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案例看多了,脑子里想法很多,就是不知道怎么实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灵感的学习积累、整理和筛选!
图源SOOGIF
在此之前,还想多唠叨一句,如果你不打算找设计师,所有的灵感都要靠自己落地的话,还是比较推荐照着一个案例直接抄作业,切忌从不同案例里借鉴,自己混搭,出错率相对较大。
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对风格、色彩搭配、材质没有那么强的把控能力,混搭出来八成是个灾难。
从哪儿学,学什么?
样板间等线下场所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知道家具的质感,在真实的场景里感受,更直观。
刷美图/看杂志
抖音和小红书也能刷到美图,但大多是单个或者局部空间,可参考性弱。建议多看设计师和装修网站精品案例,能看到全屋布局和户型图,质量也有保证,还能学到他们的设计理念。
刚开始可以随便刷,随便翻,慢慢明确自己偏爱的喜欢风格,就可以根据常住人口、户型面积等,有重点的学习装修、布置的思路。
网站推荐
·日本二手房翻新的网站,中小户型偏多。
·Houzz
·推荐给喜欢美式风格的朋友。
·爱彼迎
·没错就是那个酒店预定平台,但只用它定民宿,那可太亏了。国内外的装修风格都有,想看哪个国家的直接搜。
·DecoHolic
·theSpruce
·偏向于家居装饰、家务清洁、花园植物,就算没有装修需求也可以看,能get到很多生活小技巧,非常有意思。
杂志推荐
喜欢日式风格,推荐《BRUTUS》和《CasaBRUTUS》;《Wallpaper》和《Kinfolk》喜欢现代风格的朋友可以买来看。
《安邸AD》《IDEAT理想家》能看到超级多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作品,用来提升品位,学习他们的居住态度。
电视剧/综艺
电视剧里也有很多好看、有烟火气的家,推荐看各平台“扒剧”,能更系统、全面的看到剧里的家,设计细节,布局也都会讲到。
综艺有针对性的看,从每期节目标题就能知道大概内容,收纳、改善采光、空间利用、适老化等,值得借鉴的保存到备忘录,做好笔记。
收纳前vs收纳后
《梦想之家大改造》喜欢美式风的朋友可以看,《小屋国度》小户型可以借鉴,学习精抠空间的方法。
家居APP/公众号/博主
我们整理好的装修干货
家居博主的话,主要看他们装修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学习思路。
样板间
推荐两种逛样板间的方法。一种是带着问题去看,直奔主题。比如说50平方米要住一家四口,厨房采光差的改造方法?
图源住范儿自摄
大家印象里样板间都是单个空间,住范儿超级家MALL是还原了北京典型的户型,每个户型都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和你家户型相似,风格也喜欢,真的可以照搬。
住范儿超级家居MALL“80筑2”户型效果图
如果说没有具体问题,那就按房间收集,确定几个主体物,看得越仔细越好。
拿卧室举例,卧室里有衣柜、灯饰、地板、床、床头柜、窗帘。先看衣柜,衣柜颜色、样式、材质、把手、开关方式、尺寸以及内部是怎么收纳的,以此类推。
住范儿超级家居MALL样板间
工装
除了样板间,咖啡馆、服装店、酒店也是收集灵感的好去处。
拿咖啡店举例,可以看餐桌、椅子的样式,坐上去舒不舒服,墙刷了什么颜色,搭配了什么样的家具;晚上去的话,看他们是怎么布光的,才显得那么温馨。
边存边分类
“良心干货先收藏”,“他家装修风格我还挺喜欢的,点个赞,以后参考”,“洞洞板还能这么用,收藏收藏”,结果就是在各个平台都建了收藏夹。
但!是!真正需要的时候脑子里只有“好像收藏过”,能准确找到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一开始就要分好类,把所有东西整合到一起,方便后期筛选、查找。
命名方式要具体、直接
给文件或者备忘录命名,为的就是看到它,马上知道文件夹内对应的内容,一般主标题+副标题就够了。
比如说装修风格类文件夹就用“风格+空间”,选购知识就用“选购+电器名称”,可借鉴的元素就用“空间+具体元素”,类似“厨房+玻璃砖”、“客厅+拱门”。
图片最好存在云端
个人比较推荐把美图存在百度网盘里。手机端也可以自己建相册、命名,但是不能同步,如果用电脑、平板等其它设备刷图,不能整合到一起。
但存百度网盘不一样,只要登陆账号,手机、电脑都是可以同步的。关键手机端看到的也是“文件夹”形式,方便查找。
百度网盘手机端截图
帮大家理顺一下存储的步骤,先在百度网盘新建文件夹,按照上面的方式命名,把图片存到手机相册后再多做一步,随手同步到百度网盘,然后直接存到对应的文件夹里。
选对应文件夹
多做这一步其实是一个整理+分类的过程,建立自己的灵感库,后期给设计师说需求,马上就能找到对应参考。
备忘录整理干货知识
备忘录支持拍照、上传图片,也就是说你可以用备忘录做读书笔记,这样线下、线上看到的内容都能整合到一起。
确定自己的喜好
不看案例,不找灵感,不知道装啥风格;案例看太多,没办法理顺自己的想法,还是不知道装什么风格,“从对自己的家充满期待”到“想起装修就烦”,成功逼疯了一波又一波的装修人。
其实没什么好焦虑的,尝试用下面这3种方法,进行筛选,基本能确定自己的喜好。
排除法
用甲、乙方之间的趣事举个例子,甲方爸爸提出几点建议,很可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当乙方提交第一版内容后,甲方却能十分笃定的说他们不想要这个。
一样的道理,比起来想要什么,我们更容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比如说我很喜欢开放式厨房,下图这两种布局里都有我喜欢的点,实在不知道怎么选。
不如换个思路,挑挑这两种布局里哪些元素你更有顾虑。比如说想营造温馨的氛围,银色金属材质比较冷清,以此类推,答案显而易见。
定期整理
筛选装修风格也是一样的,每隔三五天筛选一遍,把猎奇的,越看越不顺眼的一一筛掉。
从户型、预算、施工难度出发
从户型面积来看,极简、侘寂风在大户型更好发挥;从预算来看,欧式、法式轻奢造型比较复杂,新中式真的想把风格营造出来,得买贵的、有质感的家具。
从施工难度出发,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隐形门,整面墙都要做饰面板,把门缝藏起来,门贵、饰面板也贵;考虑到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合页最好是进口的,自带缓冲和闭合的功能。
不仅造价高,还很考验师傅的手艺,类似情况要考虑当地师傅能不能做,还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完美主义,是否能接受小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