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奖终于落下帷幕。
《寄生虫》爆冷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电影长片和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byNunoSarnadas
导演奉俊昊和他的这部影片《寄生虫》打破了多项颁奖记录: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亚洲电影,
第一部双体“最佳影片”和“最佳国际电影长片(最佳外语片)”
.....
本部影片中导演奉俊昊以惯常深谙类型片为导向,以及个人的探索,敏锐的嗅到观众想看的剧情与元素,最巧妙的是恰到好处的「平衡了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分寸距离」。
第92届奥斯卡公关海报
小编美丽C在观看电影之后,发现电影的设计海报也同样为之震撼。
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的电影本身充满了隐喻与讽刺性,因此在海报创作上尤为适合发挥设计师们的想象力。
今天不妨让美丽C带领大家一起去赏析世界各地《寄生虫》海报,从多个角度分析海报究竟好在何处。
01
中国水墨画风格
Chineseinkandwashstyle
此为国际版海报,整体设计采用了中国水墨画风格,空灵雅秀,意境十足。(别再说中国味是土气了...国际internationalOK?)
以奇石为中心的电影海报,左边为官方发布的冲奥海报,号称教科书级别的艺术作品,被称为「镜花水月」。
电影截图
《寄生虫》里,对石头这个意象的解读是题眼。在影片中贯穿整个阶级的石头,象征着无法逾越的阶级固化。
石头的寓意也深深体现在海报设计上。
海报对比
上半部分看似底层家庭在顶端凌驾在富人家庭之上。下半部分的展示中(图片为翻转180°之后示意图),实际上是富人家庭站在奇石的顶端。
这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一切不过是虚空一场,都是幻象,不是真实的。不得不感叹设计师的别出心裁。
02
最具代表性韩国原版
SouthKorea'soriginal
海报为「最具代表性的韩国原版」,由作曲家的金相满设计。
海报中的主体为富人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家,两家人眼上的横条有颜色区分的:底层家庭是黑色,富人家庭是白色。这赤裸裸的象征着阶级的不同。
以及涵盖了许多影片重要元素:例如圆锥形帐篷,奇石....
还有只露出一半的腿...
「阳光+草地+别墅」组合,是指最后安排在业主家宽敞的庭院里的party,在下雨后的艳阳高照里,有人倒在血泊之中的前兆。
暗示着「美丽的外在平静的皮囊之下,是早已藏着风起云涌的黑暗。」与剧情本身讽刺性也交相呼应。
除文字外,该设计在全世界几乎没有任何更改。
03
法系三种风格
ThreestylesinFrance-01
法国宣传海报保留了眼睛部位黑色长方形的色块。
虽然色块没有进行颜色区分,但是海报中通过两个家庭穿鞋与光脚(形成对比)进行了很有效的艺术表达。同时人物服装的对比也是一大亮点。
海报更加突出展现「悬疑」的要素,也同样把许多影片重要元素带进画面中。
但海报本身与剧情的关联直白却不紧密,莫名的缺少了电影本身诙谐的气质。
ThreestylesinFrance-02
另一种法国设计,本版更突出悬疑+灵异的感觉,以朦胧的多重曝光效果映射出本片最为核心的矛盾冲突之一。
虽然单看海报具有法式的情调,但却丧失了电影本身的画风特色。
ThreestylesinFrance-03
乍一看以为是阖家欢乐喜剧,但这张海报其实是对法国喜剧海报的一次恶搞,同时与电影讽刺意味的手法十分贴合。
04
另类艺术风格
Alternativeartstyle
这张海报出自加拿大艺术家MarieBergeron之手。
通过建筑突出了阶级矛盾,成就了这张十分令人震惊的另类艺术海报,这也是第一批突出电影建筑的作品之一。
左边为豪宅&右边为地下室
设计师通过挖掘影片中的豪宅与地下室元素,突出了楼上/楼下、高/低阶级的对立。
早在这部电影在法国蓝光版发行时,他们委托韩国艺术家JisuChoi绘制了这幅极其详细的公园房屋效板图。
韩国艺术家JisuChoi
公园房子的建筑风格,同时激发了这部电影最好的艺术灵感。
Curzonrelease为英国发行了另一个伟大的另类艺术作品。
Curzonrelease
画面一开始利用了错觉空间关系,带你走出海报(进入虚空)的楼梯,灯饰中隐藏的摩尔斯电码...以诙谐的画风和独特的横版结构...成为了亮点。
Curzonrelease的这张海报中,让人看到了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埃舍尔的影子。扭曲了这种无休止的重复,它膨胀和扭曲,形成不可能的世界。
相对性,埃舍尔(1953)
该海报在奥斯卡奖颁布的前一周发布。仔细看你还会发现奥斯卡小金人哟。(小编已经截图放大啦!快自行找找吧~)
05
大众最为喜欢的作品
Thepublicfavoriteworks
AndrewBannister创作的这版海报算得上是大众最为喜欢的作品之一。(小编也最爱这一张~)
简单的构图中设计师巧妙的加入了影片的场景细节。
电影中,富人总是拾阶而上,一路向上。
穷人总是由高到低,不断下行。
AndrewBannister正是以「阶梯」为元素,表现他们阶级群体上的固化。
同时红绿的强烈色调尤为抢眼,对比色拉开画面的上下距离,突出矛盾。表达了另一层寓意是地表与地下的分割线。
由此来表现一种「你爬了十层楼,可能才到达别人的地下室」的讽刺。
这张作品涵盖了寓意、色调、建筑、构成于一体,不仅最为恰当的表现出了《寄生虫》影片的主旨,同时get到了影片本身的讽刺性口吻,与作品本身最为贴切。
06
其他设计海报
Otherdesignposters
接下来的作品就不一一分析和品评啦。
国际版的其他作品,虽然画风不同,但大体上都是通过影片的元素进行反讽意味的创作,突出「矛盾」主题。
葡萄牙艺术家VicenteNiro和IgorMade创作
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艺术海报
由JosephRoman(左)和AleksanderSzczepaniak创作
byRandyOrtiz
由BoryanaIlievaakaFloorPlanCroissant创作,她为许多电影创作了非凡的建筑水彩画。
由bearjew416创作
由SeanCJackson创作
由Naomi创作
由TresCorderos创作
不得不说,《寄生虫》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伟大的作品,也能激发更多的更伟大的艺术创作。
总之,无论你是想看人性还是欣赏影片的的建筑美学,亦或是喜爱这里的海报设计,这部《寄生虫》电影都值得一阅。
-END-
线下修图班全面升级,600平超大空间,全新培训教室和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