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杯壶行业龙头哈尔斯决定发力国内自主品牌。②公司将在产品和渠道上采用差异化打法,侧重智能水杯、钛水杯,发力线上渠道和异业联名。③公司营收支柱国际业务需求正在回暖,管理层预计下半年增长可期。
财联社6月1日讯(记者刘科罗祎辰)干了近40年杯壶出口生意,哈尔斯(002615.SZ)正通过发力国内自主品牌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管理层亦希望能借此逐步弱化工厂形象,增强消费属性。
财联社记者近日走访了哈尔斯。公司管理层表示,希望未来三年内外销业务体量能实现对半开。
站在投资者角度,若哈尔斯能实现内外销并举,无疑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但考虑到公司长期以来主攻海外市场,达成该目标并不容易。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约八成营收均来自海外。
公司总裁吴子富告诉财联社记者,此番发力内销主要瞄准国内杯壶市场消费升级机会,随着杯壶从耐用品逐渐演变为时尚消费品,公司预期国内市场有望快速扩容。
就具体打法而言,哈尔斯将侧重差异化,重点布局智能水杯、钛水杯等新兴品类,并在线上渠道、异业联名等新兴渠道上发力。
哈尔斯与中国航天合作开发的钛水杯,财联社记者拍摄
行业:国内市场处于消费升级浪潮中
“老一辈的消费者用保温杯就是为了喝水,对价格敏感也不在意颜值,一个杯子可能用好几年甚至一辈子,但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会为悦已买单,杯子颜值是第一位的,喝水反而没那么重要,我总结就是‘小众引领时代,个性秀出本身’,这对我们做品牌来说是一个机会。”吴子富称。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消费者对保温杯的需求有差异。吴子富介绍,国际消费者偏爱大容量杯,周转率高,但对款式的追求相较国内消费者来说没有这么强烈,所以在国际市场,一个爆款的销量会非常可观,国内外市场消费习惯有很大差异。
有观点指出,随着保温杯开始承载年轻一代的个性表达,或将出现类似运动鞋的属性转变,即从最初的耐用品变为时尚消费品,原有的消费习惯、更换节奏、品质需求等都将得到重塑,叠加人均保温杯消费提升以及保温杯消费场景增加等因素,都将支持行业快速扩容。
哈尔斯产品展示区,财联社记者拍摄
业绩:需求回暖,下半年增长可期
虽然发力国内自主品牌将是哈尔斯未来三年的重头戏,但现阶段外销业务仍是公司绝对支柱。经历2021-2022年连续两年的业绩增长后,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引发投资者焦虑。
谈及国际客户需求回暖,吴子富称:“今年我们去参加供应商峰会,了解到客户的战略发展规划,从反馈情况看,我们重点客户发展战略还是比较积极主动的。”
公司新增产能建设亦能佐证国际客户需求。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泰国项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初建成投产。不久后,公司宣布将启动二期项目,预计2024年6-7月份有可能建成投产。对于此轮快速扩产,吴子富表示:“主要系一期两条产线、数百万只钢杯的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客户需求,随着客户海外需求量的增加,公司决定扩大产能建设二期,二期产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泰国工厂建成后,国内现有产能有一部分会用于国内自主品牌的成长,还有一部分依然用于生产外贸出口订单。”吴子富称。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斯是浙江省首家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项下经核准出口商,并且哈尔斯还表示,公司将全力确保存量订单,争取现有客户增量订单,并聚焦RCEP成员国区域,大力开发海外新客户,积极布局欧盟与其他市场。
目标:转型成为消费品属性企业
针对差异化打法,吴子富表示,管理层已经明确要做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一定要避开同质化的竞争。早在几年前,公司就开始尝试搭建异业联盟,与合作伙伴进行渠道共享,“目前,我们的线上是全渠道营销,和可口可乐、中国李宁、凯乐石、万事利(301066.SZ)、商源集团、浙茶等品牌实现跨界合作,而且产品都已经在销售了,异业合作将是我们坚持推进的路线。线下经销渠道虽有挑战,但基本盘仍然稳固,试点对KA渠道和专营店物料、形象进行提升,品牌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哈尔斯在国内市场渠道可拆分为电商、线下经销和KA卖场,三者规模接近。但考虑到后两个渠道近年来持续承压,公司决定发力电商渠道,目前,哈尔斯已经布局主要电商平台。
就具体产品层面的差异化,公司管理层表示,将重点布局智能水杯、钛水杯等新兴品类。所谓智能水杯,以哈尔斯和华为智选联合开发的产品为例,主要在传统水杯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功能,即:温度感知、饮水量计算、定时提醒。
在此基础上,吴子富称,随着技术发展,智能水杯的功能还将更多:“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方式与消费习惯,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围绕健康生活这个思路,我们能不能加入饮品的成分分析,现在的小姑娘希望喝奶茶的时候,能够知道多少糖分多少卡路里,或者说我们大老爷们喝酒,希望能鉴别真酒假酒,(杯子)是不是能够识别?这些我们都要大胆去想,大胆去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