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即时设计联合创始人周凝:Figma后,中国玩家有什么未来

在线协作设计平台Figma被Adobe用200亿美元收购一事,在SaaS行业掀起巨浪,也让投资人、创业者和市场振奋起来。

作为在线设计赛道的标杆产品,Figma早在2016年上线,但真正开始火爆是在2020年。疫情让线下合作受阻,而Figma却能让设计团队在浏览器上就能实现实时顺畅协作,因此用户量实现飞速增长。

在国内,也有大量的企业对在线协作设计有需求,因此也出现了一批对标Figma的中国在线协作设计平台,这其中就包括2020年9月上线的「即时设计」。即时设计的前身是即时原型平台(xiaopiu),创始团队的初衷是通过为产品经理提供原型工具,从而抓住一个产业链的“入口”,并实现对全产业链的服务。

转变发生在2018年,随着用户积累,团队发现相比“入口”,更重要的其实是“十字路口”,也就是“设计”、“协同”。因为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设计”才是最终作用于生产的东西,也是一个研发团队沟通交流的桥梁,这个环节能够把更多的人聚集起来,不仅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也有开发,甚至项目管理和测试人员。

2020年,即时设计平台上线。两年后的今天,即时设计的用户已经突破两百万,这不仅走在国内在线协作设计赛道的前列,也离TechCrunch报道的Figma400万的用户量更近一步。

不过,“Figma学徒”只是即时设计曾经的标签。即时设计联合创始人周凝告诉「真探」,产品上线半年后,团队就意识到不应该做中国版的Figma,而要做中国的即时设计、世界的即时设计。

图源:即时设计官方

即时设计从今年开始商业化,因此付费能力更强的B端的价值愈发重要。但是,周凝认为在线协作设计赛道与SaaS领域的其他细分赛道不同,它的推广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CEO工程,而是由C端的活跃用户,延伸出了非常多自下而上的场景:公司里某个设计师的使用体验感很好,于是推荐给同事、领导、甚至其他部门,进而带动整个企业成为平台的客户。因此,只有服务好C端用户,充分洞察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周凝看来,在线协作设计还是一个规模方兴未艾,前景崭新的赛道,更多的低线城市的设计师们可能还在使用Photoshop一类的软件,而Figma类的软件因为网络、设备等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使用习惯等主观因素,尚未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但这也意味着这一赛道还有很多机会。

尽管在地球另一端发生的200亿美元的收购事件令人振奋,但对于中国在线协作设计行业未来,周凝觉得还不好说。而且,对于即时设计来说,终局到底是什么无需刻意思考,打磨好产品,更深入地洞察用户需求,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以下为「深响&真探」整理后的对话实录:

Q:真探

A:即时设计联合创始人周凝

Q:你们当时为什么想要做即时设计?

A:其实我们早前有款产品叫做xiaopiu,实际上那款产品是一个针对产品经理的原型工具,然后也有实时协同的功能。我们做了不到两年,也积累了大几十万的用户。

之所以从那个产品做到即时设计这个产品,其实它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于数据、对于用户的行为的一种观测和理解。最早的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产业的链路是——产品经理是上游,是入口,所以我们会想当然地从常识的角度出发,觉得抓住入口很重要。

而且,当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抓住了一个入口,就可以牢牢地顺流而下,能够把整个产业链都特别好地服务起来。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入口没有那么重要,什么东西重要?是“十字路口”最重要,它能把人汇聚起来。

所以我们觉得这件事比原型制作更有价值,大趋势是设计,而且要有协同。我们在2018年的夏末秋初的时候,在内部有了一个判断,然后我们就开始全力以赴的把整个重心全部移过来了。

我觉得创业每天都很难,每天都会遇到并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思考怎么去解决它。关关难过关关过,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回忆起来我觉得反而倒没有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对我们来讲,我们之前并没有觉得这个赛道有多火,只是觉得在做一件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然后因缘际会,这两年行业因为外部环境迸发了热潮。

Q: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Figma对即时设计有什么影响?

A:即时设计平台早期封闭开发的时候,它对我们的参考价值是非常大,那时Figma是我们的前辈,在早期,我们有非常多的产品逻辑、交互逻辑、用户体验的思考都源于对Figma的学习和致敬。但是在产品上线半年后,我们发现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跟国外的用户差别其实非常大,尤其是体现在方方面面面的细节上。所以早期我们会提我们是中国的Figma,但是后来我们认为我们要做的是中国的即时设计、世界的即时设计,要走自己的路,更好更彻底地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Q: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场景和海外用户具体有哪些不同?

A:这个事如果我们深入来讲会很多,但我可以举几个典型场景的例子。

中国有很多场景会使用H5页面,像前几年很火的一起秀等产品都会强调H5这个概念,但海外没有。

海外有个产品叫UI8.net,它是一个很有名的素材交易平台,国外有很多设计师画几十个不错的图标或者组件挂上去,一套这样的素材内容,可能会有几百上千的下载量,定价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都有,这在国外是一个相对普遍的事情。但国内设计师和企业可能因为早年用免费东西多,所以付费意识没有那么普遍。所以大家对优质、免费、开源素材的需求要大得多。如果详细列举的话,这个差异有很多,都是基于我们对商业的洞察。

Q:如何了解到国内市场用户的需求,除了基于你们对市场的主动观察以外,应该也需要与用户做很多深入沟通?

A:这两种我们都有。我们现在大约有数百个群,这些群主要是为了及时拿到用户的意见,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会以最快速度根据用户意见去进行相应处理。毫不谦虚地说,对用户及时响应和反馈,是我们目前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Q:在线协作设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即时设计如何差异化竞争?

A:我们产品最大的差异化有两点,第一点是,根据我们对行业各个产品的观察,我们在生态开放上应该是做得最突出的,建造生态和保持开放,这个观点已经刻在我们骨子里了。比如,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国内市场中最早可以导出为sketch的。这件事技术上难度不大,但很多在线设计产品迟迟没有动力去做,或者做得比较晚,都是在我们之后才开始去做这个功能的(这一点可以去看看大家的更新日志)。我们之所以会很优先去做这个功能,是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品,要让用户放心使用,一定是要让用户进得来出得去,不要用数据绑架用户。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会这么设计。

另外可以补充一点,关于开放性,我们有一个开发者平台,里面有很多第三方插件,你可以看一下我们平台上面的插件数量以及资源广场的资源数量。我们也是国内最早提倡设计开源的,我们和「UI中国」一起发起了设计开源的运动,这是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Q:这个行业里大家都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营销获客?

还有对外的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平台,可以承接内容,这些内容沉淀下来会有很好的传播。

Q:今年三月即时设计的用户量突破百万级,现在是什么样?这个规模在国内市场是什么水平,在海外是什么水平?Canva的用户量似乎已经到3000万了。

A:即时设计平台现在的用户数量突破200万,这个数据不包括即时原型平台。在国内这个行业中,如果只算“类Figma平台”的用户的话,我们的数据应该是最好的。

Canva和我们做的产品不相同,服务的也不是一类人群。Canva的产品更多的是模版这种半成品,用户一般拿来修改文字、颜色等简单加工。这种产品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比如运营、营销等等。即时设计、包括类似Figma的其他平台,生产的内容是Canva的上游,Canva本身不具备精细化的矢量编辑能力。

我们做的东西需要对标Figma。(据TechCrunch今年6月报道,Figma用户量大约为400万)

Q:有报道提到,即时设计未来会更加注重B端,为了更好的商业化。这主要是因为什么?

A:我们是今年才开始做商业化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和鼓舞,现在增长情况也比较好。

从这个事情本身而言,B端的商业化潜力更强一点,因为毕竟在国内C端的用户付费共识还没有特别强,我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情。B端相对来说付费意愿和付费共识是更强的,所以从这个点上来说,B端是我们很看重的一块。

但是有一个点,我们这类产品的特点是,B端来买入,但最终使用的还是C端,是个人用户。虽然公司层面对产品在设计之外的功能有要求,但除此之外,回到本质,还是公司的产研人员在使用这款产品。无论如何它还是会回到个人用户本身。所以B端虽然说我们很看重,但我们还是需要追求服务C端用户的能力,设计功能的稳健度,复杂程度、丰富度。

Q:即时设计在拓展企业用户的思路大致是什么样?比如像飞书这样的办公协作软件,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行业来拓展。

A:飞书作为办公协作产品,办公决策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它的场景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当团队中的一部分人,尤其是领导者有共识觉得产品不错,他就会在公司推进这款产品。

和办公软件不同,很多设计师因为他本来就是做这份工作,他把设计工具推荐给同事、别的部门、上下游,他就是个十字路口。他把这个东西传播出去,是一个很自然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所以我们拓展企业客户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用户本身来帮我们找线索,探索商业机会。

Q:企业层面对在线设计产品有什么设计以外的要求?

A:对公司来说,他们比较重视“内容中台”这个功能。因为设计师设计好了、存储到空间之后,企业会希望可以归纳和呈现出来这些设计。企业还会看中的是管理权限,比如一个公司下面有20个设计团队,企业会希望他们都能在公司架构下使用它,这样公司也有权限管理设计师的工作。

Q:在SaaS行业,许多企业客户要求本地化部署,但同时在线设计又是一个需要“云化”的工具,这两种趋势是否有冲突?

A:我们现在大量的商业客户都是私有部署的用户,这可能和国内市场的商业环境、以及对市场的认知有关,大家会觉得数据放在自己这里才是安全的。所以我们一定会回应客户这样的需求,这样的诉求是合理的。

但是它和“云”并不矛盾,因为云除了公有云,还有混合云、有私有云,这是表现形式,我把一个个软件装载在电脑上面,在企业的局域网也能实现了云端化。

当然这里面也有挑战。举个例子,卖预制菜和新鲜的菜肯定是有成本和代价的区别,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他们都选择公网产品的话,我卖的就是预制菜,全部已经做好了,你要拿多少就拿多少,因为都做好了就没有更多成本。

但当企业可以提出要求,比如私有化部署时对产品细节的调整,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炒一盘新鲜的菜。这和做预制菜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你去跟客户去磨合和配合的。

Q:Figma封了大疆,对行业影响是什么样,整个国内市场有什么变化,市场份额是什么样?

A: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让人警惕的事实,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件事情对于现有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可能有些被渲染过度。我们曾联系过大疆、也做过深入沟通,这件事情对大疆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大疆作为一家大公司,它对于企业的内部的管理安全备份,有自己的流程标准和规范,而不是说完全没有任何的资料归档和备用方案。

但这确实是一件让大家警惕的事实,很多企业都会担心,明天你会不会封我?

对于市场份额,如果是按照工具类型来分,实际上国内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一定还是像sketch这样的工具,甚至photoshop这样的工具。Figma这样的工具现在在迅速发展,但是它还是算刚刚起步,我们认为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像你们所在的北京是一线城市,这里有很多设计师。但中国太大了,二线、三线乃至更小的城市也有许多设计师。他们会受制于使用习惯的问题,会和一线城市有信息差,还会有网络、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人最开始就是学Photoshop、工作也是用Photoshop,他们在工作时的工具转变需要过程。像Figma以及国内的类似产品都是云端化的工具,这对网络环境不太好的地方来说就会有条件限制。

所以你可以看到整个Figma类的产品在国内的占比还是比较低的,因为它是一个新兴的事物。甚至在2020年Figma火起来之前,你们很多的媒体都没有听过这款产品。

Q:在线设计这个行业中,竞争的壁垒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走下去?

A:首先是这种类型的产品一定是产品驱动的,所以无论外界有何变化,首先要坚定把我的产品做好,这样的企业才能有立身之本。第二就是用户的需求在变,环境在变,所以要积极创新,响应用户的需求并且引领这个需求,你能知道用户最底层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要在底层去想办法去革新,甚至去引领去创新,去带领大家去得到一个更好的产品形态。

我们的产品不只是国内最早上线的,而且我们每一步的产品创新都是走在行业最前面,像最近我们上线的AI画图插件上线10天还是11天,就已经有2万的安装量。这个功能现在国内就没有人做,我们是第一个。我们觉得产品的上限是非常高的,要敢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然后让用户感知到这个事情,哪怕我们的产品可能在现阶段对于用户来说不是完美的,但是你只要敢于去尝试,与用户共同成长,这就是一个好事情。

Q:咱们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曾经说过,目前在线协同设计并未走到平台化阶段,而是仍处于产品技术驱动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是什么?

A:这个意思是指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这类产品到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大家都在说自己是设计协作平台,这是对于产品的定义。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产品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它不可能解决用户所有的事情对吧?但是用户在工作中的场景中,他有时候得到的结果需要是复杂的,它可能不能由一个产品就能完成。这个时候产品就只是一个工具。

图源:即时设计

Q:对于新入局者而言,在线设计行业有什么挑战?

A:如果主营业务不是这个事情的话,做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还是比较难的。我们所做的东西其实挺难的,在线编辑,这需要技术门槛,有性能瓶颈,需要运算能力,还有一些基于浏览器的兼容性、框架等,它需要去解决的难题非常多。

对于大厂而言,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它不能以玩票的心态去做,所以这对他来说长期的收益是负的。对于新的创业公司来说,也会存在这样的门槛,包括我们现在这些所有的老玩家,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Figma是一个从2012年就开始开发,2016年才上线,到现在已经上线六年了。你会发现我们从开发到上线,到追赶,都得做弯道超车的事情,在用别人三年可以很从容地做的事情,你要用一年去完成的,不断去追赶,去超越。

这里面还有一个隐性的东西,就是对我们这种产品来说,用户数它不只是单纯的一个增长的数据,因为用户会产生大量的真实使用场景,然后这些真实使用的场景和实践通过积累,会加快产品的完善。因为很多问题只有在用户真实使用的时候才会被发现。这就意味着,先入局的平台,它的先发优势积累其实特别强,如果你用户够多,你就更有可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这个就会对新玩家产生不利影响。

Q:Figma被Adobe收购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A:我觉得其实可以挺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任何一个商业行为,他出了这个钱去购买这样的一个产品,无论这个钱是多少,对产品来说都是一种认可。所以对我们来讲,作为同行,它是一个让我们鼓舞的事情。

但是另一个方面来讲,毕竟中美的市场还是很不一样的,国内我们也没有看到有像Adobe这样的公司会去做这样的一个举动,至少目前是这样。所以这种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我们也不会特别care。可能很多人外行看热闹,但我们自己还是会觉得说要认认真真走自己的路,做好产品。

另外你说这个价格是不是值得,我觉得这个话题局外人没有办法谈论,因为他这个交易就是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存在就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考量后觉得值得的。

Q:您认为国内企业不会有类似Figma这样被巨头收购的结局,那您觉得国内在线设计行业的终局是什么呢?

A:说实话我们自己很难基于今天我们还在做的这件事情来设想,我们反而是不设限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他肯定不可能每天充满着动力和激情。对我们来说,我们反而是乐观的,或者叫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只管去做,当然我们心中会有理想和规划,但我们不预设结局。市场发展到某个阶段,它可能会有一些趋势呈现出来。

我们不预设结局,但是我们永远坚信这两点,第一点做好产品,产品是立身之本;第二点就是你洞见用户的需求,你去创新你去引领他的需求,你去把产品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THE END
1.在线搞定设计海报设计制作在线设计协作平台0基础轻松搞定设计,稿定设计提供丰富的海报、图片、PPT、H5设计模板,一站式全场景正版商用素材供应,满足个人及团队的设计制作需求。https://www.gaoding.com/introduction
2.更好的产品设计协作平台高效产品设计协作平台,UI设计必备的自动标注和切图工具,快速交互,多样批注,全貌面板,团队管理,支持Sketch、PS、XD插件上传。让产品团队协作更高效、更轻松。https://www.mockplus.cn/idoc/developer
3.用好这10款在线设计工具,你也能成效率王!Pixso是一款支持多人协同的国产在线设计工具,通过跨平台的协同、文件实时云同步以及强大的绘图与标注功能,打通产品、设计到研发的工作链路,全面覆盖原型、设计、交付全流程,即开即用,大幅提升团队设计协作效率。而且,Pixso的团队库可以让你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组件和样式,任何有权访问项目的人都可以在他们的设计中使用最https://pixso.cn/designskills/10-online-design-tools/
4.在线协作工具都有哪些?推荐这10款即时设计是一款免费的在线 UI 设计工具,无系统限制,浏览器打开即可使用,更有丰富的在线素材、云端字体、交互动画等功能满足多种需求,轻松应付移动端、Web端、可视化大屏等设计场景,还可和产品、开发轻松协作,实时在线评审、交付切图、查看代码标注,大幅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http://www.wjks.cn/news/64952.html
5.在线协作简化秘诀:设计全过程详解在线协同的简单操作步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协作设计工具和技术不断更新和迭代,在线合作工具走上了舞台。在疫情环境的影响下,家庭办公越来越受欢迎,在线合作设计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听到:“让我们合作吧。”今天,即时设计师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想与您分享在线合作在日常设计过程中的存在。 https://blog.csdn.net/2301_79599164/article/details/139325008
6.设计协作工具协同设计工具在线协同设计平台软件创客贴,在线协同设计平台软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内容设计、协作与管理服务,解决企业爆发式增长的数字营销需求,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降本增效。https://www.chuangkit.com/shejiimg/wxfml/zaixianxietong.html
7.墨刀功能墨刀面向个人和企业的云端原型设计与协同工具,无需下载安装云端协作,简单拖拽轻松搭建界面,免费享用丰富素材库,零设计基础也能画原型,高效项目演示一键快速分享给他人预览。https://modao.cc/feature/character/index.html
8.Canva可画你可以在Canva可画上邀请他人一起编辑,也可以打造整个团队来共同管理品牌资源、使用白板开展头脑风暴、获取审批或使用文档等工具扩展你的内容。 最后,Canva可画是一个非常实用和高效的在线设计协作平台,它可以让你无需任何设计经验或技能,就能轻松创建并分享专业水准的设计。快去尝试一下Canva可画的魅力吧!https://www.lishaowei.cn/8463.html
9.云端协作,多人团队在线协作设计软件,在线评审,在线交付从设计到评审再到交付,所有角色和流程汇聚一起,在一个文件上完成所有协同创作。 免费使用 多人在线协同创作 同一个链接:每次修改不再需要发送新版设计文件,打开同一个链接,看到的总是最新版设计。 在一处创作:每个文件都支持多人在线协作,随时碰撞思维,与团队伙伴一起将想法变成设计和原型。 https://mastergo.com/collaboration
10.Canva可画在线设计协作平台平面设计作图软件和你的团队一起创作精美设计。使用Canva可画的拖放功能和布局进行设计,分享和打印名片、logo、演示文稿以及更多。https://jiafangbb.com/sites/156216.html
11.Fabric文档——在线设计协作白板https:/龙爪槐守望者 Fabric 文档 —— 在线设计协作白板 www.fabrie.com 软件名称叫文档,实际上界面却是白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传统画图白板的基础上能将图形和表格关联,打破文件边界,让协作更加方便。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1100baa25bfe0011892a40
12.超好用的5款在线协作设计工具推荐!软件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协同工作的需求也正在逐渐扩大。传统的本地软件对于协同工作的支持度基本为零,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工作需求。于是,在线协同工作软件随着需求诞生,功能越发多样,使用感越发流畅,正在逐步代替传统软件在人们工作中的地位。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款支持协作设计的工具软件。1.Figma https://post.smzdm.com/p/ad2kx7gk/
13.即时设计在线协作UI设计工具即时设计是一款国内领先的在线专业UI设计软件, 提供实时协作、Sketch兼容功能和云端存储服务。它拥有原型制作、智能标注切图工具, 并支持矢量编辑及丰富资源库。此外, 还引入了AI绘图技术, 可在多平台使用, 包括macOS、Windows、Linux以及国产操作系统。https://hao.archcookie.com/sites/2217.html?menu-id=530
14.Fabrie利用在线白板共享文件,结合表格整理信息,实现团队高效沟通协作。 产品设计 | 室内设计 | 平面设计 | 服装设计 | 产品规划 | 球鞋设计 | 开工作坊 | 家具设计 | 设计推敲 | 头脑风暴 | 生产协同 | 素材管理 | 珠宝设计 | 机械设计 | 施工协作 | 城市规划 | 活动规划 | 设计课程 | 旅行规划 | 分镜设计http://fabrie.innoxsz.com/
15.腾讯CoDesign腾讯旗下产品设计研发一站式协作平台,支持在线腾讯CoDesign腾讯旗下产品设计研发一站式协作平台,支持在线导入预览 Sketch 设计稿、自动生成设计标注切图,灵活调用图标库、素材库,支持多种插件上传,让产品设计更轻松高效。 所在地: 深圳 收录时间: 2023-02-07 打开网站手机查看 研发项目管理# Adobe插件# CoDesign# sketch插件# 交互设计# 产品设计协作# 原型图#https://www.e4w.cn/sites/2488.html
16.即时设计在线可协作的UI设计工具即时设计是一款在线可协作的UI设计工具,是可协作的在线sketch、国内版figma,拥有海量的设计资源与素材,支持导入sketch格式的源文件。支持创建交互原型、获取设计标注、快速切图、团队协作等工作。即时设计为中国设计师量身打造的可云端编辑的专业级UI设计工具。 https://www.bgrdh.com/sites/9612.html
17.墨刀和团队一起使用墨刀,支持在线同步编辑评审, 快速完成全流程产品设计。 100+ 可同时协作人数 15小时 单个项目节省时间 100% 团队工作效率提升 免费试用企业版 满足多种角色、 全流程需求 快捷原型创作 海量素材提高原型设计效率,轻松易上手 高保真演示交付 https://modao.ink/usergrowth/
18.即时设计官网,即时设计是一款在线可协作的UI设计工具,是可协作的即时设计是一款在线可协作的UI设计工具,是可协作的在线sketch、国内版figma,拥有海量的设计资源与素材,支持导入sketch格式的源文件。支持创建交互原型、获取设计标注、快速切图、团队协作等工作。https://www.ypsotu.com/sites/1454.html
19.竞争不过就买下!Adobe计划200亿美元收购在线设计公司Adobe斥资200亿美元收购线上协作工具平台,或许未来协作剪辑不是梦? 当地时间9月15日,知名图形、图像等软件生产商Adobe(Nasdaq:ADBE)宣布将以约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线设计协作工具平台Figma,该交易预计于2023年完成,这是Adobe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https://m.thepaper.cn/api_prom.jsp?contid=19919120
20.在线设计协同神器pk:Canva稿定设计ProcessOn蓝湖墨刀云存储除了大家熟知的协作文档,设计行业的在线协同需求也日益显著,主要涉及两大场景,一是设计团队内部的协同作图场景,二是设计与产品、研发之间的跨团队协同场景。高效的在线协作,不仅让设计团队小伙伴之间有了更多实时交互的机会,也打破了传统模式下设计与其他部门跨团队沟通的低效,堪称提质增效的神器。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HBEML005118DFD.html
21.在线协作沟通工具DesignBoard帮助设计团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版本设计稿呈现缺乏整体性、远程沟通效率低、多版本管理混乱,这可能是很多创业团队都面临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开发进度。国内创业团队彩程设计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后来他们在做某个新项目时尝试把设计原型打印并按序张贴出来,结果发现效果居然还不错。于是基于这个流程,该团队创建了一个在线协作工具 -- “https://www.36kr.com/p/141239.html
22.初步打造一站式设计协作平台初步打造一站式设计协作平台 出处:mp.weixin.qq.com 摘要 Sketch文件解析预览能力的实现以及服务化解决方案。 阅读原文 xiaozi 于2022-05-31 分享 3019 海报分享 关联话题: #腾讯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评论存到桌面 据说喜欢分享的,后来都成了大神 知鸦日报 每日精选 提交句子 你要站https://tool.lu/index.php/article/4e8/detail
23.即时设计可实时协作的专业UI设计工具笔点导航(www.bidianer.com)是一个简洁的网址导航网站。你可以自定义上网常用网址、自定义你需要的工具模块。你还可以发现、收集、分享,Web开发、设计工作中的优质资源、干货。https://www.bidianer.com/site/356091
24.「墨刀」UOS版上架统信应用商店:在线产品设计协作IT之家2 月 26 日消息,据统信软件发布,「墨刀」正式上线统信应用商店,作为一款交互原型开发工具,「墨刀」为统信 UOS 用户带来产品设计的高效体验,实现在线一体化产品设计协作。 1月 26 日,万兴科技旗下的在线产品设计协作软件 —— 墨刀发布了新品「设计画布」之后,开始做国产化统信 UOS 版本的适配,为统信 UOS https://www.ithome.com/0/604/862.htm
25.设计神器Spline!超强的免费在线协作3D建模设计工具Spline是由一款在线三维建模渲染工具,操作简单且基础功能免费,运行快捷流畅,渲染质量出色,对于初学3D建模的小伙伴是不错的选择,优优教程网为你推荐超好用的设计神器工具。https://uiiiuiii.com/software/555218.html
26.卡伦特CAD卡伦特CAD建筑版,是卡伦特为建筑行业打造的多专业设计协同云平台解决方案。支持建筑图纸快速查看、以及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全专业在线绘图,跨专业在线协作等助力建筑设计提质增效,以及建筑流程协同一体化管理能力使得建筑设计迈入云设计与云管理时代。https://home.currentcad.com/?p=249
27.ProcessOn!免费在线作图实时协作工具优设网ProcessOn!免费在线作图 实时协作工具 ProcessOn是一款专业作图人员的社交网络,这里汇聚很多业界专家、学者,同时他们分享的作品又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图库,你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ProcessOn核心设计器采用HTML5 canvas、JavaScript等技术完成,它跟Visio这类传统的软件最大的区别就是无需https://www.uisdc.com/processon
28.CoDesign设计协作平台一站式设计协作平台产品设计管理平台无缝衔接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工程师的上下游高效协作。设计师灵活上传设计稿,团队成员在线预览设计稿,评论标记意见;产品经理清晰展示产品逻辑;开发工程师直接获取最新最全的标注切图信息。 功能全面 覆盖设计协作全流程内的协作需求。设计沟通、方案演示、设计交付、版本管理、设计资产归档与调用、设计规范的同步与管理https://www.cloud.tencent.com/product/co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