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简称“大赛”或4C)启筹于2007年,始创于2008年,已经举办了13届66场赛事。

此外,2011年-201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参与了主办;2017年,中国高教学会参与了主办;2018年,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参与了主办。

目前,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的赛事之一(榜单第1名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国赛的参赛对象覆盖中国大陆普通高校中所有专业的当年在校本科生。

“三安全”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前提,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人身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竞赛项目的内容,要符合现行的宪法、法律和法规;

“三服务”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目标,即:为学生就业的需要服务、为专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和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达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非营利的、公益性的、科技型的群众活动。大赛的生命线与遵从的原则“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灵魂和基础,公开是保证公平、公正的保障。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建有章程,操作规范。自2009年开始,连续12年每年出版一本参赛指南(内容包括大赛通知、大赛章程、大赛组委会、大赛内容与分类、国赛决赛承办单位管理、参赛事项、奖项设置、违规作品处理、作品评比与评比委员规范、获奖作品的研讨、获奖作品选登等),均是由正规出版社正式出版。这种通过正式出版参赛指南以利于社会监督、检验赛事的做法,是目前全国所有200多个面向大学生的竞赛所仅有。

(1)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国赛的参赛对象是当年本科所有专业的在校学生。本赛事只服务于当年在校的各专业的本科生,重点是服务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应用。

(2)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竞赛内容目前分设: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微电影设计、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以及计算机音乐创作等类别。

其中,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竞赛,是我国大陆开设最早的、面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音乐创作的仅有的国家级赛事。

(1)大赛以三级竞赛形式开展,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国家级决赛。省赛原则上由各省的计算机学会、省计算机教学研究会、省计算机教指委或省教育厅(市教委)主办。

由省教育厅一级参与或继续主办省级选拔赛的有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甘肃、新疆。

要求校级初赛上推省级赛的比例不能高于参加校级赛有效作品数的50%,省级赛(含省级直报赛区)上推国赛的比例不能高于参加省级赛有效作品数的30%。

省级赛(含省级直报赛区)的奖项由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设置。建议省级赛一等奖占参加省级赛有效作品数10%,二等奖占20%,三等奖占30-40%。

(2)大赛的参赛作品贴近实际,有些直接由企业命题,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参赛院校逐年增多,由2008年(第1届)的80所院校,发展到2020年(第13届)的800多所;参赛作品数,由2008年的242件,发展到2020年的1.3万余件(参加省级赛的作品数)。

参赛作品质量也逐年提高,有些作品被CCTV采用,有些已商品化。

(3)由于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赛在全国已有良好声誉,赛事的影响力也逐年提升。目前,参赛本科院校数超过三分之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参赛院校数接近七成;原211参赛院校数过半,原985大学参赛学校数过半。

大赛目前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的赛事之一。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以“三安全”为前提,以“三服务”为目标,以“三公”为原则,从筹备开赛到现在,经过十多年来的艰苦努力,赢得了参赛师生的支持和信任!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发展,将进一步地让师生受益、让学校受益、让社会受益,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

1、2021年大赛作品共分14大类(组),类(组)数与2020年相同。

具体包括: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教学辅助。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媒静态设计(普通组,证书上不出现“普通组”三字,下同)。

(8)数媒静态设计专业组。

(9)数媒动漫与短片(普通组)。

(10)数媒动漫与短片专业组。

(11)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普通组)。

(12)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专业组。

(13)计算机音乐创作(普通组)。

(14)计算机音乐创作专业组。

2、数媒各大类参赛作品参赛时,按普通组与专业组分别进行。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参考教育部2020年发布新专业目录),具体包括:

(1)教育学类:040105艺术教育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建筑学、082802城乡规划、082803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园林

(7)戏剧与影视学类:130303电影学、130305广播电视编导、130307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动画、130311T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美术学、130402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书法学、130406T中国画、130408TK跨媒体艺术、130410T漫画

(9)设计学类:130501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产品设计、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公共艺术、130507工艺美术、130508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艺术与科技、130511T新媒体艺术、130512T包装设计

3、大赛数媒类与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的主题

2021年(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类与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的主题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冰雪运动”。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大赛在每年设置作品主题时,将继续体现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2021年大赛主题对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具体地,2021年大赛数媒类与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的作品内容主题包括:

(1)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重在中国北京、张家口举办。

(2)冰雪运动。

(3)冬季体育运动。

4、为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大赛恢复开赛初期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不能担任评委,即评委不得担任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的规定。

若以外国地图版本为背景,而与我国版本有出入,属于违规。

1.软件应用与开发

包括以下小类:

(1)Web应用与开发。

(2)管理信息系统。

(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

(4)算法设计与应用。

说明:

(1)软件应用与开发的作品是指运行在计算机(含智能手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之上的软件,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算法设计等功能或服务。

(2)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3)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2.微课与教学辅助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2)教学辅助课件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课程软件。

(5)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6)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7)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8)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9)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3.物联网应用

(1)城市管理。

(2)医药卫生。

(3)运动健身。

(4)数字生活。

(5)行业应用。

(1)城市管理小类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互联、融合、智能计算等技术,以服务城市管理为目的,以提升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为宗旨,形成某一具体应用的完整方案。例如:智慧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控、城市应急管理、城市安全防护、智能建筑、文物保护、数字博物馆等。

(2)医药卫生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医疗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医院应用,如移动查房、婴儿防盗、自动取药、智能药瓶等;家庭应用,如远程监控家庭护理,包括婴儿监控、多动症儿童监控、老年人生命体征家庭监控、老年人家庭保健、病人家庭康复监控、医疗健康监测、远程健康保健、智能穿戴监测设备等。

(3)运动健康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大众健身质量为目的。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运动数据分析、运动过程跟踪、运动效果监测、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运动和体育赛事的专用管理训练系统和设备。

(4)数字生活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稳定的通信方式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便利程度为目的,包括: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鼓励选手设计和创作利用各种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的作品。

(5)行业应用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解决某行业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价值为目的,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零售、物流、农林、环保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4.大数据应用

下设大数据实践一个小类。

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⑦文化与教育大数据(教育、艺术、文化、体育等)。

(2)本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3)每位作者在本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5)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含作品的现场演示)应不超过10分钟。

(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类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5.人工智能应用

(1)人工智能实践赛。

(2)人工智能挑战赛。

(2)人工智能挑战赛采用组委会命题方式,一般为3-5题,各参赛队任选一赛题参加,赛题将适时在大赛官网公布。挑战类项目将进行现场测试,并以测试效果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排名。

(3)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4)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5)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6)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7)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中,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人工智能实践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人工智能挑战赛的作品每题不多于1件。

6.信息可视化设计

(1)信息图形设计。

(2)动态信息影像(MG动画)。

(3)交互信息设计。

(4)数据可视化。

(1)信息可视化设计侧重用视觉化的方式,归纳和表现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模式和结构。

(2)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信息图表、信息插图、地图、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

(3)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

(4)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的界面设计,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设计。

(5)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开源软件或数据分析工具等实现的可视化作品。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7.数媒静态设计

(1)平面设计。

(2)环境设计。

(3)产品设计。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8.数媒静态设计专业组

9.数媒动漫与短片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3)纪录片。

(4)动画。

(5)新媒体漫画。

(2)微电影作品,应是借助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视频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

(3)数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短片。

(4)纪录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纪实的手法,拍摄的反映人文、历史、景观和文化的短片。

(5)动画作品,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包含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声音和动画特效等内容。

(6)新媒体漫画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传统手绘漫画创作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静态、动态和可交互的数字漫画作品。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9)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2)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3)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10.数媒动漫与短片专业组

11.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1)游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2)游戏设计作品的内容包括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关卡设计、交互设计,是能体现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戏作品。

(3)交互媒体设计,是利用各种数字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借助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语音、图像、体感等各种手段,与作品实现动态交互。作品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静态版式设计。

(4)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作品,是利用VR、AR、MR、XR、AI等各种虚拟交互技术创作的围绕主题的作品。作品具有较强的视效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作品交互性。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2.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专业组

13.计算机音乐创作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MIDI类作品、音频结合MIDI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5)音乐混音类(根据提供的分轨文件,使用计算机平台及软件混音)。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后面“14.计算机音乐创作专业组”的“说明(2)”所述。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竞赛。

(4)每位作者在本大类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5)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7)每校参加计算机音乐类直报平台每小类数量不限。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决赛作品总数不多于4件。

(8)为更有利于参赛作品的创作,本届大赛暂时取消往届大赛中“编曲类”计算机音乐作品小类,新增“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小类。

14.计算机音乐创作专业组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作者,划归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

①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诸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

②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诸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

③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其它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作者,均划归为普通组。

(3)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符合专业组条件的,则该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竞赛。

(4)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5)每位作者在本大类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6)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7)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8)每校参加计算机音乐类直报平台每小类数量不限。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决赛作品总数不多于4件。

(9)为更有利于参赛作品的创作,本届大赛暂时取消往届大赛中“编曲类”计算机音乐作品小类,新增“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小类。

1.所有类别(组)、所有小类的每一件参赛作品,均必须是作者为本届大赛(2020.7.1-2021.6.30)完成的原创作品(挑战赛类作品的截止日期以官网公布的为准),作品完成者与参赛作者必须一致。与已发表、展出、获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3.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

4.各省级赛获奖作品和省级直报赛区获奖作品,需根据比例按排名上推到国赛。最终可参与国赛现场决赛的参赛队,将根据承办单位的承办能力,按照省赛和省级直报赛区上推排名的先后顺序决定。

THE END
1.探秘5款移动端高保真设计利器在移动端设计的绚丽舞台上,高保真设计犹如一场视觉与交互的盛宴,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用户的倾心与留存。而设计师手中的工具,则是这场盛宴的魔法棒,决定着创意能否精准地转化为令人惊叹的移动端作品。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 5 款堪称神器的移动端高保真设计工具,它们宛如璀璨星辰,在设计的浩瀚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85985
2.以下哪几项属于静态的平面设计工具?()[多选题] 以下哪几项属于静态的平面设计工具?() A.--lllustrator B.--D会声会影 C.--CC4 D.--AfterEffects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04-28 更多“以下哪几项属于静态的平面设计工具?()”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学校高二(1)班准备召开“关注环保”的主题班会。老师手上有一张有关环保视频的光盘,现在想https://www.educity.cn/souti/4gk7dzci.html
3.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12篇(全文)一、混合式学习概述及在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亲身参与的课堂教学, 而网络学习由于没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更为便捷、快速和优化, 同时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能够实现多种形式和方法的互动交流与学习实践活动[1]。虽然网络学习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 但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w6ey4z4.html
4.系统设计界面的软件有哪些?看看这几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几款备受瞩目的系统设计界面软件,开启这场精彩的软件之旅。1、在线设计平台 专注于UI设计领域的在线设计软件,支持多人协同,可完成原型、设计、交付、协作和资源管理等多个设计步骤,支持Windows、macOS和Linux系统。其操作智能化,提供自动调整布局、全新钢笔设计工具等,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30712289047332&wfr=spider&for=pc
5.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类《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4.2.1 厂区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要求、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应避免交叉污染。 4.2.2 厂区应按生产、行政、生活、辅助等不同使用功能合理分区布局。 4.2.3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清洁,且人流、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段,并应根据药品生产特点布局。 http://mpa.shandong.gov.cn/art/2021/5/26/art_194817_10297959.html
6.设计静态网站常用的软件有哪些?平面设计的应用软件有哪些? 平面设计的软件比较多,但是现在比较常用的是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illustrato 建筑常用的软件有哪些? 建筑常用的软件一览 【看图说话】建筑设计工具之一: 达索Dassault的Caitia ;代表案例:鸟巢;特点: 建筑学常用的软件有哪些? 天正建筑,CAD,晨曦预算,广联达,Photoshop ,鲁班,PKPM,品茗https://wenda.so.com/q/1678832168211584
7.解锁设计新境界:大厂御用5款SVG编辑器指南- 适用场景:适合团队协作的UI设计或平面设计项目,需要多人共同编辑SVG图形时可优先考虑。 可实时协作的专业 UI 设计工具?js.design/?source=zhihu&plan=ki12171 2、Adobe Illustrator - 特点:功能强大的矢量图形编辑软件,绘图功能丰富,支持创建和编辑SVG文件。对文本处理能力强,可创建和编辑文字,调整字符间距、行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76175904
8.关于举办万福达杯2024年第六届广西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7.数媒静态设计 包括以下小类:(1)平面设计普通组。(2)环境设计普通组。(3)产品设计普通组。(4)平面设计专业组。(5)环境设计专业组。(6)产品设计专业组。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中国古代数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四”为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的内容限定与说明,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2点所述http://bkjy.gxeduyun.edu.cn/699/1811/37321.html
9.2024年数字媒体类专业知识考试标准通知公告(1)掌握形状工具组中各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钢笔工具组及路径选择工具组中各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路径面板及路径的基本操作。 (4)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知识模块 2.网页制作 1.静态站点 (1)掌握本地站点创建与管理的基本操作。 (2)掌握站点中文档的基本操作。 https://www.sddzligong.com/school-notice/148.html
10.网页设计实训报告万能模板(精选13篇)网页设计实训报告万能模板 篇3 一、实习目的 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本技巧及网页制作相关工具软件等内容。培养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网页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应用开发能力,提高我们的计算机文化素质。网页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不动产之一。人们在这个不足0.1平米的空间内投资达数百万美元。网页对公司的影响比简单的电子商https://www.unjs.com/fanwenku/333618.html
11.设计效能工具最新资讯设计效能工具最新动态美团设计委员会在北京综合指挥中心举办了“美团设计效能工具发布会”,面向公司所有产研设团队发布了包括+MasterGo+在内的多款设计效能工具和能力,所有团队可试用、使用和https://www.chinaz.com/tags/813969.shtml
12.怎样创建网站网站建设必须的步骤和技巧不同领域的网页设计,网页平面设计,界面设计,创作,包括标准化的代码和专有软件,用户体验设计和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优化)。易雅网络很多人往往分为几个工作组,负责不同方面的设计。网页设计是设计过程的前端(客户端),通常用来描述的网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页面,一个网站包括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域名注册设计效果图、https://www.cdcxhl.com/news/168632.html
13.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精选10篇)比如,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特征,跟当地的动漫产业基地、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等共同签订战略合作的培养协议,一起实施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活动。可采用小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校内师徒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之技能训练。第三,校企共建模式。此种模式共建的内容主要为:教学设备的购入、行业技术的支持、教材课标的https://www.wenshubang.com/yishuleibiyelunwen/824097.html
14.微信公众号运营,有这27个工具就够了!亲测好用!平面设计工具 创客贴 https://www.chuangkit.com/ 不太懂ps的dodo的救星!一款线上图形设计工具,提供丰富图片和模板等素材,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就可以快速设计出你想要的海报、微信头图、PPT、邀请函、名片等图片啦! 图片压缩工具 1.TinyPNG https://tinypng.com/ https://www.jianshu.com/p/29d50844f841
15.adobe设计logo的软件如果您是设计师,Photoshop绝对是一款必不可少的设计工具。 二、Illustrator Illustrato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向量图形软件,它是专业设计师的首选。与Photoshop不同,Illustrator使用的是向量图片,这使得它可以放大图像而不会失去图片清晰度。使用Illustrator,设计师可以创建许多高质量的设计,如海报、标志和平面设计等。 http://www.chinauci.cn/news/logonews/39327.html
16.平面设计设计是设计者个人或设计团体有目的进行有别于艺术的一种基于商业环境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是建立在商业和大众基础之上的,是为他们而服务,从而产生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别于艺术的个人或部分群体性欣赏范围。 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出于英文"graphic",在https://vibaike.com/3099/
17.2021设计趋势报告插画设计 动态设计 平面设计与印刷 包装设计 趋势工具 一、UI/IXD设计 1. App 与 移动端 在2021年,非“移动优先”的网站将完全过时!在大多数业务分支中,原生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在线商店、社交媒体平台和交易平台等,把业务重点放在移动端开发上,可以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转化。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80035730&efid=aOW_uUPwmXSwKDotEW6CGg
18.在线图片转换字体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您可以通过编辑器一键抠图、改图、修图、美图等。二:https://www.photopea.com 国内网络第一进去可能比较慢三:看图网 (kantu.com) 像PS版的在线设计网站(我自己用的不怎么舒服,因人而异吧,发布。)四:https://www.fotor.com.cn/Fotor 懒设计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在线图片制作神器、平面设计工具和在线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5%9C%A8%E7%BA%BF%E5%9B%BE%E7%89%87%E8%BD%AC%E6%8D%A2%E5%AD%97%E4%BD%93
19.UI设计和平面设计有什么区别?UI设计和平面设计都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但它们在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工具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一、设计理念 平面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信息的传达和视觉效果的表现,通常以静态的二维呈现为主。平面设计致力于通过各种元素如文字、图片、色彩等来传达信息或推广特定产品或 。而UI设计则更侧重于用户http://www.lewlx.com/member/1912-article/17658
20.美页发布iPhone版,志在云时代的设计创作工具一年后的今天,美页的转型迅速而果断。品类增加的美页取代传统设计工具“造轮子”的过程,打造低门槛的设计创作平台。https://www.36kr.com/p/214794.html
21.机构简介无锡设计教育所提供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 平面设计师是一个静态的工作,因此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待在办公室或工作室中,主要的工作配置是电脑。 在现今数十万中国平面设计队伍中,庸庸碌碌的迷茫型设计师比比皆是,占据了平面设计队伍的绝大多数,而思路清晰的高级平面设计师虽然位数不多,但也很多,这就https://m.zysm.cn/school-10808/about.html
22.2020年第一波实用设计工具合集优设网 平面设计 1. Vectornator Pro for Mac → Mac版的 Vectornator 是一款设计工具,其中包含有一组强大的矢量工具,并且可以快速启动,并且可以实时协作。 无代码工具 1. Bravo Studio → Bravo Studio 是一款无需代码的移动端 APP 构建工具,它能够将 Figma 原型转换成为 iOS 和 Android 应用,全过程无需https://www.uisdc.com/26-tools-to-start-off-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