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2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浙江大学创业团队表现优异,入围决赛的9个项目斩获金奖4项,银奖5项,再度荣获高校先进集体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先进集体奖。
近年来,浙江大学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注重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主动探索以创新创业竞赛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以四课堂融合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基于创新驱动、技术支撑的创业实践,通过制度保障、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格局打造等多视角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近年来,学校深入打造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实践品牌,系统构建了“意识激发、技能培育、项目优化、融资对接和孵化落地”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学生团队在国内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获奖团队介绍
金奖团队:
【1】华盛科技——打造全球智慧实验室生态系统
项目负责人:钱文鑫
推荐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蔡亮、史治国、吴为进
参赛组别:成长组
【2】与醛世界为敌——世界首创的高效降解甲醛污染物解决方案
项目负责人:章凌
推荐学院:化学系
指导老师:肖丰收
参赛组别:创意组
与“醛”世界为敌项目团队以全场景的新型高效降解甲醛的纳米催化材料为核心产品,提供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链路空气净化解决方案。项目团队以基于纳米贵金属高效催化和多孔材料的多重优点的全场景室温消除甲醛催化剂为核心技术竞争力,首次实现了仅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完全催化分解,无需额外的光照和加热,且具有全链路商业运营的能力。
【3】渔米香——科学助力万千农民稻渔丰收
项目负责人:张剑
推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陈欣、唐建军、刘源
参赛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商业组
“渔米香”项目是由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张剑创立,由浙江大学生态所陈欣教授团队孵化并打造出的一个现代农业领域创业项目,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扶持,将全球顶尖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4】纤纳光电——新一代薄膜光伏技术领军企业
项目负责人:姚冀众
推荐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郑臻荣
参赛组别:成长组(国际参赛)
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领衔的准独角兽科创企业,5次刷新世界纪录,是唯一一家连续上榜的中国机构,也是全球首个通过钙钛矿组件稳定性测试的企业。企业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核心技术,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原材料丰富、低成本、制造过程低碳环保等优势,是最具价值的新能源光伏技术。公司在浙江衢州建立了全球首个钙钛矿生产基地,该项目入选了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
银奖团队
【1】中国绝影——四足机器人首启行业应用之门
项目负责人:李超
推荐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朱秋国
参赛组别:师生共创组
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具有灵活移动、自主导航等能力的系列化工业级四足机器人。公司掌握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自主研发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先后突破了关键零部件、核心控制算法、以及智能感知等技术瓶颈,实现整机零件国产率95%以上,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快速跑步、上下台阶、倒地爬起、跳跃、自主充电等功能,在适应非结构复杂地形上具有独特优势,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云深处科技将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互利增长为目标,努力成为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提供智能腿足机器人系统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科技型服务企业。
【2】安思疆——三维传感与智能硬件整体方案引领者
项目负责人:李安
安思疆科技致力于成为3D传感/智能硬件领域顶级企业,为手机/平板/PC等智能终端、智慧零售、安防监控、金融安全、智能驾驶、AR/VR、机器人、工业测量等诸多行业提供一流体验的3D传感整体解决方案。
安思疆科技设计的3D结构光方案可以提供高精度的3D深度数据采集功能,配套3D深度图、3D建模和3D人脸识别算法,可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面部支付、闸机卡口人脸识别和汽车辅助驾驶等场景,是开启3D和AR世界的智慧之眼。
【3】斑马仓——全国领先的家装建材行业赋能型“产业路由器”
项目负责人:林子翔
推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指导老师:阮俊华、俞伟东
参赛组别:初创组
斑马仓(杭州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平台)成立于2017年7月27日,注册资本500万,以SaaS系统为核心,集产品、销售、物流和服务平台的一站式整装建材供应链S2b平台,2019年实现营收5523万,为中国装企和C端客户输出优质供应链,成为全国首家“家装建材行业赋能型产业路由器”。
【4】蔚蓝防线——全球语音安全行业定义者与开创者
项目负责人:张国明
推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徐文渊、冀晓宇、郭斌
蔚蓝防线团队基于攻防实战演练系统提供的庞大数据库,研发了具有良好无声音指令检测和防御的攻击防护软件系统“海豚安全卫士”,该软件能适应多样化的设备和语音助手,具有极强的可移植性和优越性。该团队为电网中控制设备、巡检机器人、抄表终端的语音接口提供安全防护方案,并按照电网要求打造了一系列语音安全标准和检测仪器,并将该标准逐步推向工业和民用领域,填补了我国在语音安全行业的规则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