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字体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字体设计这个概念在西方被称为“LETTERINTG”,对于这个单词的解释,国内普遍译为“文字的书写”。目前,设计界对它的解释是“文字造型”、“文字的书写”、“文字的设计”等,并没有统一的用语。但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给它简单的下一个定义,即字体设计属于平面设计范畴,是探讨文字造型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文字字体、点画、字架、行间以及编排等专门设计的课程。
字体设计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单是为感觉的美好而存在,只求形与色令人悦目愉快,更重要的是必须保持每个文字根据所要表现内容所表现出的形态的个性,且需要受到一个条件的制约,那就是简洁、易认。同时,还应该尽量表现出每个词句在各自环境中的意义神。在很多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设计,文字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使各类标准字体的应用只需点按鼠标便会很轻松地从字库软件中调出完成,甚至在部分字库软件中已出现了部分字体设计的成分,如:造字工房这个在国内最新出现的汉字字形与字体设计开发机构研发的字库中就已有部分字体设计的成分。这样致使许多人就会认为手绘字体设计是否有必要存在,它是否要完全被电脑字库所替代。当然,在今天的新技术时代,不能否认电脑的作用和优势。它在很大程度上将设计者从“复印机”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同样我们也不否定电脑技术给字体视觉符号设计带来变幻莫测、淋漓尽致的表现手法。但这些都需要一个前题,那就是人对设计思维的取向。也就是说人的思维仍是现代设计表现的支点。而创意思维的引导与开发应是字体视觉设计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字体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美学及一些设计原理进行一些笔画、字体的变形,使设计的创意思维得到更好的表现。
如在书籍设计中,吕敬人先生的《朱喜大书千字文》这套书籍中,封面仍用宋代名字朱喜大书千字文墨迹,粗犷豪放、遒劲洒脱。以原大复制保持了原汁原味,寻得一种古朴的书籍形态。高幽大气,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函套将一千个字反向雕刻在桐木板上在,仿宋代木雕印刷版并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锁盒,封面以中国书法基本笔画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既统一格式又具个性并突出了书籍的时代特色。再者,吕敬人先生自己出版的《吕敬人书籍设计“2号”》一书,护封巧妙地把“吕”的两个口字套在一起和后面的文字形成一个整体。在内页中以“吕”的字架为基础形成不同的造型给人以统一、变化、新颖、别致、有趣的感觉。当然,在其它的一些书籍设计作品中还有很多利用字体进行主体设计元素的如:《子夜.手迹本》、《世界汉学》等书上均有体现。
当然在标志设计中把字体运用得当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所熟知的中国银行的标志把中国的“中”字和中国古钱币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识别性和形象性很强的效果。再者我们所悉知的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受篆刻形式影响,把北京的“京”字变形形成一个动态的运动员的形象,同时运用中国印章的形式来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如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也是采用“世”字的变形形式。
文字的三维形式是字体设计中的难题。因为它把平面与立体的概念“模糊”了。在文字与三维的范畴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属“文字与建筑”。但一说起文字建筑人们首先先想到的是中国建筑中国的砖瓦文字。砖文分三种形式,一是在成砖上直接书写;二是在砖上用毛笔书写文字,再用刀按照文字的笔画刻画,工序和刻碑相似;三是在成砖之前先把文字刻印在泥上,通过烧制定型。除了砖文还有瓦当文。瓦当是建筑中极小的一部分,但人们却赋予了它浓浓的装饰意味,一般会在上面标注一些纪念性或祝福性的字样。中国古代建筑十分注重精神功能的表现,人们希望自己的建筑能反映自己的理念、追求,能带来视觉上美的满足。人们不仅利用建筑抽象的空间形态,来表现一种抽象的象征气氛,还利用具象的图形和抽象的文字和图案来表现忠、孝、仁、义,传统礼制,吉祥富贵、长命百岁、年年有余的生活理性,因此文字形态作为一种纹样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装饰上。文字是一种平面形态的视觉符号,为了结合建筑装饰的需要,对文字的形态进行重新设计,依靠文字形态变化进行有组织的变形、夸张处理,使文字与其它装饰纹样形态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信息传达与视觉美感双收的效果,含蓄且悠远。
文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又有了更为大胆的设计。文字从色彩到整个建筑外观上都对建筑设计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文丘里设计的BASCO展室外墙上巨大的红色字母,这些日常事物以其超大的尺度和出人意料的位置给人一种完全陌生的体验,冲击了人们惯常的建筑观念。
人们通常把一种文字作为一个文明最核心的元素和最典型标志,透过文字,可以走进这个文明最深层部分,深刻了解生活在这个文明中的人们所创造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韩国人显然深谙此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文字和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如果要找一个字来形容上海世博会韩国馆,可能不少人会想到“妖”。在世博园区几十乃至上百幢建筑里,韩国馆是属于那种一眼就能被认出的展馆,因为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装饰。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字母迷宫”。韩文是韩国优秀的发明,其创造性和重要性体现了韩国整个国家的文化独立性。韩国馆使用韩文来构成全部的空间,让参展者们可以全方位体验韩文。以造型独特的韩国文字作为上海世博会韩国馆的外观设计,是韩国馆的最大创意,这一“立体化”韩文,以五彩瓷砖装饰外表,以“沟通、融合”为文化内涵。韩国馆的内部也有很多精彩的部分,但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光影文字走廊。各种语言通过光影的效果映射到走廊的四壁,让人感觉走向了辉煌历史的隧道,华美、绚丽。
二、中国字体设计存在的问题
平衡相对于失衡,人们更喜欢前者。这源于人生来便是在平地上直立行走的动物。在设计中也可以感受到协调性,虽然设计师们经常有意用失衡的构图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中文字形是一个正方形的框架内的,有独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这五种。中文书写追求端正、平稳,所以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所以在许多中文标志中,常常使用的便是稳定的横排版,竖排版也是常见的方式,这些排版方式都源于中文字结构的稳定和对称性。
二、中文字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同样,博物馆也是一个具有很浓郁文化气质的场所,许多博物馆通常都是以名字作为标志,比较没有进一步的设计感,博物馆的标志需要直接的传达博物馆的性质和其特点。上海笔墨博物馆是一个专门收藏和展示以笔墨为代表的文房四宝的博物馆,所以标志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文化、古典、收藏。原本该博物馆根本没有真正的标志存在,只是用行书书写了“上海笔墨博物馆”这几字。(见图4)在上海笔墨博物馆的VI中的标志设计这部分,该方案直接使用了“笔墨”这个两个字作为标志的主题。在标志草稿初期,考虑过用图形作为标志,例如毛笔的形态、墨滴的形状等。经过思考和草图的进一步修改,该作者想使用图形和字体的结合——毛笔的形态和“笔”字结合,简体的“笔”字的竖弯钩这个笔画很难和毛笔的形态结合做出合适的形态,于是,繁体的“筆”字出現在草图上。
“筆”字的中间的一竖相对于适合与毛笔的形态相契合,但是笔墨博物馆的主题在于“笔墨”二字。最后“笔墨”二字成了该标志的基础内容。首先考虑的是使用什么字体,先使用了手写体、黑体、书法体等各种字体,认为书法体是比较合适笔墨博物馆的主题内容的,但是过于直白,辨识度不高,而且不易缩小作为标志使用。行书、草书对文字结构略加破坏,属于不过于严肃正式的字体。其次要考虑“笔墨”二字的摆放位置,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位置,间距紧凑还是宽松。(见图5)整个标志是由“笔墨”两字的抽象化和黑色正方形组成,以虚线构成的田字格,给人以初学者字帖的感觉,又暗示了中文书写的规范。其中“墨”字中红色点是字本身的一个笔画,同时也代表了朱印,给整个标志中带来了活力和生机。整个标志给人直观的一面,即“笔墨”二字,让人可以直接阅读,并且可以知道该博物馆的展示主题和内容,又有含蓄的一面,“笔墨”被形象得简化为线条的组合,而不是直接的书法字体。
三、结语
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字体设计也从3D应用的普及中汲取灵感。近些年来,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日臻完善,电脑更是成为字体设计师们不可缺少的设计伙伴,因为它不仅仅是完成设计作品的工具,同时它也在帮设计师们拜托原有技术的束缚,使得原来遥不可及的设计理念得以逐步实现。令人惊讶的是不同于现代标识设计的发展理念,很多字体设计师在设计新的字体时刻意摒弃了一些3D能做出的玄幻、华丽的数字化美学效果,而青睐于新一种接近于纯手工设计的真实效果,他们始终在不断尝试寻找新的形式、打破新的界限、以及解决新的问题。
在早期的数字化字体设计中,新数码科技的应用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限制了主要依赖计算机完成的实验性字体设计,但与此同时它也为3D字体设计的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使更多的设计师能做出尝试性的突破,并演变出更多的可行性设计方案。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字体设计师ZuzanaLicko在émigré时的设计作品以及为设计师NevilleBrody的FUSE计划所设计的大部分字体,就不难发现这些字体设计作品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当时数码科技发展的影响。
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字体设计师们采用了更为简便的设计方法,充分应用了这种新技术带来的便利。近十几年来,我们不难看到很多经典字体的演绎版本,这些演绎版或多或少的在原有经典字体上做了改动。更有甚者,则是通过对字体结构比例的调整以及增加混杂的视觉效果将原有的字体完全改头换面。也许正是受这股风潮的影响,“颓废字体”风格才埋下了发展壮大的种子,这种风格以其独有的特点展现了字体设计的另一种美,也逐渐成为现代字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得不说,现今的字体设计已经进入到一个后数字化的时代,而3D字体设计正逐渐成为字体设计领域中的一支主力军。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字体设计并不等同于纯粹的字母设计。字母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字母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象征性。而字体设计是个庞杂的系统,是字符的集合体。当字母作为词汇或者段落呈现出来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字体的设计可以巧妙的使每个字符间形成一种自然的融合关系。由此可见,3D字母和3D字体设计的概念也应区分开来。3D字体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无论3D字体设计如何变化,它还是遵循了一般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则:统一的X字高(字母的基本高度),基线,比例等等。这些规则在一些字体设计师的作品中都有迹可循,例如:Shotopop设计工作室为艺术家Skin设计的字体,以及设计师RafaelFarias的代表性3D字体“Typelace”(该字体以放在灰色地面上的白球鞋为基础背景,用鞋带演化出不同的字母)。
3D字母的形成相对于3D字体来说是个则少了基本规则的束缚,可以用更加自由的艺术方式来表达,整套的字母甚至完全可以找寻与字母符号形似的物件组合完成。这里最值得一提的例子应该是设计师ClotildeOlyff所创作的鹅卵石字母表,整套字母表中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符号都是由天然鹅卵石组成的,这份历尽20年才完成的作品倾注了设计师的大量心血,可以说是3D字母中的经典之作。
世界上应用拉丁字母的国家有六七十个,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也都采用了拉丁字母,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字母了。作为汉语拼音字母的拉丁字母,在我国文化生活中也起着不小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和对外宣传中的外文字体日益重要。而且其它的外文字体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装饰加工而成的,学会了拉丁字母的绘写方法,对其它外文字体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文字体设计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基本字体设计;另一个为创意字体设计。
西方文字体的基本字体设计分为四种:文艺复兴字体、巴洛克字体、古典主义字体、现代自由体。这些基本字体由圆弧线与直线组合而成,都有其各自基本的结构和装饰特点,在绘写前应当先了解它们各自的形态。
文艺复兴体又称为老罗马体,形成于15世纪,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它是拉丁字母的古体字,因此也称为老罗马体。它是用扁形钢笔以倾斜的角度写成的,并有与它配套的斜体。最优秀的字体是法国的加拉蒙体,有着明快畅亮的调子,柔软、美观、装饰效果和易读性十分成功,是到今天都受到大众欢迎和常用的字体。
文艺复兴字体的特征是圆形字母的轴线倾斜,粗细线条对比不大,字脚画成圆弧形。它的优美、和谐的风格特别适用于古典作品及有悠久历史的商品装潢和宣传,对于近代文学作品、诗歌和青少年读物也很合适。
巴洛克字体又称为过渡字体,16到18世纪是拉丁字母的巴洛克时期,它是文艺复兴之后古典主义之前的过渡字体,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卡斯龙体,也有与它相配套的斜体。这种字体粗细线条对比强烈,明朗舒畅,由于它适合排印任何文体的书籍,所以也是今天最常用的字体。
古典主义字体又成为现代罗马体,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后,在艺术上反对封建没落的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艺术风格,提倡文艺复兴和希腊的古典艺术,于是产生了古典主义字体。为了与老罗马体相区别,称之为现代罗马体。它是用扁形钢笔,以水平的角度写成的,也有与它相配套的斜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意大利享有“印刷者之王”声誉的波多尼体,工整精致、朴素冷严,在和谐与易读性上成就极高,也是今天最受欢迎和最常用的字体。
古典主义字体的特征是圆形字母的轴线完全垂直,粗细线条对比强烈,字脚画成直线型。它不仅适用于现代的科技印刷品,也适用于某些文学和艺术作品。
按照装饰变化和艺术加工的不同手法,可以把创意字体分为:装饰字体、形象字体、书法字体。
装饰字体最为活泼多样,应用也很广泛。比较简便的方法是以基本字体为原型字体,在其基础上作内线、勾边、本体立体、平行透视的变化,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类推出许多别的装饰方法,如断笔、虚实、折带、重叠、投影等,使字母醒目美观。
形象字体是把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使文字的含义形象化的字体,十分动人,要深刻理解文字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巧妙地构思和设计。凡是具象的词句都可以运用这种表现方法。
书法字体是一种个性强,充满运动感,活泼美观的字体。但易读性较差,只宜在字母较少的人名、地名、商品名称等短句上使用。写这种字体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要在熟悉多种字体的基础上进行。
工具有钢笔、苇笔、毛笔、炭笔等。先在纸上作一些试写,使字形的构图逐渐成熟。我们可以运用横线与竖线、曲线与直线、圆弧与锐角的不同形状,造成强烈的对比和节奏感很强的律动,把复杂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上、下半部有机的联系起来,使之产生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构图。
构图确定以后,要作多次的反复练习,直到自然和熟练,连各个细小部分也满意了为止。最好不再做修改,必要时最多作很少的修改,因为修改多了也很容易破坏自然与清新的效果。
我们在做字体设计时,并不能拘泥于实用一种手法,要敢于尝试不同手法的灵活组合运用,最终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文字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文字进行记载和传承,不同文字形式有不同风格的美感,这就赋予了文字艺术视觉传达的效果,不仅仅是记载和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把文字进行包装,会有迥然不同的视觉传达效果,能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结合文字自身携带的内涵,利用不同字体、错落有致、颜色排版等有效方式,设计出能承载表达信息又有艺术气息的风格形式,形成特有的文字设计风格,有的给人美的享受,有的形象客观打动人心,有的一语双关发人深思。字体设计就要求了文字不再想通常所想的文字只具有信息载体功能,还要有像山水人物画一样能承载表现情感的视觉传达内涵。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也促进了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发展和推广,使文字赋予的价值得到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深度的延伸。
二、视觉传达中字体设计的应用
1、文字设计在商标中的应用
文字设计在商标中的应用,主要是表现产品或者企业的内涵所在,好的商标有利于企业和产品风貌在消费者心中的树立。用含有艺术气息的文字对企业精髓进行表达,对企业形象的树立和知名度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根据实际中产品独树一帜的优势,在文字设计中能着重突出以及显示,把消费者最关心的东西放在最醒目的地方,通过结合产品功能,利用抽象化、谐音化的文字设计方法,突出产品的优势。在整体的包装设计上要充分发挥文字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优势,利用文字的点缀作用,在产品商标中进行颜色的突出,着重强调的,利用扭曲变形形象化抓去眼球的方式把文字的设计融入到商标设计中去,让文字设计成为包装整体设计的点睛之笔,以独特的视觉传达设计展现出产品的独特魅力。
2、文字设计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三、字体设计的遵循原则
1、增强字体设计的可识度和视觉冲击力。
2、提高文字设计内涵与产品形象的对应关系
在文字的选用上一定要是与表现产品形象吻合的词组,这对产品的自我定位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消费者对自身品味的定位,在文字的表现手法上要积极大方,显示一个企业特有的朝气与稳重。要保持文字字体之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再将文字设计融入到包装设计中是要统一好文字设计的风格,保持风格简约性的特点,凸显直观明朗的效果,这对整个产品设计的提升有重大影响。
四、结语
一、数字媒体对字体设计的新要求
传统的字体设计是立足于静态画面的,无论是海报、招贴还是包装等设计领域,文字作为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始终是静态的。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与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字体设计已不能满足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因而,数字媒体对字体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文字作为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达的主体,是视觉设计的重点与核心。在设计中不仅要有美观的构成方式,还应有更为显著和独特的传达功效,使字体设计在媒介的传播过程中达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数字时代人们对文字的信息传播更加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综合化,注重参与性和沉浸感,期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致使字体设计按照视觉设计的规律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有艺术性的精心编排。再次,媒介技术的发展造成文字传播在声像主导的时代日渐式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字体设计的传播创造了再发展的机会,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衍生出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等新型的传播形态,不仅成功延续了文字传播的传统,还为字体设计在数字媒体平台上迎来了大变革。
二、字体设计与数字媒体的互动性
三、字体设计在数字媒体平台中的应用
(一)字体设计在网页的表现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日已经不能简单的满足于阅读这一基本要求,更使用户在视觉、触觉、听觉上得到全方位完美的互动体验,网页设计是集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元素的综合性设计。在网页设计中文字不仅要能传递信息更要打动人心。网页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特别讲究字体的编排设计和布局,通过文字图形的空间组合,表达出和谐与美。网站上信息的传达,绝大部分是利用文字进行的,字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网页设计的视觉传达。因此增加文字的触感体验是当前文字设计的关键,而动态文字的交互性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1]动态文字在网页设计中的传播呈现多元化和交互式的特征,可以很容易表达字体的“运动”特征,具有交互式特点。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数字化技术软件的应用更加丰富了网络文字的动态表现形式。
(二)字体设计在影视片头的表现
结语
文字,对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都不会陌生,人们通过掌握文字来获取知识从而受益匪浅。文字是人类记录思想、交流感情的符号,它使语言这一听觉信号转变为视觉符号,字体不仅是文字的书写形式,而且文字正是借助这些各不相同的书写形式表现出其笔画的结构特点,传递出其独特的气质,呈现出某种特有的视觉个性,或粗犷,或纤细,或圆滑柔顺,或棱角突兀,表达出设计者的创意和思想,这也是字体设计的意义所在。
要研究字体设计首先要清楚它的含义,字体设计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字体更准确、易认,准确是为了不引起误解,易认则是为了便于识辨,这就是字体的实用性。而同时,文字既然是运用一种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的符号,就必须有一个形象之美的问题,这就派生出了要对文字形象进行符合设计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这就是文字的艺术性。字体、色彩和图形共同构成了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不管如何对其进行设计,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其贯穿始终并且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属性。
只有认识基本字体,掌握字体绘写的基本方法,才能对字体做进一步的设计。汉字的基本印刷字体发源于楷体,成熟于宋体,繁衍出仿宋、黑体及现在常用的其他字体。绘写汉字的基本要求大致有字形匀称、结构严谨、笔画精当。而字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各种视觉传达设计,使所应用的对象能以更佳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字体设计必定是附着于某种载体形式,反应在书籍、报刊、杂志、说明书、招贴、标识、包装等载体之上。但不管以何种材料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符合所要服务对象的特殊要求,只有确定了设计目的,才能做出恰当的字体设计。设计字体,一定要注意到原有的识别性,不能因为艺术美观而失去其原有的可读功能。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也造就了不同的字体,从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现今以宋体为代表而衍生出的各种印刷体,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字,这些文字体现出了每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在后现代主义和民族思潮的影响下已经发展成多元化的设计方式,而中国的设计师也渐渐领悟到可以从中国广博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一些精华来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其中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魅力的艺术之一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设计领域,在现代汉字设计中应该体现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内涵,并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表现方法主要可以从象征表现、寓意表现、象形表现、装饰表现这几方面来看,比如用传统的一些图腾符号来表示吉祥、美好的寓意,用绚丽多彩的彩陶纹样和脸谱纹样以及挑花和砖雕的图案来装饰字体,用剪纸以及园林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字体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独有的一些艺术形式,应该提取一些精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关键词】现代包装;文字;艺术性
在现代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求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要素,比如文字、色彩、图案等等,从而构成包装的传达载体,展现和传递包装的艺术信息。文字传达是包装艺术设计中的关键,文字字体具有多样性特征,在提升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字体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字体设计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优势
汉字的本身结构是字体结构,将字体设计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字形和笔画的约束,可以根据文字内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灵活地重新组织字形,具有很大的自由变化度。字体设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体现民族风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人们不仅追求趋同性,更加追求差异性。认为民族的才是特色的,特色的同样也是世界的,因此当今世界以极大的包容性将世界多姿多彩的文化融入其中。对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既要创新,又要体现民族特色,只有刻上民族烙印,才能够丰富包装设计内涵。而中国文字作为自古流传下来的艺术文化,对于中华文明也产生了重大贡献。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字体设计方式,能够将二者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相互映衬,更加突显出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无形之中打造中国品牌。
(二)彰显人性化
通过文字,能够表现出人类的意识,不同字体也能够表现出人性化特征,比如,字体沉稳扎实,则会给人带来严肃拘谨的感觉;字体如行云流水般,则会给人带来内心平和的感觉;字体豪放、洒脱,则会给人带来情绪激动的感觉。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字体设计形式,能够将文字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相统一。
二、字体设计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一)手写字体
(二)图形字体
三、字体设计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实例
“雅霜”是我国传统的化妆品,在“雅霜”的包装设计方面,设计方案的目标在于凸显出老品牌所独有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现品牌文化价值,通过展现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品牌文化底蕴,而且还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比如,“雅霜”润肤香品采用内外包装设计形式,且内外包装的美术字体设计形式有一定的区别。在内包装设计方面,“雅霜”品牌字体为黑色变形,并且字体粗细保持一致,且只有在“丿”、“丶”进行图像化的处理,其中,“丿”为波浪形,以此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曲线美,另外,“丶”采用圆形图案来代替,与字体黑体风格相适应,字体设计形式落落大方。另外,在外包装设计方面,字体设计形式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雅霜”字体明显变细,充分展现出女性独有的纤细柔弱,给人们带来清新脱俗的感受。除此以外,在产品包装设计方面,还有一种能够充分展现出我国传统书法特征的美术字体形式,在包装设计字体方面,保留了部分书法笔画特征,同时,在部分笔画上做一定的变化,这样不仅能够保留传统书法特色,而且还能够展现出现代设计思想。
综上所述,包装设计是产品厂家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文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字的字体丰富多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不同形式的文字字体,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传达出商品信息,而且还能够通过多样化字体设计形式,充分展现产品特色,为消费者创造亲和、新颖的设计氛围。
参考文献:
[1]陆琦.中国书法字体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8):183-184.
[2]连晓君.平面艺术在茶品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8):178-179.
关键词:书籍设计、标题、字体选择
作者简介:彭怡轩(1989-),男,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阅读时代的来临使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优美的书籍设计是吸引读者重要因素之一,标题设计更是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读者拿起书收到的第一信息便是书籍的标题,封面中的标题文字直接传达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整书的设计风格。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标题设计的字体类型选择与信息传达的作用。
1标题字体选择范围
人们常用“字如其人”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社会阅历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所书写的文字上,书籍的内容与情感也如同人的性格一般投射到封面的中心“标题”上。人们将文字比喻为无声的话语和有声的图形,它是最直接的交流工具,表达内容与情感,而字体不同所带来的标题文字的情感色彩差异,会在读者理解句意之前就通过字形与笔画风格传达给了读者。粗笔画体现出浑厚、浓重、有力的字体情感,所带来的视觉面积增加,形成视觉中心产生强调、突出的作用,太粗则会产生压迫感;细笔画则体现灵巧、纤细、柔弱,由于视觉面积较小文字显得清新、舒朗。字体笔画的曲直同样给字体赋予了个性,直线预示着坦荡、干脆、透露出阳刚之气,相比曲线就更多体现了柔和、优美、灵动[1]。但绝大多数文字并非单纯的粗细曲直构成,粗细结合,刚柔并济才使得文字赋予字体性格,而传达给读者的是标题的情感。下文将简单描述几类常用字体的特征。
1.1电脑字体
1.2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包含范围广泛,从正规的隶书、楷书、行书书法,到随性挥洒或小孩稚嫩的书写,都属于书法字体类别。大多数书籍标题中所使用的书法文字都由作者亲自题写或邀请他人题写。书法艺术在现代已经成为单独的一个艺术门类,将书法作品运用于书籍标题中有着独特的人文韵味。书法的性格特征可谓千姿百态,可圆润丰满或坚定凝重,也可轻快灵活或一气呵成,每一笔都是书法作者情感的再现,情感的流露。如《美术学府》一书的标题文字即使用其院长所题写的文字作为书籍标题。
1.3设计字体
书籍标题是书籍中最初传播的信息,它的视觉形象在书籍设计中已不局限于文字排版,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电脑字体本身具有较强的传达信息功能,但缺乏视觉感染力,创意字体却能弥补视觉感染力的不足。标题设计中大多注重文字的字体和版式,若在标题设计中运用丰富的创意表现手法,会在标题传达文字信息的基础上,使标题具有趣味性和视觉感染力,间接地让读者理解信息内涵和传达作者的情绪。创意字体将文字的笔画结构进行有意识的增减、打散重组、共用、变形等,其根本原则是通过字形的改变提高文字的艺术感染力,准确传达文字所表达的信息,不进行无意义的变形。经过创意设计的标题本身就可以作为图形的身份而独立存在,成为书籍封面中的重要元素,也可以作为文字传达书籍表达的内容。《FromPolandwithshorts》一书的内容是波兰电影历史,书中标题字幕通过拉伸变化,使“胶片”围绕着字母
汉字本是表意文字,由像型文字发展而来,所以在文字创意图形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表意文字的特点,将文字内涵通过字形的结构,结合图形传达出书籍的语境、情绪以及意境,从而赋予标题活力与生命汉字本是表意文字,由像型文字发展而来,所以在文字创意图形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表意文字的特点,将文字内涵通过字形的结构,结合图形传达出书籍的语境、情绪以及意境,从而赋予标题活力与生命力[2]。
2标题信息的传达
书籍标题设计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准确传达作者表达的内容,第二层是传达内容准确的同时拥有视觉美感,第三层是对书籍艺术性的表达。标题字体的选择与应用是标题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标题字体的选择中第一层目标很容易达到,但达到第二、三层目标却需要掌握和了解不同字体之间应为其字形结构不同所蕴含着得不同情感。
2.1书籍内容的集中表达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准确传达书籍标题中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是标题文字的第一要务。在标题字体的选择中,我们经常能在封面上看到宋体、黑体、仿宋等字体,这些印刷体字迹工整、清晰明了、传达准确所以非常适合阅读。标题文字也就是一种传达书籍信息,表达作者思想的工具,所以这类字体在体现信息传达性方面的表现非常优秀。在书籍的实际销售、查询、阅读使用过程中,对标题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的书籍占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如医学、科技、文献、教材类书籍。这些书籍需要绝对准确的将标题内容传达给读者,它们追求严谨冷静准确的传达,而不追求多余的艺术表达。试想一本科技类书籍使用信息传达准确性和阅读性不高的书法字体,必然会对讲究严谨效率的科研工作者在查询书目的过程中产生一定困扰[3]。综上所述,大多数情况下标题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是标题设计的第一要务。
2.2书籍整体设计的需要
书籍整体设计指书籍的所有组成元素在统一的艺术观念指导下进行全面协调的设计。早在80年代书籍整体设计的观念已在日本设计界达成共识,20世纪以来,这种思想也越来越被中国书籍设计师所接受。书籍设计已不再是片面每一部分独立设计拼凑而成,而是塑造一座三维“建筑”的过程。书籍标题也不再是独立的设计单元,而是存在于书籍整体构建之中的一部分[4]。
2.3书籍艺术性的表达
书籍标题文字在具备准确传达信息的功能性时,还应表达出书籍的艺术性。具体操作中从字体的形态结构、笔画粗细、空间关系等方面入手,字形的每一个变化都是一种艺术形象的变化,和图形一样,文字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无论是刚柔相济、端庄秀丽的宋体,精致细腻、清秀活泼的仿宋,现代简洁、粗壮醒目的黑体,以及文化气质浓厚的书法字体。不同字体的使用和板式是否恰当,关键在于书籍整体的艺术性和标题字体的内在联系。如书籍《古韵钟声》的标题设计,标题文字使用楷体,并均匀排列于中心图形两侧,宛如听到悠远的钟声,寥寥数字就将情景体现得淋漓尽致。
3总结
标题是书籍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于书籍整体设计而存在的,优秀的标题设计是标题文字与设计自然的融合,是准确传达书籍内容与情感的设计,是能给读者的阅读带来愉悦的设计。通过对书籍标题字体设计的探索和案例研究,我们总结出书籍标题,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创意表达中存在无数种可能性,所有不同的标题编排都将书籍不同的艺术性、时代性直接传达给读者。书籍设计师应该要努力突破传统设计思维,寻找标题文字与书籍内容在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切入点,不断开辟标题文字在书籍设计中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海燕.书籍整体设计中的字体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0(2):138-139
[2]陈楠.汉字的诱惑[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3]余炳楠.书籍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