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详解与训练.八年级.上册/泽霖主编
;许翠娟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6
ISBN978-7-5329-3261-0
Ⅰ.①初…Ⅱ.①泽…②许…Ⅲ.①文言文-初中
—教学参考资料Ⅳ.①G634.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56632号
初中文言文详解与训练
八年级上册
主编泽霖副主编付道峰
主管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山东文艺出版社
社址: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189号
邮编:250002
网址:www.sdwypress.com
印刷:山东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经销:新华书店
开本:850mm×1168mm1/16
印张:7.5
字数:200千
版次:2010年6月第1版(2023年6月修订)
印次:2023年7月第15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329-3261-0
定价:20.80元
历经五千年积淀的中华古典诗文,凝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在人类文明
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古代经典应成为民
族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与珍视。
学习古典诗文是维系、发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必要途径。古典诗文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鲜活
地留存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无论是高诵雄壮豪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是低吟哀婉悲戚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我们的心都会被这些精致典雅的诗句深深地触动。古典诗文就像那在水一方的伊
人,令我们心旌摇曳,不能自已,促使我们迫不及待去打开文言文的宝库,去掇菁撷华,去体会那
“亦诗亦歌”的韵律美。
如果把文言文学习比作湛蓝深邃的天空,那么你手中的这本《初中文言文详解与训练》就是
你飞向蓝天、追逐梦想的翅膀。打开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你便会如鸟儿般在广阔的文言文
天空中振翮高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文言文详解与训练》将把你的文言文学习带入一个全新的
天地。当拥有了这本书的时候,你就已经拥有了一座实用的文言文知识宝库:阅读它,可以满足
你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拓展思维、积淀文化底蕴和丰富精神生活的愿望;使用它,可以帮助你在
愉快的阅读和积极的思索中开启心扉,拓宽视野,体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
谛。它会让你充满自信,梦想成真,在深邃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初中文言文详解与训练》让你站在最高
的起点上,俯瞰初中文言文知识的殿堂。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恳请您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修订时及时进行调整
和完善。
三峡……………………………………………………………………………………………1
短文二篇………………………………………………………………………………………11
与朱元思书……………………………………………………………………………………21
唐诗五首………………………………………………………………………………………31
课外古诗词诵读………………………………………………………………………………44
庭中有奇树…………………………………………………………………………………44
龟虽寿………………………………………………………………………………………45
赠从弟(其二)………………………………………………………………………………46
梁甫行………………………………………………………………………………………46
《孟子》三章……………………………………………………………………………………51
愚公移山………………………………………………………………………………………64
周亚夫军细柳…………………………………………………………………………………74
诗词五首………………………………………………………………………………………84
课外古诗词诵读………………………………………………………………………………98
浣溪沙………………………………………………………………………………………98
采桑子………………………………………………………………………………………98
相见欢………………………………………………………………………………………99
如梦令………………………………………………………………………………………100
综合训练………………………………………………………………………………………103
参考答案………………………………………………………………………………………109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曾任北魏
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清刻,办事果断。他生性好学,博览群书,文笔深峭,所撰《水经注》
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一部重要文献。
《三峡》选自《水经注》,是郦道元以《水经》为蓝本作的注释,也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
详尽描绘了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
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做官后,他曾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
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形、地貌、土壤、气候,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变迁等。他
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且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
些河流已经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于是,郦道元给《水经》作注,写下了
《水经注》一书。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悬崖,排排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
曦月。
太阳或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传达,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
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高悬的泉水、
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奔流的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和肃杀,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
—2—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用字原句通假含义
阙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词语原句文中之意今义
至于、
襄
至于夏水襄
陵,沿溯
阻绝
一个动词“到”
和一个介词
“于”;冲上、
漫上
常连在一起
表示另提一
事;帮助
或或王命急宣有时或者
虽虽乘奔御风即使虽然
疾不以疾也快疾病
良良多趣味甚,很好
属、引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属于;拉,
牵引
词语原句含义
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于。这里是
“在”的意思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绝
①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最
③哀转久绝动词,停止,消失
词语原句文中之意活用类型
朝、暮
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
在早晨;在
晚上
名词用作
状语
—3—
(续表)
奔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动词用作
名词
霜每至晴初霜旦下霜
动词
湍则素湍绿潭急流
形容词用
作名词
清回清倒影清波
空谷、
响
空谷传响
在空旷的山谷
中;回声
名词用
作状语;
句式类别原句分析
倒装句有时朝发白帝
状语后置,应为“有时
朝(于)白帝发”
省略句
①两岸连山句前省略主语“三峡”
②清荣峻茂
四字前分别省略了主
语“水”“树”“山”“草”
成语含义
重岩叠嶂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隐天蔽日
把天遮盖隐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
覆盖的面积广大。
本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其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
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百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景象尽收其中。本文先写
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有俯视,有仰视,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
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
画面。
本文为我们学习多角度地描写景物提供了典型的范例。从不同角度描写,可以生动地展现
出景物的风采,突显出景物的特点与魅力。如2022年济南中考优秀作文《推窗风来》中的一段
文字:
我想到阳台吹吹风,给脑子降降温。低着头无力地拉开了窗户。那一刻,清风徐来,全世界
的声音仿佛都涌入耳中:嘤嘤成韵的鸟鸣声,小朋友们的嬉戏打闹声,小区广场上老人的说笑声,
夹杂着墙外马路上零星的汽车鸣笛声,汇成了一曲声音的交响乐。突然一阵凉爽的风袭来,吹醒
了我昏昏沉沉的大脑,抬头一望,便是五彩斑斓的美景与阳光:对面那幢黄色的楼,在阳光的照射
下闪着金光,旭日的光辉照在它的身上,如绸子般缠在它的周围,熠熠生辉,使它的颜色更加明
—4—
艳,仿佛童话中的房子。
楼下的花园里面各种颜色的花开得正艳,像极了画家的调色板,各种颜色绚丽地绽放。路旁
的柳树也舒展舞姿,风声为它们伴奏。楼顶上棉花糖一样的云朵,带着满天温柔跨过金黄的楼宇
和绚烂的花园向我袭来。这是独属于周末的美丽,可我却没有注意到它。我迎着风,仿佛能嗅到
花香,耳畔的声音恰是人间烟火气的美丽注脚。
该段文字有声音,“鸟鸣声”“嬉戏打闹声”“说笑声”“汽车鸣笛声”;有颜色,“五彩斑斓”“金
光”;有感觉,“凉爽”“温柔”。由窗前小区广场写至楼下花园,多个角度综合感官写景,为我们展
示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小区周末美景图。
从全文看,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静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势,文气剧变似异峰突
起。这里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先弛后张的手法,前后节奏反差强烈,一张一弛,扣人心弦。以局部
为例,“素湍”为动态,“绿潭”则是静态,“回清”是动态,而“倒影”又为静态,动静彼此交叉结合,有
张有弛;“怪柏”为静态,“悬泉瀑布”飞泻而下,又为动态,动静相生,张弛有度。
分作文《家乡月》中的一段描写:
清水河边,人流如织,昔日冷冷清清的河边摆着各式各样的小摊,烟花、对联、小吃……外公
外婆带着我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与匆匆来往的人群那么不同,却又那么和谐相融。我漫不经心地
看着那些路边摊,突然,我的手被外婆拉了一下。“幺幺,看月亮!”
我抬头,只见一轮玉盘高悬于那片黑色幕布中,清冷的月光洒向大地,给一切镀上一层银辉,
让清水河河面波光粼粼,让热闹得有些聒噪的人群添了几分静谧美好。看着那轮满月,我的思绪
忽然飘飞到了小时候。只不过那时,叫嚷着看月亮的是一个还未长大的天真小女孩罢了。
清水河旁各式各样的小摊和来往的人群为动,一轮玉盘高悬夜空,为一切镀上银辉为静;外
婆拉“我”为动,“我”思绪飘飞幼时为静。动静结合,一张一弛,凸显家乡月景之温馨。
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往往有不同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就是一词多义。
绝大多数实词都是一词多义的。
—5—
一词多义是由词的基本义引申而成的,我们如果从理解词的基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
引申义,就能够辨析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基本义指一个字的最早词义,如“向”的最早词义是“朝北的窗户”,“走”的最早词义是“跑”
等。一般来说,一个字在古汉语字典里面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它的基本义。词义从基本义出发,沿
说明。
“引”的本义为“开弓”,指人把弓弦拉开,如“将军夜引弓”(《塞下曲》);后来引申为“延长”,如
“属引凄异”(《三峡》);又引申为“拉,牵拉”,如“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个词往往有众多义项,那么,我们怎样确定它在一篇文言文中用的是哪一义项呢一是需
要识记和积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词语的常用义项;二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
知识储备,根据语境对其进行合理引申,推测词在语句中的含义。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
方法。
1.温故知新法。
对于一些不理解的词,我们可以联系课文进行迁移。先回忆它在哪些课文中出现过,分别是
什么意思,然后思考哪种意思与现在的语境最接近,由此推断它现在的含义。“夜久语声绝”(《石
壕吏》)中的“绝”字不好理解,我们就可以联系《三峡》中的“哀转久绝”,据此可以判断,“绝”是“停
止、消失”的意思。再比如“瞻前而后顾兮”(《离骚》)一句中的“顾”字不好理解,我们就可以联系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据此可以判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因此,我
们要学会对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答试题中的一词多义题。
2.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中采用互文形式,在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因
此,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从
句式结构看,“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所以“以”的含义就是“任用、重用”。
3.成分分析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词性,进而根据词性推知它的含义。
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本句为对仗句,“帽”与“环”对应,“戴”与
“腰”对应,“戴”是动词,可以推断出“腰”在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腰佩”。
4.随文断义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有不同的意思,而我们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词放到句子
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究。如本课“自三峡七百里中”和“自非亭午夜分”中的“自”,
根据语境可知:前一句中的“自”为介词“在”;后一句中的“自”为连词“如果”。
—6—
1.填空。
《三峡》一文选自《》。(朝代)的地理学家以《水经》为纲撰写成
了《》,是我国古代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
陵(冲上、漫上)B.空谷传响
(响亮)
C.不见曦
月(太阳)D.属
引凄异(连接)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B.清荣峻茂C.属引凄异D.沿溯阻绝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冬之
时夫君子之
行B.自
三峡七百里中自
以为大有所益
C.飞漱其
间其
人舍然大喜D.不以
疾也蒙辞以
军中多务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默写。
(1)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2)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3)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你可以联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
相同的句子“,”。
7.作者从山和水两方面写了三峡,写水时为什么不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呢请你结合文
本内容,说一说原因。
8.下面这三段文字,哪一段文字描写更胜一筹请说出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袁山松《宜都记》:峡中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
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盛弘之《荆州记》: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7—
郦道元《水经注》: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为了提升三峡旅游产品的品质,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大美三峡”旅行社决定邀请郦道元
进行一次超时空合作。你以为下列哪种身份适合他呢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A.导游B.驴友C.大使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
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
处()(2)素
湍绿潭()
(3)良
多趣味()(4)草树众而泉石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8—
(一)
石井瀑布
郦道元
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①。其水北
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②之音,惊川聒谷,漰
渀之势,状同洪河③,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
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羇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
(节选自《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
【注】①礕(pī)头山:和上文的“阳水”,均在今山东青州。②澎赑(pénɡbì):瀑布形成的轰鸣声。③洪河:古代多指黄河。④郭
金、紫惠:人名。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阳水又东北
流东北:向东北方向
B.井际
广城东侧际:交接
C.尤慰羇
心羇:同“羁”,羁旅,旅居
D.但恨
此水时有通塞耳恨:怨恨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澎赑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河。
(2)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羇心。
3.张岱赞郦道元“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结合选文,说说本文是如何展现石井瀑布的
风采的。
(二)
游天台山日记
徐霞客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
止,骑去。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①来,势甚急,大若曹娥②。四
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③隐身地,
两山回曲,《志》④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围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
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蓊苁⑤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
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
—9—
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
【注】①东阳:明为县,隶金华府,即今浙江东阳。②曹娥:今仍名曹娥江。③寒山、拾得:唐代二僧。④《志》,即《大明一统志》。
⑤蓊苁(wěngcōng):草木茂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明岩为
寒山、拾得隐身地为所欲为
B.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
绝奇
山异水
C.上
齐石壁,相去一线上
善若水
D.及
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过犹不及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
道元的《三峡》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与小金同学进行了深入探讨,请你也参与
其中。
小婺:山水无言,但郦道元抓住景物特征,让读者从《三峡》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绝妙之美。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是作者看到三峡清幽秀丽景色后由衷的赞美。在《游天台山日记》中也
有因景色秀丽奇特,作者直接表现兴奋的语句,如:(1)
小金:是的,但《三峡》在最后文段中却插入猿啸这一景物,并引用渔者的话,这会不会显得
有些突兀
小婺:(2)
小金:记得课堂上,老师总结说过,《水经注》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写水本身,
小婺:全国政协委员黄信阳和俞金尧提案,要将《游天台山日记》编进中小学语文教材,请
你参与附议(同意别人的提议)。
小金:我附议。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游天台山日记》是他的成名作和代
表作。“中国旅游日”就是以《游天台山日记》记载的第一个日子5月19日确定的,因此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