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什么要“做七”?七七要过7关,不是迷信!丧葬供品头七香烛

大家都知道,在传统的丧葬文化中,有很多迷信的习俗。

这些习俗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直到现在,绝大多数人也遵守着这些繁文缛节。

在众多丧葬习俗中,有一个习俗是“做七”,有的地方也称“七七”。

在老人去世的49天内,作为亲属,要每隔七天就给老人祭祀一下,一共祭祀7次。

那么这个习俗有什么讲究,生者要为逝者准备哪些东西呢?

做七的由来

这是汉族丧葬的习俗之一,因为汉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渐渐的,这个习俗也影响了很多少数民族。

关于做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做七有三种说法:

一是佛学中的讲究。

人有六道轮回,人在死后,亲人们需要每隔七天祭奠一次逝者,然后连续七次,这样逝者才能得到生机,从而投胎轮回再次成为人。

二是魂魄说法。

人们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在人去世之后,三魂就会散去,这时候七魄也会渐渐离开肉身。

七魄不会一下子离开,他们是每隔七天离开一魄,从而需要祭祀七次。

三是民间说法。

关于做七,老百姓认为,人死后要去往阴曹地府,这时候会有很多拦路的鬼或者是劫难。

想要逝者顺顺利利的通过,并且进入轮回之中,生者就要每隔七天祭祀一次逝者。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祭祀的时候,供品纸钱都到了逝者那里,他们可以拿着这些东西去打点,然后顺利投胎。

七七需要做什么?

①头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一个七天,也叫做“离别关”。

按照魂魄的说法,在头七的时候,人的七魄没有完全离开身体,那么他们就能够听到人们的对话。

因此民间有哭灵,喊灵的讲究,就是通过呼唤哭泣的方式来向逝者传达自己的不舍和悲伤。

在头七里,亲人们需要为逝者准备丧葬的各种用品,同时,还要准备一些水果、肉类。

在一些地区,还讲究在门口或者窗台处撒一些面粉,这样就能看到逝者的脚印,以此来判断逝者会来探望过自己。

②二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二个七天,也叫做“恶鬼关”。

二七和头七相比,祭祀要简单一些。

相传,这一天牛头马面会带着逝者的灵魂离开阳间,作为亲属,在二七这一天,也会准备很多祭祀的食物。

此时逝者已经下葬,人们就将供品放在遗像前或者灵位前。

有的地方还讲究亲属给逝者上香,从而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③三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三个七天,也叫做“回魂夜”、“鸡鸣关”。

在民间,三七这一天,阴间的鬼差允许逝者回家看看亲人,但是在鸡叫之前,一定要回到阴间。

如果没有回去的话,地府的大门就关上了,到时候就只能当个孤魂野鬼,或者是被太阳晒的魂飞魄散。

作为亲人,三七这天会准备一些纸扎的房子、车子或着是纸人,烧给逝者,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用。

④四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四个七天,也叫做“饿狗关”。

在这一天,逝者在阴间会遇到很多饿狗,它们饥肠辘辘,会阻挡逝者的魂魄前行。

如果不能驱赶或者投喂这些饿狗,那么就会耽误逝者投胎,从而给逝者带来伤害。

所以,四七这一天,人们除了准备纸钱香烛外,还会准备7个饺子,用来给逝者打发饿狗。

⑤五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五个七天,也叫做“鬼门关”。

到了五七这一天,说明逝者真的离开了,逝者的灵魂也顺利的到达了地府。

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供品,比如水果、香烛,此外,还会准备纸做的金元宝。

如果逝者有女儿的话,这一天,女儿还要给逝者送上鲜花。

民间有说法,阎王做喜欢鲜花,女儿送花能让阎王对逝者好一些。

⑥六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六个七天,也叫做“望乡关”。

到了六七这一天,鬼差们会让逝者站在阴间的望乡台上看看生前思念的人。

所以,六七这一天,人们祭祀逝者,主要是烧纸,否则的话,逝者就看不到他们。

还有的地方会专门请有道行的僧人来诵经念佛,超度逝者的亡魂,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宁。

⑦七七:在逝者离开后的第七个七天,也叫做“轮回关”。

想要进入轮回,就必须要度过奈何桥,然后喝一碗孟婆汤,忘掉前世发生的一切。

七七是逝者离开之后很重要的一个日子,也叫做“满七”、“断七”。

在这一天,人们会隆重的祭祀逝者,上香、准备供品‘磕头。

很多人还会准备大量的金元宝、纸钱、铜钱、房子、车子,然后烧给逝者。

只有东西准备的齐全,逝者才能打点好鬼差,投个好胎或者是在另一个世界带着巨额的财富,更好的生活。

现代社会“做七”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是在外地工作,根本不可能49天都守在逝者的坟墓旁。

所以,现代社会的“做七”没有以前那么复杂的流程,相对来说更简单。

就拿我们老家来说,人们除了头七和七七祭祀一下,中间都省去了。

头七的时候,人们会举办的隆重一点,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来送逝者一程。

这一天,人们还会放电子鞭炮,给逝者烧纸钱,以及各种纸做的用品。

到了七七这天,祭祀的时候,只有最亲的家人来祭祀。

人们会准备一些食物,香,和纸钱,在逝者的坟前烧一烧,一家人念叨几句,就完事了。

虽然“做七”虽然是一种很迷信的行为,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承和弘扬“做七”,并不是思想迷信,而是人们通过定期祭祀逝者,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哀悼和不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逝者离开带来的痛苦。

THE END
1.人死后为什么要“做七”?七七要过7关,不是迷信!你有什么看法?在这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请僧人为逝者做佛事,亡者可借此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在七七期中进行,这也是做七习俗与佛教关系紧密的一种解释。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让生者觉得通过这样的仪式可以帮助逝者获得更好的归宿,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关怀和对生死轮回的一种https://m.sohu.com/a/835223337_120012577/
2.师传七七撞七的处理方法消撞七之业!来自正一天师道李罗诚师传‘七七撞七’的处理方法——消‘撞七’之业! 所谓‘撞七’,即民间丧家在祭七七中,遇见农历初七、十七、廿七三日。叫做‘撞七’。这是极不吉利的。 网传早一日即‘撞七做六’这也不失为一种变通。然而。七日为七,这https://weibo.com/3630124017/LAoTSmbBz
3.死人一七打二七刮谚语高中知识又有谚云:“男怕撞头,女怕撞脚。”民间认为,男撞头七,女撞断七,死者阴魂在阴司要受莫大痛苦。还流传着:“撞七歌”云:“头七撞七,死者打得叫屈,二七撞七,灵床供在隔壁,三七撞七,丧家发迹,四七撞七,墙壁坍塌,五七撞七,子孙有吃,六七撞七,儿女发迹,七七撞七,眼睛突起”。民间还认为,死者无七可撞,属不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58158.html
4.超度需要谁来做倘遇农历初十二十七,称「撞七」,提前一日半夜做七。死后第七日称第七日称「头七」,俗以死者此日始知己死,亡灵将归宅哀哭,故於午夜后即哀哭致祭至中午,前延请道僧诵经,开魂路,举行法忏。 到晚上10来点,召唤的仪式就开始了(怕他忘了回家),大儿子拿着灯笼(怕他看不清夜路)爬到灵堂的屋顶上,掀起三张瓦片https://www.shenjunfengshui.com/chaodufashi/5e0655e3.html
5.七七撞七是最好吗(沈酒)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简介:你相信,会有一个人,生生世世,轮回的,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换取一次相依相偎的机会吗?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休恋逝水,苦海回身。宋沅情之困我,就如这阴阳两道,缠我,退身不得。 最新章节:暂无章节(一年以前) 全部章节 沈酒的其他小说:时光轻恋:糖风阵阵倾心缘、七七撞魂、愿此生有所痴缠、呆萌甜妻:https://www.ztwx.net/zt/796713.html
6.烧七撞七怎么办回魂回煞计算回殃方向日期.doc(六):一般60岁以上故去的先人,七个七日祭,是祭奠四个,即头七、三七、五七和七七;60岁以下的,只祭祀三个,即三七、五七和七七;少亡的,基本只祭祀五七。烧七撞七怎么办回魂回煞计算回殃方向日期(一):先人烧七日的计时方法是,是从去世当天,就算第一天开始计算,这个概念大家一定要周知明确,因为错烧先人七日,会阻碍https://www.taodocs.com/p-171491905.html?v=undefined
7.老上海人做七仪式关于是否“撞七”。按上面的数法,看这七个日子中有没有与阴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撞(相逢),假如有称为“撞七”;假如没有,称为“不撞七”。迷信说,白叟不撞七,儿女无饭吃。为化解这个劫,孝子要讨百家饭。 讨饭时,“百家”只须给几颗、几十颗米就行。讨回来的米,最好子女们一餐吃完。假如邻居邻居好意https://www.bestbdr.com/news-37.html
8.撞七撞七是旧习, 具体指从亡者故去日期(农历)算起,每七天为一回,若在某回中日期正好碰逢七的尾数日子。其中回数共计七回,计七七四十九天。若在其中一次逢七,则称撞到了七。在四十九天之中,没有撞到,则称没有撞七。 张奶奶(许爹的老伴)一听,急了,自认为什么事都为许爹想到了,唯独忘了这一荐!于是,急忙https://www.jianshu.com/p/5a6f91194b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