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楼主的观点已经描述的非常到位,非常完美了!学习书法艺术就像登山观景一样,我们一步一步随着阶梯的不断前进,视野不断开阔,站的高,望的远。总感觉自己高高在上,心情也会飘飘然……但是别忘了,你看到的风景虽然在你的眼底,一座座高峰那是别人树立起来的丰碑。而你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自己并没有形成高峰,只是虚荣心作祟。如果走下山来,却什么也不是……
所以说那些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人,先让自己形成高峰再作比较,别成为在山上看风景的人。
至于任政、庞中华、刘炳森,田英章等人他们虽然在书法方面各有短板,但是毕竟他们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各自的特点,也都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座座高峰。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助力作用。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才能提高书法艺术的水平。
毕竟艺术的百花园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争奇斗艳,枝繁叶茂。
认证世纪末去世,这幅作品为七八年做,算得上是中年作品。
他写的捺很有意思,一波三折,用褚遂良和隶书笔法。
结构上有欧之正,虞之秀。
应该是从赵体行书出,加以圆浑。
现在硬笔字帖一定都是写成方块字,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
没有不临帖的书法,哪怕硬笔也是一样。
至于田英章的字,大家应该看过不少,就不再放图了。
水平来说,比庞中华高,比刘炳森,任政要差一个档次。
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
同样不阻碍你们把田字封神。
我是宇航
反正都比我现在写的强不少
首先肯定以上几位都是经历了多年苦练,非常人可及。各有所长吧。任政的更规范一些,不然怎么能入电脑行楷字库。庞中华开启一代硬笔先河,本人就练过庞字。刘炳森擅长隶、楷,隶就不说了,楷书笔画稍差但字有气势,有颜柳特点。田字是当代流行的规范毛笔字。然而在书法上古代人的高度几乎是不可超越的,所以多数书家都建议学古帖。
庞中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田英章
从他们的历史简介中可以看出,都是国内很有名望的书法家,我仅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从小我就临习庞中华的硬笔字帖,所以对我进入书法行业有着很大的启蒙作用!他的硬笔功底是很厉害!是首个提倡使用钢笔的发起人,所以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推进作用,他也是第一个出版字帖,让中国硬笔传承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早期到各大高校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为中华书法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硬笔书法结合了中国人的方块字,但是又不失灵动性,看着就让人很舒服!但是他的毛笔书法很少见,最多的就是隶书,也有硬笔隶书体!
刘炳森也是一位历史性的人物!他是早期中国书协的重要发起人。对现代书法有着很大的启蒙性!他的隶书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自成一体,而且门下弟子有很多也卓有成就,可惜他最后也没有等到自己成为中书协主席,这一直是我感觉比较遗憾的,如果他成为中书协主席,那中书协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变成了中书邪!
田英章大家都了解,我也就不多说了,总之我感觉田氏二人,对书法的那种要求,很少人能够做到,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我感觉没有人能够做到他们做的,所以,也是后无来者的!各大商店都可以看到田英章的字帖,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硬笔书法成为国内的书写典范!
不管世人对他们是毁是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传播书法文化的布道者。
我是一人。
这个问题,是不是我的回答能够获得比较多的赞,那就贬低一下田英章。
先说一下庞中华和田英章
庞中华开创了全民练钢笔的风潮。
田英章开创了较为速成练毛笔字的风潮。
庞中华,在1990年左右,是中国大陆知名度最大,最当红的“书法家”。也是因为他,催生了硬笔书法协会。他的硬笔字帖,风靡大街小巷。当时的文艺青年的标准配置,英雄或者永生钢笔,加上庞中华硬笔字帖。
他的字有一种魔性的力量,魔性。
我一向不直接评价在世的书家。庞中华先生可以评价。
虽然庞中华先生直接成立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但是我想说,他的字不是书法。
这没有什么可耻的,我也有过庞中华先生的字帖。
当时需要庞中华先生,广大人民群众饭可以吃饱了,可以想着自己提升。这个时候庞中华先生踏着时代出现了。
还是放一张庞中华先生的软笔楷书。
如果一个人夸赞庞中华的字,那么他要是贬低田英章的字,那只能是说假话。
田英章的缺点,庞中华都有。田英章的优点,庞中华不少都没有。
最流行最火的“书法家”从庞中华到田英章,就是大众江湖体书风往传统书法书风,好的发展。
田英章的书法当然有流俗的地方,不好的地方。从全国风靡庞中华的字,才过去多少年。我们的审美也并没有提高多少。
任政先生和刘炳森先生
真高兴还有人记得他们,他们都有些社会职位。
刘炳森先生的隶书,很多人也诟病,诟病的原因是,刘炳森先生的隶书无古味。
自古文人相亲,没有古文很客观,虽然有点一概而过。隶书现在写的人少,追捧和贬低都不能说到点。具体解释,要很长很长。
任政先生的楷书
任政先生的一些字帖,我想田英章先生一定参考过。
但是时代并没有让任政先生站在潮头浪尖上,或者说任政先生没有在自己的时代立下丰碑。
笔墨当随着时代,一代有一代的书风。
这四个人都被同时代的人抵制过,喜欢过。
我是一人,喜欢书法,喜欢我们一起研究吧。
上海已故书法家任政先生的行楷,是个人最早被纳入中华字库的字体,作为官方认可的字体,已被广泛应用,更为全国书家所尊崇,用不着我们今天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其遗留下来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具有政治内容的颇多,当代如此规范的行楷作品,实不多见。
厐中华先生是中国硬笔书法的开创者,领军人物,已故刘炳森先生隶书虽有些千篇一律,但隽美,田英章欧楷见真功夫,是大家。
以上四位书法家的书法,各具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那些自称为有“个性”的“丑书‘家是无法比拟的。
他们的书法各有特点,任政、庞中华、刘炳森和田英章对中国当代书法都是有影响的。这些人他们在不同时期都出过各种字帖,也有影响过不同时期的人,从书法的角度,我想:刘炳森先生的隶书形成了独特的炳森体,对当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这些书家在不同时期对中国书法都发挥了他们不同时期的作用。
我是附风堂,一附庸风雅之人而已。
感谢邀请,没有专门的研究过。但很感谢这几人,都是认认真真做书法的。
硬笔书法的表现力要弱一些,强调实用,好是极好的,但与传统书法是二个范畴的事。
田更是软笔推广的有功之人,带领很多人爱上书法学习,但是偏向于规范楷书;个人来看其行草仍然靠楷书演变过来。我是觉得楷书功力深厚,却偏向于艺术字,而且专于自己的这一体,晋人楷书都没有完全理解,甚至连欧楷都没完全理解。当然行草书应该没有深入的学习晋人的,感觉完全不得法。
不要拿他们跟我比较,对不起,我肯定没上面几人水平高,名气更没得说。但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还是喜欢晋人的多些。
这几位各有千秋,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但总的来说,因变成了印刷体,而显得程式化,少了生动。附上我写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