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零售端培育钻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消费者对培育钻石认知度的提升,以及培育钻石在价格、品质上的优势,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限于传统的订婚戒指和结婚首饰,还扩展到日常佩戴等多个领域。年轻消费者成为培育钻石市场的主要购买群体,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对新兴消费品的接受度更高。
国内零售端培育钻石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品牌和企业纷纷布局该领域,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和营销推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由于国内消费者认知度没有大幅提升,导致培育钻的销售总额增长的幅度不大。随着产能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培育钻石的价格逐渐降低,市场竞争也体现在价格方面。
然而,价格战并非长期可持续的策略,品牌和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服务体验及消费者认知度的推广。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培育钻石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零售端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品质、设计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品牌和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国内培育钻石产业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合和标准化发展。
未来,行业可以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推动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中国培育钻石通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第一代的培育钻石零售品牌企业,主力零售品牌有彩瓷钻石、黛诺、小白光、凯丽希、慕璨、梵迪等,这些品牌中,有些已建立了“线下+线上”的销售渠道,这有力推动着中国培育钻石零售消费市场的发展。
其中,线下销售渠道以传统天然钻珠宝店、定制店、培育钻品牌零售门店为主;线上销售渠道以抖音、淘宝、京东、小红书为主。
具体来看,线下渠道主流售卖的单钻分数段在50分段、1克拉分段、2克拉分段(80%左右成品为主、20%左右定制)。拼钻分数段常用10分段和20分段以排戒和手链为主。
主流零售标签价位段在3000元~1万元,一般价格系数在2倍至3倍。售卖品类为戒指(60%左右)、吊坠(20%左右)、耳饰(5%左右)、情侣戒(5%左右)、其他(10%左右)。售卖钻石的形状90%左右为圆形,10%左右为异形钻(椭圆、水滴为主)。颜色95%为白色钻石,5%左右为彩钻。线下购买的消费者对成品及裸石颜色净度D/E/F色,净度VS~VVS都可以接受。
客群女性为主,年龄群体20岁~50岁之间,线下的渠道一般以二线城市及以上为主。
主流零售标签价位段在3000元~1.5万元,一般价格系数在1.3倍~2倍(主流1.5倍左右,比价严重)。售卖品类为戒指(80%左右)、引流款吊坠和链牌(10%左右)、排戒(5%左右)、其他(5%左右)。售卖钻石的形状80%左右为圆形,20%左右为异形钻(椭圆、水滴、祖母绿、雷迪恩为主)。颜色90%为白色钻石,10%左右为彩钻(黄钻为主)。线上购买的消费者对成品颜色D/E/F色,净度VS~VVS都可以接受;对圆形裸石主要以颜色D/E色,净度VS1~VVS2为主,异形裸石2克拉以上颜色D/E/F色,净度VS2~VVS2为主。
客群75%左右女性,25%左右男性,女性年龄群体20岁~50之间,30岁~45岁占比80%,从发货地址看,一线、二线及三线、四线占比各50%左右。
目前,国内培育钻石成品证书95%左右以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为主,裸石证书95%左右以国际宝石学院(IGI)为主。
产业链上游环节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国标体系:目前国内培育钻方面依然没有国标,不利于培育钻发展的认知宣传。
二是毛坯生产端:以国内现有零售的销售规模及体量来看,培育钻的毛坯产能相对过剩,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带来的是价格进一步下降。国内的培育站生产端相对饱和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内卷。
产业链中游环节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切磨加工:国内切磨加工成本是印度切磨的1倍以上。综合性价格竞争没有优势。
二是裸石中间商:2023年~2024年国内诸多裸石商的入局,让大量印度培育钻进入中国市场,相比较原材料成本、切磨成本、证书成本等综合性成本优势,导致国内货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裸石供应量在不断增加,零售市场的销售量并没有显著上升,进一步增加对毛坯生产方的价格压力。
产业链下游环节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检测证书:国内IGI证书成本是印度IGI证书成本的1.5倍~2倍。单颗裸石售价国内IGI证书费用占比过高,比如:1克拉的培育钻裸石价格D色VS1批发价1200元,证书费成本260元。
二是品牌端:目前虽然国内主要天然钻品牌部分入局了培育钻,但更多是观望态度,在品牌、产品、服务、营销,以及消费者层面并没有投入太多。自主品牌和供应链品牌在渠道建设方面碍于资本金、市场环境、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无法短期打开市场局面。
三是消费者端:消费者对培育钻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依然是愿意购买的消费者不用解释太多,不愿意买的解释太多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