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上级会分配到一些新功能需求,往往会需要去从0-1去画原型。
这个时候拿到上级面前展示,会出现以下情况:
你的上级比较忙,粗略地看了一下:
设计方面基本ok,但是漏了XXX功能和一些细节的描述,需要回去补充一下,补充好就可以跟UI进行沟通了。
然后拿到UI设计师面前讲解,UI心里:你这家伙怎么把颜色全填上去了,这样我怎么设计啊。况且这颜色搭配的也太丑了吧,简直就是干扰我的设计思路。这个实习生还是太年轻了,就爱搞这些花里胡哨的,难不成还想把我们UI的工作给干完了。
你的上级比较有空,并且很认真去研究你的原型方案:
然后将改好的原型拿到UI设计师面前讲解,UI心里:这个实习生弄的原型还不错,各个方面描述的也挺清晰的,终于遇到一个靠谱的产品了,设计起来轻松多了。
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产品新人,其实设计原型时样式并不需要太复杂,只需要产出一份线框图就已经足够了。难的地方而是在于如何把功能、逻辑描述清楚,让UI和开发更易懂。
尽管在我们眼里设计得多么好看炫酷的原型,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因此,没必要过于追求样式和特效,这并不是产品经理核心的工作,能用几句话描述清楚的交互动作,也没必要去弄复杂的交互动效。
二、如何画好原型
一般如果做的是C端产品,团队中都会有专门负责UI设计的同学,此时作为一名产品,需要产出的原型就不需要太过于高保真,完成一份比较完善的线框图即可,当我们明确了需求之后,要开始设计原型了,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1.画原型前需准备的东西
1)将需求内容整理为脑图
无论需求是出自于产品自己,还是其他需求方,当我们确认要做某一个需求后,就应该将需求的内容整理为一份脑图,以发散的思维去考虑每一个功能点具备哪些内容,以便画原型时参照。
2)画一份页面流程图
我们首先清楚需要设计的分别有哪些页面,将页面都列出来之后,标注好页面之间是如何跳转的,检查跳转无遗漏后,初步的页面流程图可以已经算完成了。在画页面流程图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美观的问题,甚至手写在草稿纸上也是可以的。画页面流程图的目的是让我们提前想好要设计什么页面,在真正画原型的时候可以边画边核对,防止漏掉页面。
3)手绘/用axure画一份原型草图
为什么需要先画一份简单的原型草图呢?
因为作为一名产品新人,画出来的原型是基本不可能直接拿出去开需求评审会的。在开评审会之前,必然需要给自己的leader过一遍,一份好的原型,对新人来说通常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能产出最终稿。
2.正式开始画原型
1)梳理界面元素
当我们设计一个页面的时候,必然具备大量的元素,此时就要我们仔细地去检查、梳理页面的元素布局。
此处以京东APP中我的订单“全部tab”举例进行分析:
页面顶部:返回键、搜索框、筛选功能按钮、消息中心按钮。
页面中上方(订单状态):全部tab、待付款tab、待收货tab、已完成tab、已取消tab。
页面中上方:常购清单跳转图片。
2)梳理点击情况
在APP的页面中,大部分的元素都是可点击的,此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每一个元素点击的情况是怎样的:
3)列举异常状态,并给出解决方案
每一个功能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都会出现异常的状态,导致页面无法正常地展示给用户。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要尽可能去考虑有可能出现的异常状态,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这几种是比较常见的异常状态,还有很多的异常状态需要我们去提前考虑,甚至有些是在上线后我们才发现到,发现后需及时去寻找解决方案。平时在工作中也可以积累一个“产品异常情况库”,将平时遇到的情况都记录好,下次在考虑异常状态时可以拿出来进行核对。
4)转换角色,体验功能流程
虽然我们按照已有的流程图去画好原型了,但这仅仅是站在产品的角度去设计产品,而产品上线后是给用户去使用的。因此当我们设计好原型后,特别是比较大的功能需求,我们应转换成用户的角色去体验产品。以一个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去使用功能,使用过程中观察是否有难用、反人类的功能设计.如果觉得自身体验产品比较难发现问题,可拉上身边的同事一起体验。
三、如何用好原型1.撰写需求文档
在项目协同管理产品广泛被使用的现在,tapd、禅道等协同软件已经可以起到传统word等需求文档的作用了。因此,我们需要将画好的原型,结合在线上需求文档中,一份合格的需求文档,应具备以下内容:
2.召开需求评审会
当需求文档完善好,leader评审没问题了。此时就可以拉上UI、研发、测试同学一起召开需求的评审会议,作为会议的发起人,需要时刻注意以下这些要点:
3.原型存档,及时复盘
每一次完成的原型,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一些可重复使用的组件、设计规则,我们可以抽离出来独立保存,当重复设计的时候,可以尽量减少我们自身的工作量。
四、常见问题1.原型丑、慢、有问题
很多人会问到:“我原型画的好丑怎么办?”、“我原型画的好慢,经常被别人催”、“同事总说我设计的原型有问题”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
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画的丑,就多观察别人设计的优秀案例,培养自己的审美;画的慢,就多练,多画,画多了,速度就自然提上来了;设计有问题,就多参考行业内的优秀产品,分析别人设计背后的逻辑和目的是怎样的,参考借鉴,再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去设计。
2.团队中无UI设计师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一些做B端产品的团队,团队中无UI设计师怎么办,这个时候UI的工作就落到了产品的头上了。现在网上有大量原型设计的模板,例如AntDesign、ElementUI等平台上的一些设计案例、模板我们都是可以去借鉴的,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五、总结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一名产品新人,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原型,我们没必要把原型过于妖魔化。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如何设计原型的课程,多学点是没错的,复杂的交互、动效会了固然更好,但不会也不用过于担忧,毕竟在实际工作中,效率是非常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