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你好呀,我是月亮,一个90后的老程序员啦~
注意到一个“大”事件,为什么这个“大”,一定要打引号?
因为了解完之后,我发现,事情的实际情况和我的想象不太一样。
我以为的转账流程
初始看见这一消息,我心想,好事儿呀,以后转账、支付就更方便了。
要是恰好你对应的平台没有零钱,可就麻烦了,只能通过银行卡中转一下,这个过程就要收手续费了。
要是想要避开手续费,你只能找朋友先转一笔,再通过另一个平台把钱转给他。
因为我俩支付平台都用...
现在好了,要是两大支付平台互相能够转账,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我本来以为,转账流程是这样的:
3.确认收款人,完成转账。
整个操作流程就和点外卖差不多,完全符合用户习惯嘛...
然而,事实上是下面的情况。
实际的转账流程
2.生成转账二维码。
4.收款人把收到的二维码保存到手机。
5.收款人用某付宝扫描刚才的二维码,识别之后再确认收款。
emmm......
我操作了一遍之后,陷入了沉思。
我足足想了半个小时,主要在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直接加对方某付宝好友?这样转账更快吧...
第一个问题想了十秒钟,确实懒得想了,功能都已经上线了,还不如想想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采用这种支付流程,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能满足的使用场景
后来,通过自我的头脑风暴,我想到了一种使用场景。
不过,现在某付宝的新功能就完全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了。
我只需要发一个转账的二维码给商家,让他自己收款就行,再也不用记录和对照表格了。
以前必须要加上某付宝的好友,然后才能转账,而现在至少省略了加好友的操作,勉强也能说是方便用户转账了吧。
两大平台啥时候能打通
关于两大支付平台什么时候能够完全打通,相互之间能够无缝衔接地完成转账操作呢?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和另一个问题类似:
什么时候,我只需要充一个会员,能够同时观看腾讯视频和某奇艺两个平台的影视剧了?
我的结论是:几乎没啥可能。
因为他俩都想尽可能多地抢夺对方的用户,最好能给对方的用户全抢过来。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在他们当前的领域做到行业垄断,只能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份额。
竞争会一直持续,有竞争产品才会越做越好,而用户才能从中受益。
一个小插曲
关于产品的设计,刚好遇到一个小案例。
前两天晚上我买了一个某莱士的汉堡套餐当晚餐,由于这家店就在我下班回家的路上,于是我下班就顺便去店里打包直接带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发现有一杯可乐洒出来不少,我当时以为是杯盖没封好,也没太在意。
在喝可乐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杯盖上有一行小字通气孔可防止饮料爆杯,请放心饮用。
然后,我注意到这行字上面有一个针眼儿大的小孔。
“好家伙,这设计可以呀,这么独特,我头一回见。”
“挺人性化的呀。”
吃完坐在椅子上,望着可乐杯,我脑子里灵光一闪:这孔...不会漏可乐吗?可乐是液体呀!
紧接着,灵光又闪了一下:喵的,漏出来的可乐不会是从通气孔漏出来的吧???
我检查了一下漏出可乐的杯子,封口完好无损,之后我把杯子倾斜了一些,结果...如下图。
可乐真漏出来了。
为了不爆杯,设计出了一款会漏的可乐杯...
解决一个bug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新的bug
哈哈,今天就唠到这里,我是月亮,咱们下期见~
关于读者群
时隔2个月,摸鱼群再次限时开放了。
了不起的程序员读者交流群(摸鱼、白嫖技术课程为主),又不定时开放了,感兴趣的朋友,下方公号内回复:666。
文末有一个我们团队正在做的副业,已经操盘了快1年多,执行力够强的小伙伴基本都能拿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