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ta如果要做音乐一定会用那种方式去做,现在ta来了,虽然是新产品,可我们却有陌生的熟悉感。
一、前言1.为什么要分析汽水音乐
2.为什么要涉入音乐市场
你也发现了,这一条链路其实是比较长的,用户是自发的内心驱动才共识般地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其实这中间有巨大效率提升点,我们用经济学中最基础的交易模型来解释:
总的来说,用户花了额外的精力却未满足自身需求,平台努力做好内容分发却无法满足用户对内容本身的需求,反而给竞争对手做引流,这种错配交易是存在很多价值真空的。
因此,毫无疑问,每当用户刷到喜欢的BGM时(抖音用户刷到自己喜欢的BGM频率还是挺高的),不约而同会出现一个诉求“抖音要是能直接听歌就好了”。
3.为什么是现在做
(1)追求新的增长引擎
2017-2021年底,短视频市场用户保持增长状态,但从增长率看2019年开始市场逐渐进入到了缓慢增长阶段,2022年该市场几乎已经进入到存量市场的竞争,市场由一号抖音和二号快手两位玩家占领头部,其余的APP瓜分剩下的小块市场,这小市场其中还包括了抖音自家孵化的抖音火山版,因此行业格局已定,抖音之前也在老年人市场发力并获得一定的增长效果,但整体来看整个短视频行业的增长越来越乏力,抖音本来很大原因就是靠音乐起家,作为行业老大希望通过音乐获得新的增长点是顺理成章的事。
(2)出海过程获得成功经验
2019年12月中旬,Resso测试版(一款国际化音乐C端产品,主要针对东南亚市场)在印度和印尼的苹果应用商店和谷歌商店的下载量达100万次,上线半年其下载量超1500万次,2020年12月其入选GooflePlayStore发布的印尼市场最佳应用榜。
当然,虽然Resso在用户的规模增长成绩不错,但至今距离盈利仍然有相当大距离。
4.为什么要单独做一款产品
二来短视频和音乐这两种内容形态对应背后的团队也不一样,两个团队互相抢占产品资源,一个希望用户多打开手机刷视频,一个希望用户一直安静听歌,这样的话音乐甭想做起来。
因此,短视频平台和音乐平台分开做,但是又必须是资源完全打通,这样保证用户链路是无障碍的,最好是一次跳转即可完成。
这样,独立的音乐平台不用受到短视频平台的影响,反而二者会相互赋能;其次,独立的音乐平台可以对标成熟的老牌音乐巨头,抢占对手的市场,进而反哺短视频业务。
二、产品分析1.体验环境
产品版本:1.2.0
系统环境:MIUI12.5.8
2.汽水音乐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汽水音乐当前处于内测阶段,就当它是一款MVP型产品,MVP包含了最核心的功能模块,所以,汽水音乐是一款音乐平台型产品,让你不带重复地听你喜欢的音乐。
汽水音乐和主流音乐平台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它有非常明显的字节基因,也就是基础推荐算法分发内容,它的核心交互方式和抖音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通过向下滑动的方式随机切换歌曲,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首是什么,但大概率是你喜欢的音乐,即使你可能没听过它。
3.用户是谁?
汽水音乐冷启动的用户虽然并非来自抖音,但目标用户一定是和抖音用户有很多交集的,即针对那些喜欢音乐热爱尝鲜的年轻群体。
4.使用场景是什么?5.满足的需求是?6.业务逻辑如何运转?
在整个业务链条中,分为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音乐平台、短视频平台。
7.产品如何赚钱?
如下图,这是很多用户选择韩语语种后进入APP听到的第一首歌,听了大约10秒后会自动从底部弹出会员购买的提示(会员费是8元/包月、45元/半年、88元/包年)。
其实单曲付费一直就是符合用户灵活的听歌需求,这一消费模式如果形成则会反向影响音乐人的创作-盈利模式)。
8.产品的主要功能
使用汽水音乐的三个核心步骤:找歌、听歌、建歌单,对应产品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发现音乐、音乐播放、个人歌单。
音乐播放,是汽水音乐的首页也是核心功能,提供音乐播放器的作用,即使关掉屏幕依然会播放。
发现音乐,起到内容聚合的效果,不同于系统根据喜好推荐歌曲,发现是让用户主动寻找歌曲,用户可能偏好的是某一类歌曲,比如摇滚或民谣,因此发现页提供了音乐电台、歌单推荐、排行榜等形式做垂直的内容分发。
9.产品的特色功能
明眼人都能看出汽水音乐和抖音的一脉相承,汽水音乐也是基于推荐算法做内容分发,用户在音乐播放界面向下滑动屏幕即可切歌(息屏戴耳机情况下通过耳机也可以切歌),下一首歌用户实现不知道,都是算法根据用户个人偏好推荐的。
10.产品的功能结构
11.产品的具体功能拆解
汽水音乐为用户设计的完整体验路径如下:
了解用户的基础音乐偏好——尝试推荐几首歌曲——通过用户听歌行为判断其喜好——根据喜好生成实时播放列表——用户遇到好听的音乐收藏到自己歌单中;为了塑造每个流程中用户的最佳体验,需要通过一些功能来引导。
如何知道用户的基础音乐偏好?
(1)音乐风格
在选择音乐风格时,页面上展示了各种悬浮气泡,气泡尺寸上大小不一致,但样式统一采用关键词+背景图的形式,悬浮态、尺寸不同、背景图各异等设计暗示每一种音乐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符合产品的潮流个性定位。
(2)歌曲语言
歌曲语言的选择目前支持国语、欧美、韩语、日语、粤语,是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五种音乐语种,一屏可展示全部,因此采用了尺寸统一的卡片设计,卡片内容采用背景图+语种+代表语种的符号,暗示了每种音乐语种代表的文化是平等的。
细节1:在选择音乐风格时,底部执行按钮是下一步,而在选择歌曲语言时显示的是选好了,暗示这是最后一步。
细节2:选择基础偏好时可点击右上角的跳过,说明这两步并非产品必须,因为即使用户不填写,还可以通过用户具体听歌行为来猜测用户喜好,那为什么不直接让用户跳过算了,干嘛费力让用户填选,因为产品往往很看重用户的第一印象和体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让用户感觉你很懂我的音乐喜好,如果前几首都不是用户想听的歌,那么ta将对平台算法产生不信任。
如何推荐给用户喜欢的音乐?
创新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给产品做减法,即将全能型产品中的某一个功能独立出来作为核心功能来做一款新产品,这个功能的效果比在全能型产品中表现的要好,比如将二手平台中的图书版块独立出来单独做一款二手书交易平台;比如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中的小餐饮版块独立出来做一个外卖平台;比如将音乐平台中的私人FM独立出来做一款音乐推荐产品。
若要获取用户行为特征,可以分为:
这几种反馈方式来判断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偏好程度。使用的算法可能是相似性召回和基于用户、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的组合:
不同点在于,网易云的FM是实时推荐,而汽水音乐可能由于还在内测阶段,系统推荐的即将播放中有八首,并且是每听完六首会补充后面的六首,意味着系统并非根据每一首歌的行为特征推荐歌曲,而是根据六首歌的行为特征做推荐,推荐结果也是另外六首,这样动态变化程度虽然不如实时推荐,但推荐结果相对更准确。
底部导航栏三个Tab分别为播放、发现、我的,其中当用户在播放界面时,播放的tab会变成播放开关,用来开启/关闭音乐的,当切换到其他Tab时它会变成普通的播放页Tab。
如何让用户发现更多音乐?
汽水音乐的发现模块,承载的是根据用户一些垂直需求做内容分发的功能,比如:
(1)音乐电台
是给想要听某一类型音乐的用户推荐相应的歌曲,
典型场景:我晚上失眠emo了,好想听民谣,打开音乐电台的民谣频道。
(2)歌单推荐
是给对某一事物或主题感兴趣的用户推荐相应的歌曲,
典型场景1:我忽然发现用川渝方言唱rap很带感,正好看到这个歌单里面全是川渝方言rap;
典型场景2:我在健身,突然想听很炸裂的BGM,这样更有能量,正好看到歌单中有健身好爱者歌单。
(3)排行榜
是给那些听什么都可以,只想听好听歌曲的用户,这是比较重运营的功能,搭配歌曲热度推荐给用户排行榜,分为热歌榜(热度高)、新歌榜(近期发行)、全球榜(外文歌曲)。
每个排行榜显示的是各自领域近期热度最高的50首新歌,每周四更新一次。
典型场景:自己的歌单有点匮乏了,想看看大家都在听什么,淘点新歌好歌
排行榜是垂直线性排列,因此50首歌需要用户不停往下滑动,在这种长名单中,用户最烦恼的就是要不停滑动返回到上层,因此这里有若干个交互细节:
(4)搜索
每搜索是内容型平台最基础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触达自己想要的内容,毫不例外,汽水音乐的搜索支持用户搜歌手、歌曲或专辑名,搜索的结果也是分为了单曲、音乐人、专辑、歌单
如何区分系统推荐和主动播放?
汽水音乐默认是推荐歌曲,用户每次进入首页时,首页会播放上一次离开前最后播放歌曲的下一首,即将播放的列表也是保留上一次离开时的内容,而且在选择播放顺序时,只有单曲循环和顺序播放两种模式。
除了每次进入首页看到的被动推荐外,当用户点击音乐电台、歌单推荐、排行榜、我的收藏歌单、历史播放、下载,都属于主动播放,播放模式支持单曲循环、顺序播放、随机播放三种。
这些入口都不在首页,而是在发现页和个人中心页,打开后会从底部弹出一个独立的播放器,该播放器是专为这种主动的定向播放产生的,用户可以将这个播放器收起,但是这个播放器没有底部Tab。收起后的播放器仍然在播放并且可以回到播放页找到,只是此时播放页的顶部导航栏会多一个“最近播放”Tab(如下左图是在用户播放非推荐歌单的时候多出一个Tab,用户可以在推荐和非推荐播放器之间相互切换),这个地方笔者一开始总是不理解这个最近播放啥意思,其实这里是希望区分推荐和主动两种播放模式。
而每次退出后重新进入首页,仍然是只留一个推荐模式。
如何和抖音打通?
汽水音乐和抖音并非完全打通,抖音上的用户个人信息和内容记录会同步在个人中心页。
如果用户在抖音上发现了喜欢的BGM,可以点击原声出处页的收藏按钮,这首歌会被同步到汽水音乐的抖音歌单中,但是就音乐资源方面,抖音上的很多音乐资源尚未同步到汽水音乐上。
产品的设计风格:
界面整体风格是幽暗深邃的,营造了一种夜幕降临后歌舞狂欢的氛围。
三、产品指标
产品上线后看三个维度的指标:用户量指标、用户行为指标、转化价值指标。
用户量指标:
用户行为指标:
转化价值指标:
ARPPU——每个付费用户为汽水音乐的收入贡献,帮助评估产品价值潜力。
付费人数/付费率——愿意为产品付费的占比,反映当前的PMF情况。
四、产品冷启动
其实字节作为著名的以推荐算法为底层技术的APP工厂,在连续出了头条、内涵段子、抖音、TikTok、飞书等现象级产品后,再加上海外音乐业务Resso的顺利进展,基本上在汽水音乐的消息传出之前人们就已经满怀期待字节下一个产品会如何对行业产生鲶鱼效应。因此汽水音乐的诞生之初本就伴随着大量的舆论和媒体追捧。
早在去年12月就有大量媒体开始报道字节新产品,经过几个月的频繁讨论后终于在3月8号正式在APPStore登陆,但注册必须使用内测邀请码,又为其添上一份神秘色彩。
五、产品与竞品的对比
六、目前发现的内测缺陷
七、总结:体验前和体验后的差别
本文由@WIPO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