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兔菇凉听同行抱怨说:现在业主总是叫好几家装修公司上门一起量房,还现场比稿,场面一度很尴尬。
同时因为工作原因,一些业主也同样会和我吐槽说:不同装修公司,给的报价有天壤之别,不比根本不知道。
其实,同行的抱怨和业主的吐槽都有一定的道理,兔菇凉认为:装修公司要货比多家,但不能只从量房上门出发。业主自己也应该去装修公司的办公场地实地勘察。
下面兔菇凉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里面的门道,同时为大家总结一些挑选装修公司的技巧!
01.找装修公司要货比多家
之前网上有新闻报道,贵阳一个业主找了20多家装修公司上门比稿。只能说这种精神值得怕麻烦的业主学习。兔菇凉的建议是,找3-5家装修公司进行比较。
现在找装修公司的渠道也比较多:
①网络平台
②熟人介绍
③本地知名品牌
④在本小区做了很多家的
等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比较对象”。
网上有些设计师叫嚣说业主找太多装修公司上门容易让同行串价、引起设计师不满等,兔菇凉只能笑而不语。做装修的人都知道,“比”是一定的,同行之间是竞争关系,买个水果都要货比三家,又何况是装修这等大事呢?
02.考察装修公司要多维度
业主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直接让装修公司上门量房,以为现场比稿报价就能万事大吉。其实业主应该先主动出击,去装修公司的“主场”考察。
①看设计:带着你家的户型图过去,听他们说说想法,看看设计师的思路如何,沟通能力怎么样。
②看规模:观察装修公司的环境,工作人员的状态,了解下员工数量、办公室装修的品位、上网查下装修公司的资质等。
③看工地:纸上谈兵终觉浅,还是要到工地才能看出端倪(主要看工艺,看进度)。工地都不给看或者没有项目的就直接pass。当然装修公司能带你去的都是干的不错的所以还要有别的手段。
④看口碑:可以网上查,也可以在业主群里咨询,有没有人被坑过。
完成上面的考察后,再让装修公司上门量房。假如你前期真的找了十几家装修公司,经过一轮筛选后其实也就只剩3-4家了,根本犯不着让这么多装修公司上门量房。
03.量房也要懂点心理学
量房也要有技巧,建议不要让装修公司同时上门,一是因为操作不便,二是会让从业者感觉不受尊重。
②尊重业者,将心比心。虽然业主对商家总天然仇视,但来量房的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打工人”。很多装修公司一起来,无形中给彼此压力,而且让业者感觉到自己不受尊重,自然会消极怠工,后面的“免费设计”和“免费报价”环节,很难给你好好做。这样业主也比较不出结果。
同时,要让装修公司感觉自己是你的“天选之人”,放松状态下有猫腻的装修公司肯定是露出马脚(逼单pua、报价增项漏项等),有底气的装修公司肯定是能出不错的成果。这样才能达到“筛选”的目的。
04.报价要基于同一个平面方案
量房之后就是报价了,但这中也有不少门道。
①平面方案:报价是基于平面方案,所以业主需要先确定一个满意的平面方案,然后让多家装修公司根据同一个方案报价才有参考性。要不一家一个样子,这个报价永远无法比较。
②要报价单:现在价格都比较透明,所以正规的装修公司都会把报价单发给业主。遮遮掩掩不发的多少都有问题。
③用心比较:只是看其实很难,你可以自己用excel表比价。然后基于公司规模、设计水平、施工质量、风评口碑、报价等多个维度选出一家。
选出来一家之后就是签订合同,交定金的环节了。如果你还是有点不放心,可以找陪签,帮你再查一遍报价,审一遍合同。更进一步可以在平台上找资金托管,分笔打工程款,这样过程中更有底气。
*如果本来在平台上签单,装修公司又私下找你谈返点,让你不托管,其实也是一个预警信号。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业主需要打起12分精神警惕。
尾声
综上所述,十几家装修公司上门量房比稿乍看之下是一个“超狠”的操作,实际上对检验装修公司的综合能力起不到太大作用。
想要找到靠谱的装修公司:一靠流程,二靠监管。业主上面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在考察装修公司的流程“是否正当”,找平台签约并进行分期打款,是依靠制度进行监管。
装修最怕的两件事就是嫌麻烦和贪便宜。所以要在细节上做好准备,严格审核,才能在后续的施工中,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