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提问设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问题的分类
Bloom的分类法
问题的分类方法有若干种,各有其特点,其中最广为采用的是Bloom(1956,1984)在《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中创立的分类法。后来,语言学家们对这一分类法作了一些修改,使其更为简明,更加适合阅读教学。这两种分类法的共同之处是在认知领域的范围内,对所有的提问按难易程度分为若干等级,由上而下,逐渐加难。
记忆(memory)
转化(translation)
解释(interpretation)
应用(application)
分析(analysis)
综合(synthesis)
评价(evaluation)
(1)记忆类提问(MemoryQuestions)
(2)转化类提问(TranslationQuestions)
Wouldyoutellusinyourownwordswhathappenedinthestory?
Couldyouparaphrasethissentence?
(3)理解类提问(InterpretationQuestions)
(4)应用类提问(ApplicationQuestions)
Whatwouldyoudoifyoufoundawoundedenemysoldierinyourhouse?
(5)分析类提问(Analysisquestions)
此类提问常是将事物、研究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来研究其性质或结构,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观察解释某事物探讨导致其现象结果的原因。在此分析过程中,提问者要会整合、分解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联系与推理来探讨分析,最终找出其原因。
(6)综合类提问(SynthesisQuestions)
此类提问要求学生在答问时进行有独创性的思考,能把零散的信息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预言或结论,如:
Whatistheauthor’smessageintellingthestory?Whatdoyouthinkheadvocates?
在这类提问中,通常会涉及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
(7)评价类提问(EvaluationQuestions)
此类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一定的原则,对人或事物(如方法、观点、产品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价值上的评价。如:
Whatkindofcharaterwastheheroine?Wassheaheroine?oratraitor?Givereasons.
1.问题的情境性
情境就是一般世界情况的具体化,它是人物活动、冲突的具体环境。问题的情景性常常指问题存在、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及特定场合下问题产生的起因与经过,等等。情境可以将抽象、概括、规律性强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情景,形象地现象表现出来,实现从抽象向具体的转化。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蕴涵于特定的场合之中,包括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或实践活动,在特定场合中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通常有两种主要的问题情境设置方式:一,视像手段,通过把问题情景融入于图像中再呈现给学生;二,把问题的情境融入某类事件的故事中,然后再叙述给学生,这种方式通常比较简单、适用。例如,whati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amilybackgroundandthepersonalsuccess?这样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把它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来让学生作答。首先给学生讲述有关的家庭背景及个人成长经历方面的故事。然后再对学生提问:“HowdoesChairmanMao’sfamilyaffecthispoliticalcareer?”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具体的故事着手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语法规则的学习与词汇的运用更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情境,所以在设置有关这两类问题时,在语言情境中给学生提问题是灵魂所在。
2.问题的序列性与关联性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Alexander.J.E.TeachingReading.3rdEd,Scott,ForesmanandCompany,1988.
[2]Harris,A.J.HowtoIncreaseReadingAbility.8thEd.EdwardR.SipayLongman,1985.
[3]Melker,R.D.GuidingExtensiveNovelReadingThroughQuestions[A].SelectionsFromMET(ModernEnglishTeacher)[C].HelenMoorwood.LondonandNewYork:Longman,1978:63-65.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08理本
学号:200x8085
学生姓名:王x
指导教师:罗x
XX年9月15日
凯里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名称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存在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x学号XXx085专业及班级08级小学教育理(本)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意义,阐述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存在的影响,增强教师提高个人特长素质的意识。让家长了解到个人特长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性格塑造有正面影响,打破家长只重视孩子考试成绩的旧观念,让学生更健康的学习、成长。
意义:
在教师个人特长的熏陶下,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特长学习过程中,磨练小学生的意志,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交际能力。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校园之外的生活圈,体验生活,开拓小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促使小学生的身心更健全的成长,充分实现教师有价值的“教”和学生有价值的“学”。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目前,国内外开设了许多特长培训班,但这些班级几乎都是一些在校外开办的私立班级,没有把特长学习和学校里的书面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实现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里有特长的教师很少,而且具有的特长比较单一,或者大多数有特长的教师只注重按时授予关于特长的基础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来发现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一些小学生对特长所具有的天赋被抹杀,或者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盲目地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去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特长的兴趣激发和培养不能与学校课本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特长对小学生的影响,一个身心健康、活泼的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接纳和理解教师授予的课本知识,促进其发展,而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不够全面,不够成熟。
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各类特长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对沿海城市较落后的小城市,并且得到逐步的完善,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将会从生活中影响到家长只注重孩子分数的看法,从而又进一步推动特长文化的大量普及。当今学生的特长学习更加丰富、高质量、多元化,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小学教师,后一代的小学教师将会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教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2、特长培养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3、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1、如何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b.利用课堂提问、课堂交流。
2、怎样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特长的价值:
a.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b.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外参加比较大型的比赛。
c.给一些特长比较突出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激励每个学生不断进取。
3、为什么特长学习会有利于其他学习:
a.特长学习磨练人的意志,让学生养成做事不半途而废的良好习惯。
b.特长学习在潜意识中,能让学生塑造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交际能力。
c.在长期的演出、比赛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具备的工作条件:
解决的办法:
1、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第二阶段:XX年9月1日—XX年10月8日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提纲、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XX年10月9日—XX年11月28日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XX年12月1日—1月30日修改定稿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郭成,陈红.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09).
[2]林雄.从建构主义看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误区[j].新课程(小学),XX,(z1).
[3]魏永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XX,(05).
[4]单清水.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现象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半月),XX,(05).
[5]叶婷.创设学习情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浙江教育科学,XX,(03).
[6]王贞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XX,(04).
[7]叶连国.探究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XX,(05).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2文字的编排
3字体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有时候文字的作用已不再只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一些很直白的信息,而是要使人们从简洁的文字标识、唯美的字体设计形态之中去感受去品味其中的深意、内涵以及其它信息。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能够让文字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和视觉上的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1字体设计的基本属性
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直接应用功能和间接应用功能相结合,便构成了字体设计的两个基本属性———应用性和艺术性。在对文字进行字体设计时要保证它的实用性,使人们浏它览时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它所要传达的信息。在此基础之上,文字的字体设计还要注重巧妙的构思和创意,注重画面的和谐和独特,使它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使人感到有趣,产生联想,能以忘怀。因此,在对文字进行字体设计时使它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便能在美观上给人以享受,并且能传达一定的信息。
3.2字体颜色设计
字体颜彩可以直接吸引人的视角,色彩是一切的视觉因素当中最具活跃的因素,它能够引导人们的情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产生联想,增加人们的兴趣。心理学家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的时候,大脑的神经便会接受色彩发放的讯号来产生联想。色彩能够影响人的心理感受,例如鲜明的色彩会让人觉得华丽,而暗沉的颜色会让人觉得质朴。所以在字体颜色设计上不局限于黑白,合理的字体颜色设计能让平面设计作品锦上添花。字体颜色不仅仅能够以形达意,而且具有视觉冲击,能够暗示性地传达某些内容。因此,在平面设计时也不可忽略文字的颜色设计。学习和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并在设计中加以恰当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3.3字体结构设计
汉字的结构包括:点、横、竖、撇、捺、勾等等,在其中有选择性地选取部分进行结构变化,使文字进行形式结构上的重构。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创意融入到对文字的设计当中,使文字美观,醒目,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但在对文字进行结构上的变化时切不可改变文字的可读性。文字最为重要的作用还是传递信息,文字的结构设计必须让阅读者易认易懂。在其基础上,巧妙的文字结构设计有时能达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惊人效果。
3.4字体风格设计
字体字的设计风格大致可以分为秀丽柔美、稳重挺拔、活泼有趣、苍劲古朴这四种。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不同的字体设计风格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特有的风格,但要根据整体作品的主题风格,其文字的字体风格设计要与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风格相符,不能使它们分崩离析,各行其是。在对文字进行字体设计时,应当把握好整体作品的设计风格,使字体设计与主题风格相统一,整个作品风格才能凸显,产生视觉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字体风格如果和作品的主题风格相矛盾,就会使其作品画面混乱不和谐,破坏了设计作品的整体统一性。
二、新媒体设计中的字体互动化形态
(1)多感官
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心理感受与字体设计进行交流与互动,提高受众的存在感与参与感。设计者可以通过字体的色彩、形态、肌理等刺激人类大脑做出反应与回馈。在多感官交互设计中,央视三套《水墨篇》是一个成功案例,它以中国传统艺术水墨画为主要元素,用或浓或淡的墨汁幻化成种种意象,从山水、游鱼到雄伟峻拔的长城、鸟巢,串成了一幅意境高远充满动感的画面,使人目不暇接却又大气磅礴,营造了多感官互动的情感氛围。在屏幕触感技术设计中,苹果手机表现得尤为突出,它融合了多点触摸技术、传感器技术、虚拟体验技术等互动式手段,是“以人为本”设计的典范。
(2)多动态
如今在许多领域中,绝大多数的设计师都在使用电子媒介这一工具。它打破以往二维媒介的局限性,将文字应用到三维的巨大空间中,且以其独特的个性形式给空间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三维的形象、动态的影像、插图和丰富的色彩会不断通过键盘、光笔组合在一起,也给字体设计带来了新鲜感和多样性。以网站字体为例,网站页面中的动态文字,主要以滚动、闪烁、渐变等方式强调文字的动态效果,对整体页面起到了活跃、点缀、引导、突出重点的作用,强调编排设计与视觉效果。此外,影视片头中字体扭曲、旋转、融合分散、集聚,形成精彩而刺激的动态影像,这些手法为动态字体的创意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3)多材质
文字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其艺术形式与材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传统书法具有各种表现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刻石、碑刻、金石、纸本等载体的不同,可以说材料既是文字的载体,又是文字艺术本身。现代文字艺术设计的美感是在文字与材料两者的融合中体现出来的,这种艺术美因其应用的领域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姿态。材料的视觉肌理就像色彩一样,让人产生情感,石头、木头、树皮等传统材料会使人联想一些古典的事物,产生一种朴实、自然、典雅的感觉;玻璃、钢铁、塑料等材料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质感,给人不同的印象和美感。
二、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数学学习,学会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如果只是机械地运用概念与定理,只能将学生限定在固定的模式内,这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开放性问题,则可以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将学生带入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与学习平台,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思维与心理上的限制与束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与思维,更能跳出传统的教材限制与思维束缚,从而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更加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与独创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机械地照搬教材习题,或是提出一些单纯的检验性问题,而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来设计多解与多变题目,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展开积极的思维,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问题要具有生活性,增强学生数学实用意识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又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一份高质量的施工图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的前提。但是目前施工图纸的质量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精确和完善。通过在多项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的设计及审查中发现,结构设计中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有:超长结构与基础设计、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及梁筏基础板筋位置等问题。
1有关超长结构与基础设计
2防止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
预防或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诸如:避免采用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阴角多的平面布置;避免立面体形变化过大;将体形复杂、荷载和高低差异大的建筑物分成若干个单元;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基础并埋置于同一土层中等一系列措施。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群桩布置的形心应与上部结构重心相吻合。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
3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满足规范要求
3.1从结构计算角度,看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荷载计算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符,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底框砌体结构验算时就应注意: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巾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对电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正确评价。
3.2从构造角度看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散热措施。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伸人基础圈梁,或伸人室外地面以下500毫米,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剪力墙设计
布置: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且X,Y两向的刚重比接近。在结构布置应避免一字形剪力墙,若出现则应布置成长墙(h/w>8)应避免楼面主梁平面外搁置在剪力墙上,若无法避免,则剪力墙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当梁高大于墙厚的215倍时,应计算暗柱配筋,转角处墙肢应尽可能长,因转角处应力容易集中,有条件两个方向均应布置成长墙;规范中对普通墙及短肢墙的界定是墙高厚比8倍以下为短墙,大于8倍则为普通墙,这就引起高厚比为719倍及811倍的两种墙的受力特性截然不同,而配筋亦大相径庭,这显得比较机械而不合理,因此笔者建议布置长墙时高厚比能大于9。超级秘书网
5结束语
以上几点是对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的理解。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把提高设计质量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应以规范为依据,不断总结,因为安全才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使我们的设计更经济合理。
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尚守平.结构抗震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应惠清.土木工程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2.
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引文】
一、规划、设计和配置的不合理
前期的规划、设计机房工程是多专业、多学科、技术含量高的综合工程,所以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必须明确机房工程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机房建设。
二、机房环境滞后。不重视机房的扩展性要求
三、服务器选用和业务系统不均衡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技术人员在选择服务器的问题上存在这样一个疑问:究竟什么样的配置可以支持所运行的业务系统。这个问题虽然是从所运行的业务系统上来寻找答案,但需要从业务系统上详细分析:例如同是运行网站业务系统,因为每个网站使用的Web系统都不一样,有些用IIS+ASP,有些则是用Apache+PHP,这在脚本的执行效率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网页系统编写的复杂程度和优化程度也极大的影响着服务器能够承载的访问人数,大部分的新闻资讯、下载类网站都已经使用了静态页面来减少Web系统对服务器处理能力的依赖,但是仍然有不少例如论坛、商城一类的系统需要大量动态代码的支持,所以笼统的从业务系统上来需选择服务器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必须具体的从业务系统上来分析该选择哪种服务器。
四、系统性、可用性不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提问;语言;艺术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陷入到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没有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我国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落后。另一方面,学生一直认为语文就不用学习,只要会认识几个字,会说话就好,因此,在课堂中常常出现睡觉以及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同时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没有创新性,更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
1.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艺术设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学必须有一个出色的开头,有一些教师往往不注重课文的导入,或者只是简单地当成了敲门砖,当门敲开了,砖也就扔了。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另外,托尔斯坦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追新求异是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心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如何显得有艺术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艺术设计。
(1)教师的导入语中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体现尤其明显。当学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作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古往今来,诗词中,写风的语句有很多,例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描写南风:“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辛弃疾的《青玉案》中描写东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描写西风:“莫道不消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岑参描写北风:“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通过引用这些诗句,来导出今天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2)导入的语言要体现思想内涵。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不仅要有吸引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性或者起到一定的启迪效果。当学到《范进中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在故事中,刚开始,苏秦游说秦王没有成功,回到家遭到嫂子以及妻子的白眼和鄙视,之后发奋读书,就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后来游说赵王成功,回到家中,看见嫂子爬着来见他,苏秦问何故,嫂子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大家猜猜我们今天学的什么课文呢,学生能够马上猜到,就是《范进中举》,在这篇课文中,范进就相当于苏秦,而他的老丈人就是苏秦嫂子一样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导语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引出下面所要讲的课文,也让学生大概了解《范进中举》所要表达的思想。
2.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设计课堂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地提出疑问以及提出重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
(2)互动性提问。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是通过师生之间互动,生生之间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首先教师应该提问“既然是悲剧又何来伟大一说呢”,让学生组成两个阵地,互相讨论,逐渐达成一种思想,分辨出“悲”不只是“悲伤,悲痛”,同时还有“悲壮”的意思,从而得出勇士牺牲了身体,是悲壮的,但是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伟大的。从而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体思想就是赞扬一种为事业而牺牲的伟大精神,是当前所缺乏的一种精神。
(3)求异设问法。通过采用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以及理解。例如学习《阿房宫赋》时,作为教师可以将其与《六国论》进行比较,分析国家灭亡的原因,两篇论文的论点是否相同呢,从而使学生明白两者灭亡原因的不同,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艺术设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性的教学手法不断应用到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中的板书设计是无可代替的,板书设计能够彰显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风格,炫耀出绚丽的智慧火花,同时充满艺术性的板书设计,能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光辉以及色彩。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堂中的板书,才能够增加课堂色彩呢,本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板书设计精巧美观。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是建立在视觉心理基础之上,因此,在设计板书时应该符合规范性以及时效性等特点,同时又要追求美的视觉以及美的感受,板书的设计不仅仅是线条与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艺术,创新性地展示形象美、语言美以及布局美。例如:我们在学习《陋室铭》时,可以将文字以及线条结合成“陋室”的门窗以及屋瓦,这样一来,不仅使课文的结构清晰,还能够得到学生会心的一笑,激发学习兴趣。
4.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设计法国着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展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阵地,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一般我们会发现,比较受欢迎的讲课教师不仅仅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语文的艺术性。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下面就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1)语言以情动人。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因此语文课堂语言必须具有感彩,或者热情奔放,或者含情脉脉,或者委婉含蓄等。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首先教师应该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整首长诗,在读到“大堰河,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盖的……”,当读到这句饱含深情的语句时,下面听课的学生也会被感动,这样的朗读就再次展现了作品的感情以及渲染了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2)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以及欣赏充满思想的美文佳句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充满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渔歌子》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同学在脑子里展现白鹭、流水、桃花以及西塞山的轮廓,在给学生讲解这些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一幕幕情景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仿若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乐趣无穷。
(3)语言机智幽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课堂环境是一个变化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课堂环境,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往往会产生意外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正在上课,一只小鸟飞进来,东撞西撞,最后被一名同学抓到了,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小麻雀没上小学就想上初中了吗?可惜它听不懂我们的课啊,还是放飞它到大自然中去磨炼吧。”通过这样的语言,就使课堂氛围一下放松下来,为下面同学愉悦学习奠定了基础。
5.结束语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正确掌握语文教学特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让语文课堂氛围像死水一样沉寂,这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邱春兰.浅谈课堂教学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2]陈瑞生.同课异构: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O(1).
[3]刘延红.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之我见[J].阅读教学论坛,2012(12).
[4]马志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教海探航,2011(34):23-24.
[5]马心忠.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的思考[J].新一代(下半月),2011(10).
一般认为:机床改造就是:利用最新的控制装置和进给系统使旧机床获得新生再造是一种较高的设备改造形式,国外称这种工程技术是把老设备“重新回到图板,以进行再设计,再制造,再鉴定的工作过程。通过全面改造设备主体结构和控制系统,引入最新技术,使机床达到现代化设计的新机床的水平,以满足现代生产率、精度、环静和技术标准。鉴于机床改造工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般工厂用户自行改造。往往难于达到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
现代制造业的优化,除了信息化以外,还包括加工顺序的工艺优化、加工参数、切削刀具、热处理金属成型的优化设计制造,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益的运作,达到高标准、高规范的要求。
本课题就是从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意识、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出发,并结合机床厂的多年实践总结,该课题的设计由本本人单独完成,设计任务由指导老师作了明确指配:由于我负责该立式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和组合钻床主轴箱设计,故本人的设计说明书包括立式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和组合钻床主轴箱设计,附件有生产率计算卡、图的详细说明。
1立式组合钻床总体设计概述
1.1零件加工工序图
加工工序图是根据选定的工艺方案,表示一台机床上或一条自动生产线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包括加工部件的尺寸精度、技术要求、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夹紧部位以及被加工零件的材料、硬度和在机床上加工前毛坯的情况。
本工序的加工内容是钻口面Φ14孔,要求在立式钻床上加工,以底面两销孔(上箱体为顶面)为定位基准,夹紧点位于第三轴孔和对侧的第二、四轴孔上。
该加工孔的直径为Φ18mm,表面粗糙度,孔深分别为110mm、50mm、25mm。定位时以底面和两销孔为定位基准是合理的,这样定位精度高,易于保证各轴孔间的位置精度,故这种在立式组合钻床上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法加工精度是较高的。
1.2零件加工示意图
1.2.1钻头的选择
加工时选用麻花钻由《量具、刀具标准》P290-JB781-65查得:
①钻110mm深的孔,用锥柄长麻花钻
d=18mm,柄部形式:BL=320mmL0=215mm
锥柄尺寸莫氏圆锥2号,L2=90.5mmd1=17.2mm
②由P282-JB780-65查得
钻50mm深的孔和25深的孔,用锥柄麻花钻
d=18mm柄部形式BL=320mmL0=215mm
1.2.2导向选择:
①由[I]P223表3-4和3-3及[Ⅱ]P63选择选择导向长度L1=45mm的固定式导套。
②导套配合的选择查[I]表3-5可知:
d用Db新标准为G7
D用D/db,新标准为H7/g6
D1用D/ga,新标准为H7/n6
(导套)
1.2.3主轴的选择
切削扭矩为1424.86Kg.mm
由[I]表5-10查得
d=B=7.5=25.22mm
按标准系列取主轴轴径为30mm
由[I]表可查得
主轴外伸长度L=115-15=100mm
D/d1=50/36
按杆莫氏圆锥号2号
(主轴)
1.2.4接杆的选择
选用B型(A型为加强型接杆)11号接杆
(连接杆)
1.3动力部件的选择
1.3.1动力部件的功率选择
动力部件的功率选择是根据所选的切削用量计算出切削功率及进给功率之需要,并考虑提高切削用量的可能性(一般提高20%)选择相应的动力部件。
切削用量为
V=13米/分n=230转/分f=0.16毫米/转
刀具耐用度验算
T=(
=181971.027分=3032.85小时
一天按工作15小时计算,刀具耐用度为202.19天,则切削用量选择合理。
切削功率由计算得:N=14×0.3733=5.227(KW)
取η=0.8则
N动>=6.53(KW)
6.53+(6.53×30%)=8.49(KW)
故选用10KW的电动机。
1.3.2主轴箱最大轮廓尺寸的选择
根据工件外轮廓尺寸和结构需要,选用1000×630×340mm的标准主轴箱,由于结构的需要在1000方向上再加四个导杆座,导杆座内径为Φ100mm,这样用来支承导杆的外形尺寸成为1200mm,外廓尺寸就成为1200×630×340mm。
D=36mmD1=30mmB型D2=50mmL1=110mmL2=30mm
莫氏锥度号为2号,L1选择由具体情况而定
1.3.3主轴箱钻模板工件等相互之间位置及尺寸
导向长为45mm,钻模板厚为35mm,加工终了位置时钻模板与工件相距10mm,切出长度为12mm,导向套与主轴箱间间距为30mm,采用活动方式钻模板。(如下图)
1.3.4动力循环的选择
动力头的工作循环包括:快进、行进、工作进给和快退等动作。
本机床采用“工进—快退”的循环,这是由机床总联系尺寸图确定后又重新修改的结果。
1.4机床联系尺寸图
1.4.1机床装料高度的确定
考虑到通用部件尺寸的限制和操作方便,装料高度可在850~1060mm之间选取,具体到本设计中取装料高度1000mm。
1.4.2夹具轮廓尺寸的确定
装卸工件是在机床外面完成的,夹具在装卸工件时可拉进拉出。由于结构限制,夹具与滑台做成一个整体是特制滑台。参考63滑台制造而成,导轨部分局部尺寸不变,最大外轮廓尺寸为1200×950×500mm。
1.4.3中间底座尺寸的确定
中间底座支撑着夹具体,按需要取长为1700mm.宽和高取坐标准值分别为1000mm和560mm。
1.4.4主轴箱各尺寸的确定
前面已经确定了其外形轮廓尺寸,根据[I]确定后盖为90mm,前盖为70mm(考虑作油池用)主轴箱体为180mm。
1.4.5滑台的选择
滑台的选用应根据工件的外轮廓尺寸和进给抗力,工作循环来确定。
进给抗力:
ΕP=300.5×14=4207(Kg)
由一部组合机床通用机床部件设计组所编写的指导教材直接查得用HY63B型滑台。行程为630mm,最大进给抗力为6300Kg,快进行程速度为4.2米/分。
1.4.6动力箱的选择
由[Ⅱ]可查得,选用TD63AⅡ型动力箱,电机型号为JO2-61-6。功率为10KW,驱动轴转速为48.5rpm。
1.4.7其它配套部件的选择
由一部组合机床设计小组所编指导资料查得与HY63BⅡ型滑台配套的其它部件为:
立柱:型号CL63A
立柱底座:型号CD63
由以上资料即可作出机床总体设计的“三图一卡”具体见图纸和该说明书的附录部分。
附件清单
序号内容备注
1组合钻床联系尺寸图B9912027-ZZC-80TA0一张(手工图)
2组合钻床主轴箱装配图B9912027-ZZCZZX-80TA0一张
3减速器箱体加工工序图B9912027-JGGX-80TA1一张
4减速器箱体加工示意图B9912027-JGSY-80TA1一张
5齿轮B9912027-ZZCZZX-80T-01A3一张
6齿轮套B9912027-ZZCZZX-80T-02A3一张
7导套B9912027-ZZCZZX-80T-03A3一张
8电机齿轮B9912027-ZZCZZX-80T-04A3一张
9盖B9912027-ZZCZZX-80T-05A3一张
10键套B9912027-ZZCZZX-80T-06A3一张
11手柄轴B9912027-ZZCZZX-80T-07A3一张
12套筒B9912027-ZZCZZX-80T-08A3一张
13油杯B9912027-ZZCZZX-80T-09A3一张
14叶片油泵B9912027-ZZCZZX-80T-10A3一张
15传动轴B9912027-ZZCZZX-80T-11A3一张
16轴B9912027-ZZCZZX-80T-12A3一张
17轴承盖B9912027-ZZCZZX-80T-13A3一张
18轴承透盖B9912027-ZZCZZX-80T-14A3一张
19生产率计算卡一份
目录
0引言1
1立式组合钻床总体设计概述3
1.1零件加工工序图3
1.2零件加工示意图3
1.2.1钻头的选择3
1.2.2导向选择:4
1.2.3主轴的选择4
1.2.4接杆的选择5
1.3动力部件的选择5
1.3.1动力部件的功率选择5
1.3.2主轴箱最大轮廓尺寸的选择6
1.3.3主轴箱钻模板工件等相互之间位置及尺寸6
1.3.4动力循环的选择7
1.4机床联系尺寸图7
1.4.1机床装料高度的确定7
1.4.2夹具轮廓尺寸的确定7
1.4.3中间底座尺寸的确定7
1.4.4主轴箱各尺寸的确定7
1.4.5滑台的选择7
1.4.6动力箱的选择8
1.4.7其它配套部件的选择8
2组合钻床主轴箱的设计8
2.1绘制主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8
2.2主轴结构形式的选择及动力计算11
2.2.1主轴结构形式的选择11
2.2.2主轴直径和齿轮模数的初步确定12
2.2.3主轴箱动力计算12
2.3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4
2.3.2主轴箱的和手柄设置17
2.3.3传动轴直径的确定:17
2.4主轴箱坐标系计算18
2.5主轴箱上变位齿轮系数的计算24
2.6绘制坐标检查图26
2.7主轴箱中轴的校核计算26
2.8齿轮强度的校核计算28
2.9其它31
2.9.1主轴箱中轴的支承轴承的类型选择31
2.9.2轴上零件的固定与防松31
2.9.3主轴箱体及其附件的选择设计32
2.9.4油的选择、密封件的选择32
2.9.5主轴箱的安装定位33
结束语3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特点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近年新设教学研究方向,其设置符合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及煤层气开发利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是一个要求理论基础宽厚,偏重实践的专业,其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能力。随着国家能源政策尤其是煤矿整合治理的进行及煤层气商业化的实现,对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很大,煤及煤层气专业学生刚读大四已与用人单位签约,且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具有以下特点:
1.选题范围广。由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在本科期间开设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煤层气排采、井下瓦斯抽采、采煤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煤层气地质学、矿井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等学科课程,毕业后,既可从事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又可以从事煤矿井下瓦斯灾害治理,因此,煤及煤层气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广泛,涵盖了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物探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
2.紧密联系实际。煤及煤层气工程属于工科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将在煤矿生产企业、煤层气勘探开发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怎么样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熟练掌握并在自己的技术岗位上能够有所创新,本科期间的教师的教学至关重要,好的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本科煤及煤层气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其所学知识的融合,同时,也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要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使毕业课题的选取与现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对于优秀的学生,要通过实习,能够发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煤及煤层气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
2.学生实习落实考核不到位。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节,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素材及支撑,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但限于近些年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用人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并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尤其是煤矿井下,往往即使同意到矿实习,也难以实现井下学习的目的。单靠指导教师的推荐能获取实习机会的学生人数有限;同时,少数学生在联系实习时,害怕被拒绝,害怕和人沟通,甚至是由于惰性不愿意深入现场进行实习;学校对毕业生实习尽管采取抽查等形式,但也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实习效果进行考核。
三、解决对策
3.考察效果,注重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是在现场(野外)调研、测试分析、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分析各种实际资料,编制各种图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煤及煤层气勘探、煤层气开发等问题,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因此,在答辩过程中,问题设置不应仅仅局限于论文(设计)结果本身,更应该侧重对于论文(设计)的整个过程的提问。同时,要加强教师在毕业实习、选题、开题、中期报告、论文(设计)终稿、汇报PPT等环节的考察和监督,从而提高最终的论文(设计)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现,在分析研究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查找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煤及煤层气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相信只要端正态度、明确职责、扎实落实、细化管理、注重过程、精心指导、全面监控、科学评价,就一定可以把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2004114号])[Z].2004-04-08.
[2]孙志高.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137-138.
[3]黄伟,唐焱,张鑫.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讨[J].大众科技,2013,15(170):110-111.