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2024春季精品展”即将在帝都—北京、魔都—上海、鹏城—深圳联袂上演一场春日的艺术盛宴!
**5月18日,“中贸圣佳2024春季精品展”首站北京起航在即!**5月27日-29日登陆上海,6月3日-4日亮相深圳。三城联动,上演三场不同风格的艺术盛事!中贸圣佳在此向您发出诚挚邀约,让我们齐聚三城展会现场,共赴一场艺术之旅。
中贸圣佳2024春季精品展
第一站
帝都—北京
暨公开征集
5月18日-24日10:00-18:00
5月22日-24日10:00-18:00
地点
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第二站
魔都—上海
地点圣佳艺术空间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五层
第三站
鹏城—深圳
地点鹏瑞深圳湾1号艺术中心深圳市南山区中心路3008号T7座7楼)
中国书画&古籍版块
曾国藩(1811-1872)赠吴云楷书十一言联1868年作立轴水墨纸本172.5cm×32cm×2说明:上款人“平斋”为清代著名金石巨擘吴云。
冷枚(约1669-1742)雪艳图轴立轴设色绢本123×64cm著录:《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7册,第181页,乾隆元年(1736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如意馆,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文徵明(1470-1559)行书《秋声赋》卷手卷水墨纸本本幅:24.5×161cm题跋:30×95cm出版:1.《历程(壹)》第20页,海派美术馆编,2011年。2.《名人墨迹六百年》第42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说明:明代项氏家族项德纯旧藏,后归清代宗室书法家收藏家成亲王永瑆旧藏或其题签,后归收藏家陈鑅旧藏,陈鑅并请吴式芬、孙福清鉴题。
王铎(1592-1652)行书《栖霞清欢堂西峰作》诗轴立轴水墨绫本249×51.5cm
袁耀(清)五柳归庄图轴立轴设色绢本1756年作177×122cm
龚贤(1618-1689)墨笔山水轴立轴水墨绢本165×68cm说明:上款人"风超"为明末官员华允诚。清代书画家巴慰祖、近代鉴藏家王祖锡旧藏。近代巨眼徐邦达题跋。
袁枚(1716-1798)随园及诸女弟倡和册册页(十四开)水墨纸本尺寸不一说明:台湾板桥林家旧藏,据悉传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借展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洪绶(1597-1652)会茶图轴立轴设色绢本105×52cm记录:《戴萍英基金会珍藏:中国古代书画》2008年秋季拍卖会。
董其昌(1555-1636)行书杜甫诗卷手卷水墨洒金30×243cm著录:《爱吾庐书画记》“董文敏临米卷”,稿本。说明:本作品由清代收藏家李恩庆、宗室恭亲王奕訢、爱新觉罗·宝熙、近代日本收藏家内藤湖南递藏。
任伯年三阳开泰立轴设色纸本206×73cm款识:光绪戊寅冬十二月吉日,伯年任颐写于海上寓斋。钤印:颐印、任伯年出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图5,香港求知雅集,1987年版。说明: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
齐白石(186401957)《水连天图》立轴纸本设色139×40cm题识:柳条送尽隔江船,江岸青山岂远观。百怪一时来我手,推开山石水连天。钤印:木居士(白)、白石翁(白)展览:1.“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日本桥白木屋百货商店,东京,1960年3月1日至6日。2.“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M.H.德扬纪念馆,旧金山,1960年5月3日至31日。出版:1.“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日本桥白木屋百货商店,东京,展览画册封面,1960年3月。2.“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M.H.德扬纪念馆,旧金山,展览画册封面,1960年5月。著录:《中共见闻记》,须磨弥吉郎著,第77-83页,东京产业经济新闻社,1955年。说明:据《中共见闻记》中所述,1954年须磨弥吉郎在受周恩来总理邀请访华参加建国五周年庆典期间拜访了齐白石,齐白石将自己珍藏的72岁时所作《水连天图》割爱给须磨,以见证双方多年的深厚友谊。1960年,须磨为纪念齐白石在日本、美国举办展览,此作《水连天图》即为展览画册封面。
齐白石芭蕉山居图1925年作镜心设色纸本138×42cm题识:己丑中秋后作,老萍。钤印:老木(白)、白石翁(白)出版:1.《齐白石全集》第二卷第253页,题为《葉屋图》,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2.《齐白石画谱第二辑?山水》图42,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3.《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齐白石》第18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4.《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第57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张大千临石涛山水手卷手卷设色纸本31×352cm题识:奇峰高突压风雷,荒柳疏松任剪裁。我更参禅文字外,豪端呼出石公来。此十年前题自仿大涤子山水句也,偶为蛰庐老长兄写此,复出纸尾,特少松与柳之正,如董文敏题画,正不必尽合也,壬申三月大子弟爰。钤印:张季(白)、大千(朱)题跋:巍巍白带山,皑皑东峰雪。图经龙所守,千春宓岩穴。曾是锢南山,石槛何年折。真源了不闻,妙义谁能揭。三藏五千卷,韫匮无摧缺。七洞亦奚为,安能尽淄涅。顾瞻空岩间,松风正凄绝。青青香树林,郁郁金仙塔。五代征战余,千年变僧腊。中有浮图铭,石墨流响搨。五台若培塿,清泉寺门匝。丛簧集群雀,罘罳隐寒鸽。山心耿不眠,清钟夜相答。上方依水木,岩屋石窗,雨湿千华享,苔封贝叶书,毫光人不见,梵语义何如,野衲逃禅久,相逢问尘车。青天留断壁,万古壮幽燕。起塔开元日,藏经大业年。石穿金粟字,云散水衡铺。西望怀王母,登台意邈然。癸酉夏月观大千此画,有云烟浩渺之象,知其胸中丘壑,未可量也,因録白带山旧作于后。溥儒。钤印:溥儒之印(白)、心畬(朱)
于非闇桃花鹦鹉镜心设色纸本89×46cm题识:海上红云日日新,碧鸾无梦识芳尘。金笼不锁闲鹦鹉,占得春风一段春。庚辰九秋拟道君笔于玉山砚斋。非闇。钤印:于照私印(白)出版:《中国文物世界》1992年,第54期,中国文物世界杂志社。
于右任书法轴立轴水墨纸本130×73cm释文:堂堂鲁公勇且仁,出遇世难亲经纶。挥毫卓荦又惊俗,岂亦以此夸常民。款识:半山诗。铭三先生正。于右任。钤印:右任(朱)
邓芬琵琶行镜心设色纸本68×134cm题识:琵琶行。广山先生雅属,从心昙殊芬。钤印:邓芬(白)、诵先(朱)、双翔阁主(白)
弘一楷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137×26cm×2释文:于时处处隐几若忘,有来于于幅巾相命。款识:长洲王惕甫句,翯洲先生正。哀公。钤印:海上归来(白)、李庐(白)、成蹊(朱)
弘一行书四言联镜心水墨纸本65×15cm×2释文:升无上道,得正法流。款识:华严经集句,丙子智幢。钤印:佛肖形印、辟(白)
黄胄出诊归来镜心设色纸本101×85cm题识:出诊归来。一九七三年夏,黄胄写初稿。钤印:梁(朱)、黄胄之印(白)、黄胄草稿(朱)
宋版天禄琳琅纂图互注尚书卷一至二宋刻本1册黄麻纸线装24.8×15.7cm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济美堂,虞山孙藩燕玉氏之印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宋版经部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五日3.《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02552号4.《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31
宋版天禄琳琅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卷七十八宋刻巾箱本1册黄麻纸线装14.6×9.4cm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太上皇帝,天禄继鉴,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七宋版集部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九月初四日3.《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00792号4.《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07150号5.《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第253部6.《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266
元版天禄琳琅通鉴总类卷八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吴郡庠刻本1册黄麻纸线装32.8×19.6cm钤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谦牧堂藏书记,谦牧堂书画记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九月一/二/十三/十五日3.《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139
明版天禄琳琅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二十四明成化九年(1473)江西藩司陈炜覆南宋咸淳本1册白棉纸线装27×17.5cm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碧松翠竹山房,明夫长年,乐山氏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五宋版子部2.《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170
明版天禄琳琅学海君道部卷七至九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刻本1册白棉纸线装31.5×20.6cm钤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慎斋书画之章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六明版子部2.《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509
明版天禄琳琅万首唐人绝句五言卷二十二至二十六明嘉靖十九年(1540)陈敬学德星堂刻本1册黄棉纸线装26.4×18.1cm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七宋版集部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3.《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265
清版天禄琳琅班马字类卷四清初仿宋大字本1册棉纸线装27.5×17.5cm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著录: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三宋版经部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五、十六日/八月初六、初七日3.《天禄琳琅知见书录》P97
光明禅师李惠月金银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五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光明禅师李惠月泥金银写本1册瓷青纸经折装30.8×11.1cm参阅:1.《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00338号2.《守屋孝藏氏蒐集古经图录》1964年日本国立博物馆
董其昌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最早版本)明崇祯三年(1630)董庭刻本18册竹纸线装27×17.4cm著录: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明别集P14542.《明别集版本志》P495
康熙御笔御书楼法帖清康熙内府开化纸乌金拓本1函4册经折装32.7×17.9cm
元官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第五元至元二年(1336)官刻大藏经本1函1册经折装细皮纸34.5×11.2cm
西夏时期泥活字本《维摩诘经》西夏文泥活字本25折皮纸经折装29.1×11.8cm
瓷杂玉器版块
明洪武御制内宝石蓝釉锥拱云龙纹外紫金釉盘D:19.3cm出版:《文物天地》(封面作品),2009年06月(总第216期),第121页-张永康:《明洪武霁蓝釉云龙纹盘》。备注:《文物天地》创刊于1972年,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文物考古普及性刊物。拍品出版物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H:24.5cm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豆H:10.5cm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明永乐青花松竹梅“岁寒三友”缠枝四季花卉纹大盘D:32.5cm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折枝葡萄纹海浪折沿大盘直径38.3cm
拍品包装及题签图
清乾隆御制白玉雕仿石榖文吉礼璧D:17.3cm出版:《Avorietesorid‘oriente》P54
元-明秽迹金刚像八卦纹镜D:22.8cmT:2.2cmWt:5291g
清乾隆青白玉双鱼花插高27厘米(连座)记录:北京翰海,2001年12月10日,Lot.1485
清乾隆剔红瓜瓞绵绵大捧盒D:35.3cmH:10.5cm
清乾隆紫檀绶带葫芦形佛龛40cm
明崇祯元年(1628年)青花群仙祝寿铺首大炉D:32.7cmH:20.8cm题识:“山东东昌府临州城南寨张居住奉神,信士苏文岳、林应首,喜奉香炉一付,在于观音堂,永远供奉,福有所归”、“崇祯元年(1628年)季春月吉日造,祈福信士苏文岳、林应首,奉神保安,清吉者也”
清雍正青花内外缠枝四季花卉浮雕莲瓣卷缸D:37.5cmH:22.5cm出版:【古代绘画、古董家具等亚洲艺术品】,加利埃拉宫(法国巴黎)M'M.RHEIMS、M'R.-G.LAURIN、M'Ph.RHEIMS编著,1967年3月7日。
拍品出版物及内页
明何朝宗制德化白瓷观音坐像H:28.5cm款识:“何朝宗印”四字篆书款
清乾隆宝石蓝釉锥拱云龙纹贯耳瓶(孤例)H:32cm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清乾隆青花矾红海水云龙纹钵(孤例)H:13cm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清乾隆松石绿地洋彩描金宝塔H:44.5cm
清乾隆洋彩轧道锦上添花观音坐像H:27.5cm出版:《文物拍卖大典》,2013(封面)
此拍品出版物,《文物拍卖大典》,2013(封面)
清道光粉彩描金夔龙福寿纹碗一对D:17.5cmH:7cm款识:“慎德堂制”楷书款纪录:北京翰海,2015年11月29日,编号2741
道光二十八年年贡贡档清单
清道光黄地洋彩花卉五福图碗一对D:15cmH:6.4cm款识:“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纪录:北京翰海,2012年5月27日,编号2570
民国珐琅彩樱桃山雀图瓶H:43cm题识:绿荫果熟撷翠屏,群芳虽艳怯东风,山雀爱向枝头立,吐纳风光自在吟。钤印:仁化金成旭映底款:乾隆年制参阅: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樱桃》
拍品参阅图
1960年代王希怀青花寒梅图文房一套(四件)尺寸不一底款:景德镇制
清白玉花篮一对H:11cm
清乾隆内雕龙玉洗D:9.8cm
明白玉飞天L:7.6cm
清白玉龙凤如意L:45.5cm
明朱三松制两开窗陶公对酌图竹笔筒H:15.5cm
清周芷岩刻松风鸣涧图竹笔筒H:14.3cmD:9cm
出版:相浦紫瑞著《文房清玩·竹の笔筒》,木耳社,34页
清晚期王炳荣作款淡绿釉雕松鹤延年鼻烟壶H:7.7cm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彩绘通景山水鼻烟壶H:5.2cm
明灵璧供石H:41cm
明“瑞生家藏”款戟耳炉
明“青对堂珍藏”款鬲氏炉口径:13.5cm高:5.9cm重:1964g
明高浮雕云龙纹龙耳炉口径:14cm高:8.5cm重:2350g
明代韦驮菩萨像中原木漆金H:140cm纪录:德国纳高拍卖
参阅:故宫博物院内梵华楼内陈设
11世纪金刚鬘菩萨像西藏铜泥金H:11.7cm
清早期黄花梨嵌骨棋盘52×52cm
明黄花梨方材打洼霸王枨方凳L:40.5cmW:40.5cmH:43.5cm
明晚期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座宽:56cm座深:48.5cm高:112cm
明末清初黄花梨圆包圆十二鱼门洞方桌L:93cmW:93cmH:87cm
林文举作“采菊图”薄意方章寿山荔枝冻石款识:文举作。出版:《心赏寿山石》P20-22。
齐白石为汪亚尘刻“云隐楼”印文:云隐楼边款:七十七翁,白石。
吴昌硕刻“湖海倦人”1917年作印文:湖海倦人边款:丁巳九秋,安吉吴昌硕。出版:《中国篆刻丛刊吴昌硕卷》。
徐三庚为秦祖永刻“神妙欲到秋毫颠”印文:神妙欲到秋毫颠出版:1.《徐三庚印存》,秦祖永辑,晚晴。2.《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九卷》P63,二玄社,1984年。3.《徐三庚印谱》P178,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4.《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备注:秦祖永旧藏。秦祖永(1825-1884),字逸芬,号楞烟外史、鄰烟、稜烟、桐阴生。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官广东碧甲场盐大使。工诗古文辞,善书,尤嗜书画,而于六法力深研究,秦氏于画学见解极高,故落笔不凡。以山水擅长,宗王时敏,而神理来化,补图小品,逸笔点缀,颇擅胜场。著有《桐阴论画》、《画学心印》、《咸丰六年一八五六自序》、《桐阴画诀》等存世。
黄士陵为秦祖永刻“茶熟香温且自看”印文:茶熟香温且自看边款: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李竹懒题画句,逸老用制印亦所以自况也。壬午秋,黄士陵作。备注:秦祖永旧藏。上海博物馆退还编号。
清康熙龚心钊旧藏陈亮彩六棱文人壶L:14cmH:8.5cm260cc此拍品附龚心钊旧藏红木镶瘿木盒。盒面贴“陈亮彩六棱文人壶”、“雅流”及“陈亮彩六角缐文人壶”题签。盒内包面题跋:文后山蓄一亮彩沙壶。《阳羡名陶续录》载之,谓未知何时人,余就此壶审其沙质,当不在万历之后;字之气习亦属明人,此必隆万间名手。以传器无多,故志乘逸其名耳。丙子春,褱叟。钤“怀西珍赏”、“陶冶性灵”、“龚心钊”、“合肥龚氏瞻麓斋记”等印。
明撒线绣凤凰补一幅30×29cm出版:《RankandFestival:ChineseTextilesfromtheTangtoQingDynasties》
撒线绣亦称洒线绣,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种刺绣形式,是以方目纱为地,用双股五彩丝拈线铺绣而成,色调对比强烈,鲜艳,如定陵出土的大红洒线绣百子衣,以及一些明代的补子、经皮上,均运用到了洒线绣。
此幅明代早期撒线绣凤凰补,绣两只凤凰上下相对,穿行于繁花之间,形态生动,色泽明艳。明代初期补子纹样单一严谨,除主体纹样外,没有太多额外的装饰元素。明代初期的凤鸟纹是在元代凤鸟造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常与皇帝的龙纹相伴,有龙凤呈祥等寓意。皇帝称龙,皇后称凤,龙凤便是皇帝皇后的代表,并且是皇室专有的纹样。此幅明早期凤凰补,时代特性明显,绣工精细,保存良好,经500年风雨保存至今,依然光彩夺目,极具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明缂金地双禽文官补31×29cm参阅:《LaddertotheClouds:IntrigueandTraditioninChineseRank》pp.106
明代前期、中期的文官补服图案多用双禽表现,晚期才改为单禽。其图案崇尚简洁大气,色彩鲜明。此明中期缂丝二品补子一件,缂织上下两只锦鸡相对穿行于彩云繁花之间,形态生动。二品锦鸡象征“吉祥如意、前程似锦、锦上添花、文采昭著、驱魔辟邪”。补子采用金线作地,多种缂织技法,通体缂织而成,缂工精致,技法纯熟多变,是一件极其难得的馆藏级明代缂丝珍品。
清乾隆红地海水江崖宫灯龙纹织锦椅披桌围一套椅披:62×165cm×2桌围:105×115cm参阅:《皇家丝绸——明尼阿波利斯藏清代织绣艺术》pp.897&921
清乾隆妆花缎桌围、椅披一套。桌围一幅,正中织正龙一条,龙头凶猛,毛发贲张,龙身粗壮,龙呈四爪,龙爪锋利,典型的乾隆风格;正龙左右各行龙二条,五龙均以金线织就。龙身四周,织如意祥云以及蝙蝠口衔万字纹,寓意“福气万代”。五龙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上,织江崖三座,海水中各类杂宝涌现。桌围上搭,蓝色缎为地,织三组宫灯纹样,寓意“五谷丰登”。桌围三边,以及上搭三边,均为缠枝花卉纹。最上部分,为暗花如意云纹明黄缎。椅披一对,亦为红地织锦。纹样与桌围主体相似,椅脚为海屋添筹双狮纹,椅面为开框五彩流云蝙蝠团花纹,椅背为海水江崖正龙纹,椅搭为宫灯纹。
整套桌围椅披品相完好,织造工艺精湛,用料讲究,纹样规矩,品相完好,为乾隆宫廷的精品之作,极具收藏价值。
清石青地盘金绣八团龙女服190×136cm参阅:《EmblemsofEmpire:SelectionfromtheMactaggartArtCollection》
清中期女吉服袍一件,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左右开裾。石青色缎面,月白色绸里。海水江崖立水之上,绣平金五爪金龙纹八团,四正四行,前胸、后背、两肩为正龙,前后下摆左右行龙各一。团龙四周,五彩丝线绣海水江崖纹、如意云纹、灵芝纹、双五福纹、暗八仙纹等。领子、花接袖与袖口等处纹样,与团饰略相接近,风格一致。整件龙袍针法平齐光匀,绣色对比分明,团饰龙纹金线绣制,表现富丽堂皇,用工不凡,尽显皇家服饰的华美高贵。此袍色用石青,据《大清会典》,当为后妃所穿着,留存至今,品相完好,足见其珍贵。
清晚期明黄地刺绣万寿云龙纹女袍158×130cm
吉服袍一件,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黑色接袖,马蹄形袖端。此袍以明黄色缎为地,月白色绸里,领、袖端饰万字纹片金缘。金线绣五爪云龙纹九条,前胸、后背、两肩正龙纹各一,前后下摆行龙纹四条,里襟行龙纹一条,无论前后,均暗合“九五至尊”。龙纹周围金线绣团寿纹,五彩丝线绣祥云纹、蝙蝠寿桃纹,海水江崖中涌现八吉祥纹等作为装饰。此袍绣工精细,设色富贵,做工考究,
色用明黄,按《大清会典》规定,为皇太后、皇后专用,品级之高,实属难得。
清初织锦龙纹挂屏110×185cm
黄色缎上织出满地云纹,并用金线以妆花工艺织出金龙数条。金龙形态有大有小,似为子孙龙。此妆花缎上龙纹生猛,龙头威武,龙身粗壮、龙爪锐利,表明其年代较早,应为清早期龙纹织锦妆花缎标本,吉光片羽,非常珍贵。
现当代艺术版块
周春芽朋友篇3号199672×60cm布面油彩
马轲飘2006200×150cm布面油彩签名:M.K出版:《HIART》,2006年十一月号,P11。展览:2005年,广州第二届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东
金昌烈Sh2012020201172×61.5cm布面油彩签名:SH20120202011金昌烈(侧面)
影像艺术版块
赵尔巽与南满铁路人员合影银盐纸基1906年41×53cm
汪孟舒夏意(2张)银盐纸基印章1930年代29×23cm
简庆福影的陈列银盐纸基沙龙展览印章1952年38.5×50.5cm出版:《穗港澳摄影家作品展览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简庆福摄影艺术》,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光影乐晚晴:简庆福黑白摄影选辑》,中国摄影家协会,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