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4.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工艺三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5.初步学会按图制作作品,初步养成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桥梁,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2.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制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方案设计】
1、活动背景:
技术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是对以往的劳动技术课程的一次质的突破,是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亮点,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了《技术与设计》,需要一次实践的检验,木结构(桥梁)模型设计承重赛
2、参加对象:
高一同学广泛参与
ⅹⅹ年3月至6月
4、活动准备
(1)器材:铅笔、尺、量角器、剪刀、桐木条、美工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学习有关技术与设计的知识和方法。
【活动内容】
(1)了解规则,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3)制作模型
(4)成果展示:测试、评估及优化承重比赛
【活动过程】
一、了解规则,明确问题
静压承重具体细则:
规格:2.5mm×2.5mm×550mm,材料数量:12根。
2、制作完成的模型须能使80mm×80mm的承重台(图1)平稳放置其中心处(公差±5mm;(图2);无法放置者,竞赛成绩计为零。承重测试距离:400mm。
3、承重测试使用的支架(课桌)、测试装置(包括承重台、挂钩、电子秤、承重容器等)、承重物,均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4、承重测试赛前,裁判员对模型进行称重等检测和记录,大于规定重量22g的取消参赛资格。
桥梁违反规则现象
1、参赛者不得使木条有任何形式的平行重叠粘接,两根木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得小于10mm。
2、参赛者可以对木条进行弯曲处理,但不得使用明火、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问题:1、桥的造型和特点?
2、影响桥的强度的因数有哪些?
3、桥的制作工艺怎样?
二、制定设计方案
1、学会收集
组织学生在课前上网浏览,并观察收集家乡的桥的资料,各组根据自己提出的设计要求,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桥的功能及结构的情况。
2、学会分析
(1)要求学生能将所搜集的资料(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等)进行下载,并相互交流。
(2)各组根据搜集的资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寻求最适合自己模型制作“初步设想”的有价值资料。
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独立或寻找合作伙伴,填写“初步设想”的表格。
我这个模型是什么类型的桥?
模型的造型是怎样的?有哪些结构?相互是怎样连接的?
制作这个模型要用到哪些材料?需什么工具?
3、学会构思
1、平面草图画法
对自己的构思用草图进行设计表达。
4、学会设计: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交流,表达各自的设计意图,相互指出草图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获得好的创意进行“再设计”。
教师在学生确定构思中,可适当给予一些提示,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亮点,并及时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让学生顺利地找准设计创作的入口。创新是从设计开始的,学生通过活动,把最初的“初步设想”提升为“设计方案”,学会了用绘制草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通过交流,进行再设计,确定最后的方案
三、制作模型
1、讨论模型制作的工艺过程,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悉制作的一般顺序。制作模型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途等。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修改模型的设计草图,并提请学生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模型各部分的连接粘合:桥面和拱架或斜拉索的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有角度拼接等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连接必须牢固;
②拼接时,一般按先桥面,然后按装各部件和零配件的顺序。
③模型拼装好以后,还必须进行总体整形和外观修正美化,做到结构科学合理,外观美丽端庄。
四、成果展示:评估及比赛
1、学会评价
1、自评:请同学们展示制作好的桥梁纸模型,看看哪一组结构造型好,在展示和欣赏作品同时,向每组代表介绍所制作的桥模型的特点,交流经验和感受。
2、互评:组织学生对被展示的作品分别进行评价,指出作品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尚可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实用、具有特色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每组作品进行承重测试,并记下成绩。
3、师评:坚持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不同的方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善于捕捉学生作品的亮点加以表扬。
2、学会比赛
比赛进行流程
1、参赛者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
2、参赛者入场并将桥梁按照图3要求放置完后举手示意,裁判员开始计时,参赛者在3分钟内向承重容器内加入沙子增加桥梁的承重重量,3分钟内若桥梁出现断裂以该参赛者最后一次成功加沙后的电子秤的显示成绩作为其最终成绩;若桥梁未出现断裂则以3分钟结束时电子秤的显示成绩作为其最终成绩。
3、运动员完成添加承重物后须脱离承重模型和测试装置,并举手示意裁判员开始3秒钟计时,3秒钟内,模型未发生严重形变,该次承重量计入成绩;不足3秒钟模型即发生严重形变至断裂的,视为承重失败,该次承重量不计入成绩。
4、在承重测试全过程,模型只可与支架的上水平面接触,并不得加垫任何辅助物,违反者该次承重量不计入成绩。
【总结反思】
本方案属于科学与技术领域,技术与创新活动单元,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主题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风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不断地投身于新的创造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