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型互联网家装平台优居客日前宣称解散,事件还在持续发酵,越来越多业主和装修公司组成维权大军,向上海市各区公安机关提出调查请求。
而这一事件背后,更引人注意的是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倒闭潮,以及由此产生的波及材料、装饰、设计等多个行业的经营困局。
今年以来,一号家居网、苹果装饰、泥巴公社、美得你等多家互联网家装企业出现整体经营问题,蚂蚁筑宅出现失联状况。而互联网家装平台倒闭,致使消费者、合作商户遭受巨大财产损失,也已成为2018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的一大热点。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互联网家装平台的盈利一直是问题,因为过度依赖于线上平台业务,将成本捆绑多项附加产品提高费用,并涉及违法监管资金,直接推升了平台资金的稳定性风险。
与此同时,平台不断抬高合作门槛,可能直接使小商家无力存活,中型商家以各种方式从消费者寻求盈利,大商家则越做越大,加速家装行业的重新洗牌。
中介模式“质变”:从单纯派发到有偿托管
“这样的企业本身并不具备资金监管资质,没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正如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所言,一旦这些款项无法得到很好的托管和正常流通,消费者和装修公司都可能“血本无归”。
不过,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优居客平台刚成立时并不存在托管资金,只是一个单纯的派发平台。但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渐渗透到了装修的多个阶段,平台就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尝试有偿托管,而且装修材料要从平台购买,这实际上已经成为平台式家装公司了。
更离谱的是,2017年,平台开始要求强制托管,还要求平台商户每个月完成相应的额度指标,如果发现商户有私下交易的情况,就会停止派单并罚款。
优居客的模式,实际上是把自己从中介的角色,变成了裁判员,平台的游戏规则由其来定,并拿掉了装修公司最大的一个盈利点——材料,还来评判你能拿到多少装修款。”有业内人士表示。
张波向记者分析道,这类家装O2O平台模式是有风险的。优居客一类平台采用过度金融化策略来短期拉动流量,但装修是重决策的项目,决策周期长、非标低频且客单价高,市场考验的不单是短期用户增长,还有可持续的产品竞争力。
“这类平台过度依赖线上业务,线上获客成本不断走高,线下服务跟不上,销售转化率就会持续下降。”张波指出,“随之,平台为了成本和利润,就会捆绑多项赋能产品,提高费用,也由此变相抬高了合作门槛,减少了合作商家数量,对不同类型的装修公司影响很大。”
入驻商家的两难现实:生存比利润更重要
而随着优居客的倒下,此类互联网家装平台对下游的影响已经显现。
优居客在平台正常运作时,已经对中小商家的利润有了压迫,当其关闭,中小商家受到的影响只会更大。
一位装修公司的员工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要求在平台买材料,压缩了这个重要赢利点的收益。现在人工成本和管理费都在涨,一般装修公司只能把利润看得更薄。或者就只能“低开高走”,新增消费项目、转包转工、偷工减料等来保利润。比如,3米的水管报成10米,多赚些增项的钱。
“装修公司的利润基本在纯利在5%~8%,即使是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大公司,利润也在100万元左右,不高的。”一位装修公司法人告诉记者。
“所以大公司很少和这类平台合作。”但一位优居客平台的商户无奈地告诉记者,小公司想不依靠平台也不太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渠道,就没有生意。而且一些商家通过平台,一年能在平台上销售3000万~5000万元。这么大的体量,靠门店零散客户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平台的利弊,装修公司看得很清楚,但迫于现实,生存就显得比利润重要。
但中小企业也没有资金实力去做这样的事,大多数类似于淘宝商家,需要做的是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提升服务品质。在用户中间积累口碑,从而获得更多流量。
“如果只看中客单量多少,注重短期营收,不注意品牌沉淀,企业最终做不大、做不好。”张波表示。
万亿级蓝海背后:家装行业或面临大洗牌
实际上,企业若过度依赖平台,不只做不好风控,更容易丧失生存能力。
在优居客解散消息传出之日,一位家装人士就悲观地告诉记者:“离了平台我们可能支撑不了一个月,没有大单客源支撑,公司运转是难以为继的,即使勉强活下来也要缩小规模。”
装修公司下游的材料等商户也面临危机。上述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装公司和材料商是三个月结一次账,大一点的公司每个月账款约50万~60万元,3个月就是300万元,如果不能按时拿到钱,那么本就利润微薄的材料商或将面临倒闭。
“平台上的装修公司,往往只有头部20%公司盈利,剩下80%不赚钱,完全靠流水。这些没有多少利润的小公司,在这波危机前势必无法招架,未来几个月没有现金流的补足,随时面临倒闭。”其直言。
为何不去寻找新的平台?
该商户表示,原先优居客上的核心商户,即便辗转新平台,也需要不少于一两年的磨合期和适应期,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未来几年这类公司将面临长期亏损境地,直到重新成为新平台的核心商家。
新的平台拥有自己的核心商家,后来者获得的平台资源势必比不上前者,对于这类公司,只有提高签单率,才能在新平台站稳脚跟,同时还要控制投诉率和好评量,各项都是成本,以目前的盈利和流水水平,可能无法支撑。
一类平台公司的倒下,背后却隐含整个家装行业的一轮洗牌。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前瞻与解决方案深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家装市场规模在19000亿元,线上家装行业在2500亿元,占行业规模13.16%。马云甚至估计,到2020年,线上商品的交易额将占据社会零售总额的50%以上。这就预示着,未来十年内,互联网家装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