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为民造福

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当前,我国正处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

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为人民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和永恒使命。

“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殷殷的嘱托、真挚的话语、严格的要求,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民造福必须坚守“人民至上”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人民至上”,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政治优势。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翻天覆地的人民生活、一路向好的民生改善,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应当着眼于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干事创业心无旁骛、路无另条,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应当深怀“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的家国情怀,把群众的事看得比天高、比地厚、比山重,再小的事也要用心去做,再难的事也要全力去办,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应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为民造福必须坚持“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面对“老、少、边、岛、贫”的落后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县调研时就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党员干部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有无迎难而上、自力更生的抗争勇气。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脱贫致富贵在立志,“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激活内生动力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我们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正面对着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党员干部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切实扫除“等靠要”,靠自己的打拼开辟新天地;破除“悲观”“迷信”,着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消除“照抄”“照搬”,切实提升民族创造力;清除“自大”“迷失”,筑牢民族安全观,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铺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厚底气。应当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应当保持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警醒,保持积极主动、化危为机的智慧,保持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行动,激发奋斗志向和内生动力,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干出人民群众期盼的好日子、好生活。

为民造福必须坚定“久久为功”

“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前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作风,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改革、扶贫、作风建设、生态保护等,他都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从始至终都要求不达标准决不交账,从不满足于一事之成、一时之效。他强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面对当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以不懈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应当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干事创业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应当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符合人民愿望地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工作举措,保持方向不动摇、保持定力不松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应当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甘作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在守正创新中下真功夫、实功夫,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用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抓工作,保持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恒心和耐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勇前进。

为民造福必须坚决“自我革命”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

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我”的态度不同,是唯我呢?还是忘我?是事事以我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党员干部“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领导干部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

党员干部的理想和奋斗、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同时又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在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牵引,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员干部应当将思想上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应当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与承担的新担当新作为职责相匹配,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政治领导能力、依法执政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驾驭风险能力,制度执行能力等。应当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THE END
1.为民造福的解释为民造福的意思汉典“为民造福”词语的解释拼音wéi mín zào fú 为民造福词语解释 解释 替老百姓谋求或带来幸福。造福,原为佛教语,指造福田,后引申为给人带来幸福。 ? 汉典 为民造福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为民造福》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建国历史进行解读 ? 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E4%B8%BA%E6%B0%91%E9%80%A0%E7%A6%8F
2.为民造福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4年的为民造福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5条为民造福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为民造福造句 1、追求真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趋善避恶,为民造福,应该是美学教育的内容。 2、人民的干部要记住,当官一任为民造福;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满意百姓拥护。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935a43ac9a935a/
3.党的基本知识为民造福【党的基本知识】为民造福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源:人民网)http://yjj.liaoyang.gov.cn/dyjy/20240402/048cf52f-36df-4e82-958c-fbf17f106e14.html
4.为民造福什么意思为民造福指的是什么1、“为民造福”的意思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到底,就在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必须把贯彻立党为公、https://edu.iask.sina.com.cn/jy/3rmdME6Hkrp.html
5.202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心得体会(3篇)佚名· 6068体会,心得,心得体会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202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心得体会(3篇)目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https://www.yxfsz.com/view/1711977516930011137
6.在为民造福中展现担当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在为民造福中展现担当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厚植公仆情怀。党员干部一定要心中装着人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深入把握群众意愿的基础https://www.chuxiong.cn/content/202408/21/c149936.html
7.每日一习话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民造福,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最终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上,体现在老百姓在国家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https://www.0515yc.cn/ycweb/2022/61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