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芝路、@苗苗等消费者向《玩转新消费》投诉,其在互联网家装平台土巴兔家装遭遇了消费欺诈、维权无望甚至遭遇人身威胁的困境。
投诉1:监理形同虚设、投诉无人问津
2017年五一期间,@芝路新买了一套房需要装修,联系了以一站式服务、第三方监理为优势口号的家装平台——土巴兔装修公司北京分公司,并于去年6月中旬开工,开工后出现工人施工混乱、工长无故延期、工程监理推辞责任并离职等问题。11月,在装修完工一个月后,又出现墙面多处开裂、地板出现活动缝隙、地砖凹凸不平等现象。
如今已经大半年过去了,与土巴兔平台持续沟通仍然无果、问题依旧摆在这,消费者@芝路说:现在的情况是带着孩子有家不能回,原本的新房变成了没法解决的“心病”。
投诉2:入驻审核无把控、沟通无效遭威胁
消费者@苗苗遇到的问题更加糟心:“我今年在土巴兔装修平台预定装修后,土巴兔为我们推荐签约了与平台合作的某装修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在土巴兔平台评分较高,是在土巴兔城市推荐排行榜排名前三的公司。但没想到装修进度才到20%,装饰就消失跑路了,事后联系土巴兔方面维权,要求按合同退回未施工工程款,却遭到土巴兔城市分公司与总部客服互相推诿,并让我自己与跑路的装修公司沟通,不仅沟通无效还遭到流氓黑公司的人身威胁!事件至此,没有看到土巴兔平台方面的任何监管及保障作用。”
@苗苗质疑了两点:1.某装修公司作为屡遭消费者投诉的频繁跑路装修机构,为何能通过土巴兔的入住审核?2.土巴兔合同上标明了资金存管减少用户风险,却在发生问题时不能先行赔付,那么他的钱用在哪里了呢?
截止到发稿时,与@苗苗签约,并曾在山东省也有跑路记录的装修公司,依然在土巴兔官网可查、并未下架,且评分很高。
消费者如何应对?
互联网浪潮带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家居互联网化也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然而,机遇与问题同时存在——据央视财经报道,从2015年互联网家装的异军突起,最高峰时曾有123家公司拿到融资,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倒闭的家装公司已超过100家。今年7月,作为互联网家装行业上市第一股的齐家网,在港交所上市即跌破发行价、上市一个月市值蒸发五分之一的态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市场对互联网家装行业前景的不乐观态度。
面对互联网家装行业常遭投诉的问题,如入驻机构审核不严格,工程监理不作为,施工过程中强制增项、加价、跑路频出,施工后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消费者应该如何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