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27日,『第16届中国数字传媒教育与发展论坛年会』暨『第16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颁奖典礼』在张家界隆重举行。教指委专家、各大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动画、游戏、VR、AI、数字媒体领域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院长、主任、专业负责人、专业老师、获奖学生等全国200多所高校300余人齐聚一方,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盛会。年会聚焦动画与数字媒体,旨在开拓数字传媒行业视野和边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共谋数字传媒行业未来发展!
本届论坛年会由中国数字传媒教育与发展论坛年会组织委员会、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长沙理工大学联合主办,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现代媒体创意产业学院承办,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空间显示分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工作委员会支持。
领导致辞
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思强教授主持了年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指出,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内容生产力的解放及交互方式的创新,相信本次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国家数字创意创业远景规划在高校的落实,为构建数字经济新形态,推动数字社会创新发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陈瑜副市长在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对年会组委会和大赛组委会把这么重要的活动放到张家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诚挚邀请各位专家,能经常来张家界莅临指导,并找一些合作契机,把产学研项目落地张家界。
上午学术主持
王健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上午学术会议
演讲嘉宾
李若梅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科艺融合语境下数字媒体教育展望》
席涛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设计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从知识生产到知识资产——谈数字经济时代的设计转型》
圆桌对话
《跨学科专业特色的构建》
圆桌对话嘉宾名单
张鹰: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田野: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胡杨: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教授
李兴: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
何璞: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
周雯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媒系主任、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中国虚拟现实艺术发展报告》
梁岩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
主旨演讲:《再谈数字媒体的场域审美》
《数字创艺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李恒杰:兰州文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
马建明: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王贤波: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院长、教授
吴慧剑: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光祥: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下午学术主持
刘卫东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下午学术会议
《当下教师科研与实践成果认定与奖励办法》
刘涛: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贾云鹏: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陶新:辽宁何氏医学院副校长、教授顾琛: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唐丽春: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金卓: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刘清堂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及应用》
苏锋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影视产业的“流媒体化”转向及其对中国动画“走出去”的影响》
李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费飞: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教授陈薇: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晓瑜: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戴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李德兵: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徐志伟:广州大学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张辉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旨演讲:《国家艺术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申报及结题》
蔡新元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进化-AI风暴中的艺术教育思考》
闭幕致辞
年会创始人谢清风秘书长在会议结束致辞时,代表组委会向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此次活动给予的支持和各位演讲嘉宾付出的辛苦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各位参会嘉宾阐释了创办年会的目的和意义:1、搭建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2、为有思想,有经验,有创新的年轻老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3、站在产业前沿,推动高校学科高质量发展4、在人工智能时代,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引导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5、汇聚各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差异化培养目标,解决当下数字传媒教育的困惑。
19:00:-21:00
第16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颁奖典礼
致辞嘉宾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博导谈传生教授代表长沙理工大学,对获奖的学子和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致力于国家数字经济、数字创意产业建设的组委会以及所有专家学者、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他称赞中国好创意大赛秉承社会责任感,产业发展促进感,人才培养使命感,与高校一同前行,是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希望大家把握数字传媒产业前沿,引领中国的艺术创意设计,锐意进取,创“艺”无限。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李若梅教授在颁奖典礼致辞时,对大赛建立完善的赛区体系,以及顶级院校承办各自学院最专业的门类组别的终评选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方面为了让参赛院校信服,一方面也是顶级院校对大赛的认可。
(优秀组织奖合影1)
(优秀组织奖合影2)
优秀组织奖代表名单
长沙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山西传媒学院西华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淮阴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集美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安徽艺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武昌理工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
优秀组织奖颁奖嘉宾名单
谈传生: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明健: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动画研究院院长李若梅: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黄向东: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郭冶: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东莞城市学院乡村振兴创意学院院长刘萌:武汉商学院副校长陶新:辽宁何氏医学院副校长陶立阳: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副校长席涛:上海交通大学信息设计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谢清风:中国好创意大赛创始人及组委会秘书长
优秀组织奖代表发言
陈其端丨集美大学教授
舞蹈节目
由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王晓雅、肖婷、李芯仪、向心怡、汪江悦、罗珊妮、张琨鹏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民族串烧》
周仪丨南京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方寸无极》
(数字特效组国赛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周艳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作品《方寸无极》用数字影像、数字特效的方式表现瓦当上的四神形象,并将瓦当作为建筑材料的质感、纹样、文字通过光影声效,变幻呈现,通过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再现瓦当之美,记录两千多年前绚丽的中华建筑文化。
张雨欣丨广西师范大学
作品名称:《与光同行》
(微电影组国赛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西安美术学院黄向东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张雨欣同学《与光同行》片头设计独特,节奏明快。画面唯美浪漫、疏朗。镜头细腻柔美。作者行走中国大地,用镜头记录美丽中国……无论媒介如何变换,人类对美好风光的体验都是相通的。通过短片的视觉体验,也告诉我们大家,专业素养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是需要勤奋的积累才能获得!应对了不仅要努力的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的人生哲理。
(学生组三等奖合影)
学生组三等奖颁奖嘉宾名单
胡杨: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新媒体系主任刘冰: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吴慧剑: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副院长陈薇: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田野: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包敏辰: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胡秋芬: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副院长刁永鸽:菏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副书记梁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书记
李美弦丨长沙理工大学
作品名称:《L.H.家族》
(元宇宙赛道数字人组国赛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学科带头人陈赞蔚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卜新胜丨菏泽学院
作品名称:《北岸若梦-文化创意产业园》
(空间设计组国赛二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刘涛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这组作品体现了社会性、开放性、贯通性与多样性。整体采用简约式的表现手法,风格清新、自然。直叙式空间处理形式与产业园环境空间的界面相得益彰,表达有一定前瞻性,色彩搭配较为得当。设计中以方形体量为主,折线为辅,细致空间的处理在界面耦合的基础上,形成二维抽象简图,静态空间肌理秩序与动态空间变化性相结合相渗透,有一定的视觉张力。
(学生组二等奖合影)
学生组二等奖颁奖嘉宾名单
金卓: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宗传玉: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德兵: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周宇: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杜涛: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柏小剑: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黄朝晖: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朱诗源:长沙理工大学现代媒体创意产业学院副院
陆娅娟丨西北大学
作品名称:《鸠摩罗什—财宝的秘密》
(漫画插画组国赛二等奖)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军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作品颜色舒张沉稳,画面构图广角铺开,人物造型质朴生动,场景刻画细致,体现出鸠摩罗什心若莲花、慈悲为怀的佛教宗师形象,以及浓郁的历史色彩。
金羽丨南京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源动》
(数媒交互组国赛二等奖)
点评嘉宾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淮永建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作品体现了虚拟互动装置艺术的智能化、科技感和沉浸性。作品基于数字光纤、服装织物编织和运动传感技术设计了三套可进行运动光效变化的服装造型运动感应装置;利用电脑编程和传感器技术采集人体运动(跳跃等)健康数据跟服装装置的发光材料实现实时互动和动感光效变化;作品完美的栓释了运动可视、健康可视和能量可视的设计理念。
(学生组一等奖合影)
学生组一等奖颁奖嘉宾名单
马建明: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院长张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顾琛: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李婷婷:吉首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光祥: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贤波: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院长胡友慧:长沙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向东:四川传媒学院数媒学院副院长刘阳: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李兴: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软件学院副院长孔令强: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实践与创作处处长黄晓瑜: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院长刘卫东: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唐学军丨天津理工大学
作品名称:《最后的白犀牛》
(动画影片组国赛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东莞城市学院乡村振兴创意学院院长郭冶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动画片《最后的白犀牛》,以爱与生态为创意主题,充分展示了“讲好中国故事”创作主旨,由为实显的是这部动画影片以集体力量精美的制作打动了观者和评委。无论是人物设计还是场景设计及后期制作都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直觉,风格统一、角色设计精良,创意主题与时代主旋律相契合,是一部艺术与技术恰当的融合,用动画本体语言、视听效果表现,让观者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观者得以反思。
黄美林丨山西传媒学院
作品名称:《P孩儿系列》
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三件作品在讲故事传达美感的同时,作品都针对我们熟悉的生活片段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引起观者的反思,获得极大的艺术美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该作品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独一无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组颁奖合影)
教师组颁奖嘉宾名单
贾云鹏: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波: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刘昂: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唐丽春: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钟蕾: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丹:大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隋津云:山西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李恒杰:兰州文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陈其端: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盛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张辉: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齐志辉:河北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夏守军: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发言
周宇丨武汉商学院三级教授
(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奖合影)
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奖嘉宾名单
梁岩: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周雯: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媒系主任蔡新元: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刘清堂: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刘涛: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周艳: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赞蔚: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严晨: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淮永建: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宋军: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苏锋:教育部高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顶级专家互动
现场人物漫像速写
闭幕式致辞
颁奖结束后,大赛创始人谢清风秘书长总结了本届大赛的全部过程,并对大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1、中国好创意大赛是国内第一个以数字艺术,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全国性大赛。一直以思辨艺术下的想象力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大赛的作品质量,多出精品。2、大赛在思想层面上,引导大学生创作出具有正确价值导向,能够疗愈精神和心里需求的文化食粮。3、以大赛为纽带,为高校创意设计领域的各专业发展,提供优势互补的契机,全面推动我国创意水平的提升。4、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战略。5、建立高校综合型联合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促进联合小学期的创意成果,带动数字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