他类型居住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与公共建筑接近,其防火要求需按公共建筑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此,本规范将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并进一步按照建筑高度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5.2.1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5.2.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5.2总平面布局

5.3.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5.3防火分区和层数

注:气瓶总容积应按配置气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4在瓶组间的总出气管道上应设置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5瓶组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6其他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5.5.19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5.5.20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0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2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0-1的规定计算确定。

3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0-2的规定计算确定。

注:本表中对应较大座位数范围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对应相邻较小座位数范围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对于观众厅座位数少于3000个的体育馆,计算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时,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5.20-1的规定。4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5.5.21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5.5安全疏散和避难

5.5.8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了公共建筑设置安全出口的基本要求,包括地下建筑和半地下建筑或建筑的地下室。

由于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楼梯间的人流量较大,使用者大都不熟悉内部环境,且这类建筑多为单层,因此规定中未规定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但当这些场所与其他功能空间组合在同一座建筑内时,则其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应按其中要求最高者确定,或按该建筑的主要功能确定。如电影院设置在多层商店建筑内,则需要按多层商店建筑的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

5.5.14建筑内的客货电梯一般不具备防烟、防火、防水性能,电梯井在火灾时可能会成为加速火势蔓延扩大的通道,而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是人员密集、可燃物质较多的空间,火势蔓延、烟气填充速度较快。因此,应尽量避免将电梯井直接设置在这些空间内,要尽量设置电梯间或设置在公共走道内,并设置候梯厅,以减小火灾和烟气的影响。5.5.1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疏散门的设置原则与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基本一致,但由于房间大小与防火分区的大小差别较大,因而具体的设置要求有所区别。

6.1防火墙

6.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6.2.1本条规定了剧场、影院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的防火分隔要求。剧场等建筑的舞台及后台部分,常使用或存放着大量幕布、布景、道具,可燃装修和用电设备多。另外,由于演出需要,人为着火因素也较多,如烟火效果及演员在台上吸烟表演等,也容易引发火灾。着火后,舞台部位的火势往往发展迅速,难以及时控制。剧场等建筑舞台下面的灯光操纵室和存放道具、布景的储藏室,可燃物较多,也是该场所防火设计的重点控制部位。电影放映室主要放映以硝酸纤维片等易燃材料的影片,极易发生燃烧,或断片时使用易燃液体丙酮接片子而导致火灾,且室内电气设备又比较多。因此,该部位要与其他部位进行有效分隔。对于放映数字电影的放映室,当室内可燃物较少时,其观察孔和放映孔也可不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剧场、电影院内的其他建筑防火构造措施与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和《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的要求。6.2.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为对建筑内一些需要重点防火保护的特殊场所的防火分隔要求。本条中规定的防火分隔墙体和楼板的耐火极限是根据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确定的。

6.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6.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6.6.1天桥、跨越房屋的栈桥以及供输送可燃材料、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栈桥,均应采用不燃材料。6.6.2输送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栈桥不应兼作疏散通道。6.6.3封闭天桥、栈桥与建筑物连接处的门洞以及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的封闭管沟(廊),均宜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6.6.4连接两座建筑物的天桥、连廊,应采取防止火灾在两座建筑间蔓延的措施。当仅供通行的天桥、连廊采用不燃材料,且建筑物通向天桥、连廊的出口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时,该出口可作为安全出口。

6.6天桥、栈桥和管沟

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7.1消防车道7.2救援场地和入口7.3消防电梯7.4直升机停机坪

7.1.7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边缘距离取水点不宜大于2m。7.1.8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2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5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7.1.9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消防车道和救援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城乡、厂区道路等,但该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转弯和停靠的要求。7.1.10消防车道不宜与铁路正线平交,确需平交时,应设置备用车道,且两车道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

7.1消防车道

7.2救援场地和入口

7.3消防电梯

7.3.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确定了应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范围。

7.3.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一般,在火灾初期,较易将火灾控制在着火的一个防火分区内,消防员利用着火区内的消防电梯就可以进入着火区直接接近火源实施灭火和搜索等其他行动。对于有多个防火分区的楼层,即使一个防火分区的消防电梯受阻难以安全使用时,还可利用相邻防火分区的消防电梯。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部消防电梯。7.3.3本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应设消防电梯,且尽量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对于高层塔架或局部区域较高的厂房,由于面积和火灾危险性小,也可以考虑不设置消防电梯。7.3.5本条第2~4款为强制性条款。在消防电梯间(井)前设置具有防烟性能的前室,对于保证消防电梯的安全运行和消防员的行动安全十分重要。

7.3.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为确保消防电梯的可靠运行和防火安全。在实际工程中,为有效利用建筑面积,方便建筑布置及电梯的管理和维护,往往多台电梯设置在同一部位,电梯梯井相互毗邻。一旦其中某部电梯或电梯井出现火情,可能因相互间的分隔不充分而影响其他电梯特别是消防电梯的安全使用。因此,参照本规范对消防电梯井井壁的耐火性能要求,规定消防电梯的梯井、机房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电梯的梯井、机房进行分隔。在机房上必须开设的开口部位应设置甲级防火门。7.3.7火灾时,应确保消防电梯能够可靠、正常运行。建筑内发生火灾后,一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动作或消防队进入建筑展开灭火行动,均会有大量水在楼层上积聚、流散。因此,要确保消防电梯在灭火过程中能保持正常运行,消防电梯井内外就要考虑设置排水和挡水设施,并设置可靠的电源和供电线路。7.3.8本条是为满足一个消防战斗班配备装备后使用电梯的需要所作的规定。消防电梯每层停靠,包括地下室各层,着火时,要首先停靠在首层,以便于展开消防救援。对于医院建筑等类似功能的建筑,消防电梯轿厢内的净面积尚需考虑病人、残障人员等的救援以及方便对外联络的需要。

7.4.1建筑高度大于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宜在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7.4.2直升机停机坪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屋顶平台上时,距离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不应小于5m;2建筑通向停机坪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每个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0.90m;3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4在停机坪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5其他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航空管理有关标准的规定。

7.4直升机停机坪

7.4.1对于高层建筑,特别是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及消防救援难度大,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可为消防救援提供条件。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要尽量结合城市消防站建设和规划布局。当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确有困难时,可设置能保证直升机安全悬停与救援的设施。7.4.2为确保直升机安全起降,本条规定了设置屋顶停机坪时对屋顶的基本要求。有关直升机停机坪和屋顶承重等其他技术要求,见行业标准《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5013-2008和《军用永备直升机机场场道工程建设标准》GJB3502-1998。

本章规定了建筑设置消防给水、灭火、火灾自动报警、防烟与排烟系统和配置灭火器的基本范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气候、地理、人文等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各异、建筑的用途也千差万别,难以在本章中一一规定相应的设施配置要求。因此,除本规范规定外,设计还应从保障建筑及其使用人员的安全、减少火灾损失出发,根据有关专业建筑设计标准或专项防火标准的规定以及建筑的实际火灾危险性,综合确定配置适用的灭火、火灾报警和防排烟设施等消防设施与灭火器材。

8.1一般规定

8.2室内消火栓系统

8.2.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室内消火栓是控制建筑内初期火灾的主要灭火、控火设备,一般需要专业人员或受过训练的人员才能较好地使用和发挥作用。

8.3自动灭火系统

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4.2为使住宅建筑中的住户能够尽早知晓火灾发生情况,及时疏散,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本条对不同建筑高度的住宅建筑如何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出了具体规定。8.4.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的场所,包括工业生产、储存,公共建筑中可能散发可燃蒸气或气体,并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与部位,也包括丙、丁类厂房、仓库中存储或使用燃气加工的部位,以及公共建筑中的燃气锅炉房等场所,不包括住宅建筑内的厨房。

8.5防烟和排烟设施

9.1一般规定9.2供暖9.3通风和空气调节

9.1.1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措施。9.1.2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9.1.3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9.1.4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9.1.5当空气中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时,水平排风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9.1.6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机房和通风管道,且不应紧贴通风管道的外壁敷设。

9.1一般规定

9.2.1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9.2.2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9.2.3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1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2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9.2.4供暖管道不应穿过存在与供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确需穿过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9.2.5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大于100℃时,不应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2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不大于100℃时,不应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9.2.6建筑内供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甲、乙类厂房(仓库),应采用不燃材料;2对于其他建筑,宜采用不燃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9.2供暖

9.3通风和空气调节

9.3.1由于火灾中的热烟气扩散速度较快,在布置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时,要采取措施阻止火灾的横向蔓延,防止和控制火灾的竖向蔓延,使建筑的防火体系完整。本条结合工程设计实际和建筑布置需要,规定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布置,横向尽量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一般不大于5层。通风管道在穿越防火分隔处设置防火阀,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灾蔓延,在此条件下,通风管道横向或竖向均可以不分区或按楼层分段布置。在住宅建筑中的厨房、厕所的垂直排风管道上,多见用防止回流设施防止火势蔓延,在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和多个排风系统的排风机房里需同时设防火阀和防止回流设施。本规范要求建筑内管道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故穿过楼层的竖向风管也要求设在管井内或者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耐火管道。住宅建筑中的排风管道内采取的防止回流方法,可参见图8所示的做法。具体做法有:

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主要为防止火势竖向蔓延。有关防火阀的分类,参见表18。

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当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时,要尽量设计独立的供电回路,使电源能直接与消防用电设备连接,参见图12。

10.2.1架空电力线与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0.2.1的规定。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大于200m3或总容积大于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10.2.5本条是根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的需要而作的规定。10.2.7本条规定了有条件时需要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建筑范围,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见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为提高老年人照料设施预防火灾的能力,要求此类场所的非消防用电负荷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0.3.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设置疏散照明可以使人们在正常照明电源被切断后,仍能以较快的速度逃生,是保证和有效引导人员疏散的设施。本条规定了建筑内应设置疏散照明的部位,这些部位主要为人员安全疏散必须经过的重要节点部位和建筑内人员相对集中、人员疏散时易出现拥堵情况的场所。对于本规范未明确规定的场所或部位,设计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需要出发考虑设置疏散照明,如生产车间、仓库、重要办公楼中的会议室等。10.3.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的区域均为疏散过程中的重要过渡区或视作室内的安全区,适当提高疏散应急照明的照度值,可以大大提高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疏散条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11.0.1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可按本章的规定执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表11.0.1的规定。

注: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当同一座木结构建筑存在不同高度的屋顶时,较低部分的屋顶承重构件和屋面不应采用可燃性构件,采用难燃性屋顶承重构件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2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屋顶,除防水层、保温层及屋面板外,其他部分均应视为屋顶承重构件,且不应采用可燃性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3当建筑的层数不超过2层、防火墙间的建筑面积小于600m2且防火墙间的建筑长度小于60m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本规范有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确定。11.0.2建筑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办公建筑和丁、戊类厂房(库房)的房间隔墙和非承重外墙可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其他建筑的非承重外墙不得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2墙体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3木骨架组合墙体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表11.0.2的规定,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的规定。

11.0.3甲、乙、丙类厂房(库房)不应采用木结构建筑或木结构组合建筑。丁、戊类厂房(库房)和民用建筑,当采用木结构建筑或木结构组合建筑时,其允许层数和允许建筑高度应符合表11.0.3-1的规定,木结构建筑中防火墙间的允许建筑长度和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1.0.3-2的规定。

3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11.0.7-1中有关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4建筑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11.0.7-2的规定计算确定。

11.0.8丁、戊类木结构厂房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分别不应大于50m和60m,其他安全疏散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3.7节的规定。11.0.9管道、电气线路敷设在墙体内或穿过楼板、墙体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与墙体、楼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密实。住宅建筑内厨房的明火或高温部位及排油烟管道等,应采用防火隔热措施。11.0.10民用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0.10的规定。民用木结构建筑与厂房(仓库)等建筑的防火间距、木结构厂房(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4章有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定。

11木结构建筑

12.1.1城市交通隧道(以下简称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12.1.2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的规定。

12.1一般规定

12.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2.3.1通行机动车的一、二、三类隧道应设置排烟设施。12.3.2隧道内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长度大于3000m的隧道,宜采用纵向分段排烟方式或重点排烟方式;2长度不大于3000m的单洞单向交通隧道,宜采用纵向排烟方式;3单洞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重点排烟方式。12.3.3机械排烟系统与隧道的通风系统宜分开设置。合用时,合用的通风系统应具备在火灾时快速转换的功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要求。12.3.4隧道内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时,可通过排风管道排烟。2采用纵向排烟方式时,应能迅速组织气流、有效排烟,其排烟风速应根据隧道内的最不利火灾规模确定,且纵向气流的速度不应小于2m/s,并应大于临界风速。3排烟风机和烟气流经的风阀、消声器、软接等辅助设备,应能承受设计的隧道火灾烟气排放温度,并应能在250℃下连续正常运行不小于1.0h。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12.3.5隧道的避难设施内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送风的余压值应为30Pa~50Pa。12.3.6隧道内用于火灾排烟的射流风机,应至少备用一组。

12.3通风和排烟系统

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5供电及其他

B.0.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建筑物与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或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B.0.2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储罐与堆场的防火间距应为储罐外壁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B.0.3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B.0.4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储罐或堆场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外壁至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B.0.5建筑物、储罐或堆场与道路、铁路的防火间距,应为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距道路最近一侧路边或铁路中心线的最小水平距离。

C.0.1RABT和HC标准升温曲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可供选择和附加的试验程序》GB/T26784的规定。C.0.2耐火极限判定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HC标准升温曲线测试时,耐火极限的判定标准为:受火后,当距离混凝土底表面25mm处钢筋的温度超过250℃,或者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超过380℃时,则判定为达到耐火极限。2当采用RABT标准升温曲线测试时,耐火极限的判定标准为:受火后,当距离混凝土底表面25mm处钢筋的温度超过300℃,或者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超过380℃时,则判定为达到耐火极限。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50322《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消防给水及消防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7633《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防火门》GB12955《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防火卷帘》GB14102《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5930《防火窗》GB168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可供选择和附加的试验程序》GB/T26784《电梯层门耐火试验完整性、隔热性和热通量测定法》GB/T27903

THE END
1.在线平面图设计师正在寻找一个平面设计软件? VP Online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在线平面图设计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平面图形状,不论是小型家居改善工程,或是专业办公室设计项目,都能透过 VP Online 绘制出美观实用的平面图。通过Visual Paradigm Online,您可以快速轻松地创建专业且高质量的平面图。 https://online.visual-paradigm.com/cn/diagrams/features/floor-plan-designer/
2.酷家乐酷家乐是一款高效的云设计软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强大且操作便捷的功能,赢得众多设计用户的喜爱。平台总注册用户超6500万、合作品牌企业超4万家、月活跃用户超300万。酷家乐拥有超3.6亿商品素材模型,近五年新房户型库数据覆盖90%,平台累计渲染方案超4亿。https://www.kujiale.com/
3.网易室内设计全球设计情报局 广东 更多信息 筑木而栖 与美同行 | 木作美学研究院西南分院成立 2024-11-28 17:47 天工08 骨子里的“红色血脉” 已觉醒 2024-11-17 17:04 顶尖设计大师齐聚!「2024亚太酒店设计年会」嘉宾与日程公布 2024-11-14 17:03 内娱背后的高定女王,已悄悄惊艳全世界 https://dy.163.com/v2/media/T1374481988457.html
4.户型的装修设计有哪些创新?这些设计如何提升居住体验?在当今的房产领域,户型的装修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为居住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首先,开放式布局成为一种创新的设计趋势。传统的房间分隔方式被打破,客厅、餐厅和厨房融为一体,营造出宽敞、通透的空间感。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开阔性,还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例如,在一个小户型中,开放式厨房可以与客厅https://house.hexun.com/2024-12-10/216081498.html
5.室内装修设计师居然设计家是室内装修设计平台,提供的装修效果图设计案例展示,并可以在线预约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让您轻松搞定房屋装修。https://www.shejijia.com/shejishi/sousuo
6.设计房间设计房间游戏在线玩设计房间提供设计房间小游戏,设计房间在线玩,设计房间中文版,设计房间无敌版,设计房间在线小游戏等,设计房间小游戏大全。http://chengren.973.com/p109028
7.房间里的衣帽间怎么装修设计好?在线急求装修问答装修预算是要跟装修设计方案紧密联系的,您最好先找一个装修公司或者是专业设计师,设计出来你满意的https://ask.zx123.cn/show-3068350.html
8.7岁宝宝用废纸盒设计房间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PP视频为您提供7岁宝宝用废纸盒设计房间高清视频在线观看,7岁宝宝用废纸盒设计房间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page/WAhOwyuRATibiaIIg.html
9.人工智能室内设计:在线人工智能房间设计师是的!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您都可以使用 BgRem 应用程序获得全新的、富有创意的室内设计方案。您无需经验或专业设计师技能即可使用它。 BgRem 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非常易于使用并且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 我可以上传哪些房间进行重新设计? 您可以为客厅和卧室创造新的室内设计方案。您也可以只关注您认为最需要https://bgrem.ai/zh/interior-design-planner/
10.古人为了随时满足生理需求,房间设计十分特殊,女网友:头回见小鹿看看 关注31,413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小乔s 是真的击中你了吗? 点击观看 直播0 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点击观看 直播0 安小燃 小燃在跳舞~ 点击观看 直播0 凌凌一 准备好被惊艳到了吗? 点击https://www.56.com/u77/v_MTkzNDIyNzQ2.html
11.酒店房间消防喷淋设计规范资料下载大全本专题为土木在线酒店房间消防喷淋设计规范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文档论文资料库精心选择与酒店房间消防喷淋设计规范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专业的土木工程垂直站点,聚集了1700万土木工程师在线交流,土木在线伴你成长,更多酒店房间消防喷淋设计规范相关资https://www.co188.com/jh/a195625.html
12.《一男一女房间s型隔断设计》高清蓝光在线观看搜V影院为您提供最新『一男一女房间s型隔断设计』高清蓝光在线观看,本站片源丰富,内容全面!注意自我保护,适度观看电影,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http://www.dhcxqczl.com/tv/jiujiuhuangsewangzhan.html
13.在线设计工具Support>在线设计工具 使用VDS和3D视觉工具呈现您的想法 呈现想法 免费在线服务 便于整合到您的网页 适用于全部爱格饰面产品系列和爱格PRO地板产品系列 房间场景 对比模式:在一个房间中体验两种设计 在社交媒体上保存,打印或分享您的项目 体验我们的3D视觉工具 https://www.egger.com/zh/support/virtual-design-studio?country=CN
14.第四波!2023年5月精选实用设计工具合集优设网这次更新的合集当中,有不少颇为有趣的工具,比如可以横向对比 6 款AIGC工具效果的平台,高度自定义等轴测 3D 小房间效果的编辑器,可视化设计思维图库则是学习各种设计思维、理论和方法的好地方,在线版 Stable Diffsuion 服务可以省去大家本地安装 SD 的麻烦,而 Loopsie APP 则是少见的高质量图片转3D视频的好东西https://www.uisdc.com/2023-5-design-resources-vol4
15.项目设计网络对战五子棋(下)腾讯云开发者社区1. 设计游戏房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匹配成功的两个用户实现一个小范围的关联关系,即一个游戏房间内有两个下棋的玩家,任意一个玩家的任何请求操作都会被广播给房间中的所有用户,在游戏房间里面的请求其实只有两种,一个是下棋请求,一个是聊天请求,而在游戏大厅中的请求其实也有两个,一个是开始对战匹配请求,一个是停止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351260
16.基于Java实现的双人在线对战的web21点游戏课程设计资源【作品名称】:基于 Java 实现的双人在线对战的web-21点游戏【课程设计】 【适用人群】:适用于希望学习不同技术领域的小白或进阶学习者。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工程实训或初期项目立项。 【项目介绍】: 功能说明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双人在线对战的web21点游戏,进入页面后需要创建房间或者加入房间,等待房间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4010641/89494285
17.月光变奏曲第9集初礼设计进昼川房间电视剧在线观看简介:月光变奏曲第9集初礼设计进昼川房间,电视剧在线观看,剧情简介:茧在画手圈中散布元月社的坏话。初礼向梁冲浪提议结合书法题字和茧的画作完成封面。初礼和茧进行了严正交涉。茧求助顾白芷,顾白芷让她发声明,事情得以圆满解决。昼川连续几天都不出房门,初礼设计进入昼川房间,强行让昼川和自己出门吃饭。昼川看着阳光中的https://www.jnnc.com/kredirect?id=3486826
18.《住宅设计规范》国标500962011标准规范2厨房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O.60m2;当厨房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厨房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 在线下载列表 会员下载需要E点:0http://www.egas.cn/soft/4129.html
19.布局/房型每个房间都是独立建设,空间很大,装修设计超乎意料布局/房型 每个房间都是独立建设,空间很大,装修设计超乎意料!如果是爱喝茶的朋友,也设有单独的茶包厢 #假期打卡记录#网红店测评打榜#周末在这儿玩 提到: 地点 南京怡华酒店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45号近1号线鼓楼站 23-02-0346231http://www.yohomars.com/yohomars/TblFreshInfoRest/freshInfoDetail/1131569
20.Unity引擎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的设计与开发1.4 游戏设计难点 本文在线网络游戏设计的难点在于游戏服务器端的设计, 服务器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 服务器端包含一个总服务器和多个分组服务器, 系统为每一个创建的游戏房间分配一个分组服务器, 它负责当前房间的消息处理和转发. 总服务器负责玩家的登录注册以及分组服务器的管理. https://c-s-a.org.cn/html/2020/5/7407.html
21.房间设计图片大全房间设计高清图片下载觅知网提供大量房间设计图片,房间设计高清图片在线下载。更多房间设计图片下载,尽在觅知网。https://www.51miz.com/so-tupian/187417.html
22.房间设计图别墅图纸库自建房设计大全找房间设计图?图纸之家提供数千套新农村/乡村房间设计图方案,(全套施工图+外观效果图片+户型图),包括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等多种层高的房间设计图,含新中式、豪华欧式、简欧现代、美式、地中海、法式、普通经济型等多种风格房间设计图,有独栋、双拼、联排等https://tuzhizhijia.com/tuku/20334.html
23.房间布局设计软件APP推荐房间布局设计软件下载豌豆荚房间布局设计软件榜单为您提供最新房间布局设计软件大全,这里不仅有房间布局设计软件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房间布局设计软件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402855/
24.房间装修设计图用什么软件房间装修设计图可以使用以下软件: 1. SketchUp:这是一款CAD软件,可以快速生成三维模型和设计方案。 2. AutoCAD:这是一款行业标准的CAD软件,适用于设计平面图和施工图。 3. 3D MAX:这是一款三维建模和渲染软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渲染效果。 4. Sketch:这是一款简单易用的插图工具,适合设计简单的平面图。 https://www.vikecn.com/baike/11317.html
25.Openmeetings应用及技术Permanent的技术博客2)用户、组织、房间数据库设计 用户表(users)通过关联表organisation_users和组织表(organisation)关联,该关联表表示每个用户表所对应的组织,单个用户可以对应多个组织。 组织表与房间表(rooms)通过关联表rooms_organisation表相关联。它负责记录每个房间和组织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按房间类别和用 户所在的组织是否属于该房https://blog.51cto.com/ericklee/118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