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与理解(优秀18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认识物体表面。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

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为教学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1.观察法。

比较刚刚平面图形的大小和四个省的大小。

点拨:有时通过观察能直接比较。

2.重叠法。

出示两张面积大小接近的纸,让学生感知当观察法不行时可以用第二种方法:重叠法。

3.数格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长方形、透明方格纸)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方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它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灵活使用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师:涂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比较?

师:梯形面积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点拨:将半格与半格拼接起来,其他是整格子,数一数就可以了。

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观察题找那中的每个图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图形面积的大小)

(2)辩一辩:下面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

a.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要铺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围一圈围栏,围栏是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更生动诠释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一、在比较中逐步清晰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

呈现:

1.第一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1:其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样,你能找到它吗?并说一说什么地方不一样。

学生找出:

揭示:其他图形都围起来了,这个图形没有围起来。

2.第二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理由:其他图形的线都是直的,这个图形有一条线是弯的。

揭示: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3.第三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理由:其他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这个图形只有3条边(3个角)。

揭示:三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4.这些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认识一般四边形。

揭示:四边形家族里除了有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还有其它的四边形。

总结:刚才,找出了与众的三角形。看的是什么?

5.进一步清晰“边”的概念

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边是怎么样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6.画一画:

如果要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要画出几条边呢?在白纸上任意地画一个四边形。

交流。选择任意四边形呈现。

提问: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旋转一下再问:那现在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7.找四边形。

8.再次分类,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剩下的图形再次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板书:5条边。6条边)

分别取个名字。

揭示:五边形,六边形。

9.创造多边形

像这样的五边形、六边形你们以前见过吗?

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

二、小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1.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难点: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关键: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课时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

3.练习四……………………………………………………1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课件,实物图片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

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与理解篇六p72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4题,认识图形。

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正方体呢?

认识图形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认识人民币

1元

2角

1元=10角

5分

1角=10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至例2。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初步的基本图形,也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和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基础。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设计意图]

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一)角的认识

1.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角。

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教室里许多物体上都存在着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同学听。

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课件演示学生说的四种实物:剪刀、三角板、课桌的角、黑板上的角)我们给它脱掉华丽的外套,课件演示从四种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仔细观察,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3

(2)谁愿意把你做的角来展示一下?有谁做的角和这个角不一样?还有不同的吗?(教师找多人展示,充分展示学生做的各种各样的角,但最后只留3人在讲台前分别展示锐角、直角、钝角。)

问:他们做的角一样大吗?哪个大?哪个小?

思考: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让学生转动手中的角,摆出大小不同的角。)

(3)老师也做了两个角。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课件播放动画:红角和蓝角)

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5.学习用尺子画角。

(1)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自己先试一试。

小结: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2)再画一次。

(3)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

3.用小棒摆角。

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一摆,看最多可以摆出多少个角?(摆法如下:)4.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关于角的认识我们今天只是进行初步认识,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它。

一、教学目标:

2、学会用工具画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纸、剪刀、圆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大屏幕展示高年级同学课间投篮比赛情境图)

2、师质疑:你们认为安排这样的队形公平吗?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3、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恰当引导,自主学习

1、师:你们认为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2、(师板书: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3、生齐读三遍。理解意思。

(三)、师生交流,感受新知

1、找身边的圆。

2、师:(出示教具圆规)这是什么?它表面上有圆吗?(生边看边答。)

3、在你的纸上画一圆。

4、师抽生在黑板上画圆。

(1)没成功:他为什么没画成功?(1是没有固定好有针的那个脚;2是没固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3是可能不太好旋转;4是黑板比较滑,不太好固定)

5、师示范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来,用一只手固定住圆规的针尖很关键。看老师画。

师:我们把……统称为圆上【板书:圆上】

师:只能画这一条吗?生:还能再画!

师:再画一条。还能再画吗?再画一条。还能画吗?到底能画多少条?

师:所画出来的表示圆规两脚间距离的这几条线段,一个端点都在哪?另一个端点呢?

生:一个端点都在圆心,另一个端点都在圆上。

师:我们给这样的线段起个名字吧!

师:【板书:半径(r)】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你的圆上标上r。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半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就叫半径。)

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

生:在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师:既然半径有无数条,那么在围成圆的这条曲线上,像这样的端点能找出多少个?

生:能找出很多(无数)个。

师:(在三个点的旁边紧密地多点几个点)这行吗?

师:正是这无数个点紧紧地手拉手,靠在一起,连接成一条完美的曲线,围成了圆。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剪下你所画的圆。

生:一条折痕。【痕迹、印子、折痕】

师:我们把对折产生的这条线段、这条痕迹统称为折痕。

师:朝不同的方向再对折一次,用手触摸折痕,打开,请同学们照这样再做几次。生:折圆

师:原本平展的圆上,多了很多很多的折痕,在这些折痕里藏着许多许多关于圆的奥秘,同学们想发现吧?请同学们在4人小组里围绕折痕,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由组长记下“我们的发现”。汇报发现的时候,由组长上来发言,组员可以补充。但每一组只能用一句话汇报一个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发现,别的组发表过的观点,其他组便不再重复,开始讨论。

1、(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在回过头去,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投篮比赛要站成圆形了吗?谁来说说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问题解决

1、判断直径、半径

2、[媒体]填一填:

3、[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4、画圆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

画的圆半径为4厘米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简单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4厘米的?

师:下面我们还将面临3个实际问题的挑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问题1、你能测量出1圆硬币的直径吗?(参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问题2、你能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吗?(参考用工具:绳子、粉笔)

问题3、车轮都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为什么?(参考用工具:自行车)

师:我已经发现,很多同学都笑了,这说明他心里有底了。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具准备:

四种立方体,印泥,白纸,教学课件

一.故事导入:

今天的课要从一位我们喜欢的老朋友说起,看看他是谁?

一向断案入神的黑猫警长,今天来到我们的教室,却是要找几位好心人,找什么样的好人呢?事情是这样的,张爷爷生病了,他一直惦记自家花园里的草没有除掉,几天之后,张爷爷身体恢复了回到了花园,却惊喜的发现这些杂草被哪些好心人除掉了,张爷爷请来了黑猫警长帮助他找到这些好心人,经过仔细观察,黑在地上发现了这四个脚印,看到这四个脚印,您能想到哪些我们以前认识的立体图形。那黑是怎么想的呢?黑经过仔细观察,终于确认了四个一向爱做好事的朋友,老师也把它们请到了课堂。

二.教学新知

1、这个有点陌生,它叫三棱柱,她叫正方体,长方体,猜猜还有谁?球(看来你们都具备了做小侦探的潜质)

3、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怎么把这些脚印取下来。(汇报方法可以描一描,可以》

4、现在就请你们同桌两人合作取脚印,至少取下两个脚印。

6、刚才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证明了,张爷爷要找的就是这四个好朋友。

7、这些脚印的身上还藏着很多很多的秘密,它们都是图形王国里很重要的成员,有没有兴趣想继续研究它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图形,去找到这些图形身上的秘密。

8、老师把你们刚才采集到的这些图形脚印放在了ppt上,它们挤在一起很杂乱,那孩子们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准备怎么分)

9、把像这种形状的分在一起,像这样的图形宝宝,它们都有很好听的名字。

10、谁能像小老师一样,介绍一下它们的名字。

11、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这四个新朋友,那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们,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听一听。

12、李老师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点像,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分它们吗?

13、这些图形的家都在哪呢?想想我们刚才取脚印的过程,我们发现从长方体的表面能找到长方形。

三.练习巩固

2、猜猜我是谁?

四.总结回顾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小学数学一年级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导入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2、教学整时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3、教学大约几时

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三)巩固练习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

篇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1(作业)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与理解篇十二第13页例题及14页想想做做

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嘎巴手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景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说明。

4、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感知1升有多少,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光盘,纸杯等实物。

一、复习引入

二、自主探究,实践求知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1/2升,1/4升,3/4升各是多少。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三、运用新知、展示能力。

“想想做做”第1题

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生可下面观察其他小组)

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四、解决问题,升华提高。

“想想做做”第2题

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

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想想做做”第3题(课前布置完成)

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这节课同学们能积极动脑筋,与同伴合作一定收获不小吧。谁能谈谈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回到家里再找一找一些容器,先估计一下能盛多少水,在实际量一量。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的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发挥创新认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区分时针、分针。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具钟、大钟面、11份空钟面及其部件(纸制),45份练习纸。

学具: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数字”游戏。

同学们,今天有十二位老朋友来了,他们要跟同学们玩个游戏,他们把身体的一部分遮起来,请你们猜猜他们的名字。你们有信心参加这个游戏吗?(课件演示)

2、情境引入:··

(1)12位数字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课件展示小朋友小智的房间)。我们的十二位数字朋友去哪了,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课件:钟面放大,数字闪动。)

(2)这张面孔这么熟悉,你们见过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钟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说钟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2、比赛摆钟面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摆钟面,看哪一组摆得又快又好。

3、发现钟面知识

你们在摆钟面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4、认识时针、分针

a、认识

(2)胖胖矮矮的是哥哥,名字叫时针。高高瘦瘦的是弟弟,名字叫分针。

(3)先小组内学生拿学具钟相互介绍指针名称。后请学生上台向全班介绍。

b、巩固

(1)看谁能最快说出指针名称。(课件演示:时、分针闪烁)

(2)贴指针名称。(请学生上黑板为钟面贴指针名称并领读。)

5、拓展钟面认识

你们能说说指针是怎样运动的吗?(课件演示指针运动轨道。)

(二)认识整时

1、直观认识时钟整时

(1)(闹钟声响)这是什么声音?你们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

(2)教师小结:当分针指12,时针指7是7时。

闹钟响了很久,小智才起床,你们知道是几时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师评价)

小智迟到了,他是几时到学校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先小组讨论,后汇报,师评价)

2、认识整时规律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你们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刚认识的7、8、9时三个钟面)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小结整时规律: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板书)

3、巩固

(1)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2)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小组内学生相互说几时,拨钟。

(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智白天9时与黑夜9时的活动情境。)

(3)游戏:“猜白天或黑夜”。(课件演示)

5、认识电子钟

(1)小智决定改掉迟到的坏习惯,让我们第二天早上再去看看。小智去哪了?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变化了?(课件演示)

(3)你们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电子钟表示随着时钟整时变化而相应变化)

(4)师生共同小结规律:“:”后面“00”,前面是几就几时。(板书)

(5)巩固游戏“找朋友”。

三、反馈练习:

1、找错误。(课件演示)

2、补充完整。

四、总结及学习评价:

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表。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页“看图填空”。

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又规范地读写百分数。

3、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知识迁移,以旧带新

3、循循善诱,适时启发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与理解篇十五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教材里没有直接指出圆是曲线图形,把机会留给学生体验和交流。这样,学生在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例3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练习十七在安排练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开展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特别说明:由于本届五年级学生还没有使用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轴对称及平移,旋转的内容无法涉及。

1、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孩子每个星期回家做作业时要采取这样的方法:先复习这一星期所学的知识,理通脉络;然后再把这周的作业做出来,并进行检查;最后把下周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3、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苏教版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p.10~12。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

2、让学生观察几种常用容器,了解在日常生活里常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

3、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1升的认识。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形成1升的具体概念。

大小不同的茶杯、水壶、标有容量的饮料瓶、罐,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和量杯等。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与理解篇十八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例3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若干小棒。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摆小棒游戏。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动手操作,从1个4到2个4,再到3个4的等,逐步明确几个几的问题,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式吗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2、完成教材76页《做一做》

3、说出你是怎样列式的说出你的想法。

【设计图意】: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和孕伏。

THE END
1.小智长相最新,深度解析与观察,小智最新长相深度解析观察报告摘要:本文对小智的最新长相进行了深度解析与观察。通过对其外貌特征、形象变化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小智形象的演变和特色。文章旨在让读者了解小智的最新形象特点,以及其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本文的解析和观察,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智的形象特点,并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 http://www.xlgjc.com/post/7170.html
2.AI创作图潮酷小熊潮熊卡通插画酷帅熊卡通形象熊原创设计酷酷小熊素原创墨镜小熊图案图片 分享 举报 收藏 方式: 原创非商业授权(独家) NTAIGC 本作品由AI辅助生成 作品编号: 20241217211653523138 上传时间: 2024/12/17 大小: 4.12 M 分辨率: 72 作品尺寸: 3712*4928像素 作品格式: JPG 颜色模式: RGB 作品价格: 30元(CNY) 立即下载 本作品使用AI技术生成,仅https://www.nipic.com/show/49353171.html
3.logo设计和记忆点!好喜欢蠢蠢的画!研究logo 研究人员要求 100 人凭记忆画出不同的著名标志,puma真的很好笑 https://m.sohu.com/a/838811842_135389
4.神奇宝贝小智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小智简笔画步骤 小智的简笔画怎么画 神奇宝贝小智简笔画 数码宝贝小智简笔画神奇宝贝小智怎么画宠物小精灵 小智 小智简笔画 神奇宝贝小智简笔画 皮卡丘和小智神奇宝贝简笔画 5068儿童网神奇宝贝小智简笔画 神奇宝贝小智简笔画 神奇宝贝小智简笔画简笔画 手绘 线稿 700901 竖版 竖屏小智简笔画 小智简笔画步骤 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6460c6e25089f2a7.html
5.小智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小智哥哥标小智小智插画小智临摹giiso小智小智logo设计小智专用lol小智规划小智小智女装小智ai图片王者荣耀小智鬼畜图片王者荣耀小智分析图片王者荣耀小智图片壁纸超清王者荣耀小智图片壁纸动漫王者荣耀小智图片壁纸高清王者荣耀小智的电脑壁纸小智王者荣耀电脑版壁纸小智看植物大战僵尸漫画ai绘画生成小智小智老师ai动画制作看小智的植https://www.zcool.com.cn/tag/ZMTE2MzMy.html
6.www.pajsl.com/mokohtml/2024/12/16/32302.shtml在以莎士比亚为民族骄傲的英国,戏剧夏令营每年都会培养一群有模有样的文艺范儿小演员;在牛仔文化盛行的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户外营”,9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学习野外狩猎技巧;在法国,不少中小学还会在假期组织学生到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产地进行工业旅游,以了解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http://www.pajsl.com/mokohtml/2024/12/16/32302.shtml
7.免费logo设计模板Logo在线制作生成器标小智是国内领先的品牌创建平台。快速在线设计公司logo,生成企业VI,打造属于你的个性品牌。 产品 Logo生成器 商标注册 AI设计师 Logo效果图 名片生成器 APP图标生成器 公司 Logo价格 推广合作伙伴 Logo API 神器集 联系 常见问题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 标小智 上海婷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 沪https://www.logosc.cn/biaozhi
8.栏有个卡通图片应该怎么关闭?win10搜索栏右侧图案去除方法介绍win10搜索栏右侧图案去除方法 1.右键任务栏,找到搜索。 2.鼠标悬停搜索,然后再找到显示搜索突出显示。 3.然后取消勾选就可以了! 第三方搜索工具 小智搜搜 小智搜搜——快速搜索一键定位-电脑专业搜索工具 https://file.cdn.cqttech.com/xzsearch/XZSearch_4224.exe https://blog.csdn.net/onecdll/article/details/138180672
9.标小智logo设计官网标小智官网logo设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简单而精美的设计让品牌更加出众。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标小智官网logo设计的优秀之处。 一、设计简洁明了 标小智官网logo设计的最大特点是简洁明了,没有花俏的图案或繁琐的字母组合,而是沿用了“标小智”这个品牌名称的字母缩写,字母之间紧密相连并且采用红、蓝和http://www.logo-logos.cn/news/20230716195219.html
10.宝可梦新主角公布了,有人却通过她找到了小智的正宫但很快有人发现了,这件事并非没有转折——新主角莉可的V型发饰是小智曾经帽子上的图案,还有通过二次元作品最好用的发色认亲,莉可和小智都是黑发,而莉可那对水蓝色的眸子,几乎就像是画师偷懒直接搬了《XY篇》女主角莎莉娜的兼用卡一样。 人们最终还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了一个让自己能够勉强接受的答案——莉可可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49928156348929
11.小智(动画)小智(日文︰サトシ,英文︰Ash Ketchum)是宝可梦动画中宝可梦(动画首作)至宝可梦 旅途的主角,他是一位梦想成为宝可梦大师的十岁少年。在宝可梦 太阳&月亮的阿罗拉联盟宣传影片中,他被称为全力挑战者(暂译,日文︰ゼンリョクチャレンジャー)。 动画中个性http://wiki.52poke.com/zh-hans/%E5%B0%8F%E6%99%BA%EF%BC%88%E5%8A%A8%E7%94%BB%EF%BC%89
12.小智?ずっとすきしてたくさんすきして甲斐中永遠小智?-ずっとすきしてたくさんすきして甲斐中永遠 因为喜欢的永远太可爱太喜欢了所以试着画了一下!为了尽量和最喜欢的小王子老师的图案相似而努力了…!然后是值得纪念的第600张SAI◆谢谢进入排行榜! #ずっとすきしてたくさんすきして #甲斐中永遠 #onomatope* #竖图 用户昵称qKi6qGYFeY分享了这个作品 热门标签https://www.huashi6.com/draw/1301644
13.小智小智在动画《宝可梦 钻石&珍珠》中穿着夹克衫,颜色与初代的相仿。小智的汗衫换成了白色,换上了新的帽子、牛仔裤和运动鞋。手套和第二套服装的一样。背包与超世代中的相仿,也是绿色并且带有兜,上面的精灵球图案是白色的,带有一个红色的“按钮”。 小智在动画《宝可梦 超级愿望》中穿着的连帽衫有着黄拉链,拉得https://baike.sogou.com/v64734046.htm
14.《宝可梦新女主角的真实身份》小智的女儿?扮女装?性转换?日本网友「新女主角的发夹,不就是小智的初代帽子吗?」 首先得到日本网友们关注的,就是莉可刘海上的发夹形状与颜色,跟初代动画中的小智所戴的帽子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接着还有人以日文分析莉可(Rico)和小智(Satoshi)的名字,发现「Rico」在日文当中可以转写成「里子」,而「里子」又可以唸成「Satoshi」…… https://www.jdlingyu.com/www.jdlingyu.com/123905.html
15.图形化编程四级01卷(2020.12)13.外公家的谷仓进了老鼠,小智制作了一只小机器猫在谷仓巡逻驱鼠:下图是谷仓的平面图,每个格子的宽度是30,小猫能够经过每个格子。请问下面哪个程序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 A. B. C. D. 14.博物馆准备在购票系统中新增一个彩蛋:如果出生于每个月的9、19和29号,可以免费获得参观票一张。下面是博物馆购票系统的部https://www.wjx.cn/jq/104766388.aspx
16.五角星图案的车标是什么车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五角星图案的车标是什么车 汽车小智士 发布时间:12-23 01:00https://www.yoojia.com/video/9235250551557434053.html
17.《超级精灵球》主角篇小智超级精灵球在离开关都前往丰缘和刚到丰缘之时,可以看到小智还是穿着与无印篇里相似的T恤,但是带有橙色的条纹。但小智之后一直都是将连帽衫扣紧的,可能是因为不再将徽章放到里面去了的缘故。小智的背包是绿色的,上面有红色的精灵球图案。 小智的第三套服装出现在钻石与珍珠篇之初,有回归初代套装的迹象。小智不再穿连帽衫,http://www.kulemi.com/content/26158/
18.精灵:双对比,这个小智太卷了!最新章节精灵:双对比,这个小智太卷了!最新章节列表 作品相关 关于更新问题 上架感言加承诺书 黑小智目前的阵容 正文 第一章:对比直播间降临! 第二章:传奇的少年V第773章 迷宫图案,向着光前进!【求全订】 V第774章 出来吧,别再躲躲藏藏!【求全订】 V第775章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全订】 V第776章http://www.wakuai.com/booklist/1345642.html
19.科技小智创意手抄报的简单技巧设计是整个手抄报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于科技主题来说,可以采用未来主义、工业革命或科学实验室等风格来设计图案。这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情感表达,也能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到这是一份关于科技的话题。 使用多媒体元素 为了让你的简单科技手押报告更加生动,你可以加入一些多媒体元素,如贴纸、彩带、小型模型等。这https://www.zuenw.cn/ke-ji/51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